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舟山市三校联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三次模拟
语文 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本试卷满分120分(含卷面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一、“不负春光,歌约而来”主题学习活动(20分)
1.阅读以下歌词片段,根据要求完成任务。(6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歌词中相应字。(2分)
坚韧如gāng 升 téng
(2)【甲】处应填入哪个词?选择正确的一项 ( ) (1分)
A.闪击 B.闪烁
(3)根据语境,在【乙】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分)
A.波澜壮阔 B.惊慌失措 C.草长莺飞
(4)请仿照《奋斗吧,少年》中的画线句,续写一个句子。要求:引用一句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本试卷中出现的除外)。(2分)
2.根据语境填写古诗名句。(5分)
古人以诗为歌,在字里行问倾抒胸臆、寄寓情志。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① ,若出其里”谱写了一统天下的豪情之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② , ③ ”唱响了即便相隔万里仍心意相通的友谊之歌: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④ ,独怆然而涕下”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壮之歌;杜牧在《泊秦淮》中,用“商女不知亡国恨,⑤ ”吟咏了历史兴衰的忧愤之歌。
3.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学习任务。(5分)
醉歌① [南宋]陆游 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溃短貂裘。 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骷髅。
【注释】①这首诗是陆游82岁时所作,回顾了中年时在西北前线射猎的情景。②虎骷髅:这里化用了汉朝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厂射杀老虎“断其骷髅以为枕”的故事。
(1)上面的插图是否符合诗中的中年陆游形象?结合诗句说明理由。(2分)
(2)从以下诗句中任选 项,与本诗后两句组成探究专题,并简述选择理由。(3分)
A.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名著中的很多人物以自己的蜕变,谱写着一首首生命的赞歌。这让你想到了名著中的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内容,阐述理由。(4分)
二、文学阅读活动(18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云朵棉袄
阎秀丽
山花钻进被窝,却没有一丝睡意。
月光清亮亮地顺着窗缝溜进来、爬上山花的脸。她翻个身、月光便调皮地从她的脸上蹦到鼻尖上、睫毛上。寂静的夜里便有了月光跳动的声音走路的声音。
想到在雪山上当兵的爸爸,山花更睡不着了。
山花很想有一双翅膀,能够飞到天空。只要飞到云朵的旁边就可以。天空上 有那么多的云朵,松松软软的,像棉絮。如果能摘下几朵白云,给爸爸做一件棉袄,这样爸爸就不冷了。穿着这样的棉袄一定是轻飘飘的,然后也像云朵一样飘 浮在天空。
山花为自己有这个愿望暗自高兴。因为,她想爸爸了。
山花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爸爸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具体有多远,山花不知道。她问过妈妈,妈妈说你从咱家这坐车到县里,再从县里坐火车三天两夜,才能到爸爸所在的地方。
在山花的记忆里,妈妈曾经去过爸爸工作的地方。她告诉山花,那个地方很美,是一片银色的世界,目光所及之处,漫天开着白色花朵。包括爸爸,也是白色的。
那天晚上山花做了一个梦,【甲】爸爸的眉毛是白的,胡子是白的,头也是白的,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白的。山花高兴地说:“你怎么变成白色的爸爸呀?”
爸爸揪着山花的小鼻尖说:“知道宝贝要来,这里就给你开了白色花朵,漂亮不漂亮?”
山花顺着爸爸指的方向望去,看到一棵树,一片雪白,正矗立在这些花海中,一动也不动。如果爸爸不说,她还真没注意。她不由得大叫起来:“好漂亮的树啊。”
“那不是树,是人。”
“人?不会吧?”山花吸了吸冻得通红的小鼻子说,“他怎么一动也不动?他不冷吗?可是我感觉好冷啊。”
“他······冷,但是他必须站在这儿,就像爸爸一样。”
“那如果把云朵摘下来,让妈妈给叔叔做一件棉袄,软软的,就不冷了是不是?”山花扑闪着大眼睛,很认真地和爸爸说。
“这孩子,做什么梦呢,高兴成这样。”山花隐隐约约听到妈妈在耳边咕哝了一声。
窗外的月光亮晃晃地溜进屋子。山花翻了一个身,搅碎一屋的月光。
终于,妈妈带着山花去看爸爸了。一路上,山花坐车坐得吐了好几次,等到了地方,感觉胸膛像要爆炸一样。山花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似乎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
等下了车,山花看着眼前的一切,愣了一会儿,带着哭腔说:“这里没亮亮的河水,没有青蛙呱呱唱歌,更没有小鸟在天空飞······好没意思!”
