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高考自主命题冲刺金卷
化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B D D B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 C A C D B D
1. A
解析:A. 铁粉可与氧气反应,故可用作食品脱氧剂,A 正确。B. 聚乙烯是高分子聚合物,
由不同聚合度的分子组成,属于混合物,而非纯净物,B 错误。C. 食盐(NaCl)性质稳定,
高温不易分解。后期加入是为了保持口感,控制咸度,C 错误。D. 煤油来源于石油分馏,
而非煤的干馏(煤干馏主要产物为焦炭、煤焦油等),D 错误。
2. C
解析:A. NaCl 溶液中水合离子中应该是水中的 O 朝向 Na+,而不是 H,r(Na+)<r(Cl-),
A 错误。B. 乳酸(2-羟基丙酸)的分子式应为 C3H6O3,而题给为最简式,B 错误。C. 甲苯
分子离子(C7H7 )的质荷比为 92(甲苯分子量为 92),C 正确。D. AsH3的电子式
为 ,D 错误。
3. B
解析:A. 氨水会与 Ag+生成 AgOH 沉淀或者银氨溶液,无法共存,A 错误。B. pH=14(强
碱性)下,Na 、SiO32-、Br 、[Al(OH) ]- 均稳定存在,B 正确。C. ClO-有强氧化性,S2-、SO32-
有还原性不能共存,C 错误。D. 酸性条件下,MnO4 与 Fe2+、Br-、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无法共存,C 错误。
4. D
解析:A. 灼烧海带需用坩埚而非蒸发皿,A 错误。B. 制备无水 FeCl3 需在 HCl 氛围中,B
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量气管内不能装水,C 错误。D. 图示操作规范,D 正确。
5. D
解析:A. 32g 34S 的物质的量为 32/34=16/17 mol,A 错误;B. 1 mol N2中所含π键数为 2 mol,
B 错误;C.不知道溶液体积、S2-会水解,无法计算,C 错误;D. 生成 1 mol CO2,转移电子
数为 4 NA,D 正确。
6. B
解析:A. 生成的铜会进一步与过量的硝酸反应,A 错误。B. TiCl4 水解生成 TiO ·xH2O 和 HCl,
B 正确。C. 室温下,溶解度: Na2CO3 > NaHCO3,且在 Na2CO3 生成 NaHCO3 的过程中消
耗了水,则 NaHCO3会沉淀析出,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C 错误。D.氢氧化钡少量,故其
中的 2 个 OH-都会参与反应,D 错误。
7. D
解析:A.电石与水反应生成 C H ,但反应剧烈且产生大量泡沫,需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以
减缓反应,而且电石遇水变成粉末状,无法控制反应随开随用,A 错误。B.NaHSO3会溶解
在 75% H2SO4中,无法控制反应随开随用,B 错误。C.MnO2 与浓盐酸的反应需要加热,C
错误。D.Zn 粒接触 H2SO4 反应,不接触反应停止,可随开随用,D 正确。
8. A
解析:A. CH3COOCH=CH2 中只有碳碳双键和酯基,不能发生缩聚反应,只能发生加聚反应,
A 错误。B. CH3COOCH=CH2 最多 10 个原子共平面( ),B 正确。C.①为加成
反应,C 正确;D.PVA 每个链节中都含有一个亲水基(-OH),则可作为吸水材料,D 正确。
9. C
解析:Z 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共 10 种,且形成的是+1 价的离子,则为
1s22s22p63s23p64s1,所以 Z 为 K 元素;W、X、Y、Z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连接 2 根共价键,
Y 连接 6 根共价键,因此,X、Y 分别为O、S 元素,W 形成 1 根共价键,且原子序数最小可知
W 为 H 元素,综合可知,W、X、Y、Z 分别为 H、O、S、K 元素。A. YX 为 SO3,SO3为非极
性分子,A 正确。B.W2X 为H2O,sp3杂化;YX2为 SO2,sp2杂化,故键角 H2O<SO2,B 正确。
C.Z2X、Z2Y 分别为K2O 和K2S,由于电负性O>S,故K2O 中两元素电负性差异更大,离子键
成分百分数更大,C 错误。D.该化合物为KHSO4,溶液显酸性,D 正确。
10. A
解析:A. 丙烯醛中加入溴水褪色,可能因碳碳双键加成或醛基被氧化,不能直接证明是碳碳双键
存在,A 错误。B.CuO 变为Cu,乙醇还原 CuO,B 正确;C.Mg(OH)2显碱性,Al(OH)3显
两性,C 正确;D.无明显颜色变化说明Fe3+ 优先与 F-结合,D 正确。
11. C
解析:A.t1时刻,容器内压强减小,说明是拉开注射器,A 错误。B.E 点到 G 点,容器内压
强增大,说明压缩注射器,所以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 错误。C. 由于 t1 时刻拉开注射
