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科粤版)01(原卷版+解答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科粤版)01(原卷版+解答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5-19 23:12:05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科粤版)0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24年我国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B)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过程中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C)
A.水降温结冰 B.溶解蔗糖
C.电解水制取H2和O2 D.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
2.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4.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C)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5.2024年3月,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品尝。下列关于天水麻辣烫常用食材富含糖类的是(B)
A.菠菜 B.土豆 C.豆腐 D.油泼辣子
6.酒精灯里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A.塑料灯帽 B.棉质灯芯 C.陶瓷灯芯管 D.玻璃灯体
7.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的原因是(C)
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袋内单个气体分子质量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变多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9.室温下,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是(A)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无法判断
10.硒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元素符号为Se
C.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11.《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D)
A.H2O B.CO C.Fe3O4 D.CO2
12.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D)
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 B.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
C.电线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浇灭 D.炒菜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D)
A.空气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C.水属于氧化物 D.碳酸钠属于碱
14.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镇定止咳等功效。蓝桉醇(C15H26O)为艾草的一种成分,下列对蓝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由42个原子构成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15.观察实验现象是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B)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打开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16.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乙为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7.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其转化可表示为CH4CO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
A.稀盐酸H2 B.CuSO4溶液Cu
C.MgMgO D.NaOH溶液NaCl溶液
18.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在a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g
B.在a2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探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加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除去NH4Cl溶液中混有的(NH4)2SO4 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比较铝片和硬铝片(铝合金)的硬度 互相刻画
20.★化学项目小组为探究久置后自制干燥剂的组成,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已知: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②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NaOH
B.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Na2CO3和CaCO3
C.图中x=18.25,且M点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
D.变质前自制干燥剂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为14∶2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元素Ar;
(2)2个磷原子2P;
(3)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4)2个钙离子2Ca2+;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O。
22.(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石墨   B.明矾   C.小苏打   D.干冰   E.氮气
(1)可用作粮食储存保护气的是E;
(2)可用于净水的是B;
(3)可用于舞台制造烟雾效果的是D;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C;
(5)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A。
23.(6分)宜宾白酒享誉全球,白酒中的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酒厂常用富含淀粉的小麦、高粱等粮食酿酒。淀粉属于B(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将酒精喷洒在皮肤上,感觉到皮肤发凉,说明酒精挥发吸收(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打开瓶盖能闻到酒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5)当燃着的酒精灯被打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24.(5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古籍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淘洗铁砂”。用孔径小于铁砂的容器在水中淘取铁砂,该原理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填操作名称)。
(2)《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丝“日久起销”的原因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里的“石”就是煤。工厂燃煤常将煤块粉碎,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4) 唐诗《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铁盂化雪快是因为铁具有很好的导热性;雪融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选填“改变”或“不变”)。
25.(5分)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图1)    ,图2)
(1)根据图2曲线判断,图1中的溶液B是稀盐酸。
(2)图2中a点所示的溶液pH>(选填“>”“<”或“=”)7,溶液呈碱性(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c点所示的溶液中Na+个数与Cl-个数的关系:n(Na+)<(选填“>”“<”或“=”)n(Cl-)。
(4)a点到b点pH变化的微观本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以氢代碳”生产钢铁是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H2与Fe3O4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H2,该反应属于置换(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填元素名称)的含量,获得性能更好的钢。
(2)Mg2Cu是一种性价比高、绿色环保的贮氢合金,其贮氢与释氢过程如图所示。
①贮氢反应需要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MgCu2+3MgH2。
②与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工艺释氢中的优点是不需通电,节约能源。