妈妈忍不住笑,捏着山花的小鼻子说:“这里的水是从雪山上流淌下来的,这里雄鹰能飞到最高的山峰,这里的青蛙嘛······嗯嗯,这里的青蛙······“”
妈妈变得有些结巴,因为她不知道怎么说下去了。
山花觉得这里的空气越来越沉闷,心口上像压了一块大石头,连喘气都是那 么难受。可是她没有告诉妈妈。因为爸爸从小就告诉她要勇敢,她又是那么想看 到爸爸。
这时,一位穿着军装的叔叔,开着车带着她和妈妈,说去哨卡看爸爸。山花 感觉很冷,她缩了缩身子,看了看妈妈。妈妈抿着嘴,趴在车窗上,轻声说:“怎么就变天了,要下雪了吧?”不知什么时候,蓝色的天空不见了,灰蒙蒙的,像个灰色的大锅盖笼罩在他们的上空。叔叔点点头。车里人谁也没有再说话;山花 感觉心口一阵阵地疼,那种喘不上来气的感觉,更加厉害了。
车忽然剧烈地颠簸一下,吱嘎一声停下来。山花睁开眼,外面不知什么时候 已经白茫茫一大片。
“呀,下雪了。”山花惊叫道,“爸爸呢?”
“你们看。”叔叔指着远处一棵白色的“树”说,“那就是你爸爸,他正在站岗。”
【乙】“和我梦到的一样,爸爸真的变成一棵白色的树。”山花仲出手掌,一朵朵品莹的花朵落在她掌心。一朵一朵又一朵,很快就有厚厚的一层白色花朵登加起来,那种沁骨的凉一直蔓延到山花的心里,“我要给爸爸做一件棉袄,软软的,厚厚的,爸爸就不冷了。”
山花看着那棵“树”,就如青松一般,在暴虐的风雪中纹丝不动,心里的愿望更强烈了······
(选自《小说林》,有删改)
5.根据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完成探究单。(4分)
6.品味语言可以从用词、修辞等角度反复推敲,请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对画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3分)
月光清亮亮地顺着窗缝溜进来,爬上山花的脸。她翻个身,月光便调皮地从她的脸上蹦到鼻尖上、睫毛上。寂静的夜里便有了月光跳动的声音,唰啦啦、唰啦啦,像爸爸走路的声音。
7.“白色”在本文中反复出现。结合课内梳理示例以及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探究“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6分)
原文 效果
课内梳理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写出敌军来势 汹汹的强烈压迫感,渲染出战前紧张危急的氛围。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止开得烂漫。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黄”“白”“紫红”描绘出菊花的绚烂,象征着作者走出阴霾,积极面对生活。
课外 拓 展 【甲】爸爸的眉毛是白的,胡子是白的,头也是白的,包括他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白的。 【乙】和我梦到的一样,爸爸真的变成一棵白色的树。 (1) (4分)
探究发现:“色彩”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2) (2分)
8.有人说本文的主人公是山花,有人说是山花爸爸,你赞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5分)
三、学校开展“体重管理”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14分)
材料一
图1几童脊少年知双率与肥胖症患病率 图2 肥胖症相关疾病
近年来,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作为多种慢性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肥胖症已成为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主要危险因素。
(以上材料摘编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材料二
中小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随着生长发育,正常情况下身高会增长,体重会增加。应该用身体质量指数(简称“BMI”)来判断个体的体重状况。 BMI身高 (选自人教版教材《体育与健康》) 11~16岁青少年性别年龄别BMI筛查 超重与肥胖界值
年龄(岁) 男生BMI(kg/m) 女生BMI(kg/m)
超重 肥胖 超重 肥胖
11.0- 11.5- i2.0- 12.5~ 13.0- 19.5- 14.0- 14.5~ 15.0~ 15.5~ 16.0~ 19.9 23.0 20.5 22.7
20.3 20.7 21.0 21.A 21.9 22.3 22.6 22.9 23.6 21.1 23.3
24.1 21.5 23.y
24.7 21.9 24.5
25.2 22.2 25.0
25.7 22.6 25.6
20.1 22.8 25.9
26.4 23.0 26.3
26.6 23.2 26.6
23.1 26.9 23.4 26.9
23.3 27.1 23.6 27.1
引白:《母龄几童齿少年超重与肥胖降查》(WS/T 586-2018) (选自《体育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 有删改)
材料三
如何通过吃动平衡来维持健康体重
一、对体重正常者维持健康体重的建议
膳食建议
在保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坚持良好的饮食行为,规律进餐、定时定量,避免不吃早餐和不断加餐。注意选择低能量、低脂、低盐食物,少喝含糖饮料。
身体活动建议
每天累计进行至少6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3~5次中等或较大强度运动。用走路代替坐车、用走楼梯代替坐电梯,避免久坐不动,减少视屏时间,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其他行为方式的建议
·要根据营养成分表合理选择食物
·规律作息,保障充足睡眠。
二 对超重、肥胖者控制体重的建议
在遵循维持健康体重建议的基础上,还要重视以下方面的要求。
膳食建议
如果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应尽快纠正,并从量和频率上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多吃清蒸、煮炖的食物,少吃红烧、油炸的食物。
身体活动建议
每天持续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骑车、快走和慢跑等,每周至少3次力量练习。
其他行为方式的建议
·循序渐进地减重,在降低体脂的同时通过力量练习增强肌肉力量。
·积极调控情绪,避免因心理因素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定期测量体重或体脂含量,主动评估肥胖程度和生长发育状况。
(选自人教版教材《体育与健康》有删改)
材料四
“体重管理”火速出圈体重门诊屡上热搜
2024年,国家16个部门联合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活动。2025年“体重管理”火速出图后,“医院开始设立体重门诊”“体重门诊爆满”等话题屡上热搜。
在杭州,多年前多家医院就开出各类减重门诊,从近年来看,减重门诊就诊人数出现翻倍。一位20岁的女性患者,平常喜欢吃夜宵、烧烤、奶茶,172厘米的身高,体重高达190多斤。医生经过评估后给她制定了减重方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并重。近两年她的体重调整到130斤。
“医生,你能让我瘦多少?”这是很多就诊患者都会问的一个问题。
“减重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像管理慢性病一样去管理肥胖,需要长期性。”浙大二院营养科主任张片红表示。换句话说,医院的减重门诊对超重和肥胖者来说,并非“进门保瘦”,走进这个门诊,只是减重的开始。 (选自2025年03月24日《钱江晚报》有删改)
9.下列选项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与肥胖率均高于6~17岁青少年儿童。
B.某校九年级男生小安,今年14岁,身高170厘米,体重70千克,属于肥胖水平
C.体重管理应关注饮食、运动、心理、睡眠等多方面因素。
D.肥胖症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患者可以前往减重门诊进行治疗,实现快速减重。
10.班级开展“体重管理”问卷调查活动,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参照示例,设计问卷中的一个问题,问题的选项不少于3项。(2分)
示例:
你平常通过哪些方式管理体重?
