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导入新课
方志敏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他用一生坚守着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念。祖国和人民称他是中华民族的“清贫之子”。在今天,“方志敏”这三个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种已经符号化了的精神品质,为何方志敏牺牲后能够“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所坚守的信念又是什么?让我们走进文本来寻找答案。
方志敏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重点字词;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文章写作特点;学会写类似文章。
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章,之后迁移到课外。
情感态度价值观:正确理解当时和现在“清贫”的意义;体会方志敏的高尚品格;理解革命者的精神与信念;找到支撑自己的信念。
重点:
“清贫”意义;方志敏品格
难点:
迁移课外,理解革命者共同的坚持和信念;写作。
清白清廉(指精神上)
贫穷
(指物质上)
“清贫”一词出自唐代姚崇《冰壶诫》:“与其浊富,宁死清贫”在这里清贫即贫困而有节操的意思
方志敏简介
方志敏,江西弋阳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与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创建人之一。 1935年1月29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方志敏同志被捕。 在敌人的监狱里,方志敏用敌人让他写“供词”的纸笔,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写下了传世之作《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成为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
古代清贫有“贫穷而守节”之说,方志敏以“清贫”为题,表现了他的生活态度,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念,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
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画出不懂的地方。
2、抓住以下关键词,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方志敏 敌人 一只时表 一支自来水笔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奢侈 2.奇迹 3.矜持不苟
4.金镯 5.抛掷 6.威吓
7.深山坞
shē chǐ
jì
jīn
ɡǒu
zhuó
zhì
hè
wù
理解词义:
。
奢 侈:
筹 集:
矜持不苟:
威 吓:
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
筹取征集聚集
矜持:保持庄严的态度。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态度 认真、一丝不苟。
指用武力或威风使对方恐惧或产生自卑感的方法或手段。
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方志敏怎样的品质?
2、划分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内容。
1、本文记叙了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事。
表现了他舍己为公,矜持不苟的美德和蔑视权贵、金钱的豪情。
2、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
第二部分(2—9)详细记叙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事。
第三部分(10)高度赞扬革命者的品德。
划分段落
第一段:(1)总领全文,“ 清贫 ”含义——
共产党的美德。
第二段(2—9)叙述两件事,表现作者对“清贫”的自豪和对国民党官兵奢侈、贪婪的鄙夷。
第一层:(2—8)一件“趣事”。
第二层:(9)补叙“家有传家宝”。
第三段(10)赞颂了“清贫”的意义——共产党的生活态度、精神动力。与开头呼应。
浏览全文,用第一人称概述作者回忆了一件什么事?
两个国方士兵满肚子热望从不幸被俘的“我”的身上搜到些钱财,但几经威吓还是毫无所得。
一、自由地朗读课文,找出并勾画表现方志敏同志清贫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一写感受。
第2段他们满肚子热望在我身上搜出一千或八百大洋,或者搜出一些金镯、金戒指一类的东西,发个意外之财。那知道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除了一只时表和一支自来水笔之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
第1段“我从事革命斗争,已经十余年了。在这长期的奋斗中,
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
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
之于革命事业。”
“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子放在深山坞(wù)里保藏———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
二、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揣摩方志敏和国民党士兵对金钱抱有怎样的态度,把握朗读情感。
第一次搜身
心理描写:传神的展示出国民党士兵贪婪的本性。
动作描写:从“搜”、“摸”、“捏”等几个连续的动作 形象的刻画出国民党士兵贪婪猥琐的样子。
语言描写:
国民党士兵:通过对方志敏的威吓,体现了其凶狠恶毒的品格。
方志敏:方志敏在敌方兵士的威吓下保持自己的正气 凛然、坚贞不屈的高傲品质。体现了他的临危不惧。
第二次搜身
语言描写:
国民党士兵:表现了他们贪婪和固执的品格。
方志敏:显现方志敏的革命理想高傲的气质,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同时也包含了对国民党的轻视与不屑。
动作描写:弯腰弓背那都是没骨气的反面角色的形象,可见这两个国民党兵士为了金钱完全不顾 及自己的人格,形象的体现他们贪婪的品格。
心理描写:表现他们的不甘心,更体现他们的贪婪品质。
第三次搜身
动作描写:体现国民党士兵相信“我”没有钱但还是不甘心,表现他们贪婪和偏执的本质。
语言描写:表现国民党士兵搜不到东西不甘心而又不得不承认的无奈。
心理描写:国民党士兵从热望经历了好多波折到失望的心理,正是对他们贪婪固执愚蠢的品格的生动写照。
说说方志敏和国方士兵各是怎样的人?