器,导致压强减小,平衡逆移,在建立新平衡之前(C→D 的过程中),逆反应速率逐渐减
小,故 vC>vD,C 正确。D.由 F 点到 G 点,平衡正移,导致 n 总减小,由 M=
总
可知,MG增
总
大,所以 MF<MG,D 错误。
12. D
解析:A.镓的配位数为 4,A 错误。B. 1 个晶胞中含有 4 个 GaSb,则晶胞密度为
4×192 g/cm33 30 ,B 错误。C.Ga 与 Sb 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
1
4,则为
√3
4 a pm,C 错 A· ×10
4
误。D. 每个 Ga 原子的体积为 3 pm3,1 个晶胞中含有 4 个 Ga 原子,则晶胞中 Ga 的空
3
4×43
3
间利用率为 3 ×100%,D 正确。
13. B
解析:Ⅰ区的电极反应:2NH4+-6e -==N2↑+8H+,Ⅱ区的电极反应:[Fe(CN)6]3-+e -==
[Fe(CN) 6] 4-。A.M 附近氮化合价升高,失电子,作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流方
向正确,A 正确;B.若将电解质换为 KOH 溶液,会使 OH-与 NH4+ 直接发生反应产生 NH3,
导致无法转为环境友好物质,不符合废水处理要求,B 错误。C. 电解过程中,Ⅰ区产生 H+,
导致 pH 降低;而 H+又会通过质子交换膜运动到Ⅱ区,导致其 pH 也降低,C 正确。D. 由
化合价可知(N 从-3 升到 0),每处理 2 mol NH4+ 生成 1 mol N ,转移 6 mol 电子,D
正确。
14. D
c
α α=1- 有机相 H2A 0.1mol L-1
解析:由水相萃取率 可知, 0.1α+c
有机相 H2A =0.1 ,可知曲线①应为
c H2A ,⑤为 c 水相(H2A),②为水相萃取率;水溶液中的 HA -会随着 pH 的增大有机相
先增大后减小,曲线③为水溶液中的 HA-,而 A2-会随着 pH 的增大而增大,故④为 A2-。
A.由 pH=2 的点可知, c H A K = aq 2 = 0.02 =0.25,A正确。C.根据A元素守恒,n 有机相(H2A) +d c H2A 0.08有机相
n 水相 (H2A)+n(HA -)+n(A2-)=0.1 mol;而交点 N 处,c 有机相 (H2A)=c(HA -),则 n 水相 (H2A)+
2n(HA-)+n(A2-)=0.1 mol,C 正确。D.由③④交点可知,含等浓度的 HA-与 A2-时,溶液呈中
性,则 Ka2>Kh2,D 错误。
15.(14 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 2 分)
2+
(1) NH3
H3N Cu NH3
NH3
(2)用热碱溶液浸泡后,水洗
(3)抑制 Cu2+水解 (1 分)
(4)水浴蒸发浓缩至表面有晶膜出现或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内壁或加入 CuSO4晶体 BE
(5)Cu2+ + 2NH3·H2O = Cu(OH)2↓ + 2NH4+ Cu(OH)2 + 4NH3 = [Cu(NH3)4]2+ + 2OH-
(6)D (1 分)
2+
解析: NH3
(1)根据课本知识可知 [Cu(NH ) H N Cu NH3 4]2+的结构为 3 3 。
NH3
(2)去除油污,加入碳酸钠溶液,煮沸,冷却后再洗涤。
(3)调 pH 至 4,主要的目的是抑制 Cu2+水解,防止其生成沉淀。
(4)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措施主要有水浴蒸发浓缩至表面有晶膜出现或用玻璃棒摩擦烧杯内
壁或加入 CuSO4晶体。抽滤涉及的仪器有抽气泵、抽滤瓶、布氏漏斗,故选 BE。
(5)根据实验现象及过程可知“步骤⑤”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Cu2+ + 2NH3·H2O =
Cu(OH)2↓ + 2NH4+ Cu(OH)2 + 4NH3 = [Cu(NH3)4]2+ + 2OH-
(6)根据已知信息可知最适宜的试剂为浓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故选 D。
16.(15 分,除注明外,每空 2 分)
(1)5s2(1 分)
(2)SrSO4 + NH4HCO3 + NH3·H2O = SrCO3 + (NH4)2SO4 + H2O SiO2、BaSO4
(3)1.0×10-5 是(1 分)
(4)6Fe2+ + ClO3 - + 15H2O = 6Fe(OH)3↓ + Cl- + 12H + Fe3+催化 H2O2分解,且用 NaClO3
生成的 NaCl 可以使胶体聚沉,生成颗粒直径大的沉淀,易过滤
(5)作化肥或除锈剂等(1 分,合理即可)
(6)6
解析:
(1)Sr 为 38 号元素,第五周期第 II 族,故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5s2。
(2)“复分解反应”工序中,SrSO4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SrSO4 + NH4HCO3 + NH3·H2O =
