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难点: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含义
教学方法:1?感悟法2?问题法;3?演绎法。
多媒体手段:1、录音机;2、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大家知道的有关描写江南的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诗句有哪些?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的,江南是个古典秀丽的地方。那里有小桥流水人家,那里有古朴的乌篷船,那里有绝版的周庄,那里有水秀的江南女子。那里的美说不完,那里的秀道不尽。今天,让我们随着戴望舒一同走进江南的雨巷。
过渡:一首《再别康桥》让诗人许志摩家喻户晓,一首《雨巷》也让诗人戴望舒获得“雨巷诗人”的美誉。让我们记住诗人戴望舒吧。
二、听课文录音
雨巷,该是有怎样的一番情致?让我们来听听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听的时候,体验这首诗的整体情绪。
出示易读错字的字音。
1、放录音(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放完。2、放录音(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三、把握诗歌感情,分析诗歌意象。初步感知诗歌《雨巷》(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
1. 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在我们学过的诗中,郑愁予的《错误》凄婉哀怨,舒婷的《致橡树》清新健康,普希金的《致大海》热烈奔放,那么《雨巷》的情感基调又是怎样的 )
——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美。
这首诗很美。为什么让人难受的诗也美呢 我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能举出曾让我们难受过,但又深深地被它打动过的人、事和作品吗 对。每个人都有这种体验。不只是让人愉悦的东西才美,让人感伤、感悟的东西有时更具美的力量。大千世界,美是无限丰富的。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象。(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定了这首诗是美的。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 我们为什么认为它很美呢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下面我们来放录音。大家一边读一边在书上画出你认为是形象的内容。)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可以与同桌互相讨论。
——雨巷、“我”、油纸伞、丁香、姑娘、太息一般的眼光、颓圮的篱墙。
3. 联想学习,深刻体会意象。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展开想象,用你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戴望舒笔下的这些意象呢?我们来看看雨巷、“我”、姑娘、丁香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是什么样的。
教师先示范举例:学生思考、表述后几个意象。
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雨天,阴沉而让人易产生伤感;青砖灰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巷子;色调阴冷;一条空巷,残破,有颓圮的篱墙。
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
丁香:高洁、冷艳、哀婉、冷艳、惆怅的象征。)
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
[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浣溪沙》)]
李商隐有诗:芭蕉不展丁香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同向春风独自愁。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诗中另外的物象还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
穿插:丁香情结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二首》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
苏小西陵踏月回,香车白马引郎来。当年剩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许邦才《丁香结》
姑娘:丁香般的;像“我”一样在雨巷彳亍着;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隐没在颓圮的篱墙。
“我”:孤身一人;彳亍着;心事重重。
看似各自独立的意象,共同组成了一个幽婉的雨巷。根据以下问题联想,概括雨巷的情境:
“我”在什么环境中,有什么遭遇?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我”,在阴雨天的灰暗巷子里。这巷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阴暗而悠长。丁香一般的姑娘默默走来,又静静地隐去。一个照面间,只投出了“太息般的眼光”。环境压迫着诗人,使他产生冷漠、凄清、又惆怅的复杂心理体验。而姑娘似乎给这寂寥的雨巷注入了生机。“我”似乎忽然抓住了希望。然而,她又只是一忽而地“飘过”。在诗人的心中,消了颜色,散了芬芳,眼光也没留住。)
