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提升作业3.14避免革命的改革
一、选择题
1.它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使俄国历史定格在1861年”。这里的“它”是( )
A.明治维新 B.农奴制改革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2.“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还不如自上而下地解放农民。”这句话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3.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见右图),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尼古拉二世
D.亚历山大二世
4.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有( )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②农奴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④农民可以无偿分到一块份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1850年,罗斯出生于俄国一个农奴家庭。以下是对她30岁时生活状况的记述。选出你认为最不可能是事实的一项 ( )
A.罗斯有一个自主婚姻的家庭
B.罗斯已是一个小商店的老板娘
C.罗斯拥有一块份地
D.罗斯由于不听话,被地主卖到另一个农庄
6.列宁说:“农民交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出2~3倍,农民要在以后的49年内以‘赎地费’的形式连本带利偿还给政府。”这句话说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从实质上说是对农民进行的( )
A.解放 B.敲诈与掠夺
C.鼓励与发展 D.制裁与限制
7.某位历史学家对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作了这样的评价:“……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位史学家认为这一法令( )
A.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加速了俄国向亚洲扩张
D.使俄国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8.1861年改革后,俄国虽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的原因不包括 ( )
A.沙皇专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惨遭失败
C.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D.农民没有获得基本的民主权利
9.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C.缩小了城乡差别
D.促进了工业发展
10.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B.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D.它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便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愿把手指砍掉。”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列宁
(1)沙皇和列宁所讲的话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由材料一看出,“我”“解放农奴”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个事件的性质是什么?在俄国历史上有什么重大影响?
(3)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题干关键信息是“1861年”,定位为“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提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和劳动力,促使其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选B。
2.【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在俄国,由于受到农奴制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各地暴动此起彼伏,农奴制危机日益严重,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被迫废除了农奴制,所以正确答案为A。
【名词解释】俄国农奴制
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其特点是: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俄国农奴制始于15~16世纪,形成于17世纪中期。
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者是亚历山大二世。
4.【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以采取排除法。改革中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④表述错误,故选A。
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罗斯出生在1850年,她30岁时即1880年,俄国于1861年进行了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买卖农奴,农奴可以赎买一块份地,所以D项符合题意。
6.【解析】选B。按改革法令规定,农民为了取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其中20%~25%由农民支付现金,其余由政府以有息债券的形式代付,农民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向政府还清。到1910年农民还清政府贷款时,沙皇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取了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所以说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择业,地主不得再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因此,这一法令的颁布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没有改变,群众仍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等都说明这次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有很大的局限性。克里木战争中俄国惨遭失败是1861年改革的直接原因而不是局限性。所以应选B。
【名词解释】俄国的近代化
俄国的近代化是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题干设问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结合题干提供的经济产值变化等信息和教材相关知识点,可知选D。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辨析能力。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11.【解析】通过 “亚历山大二世”“列宁”可判断与之相关的事件为1861年改革;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农民为了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所以“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话充分表明了他是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而进行改革的。
答案:(1)1861年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
(2)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赎金比当时的地价高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