第三单元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达标检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达标检测(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1 19:1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富有想象力的。”这个“富有想象力”的中国领导人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2.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一国两制”作出专门规定,标志着“一国两制”思想的正式形成。“一国两制”方针最早被运用于解决 (  )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深圳问题
3.“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
 (  )
A.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1999年7月1日
C.1997年12月1日 1999年7月20日
D.1997年7月1日 1997年7月20日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设立特别行政区。其中“特别”的意思是(  )
A.特别行政区与中央政府互不管辖
B.香港、澳门分别与英国、葡萄牙继续保持政治、经济联系
C.香港、澳门人的国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利,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
5.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
B.“求同存异”倡议的合理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
6.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际地位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军事力量的壮大 D.“一国两制”的构想
7.《反分裂国家法》第五条:“……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互补互利原则
C.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航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8.在两岸实现统一之前,中央人民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的原则是 (  )
A.和平统一、互通有无的原则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
C.武力统一、以打促统的原则
D.不统不独、维持现状的原则
9.下列不属于1995年1月江泽民同志关于台湾问题重要讲话内容的是 (  )
A.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
B.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C.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D.反对“台独”,支持国民党
10.为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首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节”在苏州成功举办。展会期间,两岸书画艺术家捐赠了大量书画及艺术精品在现场进行义卖,为四川芦山地震灾区贡献一份心力。此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
A.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情同手足
B.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C.海峡两岸已实现了和平统一
D.海峡两岸的交往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1972年作
材料三 1995-2000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 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 200多万人次。2012年6月23日,随着蚶江海域潮汐的涨起,第六届闽台对渡文化节在福建省拉开了序幕;两岸演员联合演出的大型民俗表演亮点频现,20对双胞胎共同演唱的《龙的传人》将演出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请回答: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中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谈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史实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最早成功实践于香港问题的解决。故选B。
【拓展延伸】香港问题的由来
(1)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领香港岛。
(2)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3)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4)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识记能力。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分别为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原有的社会制度不变,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设立特别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除外交和国防外,享有高度自治权利。故本题选D。
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正确理解和分析问题能力。本题材料反映澳门“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而香港和澳门是依据“一国两制”构想回归祖国的,这足以证明这一伟大决策的正确性。
6.【解析】选B。本题为理解性选择题,四个选项均为我国能够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原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历史留给我们最惨痛的教训。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以“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不会在台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A可排除。B是我国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对台湾采取的方针,C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故B、C也可排除。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鉴于两岸的现实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双方按照相互尊重、互补互利的原则,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均为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的内容。故选D。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近年来,虽经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两岸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但还未实现两岸统一,故本题选C。材料中“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节”的举办和两岸艺术家同献爱心,反映了A、B所表述的信息;D虽在材料中未直接体现,但随着两岸交流的密切,必将为海峡两岸的统一创造条件。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再认再现和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轻松作答。第(2)题依据所学知识,港澳回归是依据“一国两制”构想,然后回顾所学知识回答“一国两制”的含义便可。第(3)题比较材料二、三可见其变化:由交往隔离发展为广泛交流。关于变化的原因,需回顾所学知识,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等,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一国两制”。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变化:由交往隔离发展为人员、经济和文化等的广泛交流。原因:①党和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②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③反对分裂,促进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