27.(6分)某工厂在粗盐的提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BaSO4和NaCl]。利用“盐泥”制备硫酸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MgSO4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
(1)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2)写出“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H2SO4===MgSO4+2H2O。
(3)“过滤器1”产生的“滤渣”为BaSO4(或硫酸钡)。
(4)“结晶槽”中获得硫酸镁晶体的方法是冷却(或降温)结晶。
(5)从结晶槽中获得的硫酸镁晶体表面附着有杂质,需用试剂洗去。为避免晶体损失,最适宜的洗涤试剂是饱和硫酸镁溶液。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如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BC(填字母)。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将产生的气体由导管a(选填“a”或“b”)通入到装置F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或H2CO3)。
29.★(8分)晓丽发现班级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
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着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
【提出猜想】
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
任务一:检测盆土的酸碱性
【实验过程】
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
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pH 8 9 8
(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结论】
(2)由土壤浸出液的pH可知:盆土显碱性。
任务二: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
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________ 含有Na2CO3
②向试管中继续滴加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Na2SO4
(3)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产生气泡。
(4)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
【实验结论】
(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NaCl和Na2CO3、Na2SO4。
任务三: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
(6)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点制订了解决方案:将盆士更换为适宜栀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酸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
【反思评价】
(7)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赞同;土壤中含有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
五、计算题(6分)
3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时不慎把稀盐酸洒在实验室的磨石地板上,发现有气泡冒出。查阅资料得知,磨石中含有碳酸钙,同学们用同种磨石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磨石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计算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111  44
x y 4.4 g
=      =
x=10 g y=11.1 g
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0%
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学科
2025年中考化学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科粤版)0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24年我国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B)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工厂废水直接排放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2.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过程中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是(C)
A.水降温结冰 B.溶解蔗糖
C.电解水制取H2和O2 D.蒸馏自来水获得蒸馏水
2.下列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A)
4.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C)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5.2024年3月,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品尝。下列关于天水麻辣烫常用食材富含糖类的是(B)
A.菠菜 B.土豆 C.豆腐 D.油泼辣子
6.酒精灯里的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A.塑料灯帽 B.棉质灯芯 C.陶瓷灯芯管 D.玻璃灯体
7.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的原因是(C)
A.袋内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袋内单个气体分子质量变大
C.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袋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变多
8.★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9.室温下,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是(A)
A.酸性 B.中性 C.碱性 D.无法判断
10.硒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硒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元素符号为Se
C.硒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11.《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理是Fe2O3+3CO2Fe+3X,X的化学式为(D)
A.H2O B.CO C.Fe3O4 D.CO2
12.火的使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是(D)
A.可燃物接触氧气即可发生燃烧 B.将木材架空可以降低其着火点
C.电线短路起火,可用冷水浇灭 D.炒菜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1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D)
A.空气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C.水属于氧化物 D.碳酸钠属于碱
14.中医认为艾草具有抗菌消炎、镇定止咳等功效。蓝桉醇(C15H26O)为艾草的一种成分,下列对蓝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B)
A.是一种氧化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
C.由42个原子构成 D.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15.观察实验现象是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B)
A.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打开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16.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乙为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7.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其转化可表示为CH4CO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A)
A.稀盐酸H2 B.CuSO4溶液Cu
C.MgMgO D.NaOH溶液NaCl溶液
18.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在a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 g
B.在a2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 探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加过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除去NH4Cl溶液中混有的(NH4)2SO4 加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比较铝片和硬铝片(铝合金)的硬度 互相刻画
20.★化学项目小组为探究久置后自制干燥剂的组成,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静置,再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已知:①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②碳酸氢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NaOH