四、有感情地朗诵,体会作者的感情,把握诗歌的象征意义。
1. 介绍作者、背景
“我”为什么会这样哀怨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低调的情感呢 一起来看看戴望舒。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 ( http: / / www.21cnjy.com )5年出生于杭州,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雨巷》写于1928年,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一段时期,很多知识青年在政治低压下找不到出路,惶惑、迷惘,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2. 体会诗歌的象征意义
这样的背景,这样的时代,雨巷在诗人笔下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我”有没有放弃追求呢?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可能象征着什么呢
讨论、归纳:
雨巷喻示着现实的阴冷和灰暗,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
姑娘喻示着想摆脱黑暗的飘忽的希望
分析姑娘的象征含义
在诗中丁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
五、艺术特色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通过感受投影中的意境来体会诗歌中的艺术特色)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则。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则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
2.《雨巷》的音节特色
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达到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
总体节奏:舒缓悠扬
①诗行的顿数基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
②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诗停顿时值需基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
③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④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2.诗歌的押韵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服务的。
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3.诗歌的用词。
《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
鉴赏诗歌的方法:
1、要知人论世,注意作品的写作背景和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状况,但又要避免用时代背景去简单地印证作品的思想内容,不以特定的政治事件或诗人的政治遭遇与作品内容一一对应;
2、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像,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要注意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4、要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音乐性的语言等。当代翻译家辜正坤提出了中西诗歌鉴赏的十个角度:时间角度、空间角度、作者角度、作品角度、读者角度、年龄角度、性别角度、社会文化角度、阐释者角度和译者角度。这些角度可供教学时参考。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中国这样诗的国度里,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有诗评家说,诗歌内容是“诗中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正因如此,学习这个单元的诗歌,要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雨巷诗人”的悲情之旅——戴望舒与他的恋人
戴望舒原名戴丞,字朝宋。1905年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5日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江苏南京。8岁入杭州鹾务小学读书,14岁考进宗文中学;1923年中学毕业,进入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秋秀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学习。著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日子》。1938年5月曾主编《星岛日报 星座》副刊、《顶点》诗刊、《华侨日报 文艺周刊》,1950年2月28日病逝于北京。
20世纪20年代就被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塑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他的同乡作家冯亦代先生十分感慨地说:\"我心里永远保持着他《雨巷》中的诗名给我的遐想。当年在家乡时,每逢雨天,在深巷里行着,雨水滴在撑着的伞上,滴答滴答,我便想起了《雨巷》里的韵节。\"
