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步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步分层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5-19 21: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同步分层练习题
基础练习
一、填空题
1. 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中的 派,主张通过学习 维护清朝统治。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 规模最大。
3.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 、 等一批新式学校。
4.中法战争背景: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藩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驻扎中越边境的 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多次取得胜利。清政府后来也派兵入越抗法。
5.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①军事:以“ ”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民用:以“ ”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工业,例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二、选择题
6.洋务运动开始于( )
A.19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 D.19世纪90年代
7.19世纪中期兴起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消除了清政府内外交困的危机
D.完全阻止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8.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需要的科技人才
B.洋务运动使中国进入完全意义的近代化
C.大大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9.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未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0.据《清史稿》统计,洋务运动30年间,由洋务派创办的较大规模的企业达10个。海军方面,北洋舰队购置国外先进战舰14艘。这期间,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介绍外国事物,大量国外书籍被翻译。并且,中国大路上开始出现铁路,还架设了电报……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发明了新的信息传递方式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提升练习
三、综合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正是在上海战场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的威力后,才从一个传统的中国士人,转变为西方技术的终身信徒。他在寄给老师曾国藩的信函中自信地写道:“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哪些?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化角度简要评价李鸿章。
四、材料题
12. 材料一:
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这个事件能成功吗?请说明理由。
(3)材料二所提到的“自强运动”中,晚清政府在上海开办的具有代表性的军事企业或民用企业。
参考答案及解析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D C
1. 鸦片 洋务派 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主张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于是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兴办了洋务运动。
2. 海军 北洋舰队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3. 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福州船政学堂率先引进西方军事教育的体制及内容,在招收学生、聘用教习、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与传统封建教育所不同的特点
4.刘永福
【详解】根据所学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的知识可知,19世纪中后期,法国侵略清朝的潘属国越南后,又将矛头指向中国。驻扎中越边境的刘永福受越南邀请,率领黑旗军助越抗法,多次取得胜利。清政府后来也派兵人越抗法。
5. 自强 求富
【详解】①根据所学可知,在洋务运动中,军事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根据所学可知,在洋务运动中,民用以“求富”为口号,开办近代民用工业,例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6.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从“自强”到“求富”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一子目从“自强”到“求富”中的内容:“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可知,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故选A。
考点:从“自强”到“求富”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从“自强”到“求富”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洋务运动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
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ACD项表述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选B。
8.D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上海轮船招商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D项正确;洋务运动培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需要的科技人才,但材料反映洋务运动对外国侵略的抵制,排除A项;“完全意义”说法错误,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但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排除B项;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但材料是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是“师夷长技”,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出现了;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项正确;洋务运动只学科学技术,并未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概括不全,排除B项;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创办的较大规模的企业”“购置国外先进战舰”“大量国外书籍被翻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和国防的近代化,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故选项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促使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洋务运动发明了新的信息传递方式,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没能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1.(1)亲眼目睹了西洋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或“见识了西洋火器的威力”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2)原因: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答“惟中国政体落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日本等列强的侵略(答“日军侵占”“外国侵略”也可)。
(3)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步伐”“近代学习西方技术的先驱”“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等意思相近的表述也可)。
【详解】(1)根据材料“炮力所穿,无孔不入……西洋炸炮,战守攻具,天下无敌”,可知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的直接原因是见识到西方火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可知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有封建的社会制度,官民之间存在矛盾,日军的侵略。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最早见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最早在中国提及学习西方技术,在中国新建最早的近代工业,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
12.(1)洋务运动。
(2)不能成功;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3)上海轮船招商局或江南制造总局。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主阶级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洋务运动。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不能成功;因为洋务运动只是“部新不除旧”没有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3)根据材料二“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费用,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李鸿章又在上海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因此,晚清政府在上海开办的具有代表性的军事企业是江南制造总局;民用企业是上海轮船招商局。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