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6学年历史八年级下期中综合检测(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1016学年历史八年级下期中综合检测(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1 19: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历史八年级下期中综合检测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
A.开国大典 B.加入WTO
C.澳门回归 D.承办APEC
2.“雪山啊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儿传四方”这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
A.西藏的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
3.下列宣传画体现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  )
4.“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5.右图是为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发行的特种邮票。它发行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66年
6.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钢(百万吨)
1952 163.42 1.30 0.66 1.35
1957 195.05 1.64 1.31 5.35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7.“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了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8.叶永烈在《写在炉边的几页日记》中写道:“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文中反映的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
A.抗美援朝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大跃进”时期
9.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化大革命”扩展到经济领域
10.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在当时被称为“伟大的历史文件”,其原因是该事件标志着 (  )
A.土地改革开始 B.抗美援朝开始
C.三大改造开始 D.“文化大革命”开始
11.温家宝同志曾指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文化大革命”的悲剧警示我们必须要(  )
A.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D.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12.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下列“尼克松访华”“习近平访美”事件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  )
A.尼克松访华事件发生在1971年
B.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D.习近平访美对于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4.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
A.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15.对联折射了社会生话,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  )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6.对于下图“吃饭靠两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好政策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科学技术指籼型杂交水稻
C.“政策”与“技术”都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体现出人们依然受个人崇拜思潮的影响
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请判断下列哪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 (  )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②1977年底,我国恢复停顿12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③1956年,毛泽东对科学和文艺工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18.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下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举措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  )
A.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C.农业集体化
D.“一国两制”
19.由海峡两岸同根同祖血脉相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以及港澳回归的成功范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大国干预是阻挠统一的外部因素
C.武力解决是实现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独”势力是祖国统一的内部阻力
20.当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应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列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外交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  )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参加万隆会议
④加入APEC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2分,共50分)
21.下列图片反映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请回答:
(1)指出图一会议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作出的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2分)
(2)图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分)它带来怎样的影响 (2分)
(3)图三反映了我国农村在实行怎样的体制变革 (2分)影响如何 (2分)
(4)图四城市的飞速发展最先插上腾飞翅膀的因素是什么 (2分)
(5)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2分)
22.(2013·福州中考)小军同学以示意图、表格和卡片等形式,简洁直观地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显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农村政策篇】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1)请在示意图“ ”处填写适当的内容。(2分)
(2)实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2分)
【外交成就篇】
类别 内 容
原则 1953年,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方针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3) ”方针(2分)
胜利 1971年,中国恢复在 (4) 的合法席位(2分)
【(5)篇】
请你参照【农村政策篇】【外交成就篇】,结合卡片内容,为上面卡片设计篇名。(4分)
23.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虽出现过曲折,但成就更为突出,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起步阶段】
(1)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 (2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2分)
【践踏时期】
(2)“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肆意的践踏。请举一典型例子。(2分)
【体系建立】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获得长足发展。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该法律文件有何重要作用 (2分)除此之外,我国还通过一些重要法律,这样我国就初步建立起以什么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
24.“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次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加进来。
【天朝之梦】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
(1)从乾隆话语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推行什么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结果如何。
(3分)
【富强之梦】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之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寻。
(2)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代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分别创办了什么企业 (请各举一例)(2分)
【独立之梦】
  “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这个梦想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
(3)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族独立、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举两例即可)(3分)
【复兴之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 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你认为,中国人民怎样才能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新中国”。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B、C、D说明新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表现。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驱散乌云见太阳”指的是西藏人民摆脱了压迫,人身获得了解放,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链接相关史实知道,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随后党和人民政府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从而使西藏人民从根本上获得了解放,于是出现了题中这首民歌所唱的情景。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图A“农业合作化”开始于1953年;图B“改革开放”出现于1978年后;图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出现于1958年;图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1950年。据此可知,出现最早的是D。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中材料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西方侵略者侵占东方国家的时代结束了。由此分析选项:A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取得的胜利;B与中国内战有关;C是中朝军民抗击美国侵略军取得伟大胜利;D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故本题选C。
5.【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B。
6.【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表格中“1952年”“1957年”可知表格中产量的变化与“一五”计划的实施有关;依据表格中工农业产品产量增长幅度,可知这一时期重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上述分析,本题应选C。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A三大改造完成于1956年,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B土地改革开始于1950年,至1952年完成;C“大跃进”运动开始于1958年;D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故B、C、D与题干时间不符,答案选A。
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土炉林立”和“炼铁厂”可知,文中反映的现象是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出现在“大跃进”时期。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题干图中B点到C点,我国的农业经济呈大幅度下降趋势。链接相关史实,这一时期我国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判断,本题选C。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备选项,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都开始于1950年,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秩序混乱,出现全面内乱的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主与法制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为了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关键信息“我国航天技术成就”。①是国防科技领域的成就,不符合题意。“东方红1号”卫星、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工程都属于航天技术成就,故选B。
1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中美外交关系中发生的大事的了解和辨析问题能力。尼克松访华在1972年2月,A中事件表述错误。
1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A正确;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B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裕起来,C、D正确。
1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时代特色的了解和辨析能力。A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联;B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对联,反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扎根农村的决心;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对联;D由对联中的“自主权”“责任制”,可确认该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对联。
1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别能力。邓小平通过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大发展;袁隆平的科学成果籼型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故A、B、C的表述是正确的,D是错误的,个人崇拜思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到了根本遏制。
17.【解析】选A。本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1978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①④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展的活动,②③发生在改革开放前,不符合题意。茅盾文学奖的设立和“五个一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
1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均不是中国的创新。故本题选D,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1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题干中的表述说明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而且两岸交往密切为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港澳回归为统一提供了成功范例和正确途径。故本题选A。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排序能力。①实现于1979年;②是在1971年;③是在1955年;④是在1991年。依此排序,正确答案为C。
2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与识记能力。第(1)题考查中共八大的背景和内容;第(2)题考查“大跃进”运动及其影响;第(3)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作用。第(4)题考查对外开放中设立经济特区;第(5)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大跃进”。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国民经济出现困难局面。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发展。
(4)1980年被设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言之成理即可。
22.【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第(1)(2)(3)(4)题属于识记能力的考查,回答时结合相关联的内容填上答案即可,第(5)题结合卡片中的有效信息“一国两制”、港澳回归、海峡两岸等分析归纳,可以确定为“祖国统一”的主题。
答案:(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求同存异
(4)联合国
(5)祖国统一
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第(1)题,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时,这一使命结束。第(2)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等人的诬陷,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不久含冤病逝,这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同时也说明这一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第(3)题,1982年新宪法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包括1982年新宪法在内的一批重要法律,从而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第(4)题,可以从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背景及必需性等角度分析来谈自己的认识。
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刘少奇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含冤病逝。
(3)成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宪法。
(4)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24.【解析】本题以“中国梦”为内在线索,考查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化探索历程的掌握,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生活的情感教育。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维护内部稳定发展的同时,逐渐隔断与外界的交流联系,导致近代中国落伍,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社会各个阶级探索救国之路,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尝试。资产阶级探索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打败日本,完成民族独立的任务,打败国民党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加强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中国日益走向富强。据此回答本题。
答案:(1)闭关锁国;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2)“自强”:江南制造总局;“求富”:上海轮船招商局。(符合题意即可)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
(4)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并把改革引向深入;大力发展高科技,走科教兴国之路;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搞好惠民工程建设;健全民主与法制,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等。(答出4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