B.该久置后自制干燥剂样品中一定含Na2CO3和CaCO3
C.图中x=18.25,且M点溶液中一定只含一种溶质
D.变质前自制干燥剂中CaO与NaOH的质量比为14∶2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6分。)
21.(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元素Ar;
(2)2个磷原子2P;
(3)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4)2个钙离子2Ca2+;
(5)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MO。
22.(5分)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A.石墨   B.明矾   C.小苏打   D.干冰   E.氮气
(1)可用作粮食储存保护气的是E;
(2)可用于净水的是B;
(3)可用于舞台制造烟雾效果的是D;
(4)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C;
(5)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A。
23.(6分)宜宾白酒享誉全球,白酒中的乙醇(俗称酒精)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酒厂常用富含淀粉的小麦、高粱等粮食酿酒。淀粉属于B(填字母序号)。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2)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将酒精喷洒在皮肤上,感觉到皮肤发凉,说明酒精挥发吸收(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打开瓶盖能闻到酒香。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原因: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2CO2+3H2O。
(5)当燃着的酒精灯被打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灭火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24.(5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古籍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天工开物》中记载“淘洗铁砂”。用孔径小于铁砂的容器在水中淘取铁砂,该原理类似于实验室中的过滤(填操作名称)。
(2)《本草纲目·拾遗》 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丝“日久起销”的原因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这里的“石”就是煤。工厂燃煤常将煤块粉碎,这样做的化学原理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4) 唐诗《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铁盂化雪快是因为铁具有很好的导热性;雪融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选填“改变”或“不变”)。
25.(5分)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所示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
,图1)    ,图2)
(1)根据图2曲线判断,图1中的溶液B是稀盐酸。
(2)图2中a点所示的溶液pH>(选填“>”“<”或“=”)7,溶液呈碱性(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3)c点所示的溶液中Na+个数与Cl-个数的关系:n(Na+)<(选填“>”“<”或“=”)n(Cl-)。
(4)a点到b点pH变化的微观本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26.(6分)金属材料及金属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以氢代碳”生产钢铁是钢铁冶炼技术的发展趋势。
①H2与Fe3O4的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是H2,该反应属于置换(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②炼钢中“充氧”的目的是降低生铁中碳(填元素名称)的含量,获得性能更好的钢。
(2)Mg2Cu是一种性价比高、绿色环保的贮氢合金,其贮氢与释氢过程如图所示。
①贮氢反应需要在高温和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2Cu+3H2MgCu2+3MgH2。
②与电解法制取氢气相比,该工艺释氢中的优点是不需通电,节约能源。
27.(6分)某工厂在粗盐的提纯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盐泥”[主要成分为Mg(OH)2、BaSO4和NaCl]。利用“盐泥”制备硫酸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NaCl溶解度/g 35.7 36.0 36.6 37.3 38.4
MgSO4溶解度/g 22.0 33.7 44.5 54.6 55.8
(1)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
(2)写出“反应器”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OH)2+H2SO4===MgSO4+2H2O。
(3)“过滤器1”产生的“滤渣”为BaSO4(或硫酸钡)。
(4)“结晶槽”中获得硫酸镁晶体的方法是冷却(或降温)结晶。
(5)从结晶槽中获得的硫酸镁晶体表面附着有杂质,需用试剂洗去。为避免晶体损失,最适宜的洗涤试剂是饱和硫酸镁溶液。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8.(8分)如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应该先将导管移出水面,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BC(填字母)。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将产生的气体由导管a(选填“a”或“b”)通入到装置F中,观察到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或H2CO3)。
29.★(8分)晓丽发现班级的栀子花叶片发黄、花蕾掉落,花盆中的土壤板结且表面出现白色固体物质。她和同学们对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栀子花适宜生长在疏松的弱酸性土壤中。
Ⅱ.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的天然水及土壤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类化合物,这些盐分随着水分蒸发而析出,使土壤表面发白、发硬、板结。
【提出猜想】
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的原因,可能是盆土的酸碱性不适宜它生长;也可能是盆土含盐量高,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降低,不利于根部呼吸,枝叶生长受阻。
任务一:检测盆土的酸碱性
【实验过程】
取少量盆土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浸泡后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用pH试纸测定土壤浸出液的酸碱度,记录数据如下:
测定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pH 8 9 8
(1)进行三次测定的目的是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结论】
(2)由土壤浸出液的pH可知:盆土显碱性。
任务二:检验盆土表面白色物质的成分
【查阅资料】
土壤含盐量高时,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
取盆土表面白色固体样品,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待测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适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________ 含有Na2CO3
②向试管中继续滴加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Na2SO4
(3)将步骤①的现象补充完整:产生气泡。
(4)写出步骤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
【实验结论】
(5)白色固体物质是土壤含盐量高而析出的晶体,其中含有NaCl和Na2CO3、Na2SO4。
任务三:制定盆土的改良方案
(6)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这盆栀子花生长状况不良与土壤的酸碱性和含盐量都有关系,结合本地区水土特点制订了解决方案:将盆士更换为适宜栀子花生长的土壤,并在养护过程中适量施用酸性肥料调节盆土的酸碱性。
【反思评价】
(7)反思过程中,晓佳认为不进行任务一也可以得出本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结论。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赞同;土壤中含有Na2CO3,Na2CO3溶液呈碱性。
五、计算题(6分)
3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时不慎把稀盐酸洒在实验室的磨石地板上,发现有气泡冒出。查阅资料得知,磨石中含有碳酸钙,同学们用同种磨石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磨石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计算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生成4.4 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111  44
x y 4.4 g
=      =
x=10 g y=11.1 g
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0%
答: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