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19《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牧场之国》的描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互交融在一起。在描写牧场上牛吃草的情境时,有动有静:“牛儿低头吃草”是动,“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是静。尤其是课文的最后一段——傍晚之后的荷兰。傍晚工人挤奶、晚霞铺天、偶传的汽笛声虽是动图,但一句“又是一片寂静”转向工人挤奶无言、牛脖铃铛无声的安详。装奶车船平稳行驶,车船过后让荷兰更加宁静。晚霞消失后,“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构成一幅静谧的静态画,而“几座等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又给这静点缀了动之美。没有绝对的“静”,也没有彻底的“动”,二者紧密结合才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认识“毡、犊”等9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文中优美的语言,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丰富语言积累。
思维能力:抓住课文中对牧场之国的静态描写,感受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审美创造: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含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文化传承:体会荷兰牧场风光之美,感受人、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感受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欣赏风光,激趣导入
1.同学们,有一个国家,开满五颜六色的郁金香。你们看,这简直是花的海洋,朵朵郁金香仿佛是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女孩,欢迎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她被成为“郁金香之国”。
2.有一种风景,静静地竖立在地平线上,远远望见,仿佛童话世界一般,那一刻便注定你不能忘记,不能忘记她底衬的国度,她就是风车,她所在的国家被成为“风车之国”。
3.这里河流众多,航运发达,且大多被进行了人工运河化。许多其他城镇也都围绕运河而建。机动船,运河游览船,脚踏船,独木舟穿越运河常年在那些严冬运河冻结时,你甚至可以穿过市中心滑冰。对于旅游者来说,从你踏上这个国家的第一步开始就能处处体验到这种运河文化。
4.这个国家就是——荷兰。(出示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齐读。
5.出示课题(板书)。
【设计意图】荷兰国家虽小,却有着许多美称。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用荷兰的郁金香、风车、运河图片点燃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牧场之国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认读。
毛毡 牛犊 飞驰 牲畜 极目远眺 膘肥体壮 默默无言
呼噜 吆喝 哞哞
(1)第一排二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2)第二排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选择一个词语说句子。
(3)第三排都含有口子旁,都读第一声。指名读、齐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展示。提问:有一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是: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齐读)
4.默读课文,同桌合作完成表格。
(1)同桌合作完成。
(2)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填写关键词。
【设计意图】
本篇课文语言优美、生动,值得孩子们反复品读。词语的学习既是巩固字音,也是拓展运用。
课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通过初步朗读感受每一处所指,或是在怎样的情景下发出这样一句感叹,为下文的深入探讨做好铺垫。
环节三:探究语言,感悟情趣
1.学习第二段。
(1)首先走进课文第二段,走到牛群的王国。同桌互相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里的牛都有哪些特点?
(2)“一条条运河之间的绿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这里的牛真多啊。除了牛之多,第二段还写了什么?
交流:牛群、牛犊、老牛的不同姿态。
①出示“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交流感受。
②出示“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交流感受。
③出示“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交流感受。
④牛群、牛犊和老牛的介绍,写出了牛吃草的趣味。
(3)所以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完成表格填写。
段落 景物 特点
第二段
(4)指导朗读第二段,体会牛群的特点。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三段,完成表格填写。
段落 景物 特点
第二段
第三段
(2)交流。
①根据学生回答填写表格。
②指导书写“骏马”和“遮掩”这两个词语。
③出示“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朗读并交流感受。出示“公爵”的意思。
④指导朗读第三段,展示。
3.合作学习第四段。
(1)根据前面的学习方法,结合表格合作学习第四段。
段落 景物 特点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2)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点评。
(3)指导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借助表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了解作者表达的方法。荷兰的牧场牛羊成群、骏马奔腾,各种小动物自由、和谐共处。
文字会传递情感,关注学生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社自主思考。
环节四:总结提升,引发思考
1.自由朗读2至4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概括每一段带给你的感受。
2.是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就是宁静、自由、安闲的荷兰。你们发现了没有,这几段写的是——白天的牧场之国,那么夜晚的牧场之国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3.课后尝试完成表格。
段落 景物 特点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二课时
环节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捷克左杰卡雷尔·恰佩克到了荷兰的牧场旅游。首先检查一下,我们来听写一下词语?
(1)报词语:
端庄 仪态 远眺 骏马 遮掩飞驰阻挡
辽阔司赞许 属于板凳 吆喝 铃铛 恢复
沉睡 牲畜 灯塔
(2)同桌核对,订正。
2.同学们还记得白天的牧场之国是怎样的吗?朗读课文2—4段。
【设计意图】学过的词语要及时巩固,回忆旧知,引出对第五自然段的学习。
环节二:研读语段,体会表达效果
1.自由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表格。
2.交流表格填写。
3.默读第五自然段,傍晚后的荷兰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做一做批注。
交流:
(1)根据学生交流,总结:有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是傍晚,一个是夜晚。说明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2)根据学生交流,出示“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其中“铺”和“汽笛声”是动态的描写,但是很快又陷入了寂静。
(3)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总结:不叫喊吆喝,铃铛不响,挤奶人也不说话,更加突出傍晚荷兰的寂静。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生怕打破了牧场的宁静和安详。
(4)根据学生交流,出示“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微弱的光芒。”总结:“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构成一幅静谧的静态画,而“几座等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又给这静点缀了动之美。
4.指导朗读,指名有感情地读第五段。
【设计意图】学生从四年级开始已经在做批注了,到了五年级下册,批注要更加又针对性,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因此先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思考,再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提炼,最后反馈给学生,就在这样的往返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环节三:再读反复句,体会用意
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
2.出示表格,思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每一次出现作用是什么?
3.课文除了反复用“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外,语言上也特别有情趣。出示“牛犊的模样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请同学们再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4.选择其中一句抄下来,并仿照着写一写。
【设计意图】课文中“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出现了四次,这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现。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这句话的内涵。
作者笔下的牛、马、羊等动物都别有一番情趣,学生在朗读交流、抄写、仿写中逐步感受并内化。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1.再美美地读一读课文。
2.再作者的眼中,“真正的荷兰”是——
3.欣赏一段视频,走近荷兰的街头。
4.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荷兰的文化。
【设计意图】再读课文,情感进一步升华。本单元习作就是要求学生通过搜集资料来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因此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搜集。
板书设计
19牧场之国
宁静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自由
悠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