方志敏:
(2)被捕时:语言、神态
(1)生活朴素、嘲讽国方的“伟人”
清贫坦荡、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镇定自若
(3)交代“传家宝”,调侃中带着对敌
人的嘲讽
贪婪凶诈、利欲熏心、丑恶卑劣、
色厉内荏
(1)动作:摸、捏、吼、过细地捏、低头注目搜寻、抢、自上而 下望了几遍
(2)心理变化:热望—激怒起来—猜疑—坚不相信—企望—失望—怀疑而又惊异
国方士兵:
(3)语言:
对比手法
一、国民党士兵认为方志敏是个大官理应有许多钱财可以抢 掠,他们的这种心理与贪婪的个性和方志敏同志形成鲜明对比。借助两个国民党士兵的行动及语言侧面烘托方志敏的廉洁。
二、将方志敏为我们讲志敏的“清贫”与国民党大官对比,以突出表现主题。
写作手法——对比(语言、动作)
国方士兵:
急迫与凶狠、失望与迷茫
奢侈、贪婪
方志敏:
大义凛然、光明磊落
清廉简朴、坚定无畏
思考
1、最后一节的作用?
2、“清贫”是怎样一种精神品质?方志敏为什么要坚持“清贫”的生活态度?
1、叙述中恰到好处的议论,对于深化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明“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是植根于革命者心底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2、贫穷而守节。方志敏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念,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
赏读课文,揣摩语言,探究文句的人文内涵,感受语言特色。
学生讨论后,归纳特点:
1、采用“议论——叙事——议论”的写法,把事、理、情交融在一起。
2、语言简洁、朴素、幽默,生动地表现了革命家的无畏、乐观和蔑视权贵、金钱的豪情。
清贫
方志敏
生活朴素不奢侈
矜持不苟舍己为公
铜板都没有
被捕时一个
敌人暴怒威吓
“我”微笑解释
无畏乐观蔑视权贵和金钱
革命者战胜困难靠的是
清贫朴素的生活
议论
叙述
议论
一件
事
三、思考:
1 被捕当天明明是“一个最不幸的日子”,为什么却说成“一桩趣事”呢?
(1)方志敏身无分文,敌方士兵却想借机发财。
(2)他们的急迫、凶恶、失望和迷茫,在方志敏看来十分可笑.
(3)一个“趣”字表达了方志敏对敌人的蔑视和对自己献身事业的自豪。
也可以这样回答
(1)、有趣在搜身兵士身上,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搜,也没有收 获。
(2)、有趣在方志敏是个大官却在他身上搜不出一个铜板。
(3)、有趣的在士兵的动作的愚笨和心理的变化以及语言的描写上。
不可删,补叙使“清贫”更可信,使文章观点更充分,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再次重申自己的“贫”,显示自己毫无掩饰的坦荡。
2 补叙的“传世宝”一段,是否可以删去?
四、如何理解题目《清贫》的含义?
清,清廉,指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世界无比充实,以“清贫”生活为乐,深怀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不彷徨,不动摇,不退却。
“清贫”的生活对于革命者到底有什么意义?
1、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2、“清贫”是共产党员自觉的生活态度,是植根于革命者心底的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中心
本文叙述作者被俘那天的一件“趣事”,描写了方志敏同志清贫洁白的生活,表达了革命者以清贫自守和对国民党官兵贪婪成性的鄙夷之情,表现了方志敏同志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无私的优秀品德。
方志敏同志诗一首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拓展:
方志敏精神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请自拟题目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