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微专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常考角度(课件 学案,共2份)2026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微专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常考角度(课件 学案,共2份)2026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20 17:05:39

文档简介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常考角度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
 抓“两看”,突破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不是“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苯、HF、NO2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
(2)常温下,11.2 L SO2气体含有的SO2分子数为0.5NA。 (  )
(3)标准状况下,33.6 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  )
(4)标准状况下,11.2 L CH4和22.4 L 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A。 (  )
设置一些无关的条件干扰
 排“干扰”,突破陷阱
(1)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物质所处状况无关。
(2)物质的量或质量确定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与气体体积有关的物理量(如ρ、Vm等)与温度、压强有关。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常压下,1 mo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
(2)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
(3)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  )
涉及物质组成、结构、共价键的干扰
 牢记“结构特点”,突破陷阱
(1)牢记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的混合物,若质量一定则含有的原子数一定。如NO2与N2O4、C2H4与C3H6、CH3COOH与C6H12O6等。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混合物,若质量一定则含有的分子数一定。如28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分子数为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后同)。
(4)牢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1 mol金刚石中C—C的数目为2NA,1 mol 石墨中C—C的数目为1.5NA,1 mol P4(白磷)中P—P的数目为6NA,1 mol SiO2中Si—O的数目为4NA,1 mol S8中S—S的数目为8NA,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等。注意σ键与π键的判断。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
(2)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
(3)1 mol CH4分子或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均为4NA。 (  )
(4)12 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碳碳键的数目为4NA。 (  )
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  )
(6)26 g乙炔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  )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
 注意“三看”,突破陷阱
(1)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3 的H2SO3溶液中c(H+)=10-3 mol·L-1,与电解质组成无关;0.05 mol·L-1的溶液中c(OH-)=,与电解质组成有关。
(2)求溶液中所含H、O原子数时,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O原子数目。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 mol·L-1 NaHSO4溶液中,H+数目为。 (  )
(2)常温下,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 (  )
(3)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NA。 (  )
(4)在1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  )
(5)将1 mol NH4Cl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的数目为NA。 (  )
(6)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  )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析“反应”,抓“价态”,突破陷阱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作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作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
(2)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总数目不小于3NA。 (  )
(3)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2NA。 (  )
(4)0.3 mol N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  )
(5)56 g Fe投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中,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  )
(6)6.4 g 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  )
常见的特殊反应
 熟悉常见的可逆反应和隐含反应
(1)涉及的可逆反应
①2NO2 N2O4、②N2与H2化合、③SO2与O2化合、与H2O反应、⑤SO2与H2O化合、⑥H2与I2化合、与PCl3反应、⑧酯化反应和酯的酸性水解反应、⑨+2H+等。
(2)与浓度有关的隐含反应
①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反应停止。
②Cu与浓硫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
③Cu与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
④Zn与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得到SO2和H2的混合气体。
⑤常温下,Fe、Al遇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O2与2 mol NO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分子总数为2NA。 (  )
(2)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3)60 g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与足量乙醇共热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NA。 (  )
(4)常温下,28 g 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电子数为1.5NA。 (  )
(5)1 L pH=4的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的数目为0.1NA。 (  )
(6)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7)将4.6 g钠用铝箔包裹并刺小孔,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的H2的分子数为0.1NA。 (  )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 CO2含π键数目为NA
B.每生成2.8 g N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
D.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A
2.(2024·海南卷,T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 g 超重水(3H2O)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B.1 L 0.1 mol·L-1 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1NA
C.过量C与1 mol Si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D.1 mol Cl2与足量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分子的数目为2NA
3.(2024·黑吉辽卷,T4)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B.100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中数目为0.01NA
C.反应①每消耗3.4 g 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②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4.(2025年1月·云南高考适应性考试)Cl2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Cl2O中原子总数为3NA
中σ键的数目为3NA
C.每消耗2 mol Cl2,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D.0.1 mol·L-1 NaHCO3溶液中的数目等于0.1NA
微专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常考角度
[微点精讲]
对点体验
1.(1)× (2)× (3)× (4)√
2.(1)√ (2)√ (3)×
3.(1)× (2)√ (3)× (4)× (5)√ (6)√
4.(1)× (2)× (3)× (4)√ (5)√ (6)×
5.(1)× (2)√ (3)× (4)√ (5)× (6)×
6.(1)× (2)× (3)× (4)× (5)× (6)× (7)×
[对点训练]
1.C [CO2的结构式为O==C==O,1个CO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但没有指明CO2所处状况,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含π键数目也无法计算,A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12NA,则每生成2.8 g (即0.1 mol)N2,转移电子数为1.2NA,B项错误;0.1 mol KNO3晶体中含有0.1 mol K+和0.1 mol N,所含离子数目为0.2NA,C项正确;K2S溶液中,S2-会发生水解,故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S2-数目小于0.1NA,D项错误。]
2.A [2.2 g (即0.1 mol)超重水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0=1 mol,则所含电子数目为NA,A正确; 次氯酸根离子为弱酸根阴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氢氧根离子,故1 L 0.1 mol·L-1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0.1NA,B错误;过量C与1 mol SiO2充分反应生成硅单质和CO,硅元素化合价由+4变为0,则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4NA,C错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四种氯代产物和HCl,结合氯元素守恒可知,1 mol Cl2与足量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分子的数目为NA,D错误。]
3.D [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11.2 L SO2为0.5 mol,含有1.5 mol 原子,原子数为1.5NA,A错误;S为弱酸根阴离子,在水中易发生水解,因此,100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中,S数目小于0.01NA,B错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反应中每生成3 mol S消耗2 mol H2S,3.4 g H2S为0.1 mol,故可以生成0.15 mol S,生成物中硫原子的数目为0.15NA,C错误;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S+2S2-+3H2O,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2-,每生成2 mol S2-共转移4 mol电子,因此,每生成1 mol S2-共转移2 mol电子,数目为2NA,D正确。]
4.B [没有注明所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A错误;1个C中有3个σ键,1 mol C中 σ键的数目为3NA,B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可知,2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即转移电子数目为2NA,C错误;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错误。]
1/1(共27张PPT)
第一篇 考点突破
第一部分 化学基本概念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微专题3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常考角度
角度1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对象及条件
突破方法 抓“两看”,突破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不是“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苯、HF、NO2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
(2)常温下,11.2 L SO2气体含有的SO2分子数为0.5NA。 (  )
(3)标准状况下,33.6 L HF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1.5NA。 (  )
(4)标准状况下,11.2 L CH4和22.4 L 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A。 (  )
× 
× 
× 

