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探究与实践走进巴西(课件24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章探究与实践走进巴西(课件24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20 08:0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九章 走近国家
探究与实践 走进巴西
情 境 导 入
走进巴西
巴西,这个南美洲面积辽阔的热带大国,不仅因其狂热的足球文化享誉全球,更因其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称于世。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一 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全部位于东半球。
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大,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二 描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势特点
●地形类型
南高北低
平原和高原为主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650万平方千米)
占巴西全境的1/3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由亚马孙河及其众多支流的冲积作用形成,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二 描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中东部,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地面起伏平缓,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500万平方千米)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二 描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巴西高原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二 描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向东注入大西洋,全长6480千米,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亚马孙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呈喇叭形,宽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二 描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mm
巴西利亚
马瑙斯

mm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多雨
巴西利亚
马瑙斯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二 描述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根据巴西的地形、气候等因素,分析亚马孙河口径流量巨大的原因。
·北、西、南三面地势高,利于集水。
·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多。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现已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钢铁、机械制造、汽车、化学、食品、纺织等工业部门地位突出。
巴西铁矿储量巨大,且大部是富铁矿,铁矿石产量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可可、香蕉、大豆、牛肉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全国发电量中所占比例大。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两国合建。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三 了解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工业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
巴西的工业
新 课 探 究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巴西总人口达2.14亿(2021年),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巴西的人种复杂,白色人种约占一半,混血人种占1/3以上
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新 课 探 究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巴西90%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
原因: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开发较早。
新 课 探 究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圣保罗
第一大城市
里约热内卢
第二大城市
巴西利亚
首都
里约热内卢曾经是巴西首都(1763-1960年),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东南濒临大西洋。里约热内卢主要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里约热内卢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门户,同时也是巴西及南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枢纽和信息通讯、旅游、文化、金融和保险中心而闻名。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工业基地。
新 课 探 究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巴西利亚是在一片荒野上建起来的新首都,城市布局独特,建筑美观,如同停泊在大地上的巨型飞机,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课 探 究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新 课 探 究
任务四 认识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1960年巴西政府将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上的新城市——巴西利亚。巴西为什么要将首都迁到巴西利亚?
为了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缓解东南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压力,加上巴西利亚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巴西迁都巴西利亚。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五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热带雨林
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被称为“地球之肺”。此外,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亚马孙热带雨林还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实现地球的碳中和。然而,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利用,这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
原始的热带雨林
遭砍伐的热带雨林
恢复中的热带雨林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五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调节全球气候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什么被称为“地球之肺”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新 课 探 究
任务五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各抒己见
当地居民:砍树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但把树砍光了,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
世界环保组织官员:亚马孙热带雨林能够提供大量氧气,大规模砍伐就会破坏生态环境。
政府官员:不砍树,当地具名的收入难以提高,就业问题也不好解决;可树砍多了又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啊!
开发商:这里的木材质量很好,有不少还是珍贵的热带硬木,多砍树就可以多赚钱,反正这里有的是树,我们多砍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
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
巴西的经济发展特征
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走进巴西
课 堂 小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