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幽囚中的“绿”之赞歌
——《囚绿记》教学设计
武昌区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陈思
【课例背景】
参加工作至今已从事六年的语文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最初的懵懂、带着一腔对教师职业的热情到现在逐渐成熟、对语文教育教学有了更为系统全面的理解,这六年见证了我的成长。学校及教研组对青年老师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视的,所以本学期开展了全校青年教师“同课异构”教学大赛。这次比赛对我们青年教师来讲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使自身素质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我选择了教材上的一个新篇目陆蠡的《囚绿记》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
【教学设想】
人教版教材是把此篇放在必修二第一单元,而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的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因此对于这篇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难度上应该不大,但是对写景状物类散文的鉴赏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对于这篇文章我主要从品味凝聚着作者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的关键语句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在明确作者“囚绿”经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由“爱绿”到“囚绿”再到“释绿”的情感变化。并引导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多角度解读文章主题,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帮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巴金先生评价陆蠡的话——“他有优美的性格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引出对陆蠡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感受陆蠡的真诚和高尚的灵魂。
二、读题:
“囚绿记”中扣“囚”字,人居斗室为囚,而文中囚禁的是緑枝条。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把绿枝条拟人化,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理思路:
文章以“囚绿”为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么让学生找出文中哪些段落写“囚绿”,其它段落些什么并简要概括。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快速、准确的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
四、析情感:
(一)爱“绿”
继续扣“囚绿”二字,提问作者为何囚绿?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习过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答出因为作者喜欢绿。接着继续发问:因为喜欢某样事物而囚禁它,你会不会?(生摇头)看来作者不是一般的喜欢。那么作者对“绿”喜欢到什么程度?请大家快速浏览1-7段,圈划出表明作者对“绿”喜欢的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赏析。
学生找出来的句子基本上和备课时预设的句子一致:
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因为有一个小小理由。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后自由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赏析这些句子。学生们发言积极,基本上每个人都话可说。有的学生能找到句子,但是不太能说清楚作者是怎么表达这种喜爱之情的;有的学生读书非常细致,把握到一些关键词鉴赏的非常到位。学生发言对某个句子特别有感悟时,我就顺势请他读读这个句子,通过朗读来加深情感体验。当这个同学读的不是很到位时,其他同学自告奋勇的站起来指出哪里读的不好然后自己范读。这一环节,学生参与度极高,把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
学生充分发言之后,老师加以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引导学生学会从修辞、用词、句式和描写方法等角度对语句进行赏析。同时明确通过这些语句表达了作者对“绿”有着一种热切的爱恋,“绿”如同一位挚友般慰藉着他的心灵,给他生的希望。(板书:绿友)这种情感在第八段爆发到极致,请全班齐读第八段。
(二)恼“绿”
蓬勃葱茏的緑枝条被囚禁起来,作者对它的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发生了变化。文章第二部分8-12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在前一个环节中,学生对朗读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于是这部分我也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但是不是常规的齐读或个别朗读。这一部分主要写的对象是两个——“我”和緑枝条,那么让男生读与写“我”的句子,女生读写緑枝条的句子,但是都要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读。要求一提出,学生顿时觉得很新颖,马上在文中找自己要读的句子。一分钟的准备时间过后,课堂上就呈现了一段“我”和緑枝条穿越时空的对白。女生柔婉和缓的读出了緑枝条被囚禁后的“细瘦”“娇弱”,男生则铿锵有力的读出我对緑枝条的“不快”“恼怒”。
读完后,学生马上就明确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的情感变化——喜悦、不快、恼怒。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学生也能找出緑枝条“固执”“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特点等关键词。此刻执意向阳的緑枝条不在是“我”的朋友而是——“绿囚”(板书:绿囚),“我”心生“魔念”,那么你怎么理解“魔念”,请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时,引导学生结合第一部分作者的生活处境来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由极度依恋、喜爱而产生的偏执自私的念头,“绿”对作者来说是生命和希望的寄托。
(三)赞“绿”
通过前两个环节学生细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体会到了作者对“绿”由爱而怨、由恋而囚的独特情感,这固执的“绿囚”最终还是被释放了。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放“绿”的和作者是怎么放“绿”的?点出关键句——“临行时我珍重的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通过这个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对不屈、顽强的“绿”的赞美、敬重之情。(板书:囚人)
五、探主旨:
全文以“绿”为线索,以饱含感情的笔触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述了“我”与緑枝条交往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其深切的爱恋之情。但是文章并不是到此为止,再这节课刚开始的时候提到了本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那么作者笔下的“绿”象征着什么 文章是否蕴含着深刻的主旨呢?
这个问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并不难,但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学生都是结合文章写作背景来理解本文主旨:被囚禁不屈服的“绿”是饱受苦难但奋勇反抗的中华民族的写照。对于这种解读,我加以肯定同时鼓励学生抛开时代背景来解读这篇文章的多元化主旨。学生经过短暂的小组交流后,各抒己见,赋予了这篇文章更多新的内涵:一、自然之美是需要欣赏和尊重的;二、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三、“绿”及作者自己,赞绿及是投身革命不屈文人的热情讴歌;(课前预习资料中给学生补充了陆蠡的身世及其受审被杀前的一段对话,有心的学生充分利用这段资料体会到作者和“绿”有着相同的命运和性格,写“绿”即写自己。)四、爱不是约束与占有。有学生指出文中被囚禁的“绿”变得柔弱、失去活力,而“我”还恼怒它不懂“我”对它的爱。真正的爱并不是约束占有,我们在付出爱之前应该想想对方是否需要,爱的方式是否正确。答出这个观点的学生赢得全班的热烈掌声,可以看得出学生们对于这种解读是认同的。
六、结语:
由于学生的发言比较积极,我刚总结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们提出的几种主题解读后下课铃声就响了,而有的学生似乎还有发言的冲动。如果是平常上课我会让学生继续说,可是赛课可能多少让我有些束缚,于是以下面一段话结束了本课——感谢陆蠡,用这样一篇散文给今天的我们带来这么多感悟;感谢大家,用朗读、鉴赏、分析赋予了这篇散文更久远更丰厚的生命力!
七、教后反思:
参加这次赛课活动,从试教到正式讲课,经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半个月之久,这半个月也是自我感觉成长最快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改不仅意味着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而且还是对课堂教学理念的改革,以前总是“教教材”,而现在是用“教材教”这对于教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无疑是极为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倍感艰辛与疲劳,但是收获的喜悦还是体现在每天具体的教学工作中。
在这次的公开课教学中,由于师生都准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充分,所以最后的展示效果无疑是良好的,听课老师也表示听课过程是愉悦的,我在小小的兴奋之后,又产生了深深地思索,学生不是每篇课文都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预习啊,能不能在没有预习的过程中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解决所有的教学重难点?指导教师的那句“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让我深有感触。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发言热烈,激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但我还想着课文中“绿”的象征意义还没有说到,散文的鉴赏方法也没有涉及到,这些确实让我留下一丝遗憾。
在今后的教学路程中,身在一线的我们任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远。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不断沉淀,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深刻自己的思想,富有自己的精神,创造自己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