□平衡膳食 □规律作息 □体育课、课间操活动 □周末户外运动
11.学校将材料一、二、三张贴在宜传栏中,请你完善下面的评价量表并为宜传栏拟写一个标题。(4分)
“拟写标题”评价量表评价角度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① 切合材料,不偏题、不夸大。
语言 ②
(1)完善评价量表。(2分)
(2)拟写标题。(2分)
12.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体重管理我先行”的倡议。要求:结合材料,表达得体,120字左右。(5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学生会 2025年5月
四、文言文品鉴活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
西村十记(节选)
[明]史鉴①
杭人多春游。盛时常苦多雨,为之废者什六七。今年雨独少,客来游时,鲜或值之。游城中后之三日,天宇忽黯。然云气自山谷中出,上接太空,顷刻弥布;欲雨不雨。客顾笑曰:“天殆将促我游乎?”乃始整顿为游事。
乃折而西行,登万松岭,凤凰山之左翌也。可二三里许至绝顶,见怪石数十株,奇秀挺拔无与比。屹立相向,中止通一人行。路尽有草屋一间,僧一人居之。南下转西,有坊曰万松②,故宋宫也。然陵谷变迁城邑移改非复往时气象矣。不胜黍离之悲,彷徨者久之。
自是益西,至圣果寺,凤凰山之右翌也。背山临江,风景殊绝。主僧茂古林迎客松树下,欢然如旧相识。因导登寺后之高阁遥望。见江波浩渺,东连大海,与天为际。而会稽佳山水,屡见叠出,萦带如画。西南一岭甚平坦,云女教场也。嗟乎!高宗③有臣如岳飞而杀之,乃欲教女子以 兵用图恢复,难以哉!
是日竟不雨,明日乃雨。客曰:“天之成全我者至矣,可不知止乎!”因共谋为归计。
(选自《中国古代山水游记菁录》,有删改)
【注释】①史鉴:平生好读书,喜出游。多次婉拒入朝为官,一直隐居不仕。②万松:凤凰山上的南宋皇宫牌坊遗址。③黍离之悲:指国家败落后,对往昔兴盛的哀叹。④高宗:指南 宋皇帝宋高宗,他与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了抗金名将岳飞。
13.根据文章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4分)
(1)客顾笑 (2)自是益西
(3)是日竞不雨 (4)可二三里许至绝顶
1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从下列A-D中选出正确的两处。( )(2分)
然陵谷变迁A城邑B移改C非复往时D气象矣。
15.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山水游记探究单。(5分)
山水游记探究单
所至 所见 所感
景物 特点
万松岭 怪石 (1)
故宋宫 衰败 (2)
圣果寺 江波、远方山水 天水相接, 时隐时现 因眼前开阔缥缈的景象而心旷神怡
女教场 平坦 (3)
探究结论: (4)以上梳理对你阅读山水游记有何启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2分)
16.同游山水的人,往往具有相同的志趣。你认为以下人物谁会与作者同游?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4分)
A.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B.范仲淹《岳阳楼记》 C.张岱《湖心亭看雪》
五、表达与交流(5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50分)
春天,两颗种子在土里相遇了,一颗种子对另一颗种子说:“嗨,你准备什么时候到土壤外 面去发芽生长呀!”“什么?出去?在土壤里多舒服啊!还不用经历风吹雨打。”这颗种子听了,还是觉得应该到外面去看看。不久它终于钻出了土壤。“哇,好美啊!”它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不由自主地感叹道。若干年后,这颗种子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而另一颗种子呢,最终烂在了土里。
请结合上述材料,根据你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以“突破”为话题的文章,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