角度2 设置一些无关的条件干扰
突破方法 排“干扰”,突破陷阱
(1)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物质所处状况无关。
(2)物质的量或质量确定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与气体体积有关的物理量(如ρ、Vm等)与温度、压强有关。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常温常压下,1 mol 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
(2)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  )
(3)常温常压下,78 g Na2O2晶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  )


×
角度3 涉及物质组成、结构、共价键的干扰
突破方法 牢记“结构特点”,突破陷阱
(1)牢记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最简式相同的物质的混合物,若质量一定则含有的原子数一定。如NO2与N2O4、C2H4与C3H6、CH3COOH与C6H12O6等。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混合物,若质量一定则含有的分子数一定。如28 g N2和CO的混合气体,分子数为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后同)。
(4)牢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1 mol金刚石中C—C的数目为2NA,1 mol 石墨中C—C的数目为1.5NA,1 mol P4(白磷)中P—P的数目为6NA,1 mol SiO2中Si—O的数目为4NA,1 mol S8中S—S的数目为8NA,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等。注意σ键与π键的判断。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7 g —OH与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
(2)92 g 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  )
(3)1 mol CH4分子或P4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均为4NA。 (  )
(4)12 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碳碳键的数目为4NA。 (  )
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  )
(6)26 g乙炔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2NA。 (  )
×
√ 
×
× 
√ 
√ 
角度4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
突破方法 注意“三看”,突破陷阱
(1)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3 的H2SO3溶液中c(H+)=10-3 mol·L-1,与电解质组成无关;0.05 mol·L-1的溶液中c(OH-)=,与电解质组成有关。
(2)求溶液中所含H、O原子数时,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O原子数目。
4.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1 mol·L-1 NaHSO4溶液中,H+数目为。 (  )
(2)常温下,pH=9的CH3COON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数目为。 (  )
(3)100 g 46%的乙醇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的数目为NA。 (  )
(4)在1 L 0.1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 (  )
(5)将1 mol NH4Cl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的数目为NA。 (  )
(6)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  )
× 
× 
× 