也许,是从小受到父亲特别宠爱的缘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戴咏絮的精神世界里多少继承了诗人的某种内征,以至她上大学专门报了北外。采访时,在她不大的客厅里,我被那些充满着温馨的花草和饰品温暖着,听她侃侃而谈,体味着那些并不遥远的诗意。
“瘢 痕”之 志
戴望舒的父亲戴立诚原是北戴河火车站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普通职员,在戴望舒7岁时举家迁回杭州,戴立诚后任中国银行职员。母亲卓佩芝出身于书香门第,虽未上学,但她知道许多文学掌故,并能成本地讲述《水浒》、《西游记》等古典名著,戴望舒就是在这些故事里萌发了最初对文学的兴趣。
戴望舒的童年生活原本是平静的,可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天花夺去了他活泼可爱的面容,使他的脸上终身落下瘢痕。当他涉世后,生理上的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1931年12月,戴望舒的中学同学张天翼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猪肠子的悲哀》的小说。小说素材之一就是戴望舒的生理缺陷。纪弦是比戴望舒晚一辈的诗人,他在纪念戴望舒逝世40周年的文章中写道:\"记得有一次,在新雅粤菜馆,我吃了满桌子的东西。结账时,望舒说:\'今天我没带钱。谁个子最高谁付账,好不好 \'这当然是指我。朋友们都盯着我瞧。我便说:\'不对。谁脸上有装饰趣味的谁请客。\'大家没学过画,都听不懂,就问什么叫做\'装饰趣味\'。杜衡抢着说:\'不就是麻子吗 \'于是引起哄堂大笑,连邻座不相识的茶客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在讥讽与嘲笑中的戴望舒,只有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诗歌上,这是少年时期就立下的志愿。他认为,他这样一个被生理缺陷困扰的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是某一方面的强手。
天 青 色 的 心
1928年,戴望舒忧郁而强烈的感情世界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深地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时年18岁的施绛平活泼可爱,与戴望舒忧郁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对比。戴望舒那时对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我的恋人》: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
最爱的记忆成永恒
戴望舒当时寄居在上海施蛰存处,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施绛平日日相见,但他对爱情羞于启口,借诗表白,而施绛平偏偏笑而不答。对施绛平一往情深的戴望舒遭到冷遇后,郁闷的心情更加灰暗,他最终以跳楼相挟,要求施绛平答应。本身就谈不上喜欢戴望舒的施绛平,在其生命最后瞬间,勉强答应。戴望舒兴奋之际,赶紧要父母从杭州赶到上海,向施的父母提亲。施绛平父母起初是不同意这桩婚姻的,现在迫于这种情状,并在施蛰存的努力下,也勉强同意。
1931年春夏之际,戴望舒与施绛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行订婚仪式,声势很大,许多朋友都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订婚,戴望舒一直在内心世界里走着坎坷的路,敏感的戴望舒自然地感到了某种忧虑。他在其诗《三顶礼》中是这样表述的:给我苦痛的螫的,/苦痛的但是欢乐的螫的,/你小小的红翅的蜜蜂。/我的恋人的唇,/受我怨恨的顶礼。他的这种预感果真得到验证,婚期被拖延下来,施绛平提出的条件是: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有稳定的收入后,方可完婚。这时,戴望舒又一次陷入感情的低谷。因为他太爱施绛平,面对施绛平提出的条件,他只有义无反顾。
1932年10月8日,戴望舒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兑现爱情的预约,他乘坐达特安号邮船离沪赴法留学。
结 束 8 年 恋 情
1944年10月23日戴望舒生日与夫人杨静及女儿戴咏絮合影
在法国的3年中,戴望舒过着极其贫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由于自费留学的资金不够,他只得靠译稿来挣钱。1933年3月5日,戴望舒在给叶灵凤的信中说:\"我在这里一点空也没有,要读书,同时为了生活的关系,又不得不译书,而不幸又生了半个月的病。\"他后来在他回忆的文章里说:\"我记得我怎样在巴黎的旅舍中,伏在一张小小的书案上,勤恳地翻译它,把塞纳河边的每天散步也搁下来了。\"1933年8月,戴望舒终耐不住贫困,他写信告诉父亲准备回国。父亲焦急中连忙写信告知施蛰存,施蛰存迅速电告戴望舒,请他慎重考虑回国一事。接着为其筹款寄去,又电告他不要回国。
戴望舒的旅法好友罗大冈曾在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记载:戴望舒手上的钱花光了,生活发生问题,于是他向里昂中法大学申请接济。因为他是名诗人,有人替他向校方推荐。校方接受了他的申请,条件是他必须和别的申请学生一样,在学校正式报名,选习一张文凭,学年终了,如果考试不及格,可以再学一年,第二年考试不及格,即被开除学籍,遣返回国。戴望舒得到这个机会后,施蛰存特地去信祝贺。而戴望舒在这样的环境里并没有好好学习,只不过把此当作生活的保障而已,尤其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传闻,戴望舒就更不去上课了。