SrCO3 + (NH4)2SO4 + H2O,滤渣主要成分为 SrCO3、BaSO4、BaCO3、CaCO3、MgO、FeO、
MgO、FeO、Fe2O3、Al2O3、SiO2,加盐酸后不会溶解的为 BaSO4、SiO2。
(3)Ba2+完全沉淀时, c(SO42-)≥Ksp(BaSO4)/ 1.0×10-5= 1.0×10-5mol·L-1,Q= c(SO42-)·c(Sr2+)
=1.0×10-5×0.64> Ksp(SrSO4),故有 Sr2+沉淀。
(4)除 Fe2+的离子方程式为 6Fe2+ + ClO3 - + 15H2O = 6Fe(OH)3↓ + Cl- + 12H + ,该工序中用
NaClO3,而不用 H2O2 的原因是 Fe3+催化 H2O2 分解,NaClO3 生成的 NaCl 可以使胶体聚沉,
生成颗粒直径大的沉淀,易过滤。
(5)“滤液 1 和滤液 2”中主要成分为铵盐,可用作化肥或除锈剂。
(6)根据元素守恒 88x/112y=0.13,故 =6。
17.(14 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 2 分)
(1)-122.54 低温(1 分)
(2)a (1 分) 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②、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
反应,增大压强反应①正移,反应②、③不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
(0.9×1 )3×(0.3×1)1
(3)60% 2.8 2.8
(1.2 62.8×1) ×(
0.4 2
2.8×1)
(4) Nu O
_ O
O
(5)乙基体积比氢原子大,空间位阻大,Nu-主要与未连接乙基的碳原子结合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 H=2 H1 + H3=-122.54 kJ·mol-1,该反应为放热,熵减的反应,
故低温自发。
(2)反应①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反应②、③为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
强反应①正移,反应②、③不移动,CO2的转化率增大,故选 a
(3)
2CO2(g) + 6H2(g) = CH3OCH3(g) + 3H2O(g)
起 1 3
转 2x 6x x 3x
平 1-2x 3-6x x 3x
根据题意(3-6x):x= 4:1 解得 x=0.3,故氢气的转化率为 6x/3×100%= 60%
平衡时 CO2、H2、CH3OCH3、H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0.4 mol、1.2 mol、0.3 mol、0.9 mol,
n(总)=4-4x=2.8 mol
(0.9×12.8 )
3×(0.3×1 1
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得 K = 2.8
)
p
(1.22.8×1)
6×(0.4×1)22.8
(4 O)根据反应机理可推测 X 结构为 Nu
_ O
。
O
(5)根据信息可知催化剂进攻未连接乙基的碳原子,故可能原因是空间位阻过大。
18.(15 分,除注明外其余每空 2 分)
(1)苯酚
(2)取代反应 (1 分)
OH
CHO
(3) 或 羧基、酮羰基
(4) CH3COOCH2C CH + HCHO + NH(C2H5)2 (C2H5)2NCH2C CCH2OOCCH3 + H2O
(5)7
OH
(6) COOCH2C CCH2N(C2H5)2
(7)
等任选一种即可,其他结构合理也可。
OH OH Br
解析:根据题中 D 的结构可以反推出 A、B、C 结构简式分别为 ,
、 、
将 J 中 环 己 基 剪 切 除 , 可 进 一 步 推 出 E 、 F 、 G 的 结 构 简 式 为
OH O O
CH 。由乙酸和 C3H4O 反应为酯化CHO C COOH C COOCH3
、 、
反应及 I 的结构可知 H 的结构为 CH3COOCH2C CH
(1)A 的名称为苯酚。
(2)B 到 C 为取代反应
OH
(3)E 的结构简式为 CHO ,F 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羧基、酮羰基。
(4)H 到 I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CH2C CH + HCHO + NH(C2H5)2 (C2H5)2NCH2C CCH2OOCCH3 + H2O
(5)J 中采取 sp2杂化的碳原子数为苯环中 6 个,再加酯基中的碳共 7 个。
OH
(6)根据已知信息可知 K 的结构简式为 COOCH2C CCH2N(C2H5)2
(7)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如下(其他结构合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