× 
角度5 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
突破方法 析“反应”,抓“价态”,突破陷阱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作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作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作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同)。 (  )
(2)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总数目不小于3NA。 (  )
(3)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一定为2NA。 (  )
(4)0.3 mol N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  )
(5)56 g Fe投入一定量的稀硝酸中,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  )
(6)6.4 g 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  )
× 

× 

× 
× 
角度6 常见的特殊反应
突破方法 熟悉常见的可逆反应和隐含反应
(1)涉及的可逆反应
①2NO2 N2O4、②N2与H2化合、③SO2与O2化合、与H2O反应、⑤SO2与H2O化合、⑥H2与I2化合、与PCl3反应、⑧酯化反应和酯的酸性水解反应、⑨+2H+等。
(2)与浓度有关的隐含反应
①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成稀盐酸,反应停止。
②Cu与浓硫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反应停止。
③Cu与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
④Zn与浓硫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稀硫酸,得到SO2和H2的混合气体。
⑤常温下,Fe、Al遇浓硫酸、浓硝酸会发生钝化。
6.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O2与2 mol NO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其分子总数为2NA。 (  )
(2)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  )
(3)60 g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与足量乙醇共热充分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分子数为NA。 (  )
× 
× 
× 
(4)常温下,28 g Fe投入足量浓硝酸中,转移电子数为1.5NA。 (  )
(5)1 L pH=4的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的数目为0.1NA。 (  )
(6)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7)将4.6 g钠用铝箔包裹并刺小孔,与足量水充分反应,生成的H2的分子数为0.1NA。 (  )
× 
× 
× 
×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 CO2含π键数目为NA
B.每生成2.8 g N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
D.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A

C [CO2的结构式为O==C==O,1个CO2分子中含有2个π键,但没有指明CO2所处状况,其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含π键数目也无法计算,A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 mol N2,转移电子数为12NA,则每生成2.8 g (即0.1 mol)N2,转移电子数为1.2NA,B项错误;0.1 mol KNO3晶体中含有0.1 mol K+和,所含离子数目为,C项正确;K2S溶液中,S2-会发生水解,故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S2-数目小于,D项错误。]
2.(2024·海南卷,T6)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 g 超重水(3H2O)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B.1 L 0.1 mol·L-1 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为0.1NA
C.过量C与1 mol Si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
D.1 mol Cl2与足量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分子的数目为2NA

A [2.2 g (即0.1 mol)超重水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0=1 mol,则所含电子数目为NA,A正确;次氯酸根离子为弱酸根阴离子,在水溶液中部分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氢氧根离子,故1 L 0.1 mol·L-1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B错误;过量C与1 mol SiO2充分反应生成硅单质和CO,硅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0价,则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4NA,C错误;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四种氯代产物和HCl,结合氯元素守恒可知,1 mol Cl2与足量CH4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分子的数目为NA,D错误。]
3.(2024·黑吉辽卷,T4)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SO2中原子总数为0.5NA
B.100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中数目为0.01NA
C.反应①每消耗3.4 g H2S,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0.1NA
D.反应②每生成1 mol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2NA

D [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11.2 L SO2为0.5 mol,含有1.5 mol 原子,原子数为1.5NA,A错误;为弱酸根阴离子,在水中易发生水解,因此,100 mL 0.1 mol·L-1 Na2SO3溶液中数目小于0.01NA,B错误;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反应中每生成3 mol S消耗2 mol H2S,3.4 g H2S为0.1 mol,故可以生成0.15 mol S,生成物中硫原子的数目为0.15NA,C错误;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S2-+3H2O,反应的还原产物为S2-,每生成2 mol S2-共转移4 mol电子,因此,每生成1 mol S2-共转移2 mol电子,数目为2NA,D正确。]
4.(2025年1月·云南高考适应性考试)Cl2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 L Cl2O中原子总数为3NA
B.中σ键的数目为3NA
C.每消耗2 mol Cl2,转移电子数目为4NA
D.0.1 mol·L-1 NaHCO3溶液中的数目等于0.1NA

B [没有注明所处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A错误;1个中有3个σ键中 σ键的数目为3NA,B正确;根据化学方程式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可知,2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即转移电子数目为2NA,C错误;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D错误。]
谢 谢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