1945年戴咏絮与母亲杨静在香港
1934年8月,他实现了前往西班 ( http: / / www.21cnjy.com )牙旅行的愿望,两个多月的旅行生活给戴望舒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他寻访了塞万提斯的故居,考察了尔迦的诗歌创作经历,这为他后来的翻译工作提供了直接的素材。
1935年4月,戴望舒被中法大学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回国。一种说法是说他因为在中法大学住了两年半,毫无成绩。另一种说法是他在西班牙旅游期间参加西班牙进步群众反法西斯示威游行。直到走时,他才把这个消息千诉罗大冈。上车时,只有罗大冈一人为他送行,学校没有给他途中的零用钱,只有一张火车票,从马赛至上海,是一张四等舱的船票,而其他学生是三等舱,四等舱夜间连被子都没有,晚上冷得只得蜷着身子来回翻滚。
1935年5月戴望舒回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海,一个不相信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施绛平已确实恋上她原本就喜欢的那个人,戴望舒愤怒之下当众打了施绛平一记耳光,长达8年的恋爱终于结束。
两次短暂的婚姻沉浸在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恋伤痛中的戴望舒,当时住在刘呐鸥的江湾公园的公寓,与穆时英一家挨得很近,为了抚慰戴望舒爱情的伤口,穆时英将自己的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小他12岁的穆丽娟的清纯、秀丽一下就迷住了戴望舒,使他很快从感情的困厄中挣脱出来,并于第二年结婚。但1938年5月,戴望舒全家由上海乘船到香港后,两人间的感情逐渐有了分歧,他们常常因一点小事而大动干戈。
据穆丽娟忆起当年生活时说:\"他是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是我,我们谁也不管谁干什么。他什么时候出去,回来,我不管;我出去,他也不管。他对我没有什么感情,他的感情给施绛平了。\"
1940年冬,穆丽娟回到上海决定离婚,戴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舒得知消息后,便给穆丽娟发出\"绝命书\":\"从我们有理由必须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给我们带来没完的烦恼。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毁灭了,我选择了死,离婚的要求我拒绝,因为朵朵(大女儿戴咏素)已经5岁了,我们不能让孩子苦恼,因此我用死来解决我们间的问题,它和离婚一样,使你得到解放 quot;
尽管这封\"绝命书\"写得如此伤感,还是未能动摇穆丽娟离婚的决心。戴望舒只好在离婚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戴咏素归戴望舒抚养。
1942年5月戴望舒与杨静举行婚礼
1942年,戴望舒与同在大同图书印务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抄写员杨静相识,并很快进入热恋。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但杨静是个充满个性的女孩,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杨静从小长在香港,娇小美丽,活泼好动,结婚时才16岁,由于彼此性格和年龄的差异,加之婚前缺乏深入了解,婚后不久便出现了感情上的裂痕,常常因生活上的琐事吵架。1948年末,杨静爱上了一位姓蔡的青年,并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都未能奏效,两人各带一个女儿,咏树归杨静,咏絮归戴望舒。
忽 然 来 不 及
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胜利的消息频传。曾经蒙受\"附日\"冤枉的戴望舒决定回到北方。这时,卞之琳从英国回国,路过香港,戴望舒决定与他结伴而行,他对挽留的朋友说:\"我不想再在香港呆下去了,一定要到北方去。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忆到这里,戴咏絮显得有些激动,当时她和姐姐咏素随父亲回来,咏树随母亲留在了香港。
1949年1月戴望舒
与夫人杨静及子女在离港前合影
(后排为长女戴咏素、前左为次女戴咏絮、前右为幼女戴咏树)
到北京不久,戴望舒被安排到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负责法文科工作,对于这项工作,他十分欣慰,曾向新闻出版总署的负责人胡乔木表示,\"决心改变过去的生活和创作方向\"。而这时,他的哮喘病已严重到上楼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会儿。为了更好地工作,他听从医生建议动了手术,但病情并未好转,由于惦记《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法文翻译,他提前出院,并给自己打麻黄素针,在家治疗。1950年2月28日上午,他照例自己打麻黄素针,为了能早点治好,他加大剂量,注射后不久,心脏跳动剧烈,扑在床上就昏迷过去,等送到医院,已经停止了呼吸。戴咏絮说:\"父亲死时,我才6岁。我当时是父亲最宠的一个,父亲忽然去世,我感到很害怕,只觉得家里来了许多人,便跑到离家很远的僻静的地方发呆。现在想来真是一场梦,只怪那时太小,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伤心
命运多舛的戴望舒一直在曲折中行走,当曙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照耀他时又过早离世。卞之琳在悼念文章中说:\"望舒的忽然逝世最令我觉得悼惜的是:他在旧社会未能把他的才能好好施展。现在正要为新社会大大施展他的才能,却忽然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