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北师大版讲义(必修二)第20讲4.3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2知识点+9题型+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讲义(必修二)第20讲4.3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2知识点+9题型+强化训练)(学生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5-21 09:36:06

文档简介

4.3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运用二倍角公式 2.难点:变形、逆用二倍角公式 1.了解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二倍角公式、理解公式的结构特点; 3.能用二倍角公式解题.
知识点01 二倍角公式
1、正弦二倍角:
2、余弦二倍角:
3、正切二倍角:
【即学即练1】(23-24高一上·云南·期末)已知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则( )
A. B. C. D.
知识点02 半角公式
1、正弦半角公式:sin =±,
2、余弦半角公式:cos =±,
3、正切半角公式:tan =±==.
【即学即练2】(22-23高一下·江苏南京·期末)已知,,则 .
【题型一:正弦二倍角公式】
例1.(23-24高一下·山东德州·阶段练习)若,则的值为 .
变式1-1.(23-24高一上·贵州毕节·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交于点,则的值为 .
变式1-2.(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则 .
变式1-3.(23-24高一上·重庆·期末)已知,则 .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
2.
【题型二:正弦二倍角公式的逆用】
例2.(20-21高一下·安徽蚌埠·期末)求值: .
变式2-1.(22-23高一上·吉林长春·期末)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2-2.(23-24高一上·河北邯郸·期末)若,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变式2-3.(22-23高一下·山西忻州·开学考试)彝族图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物质文化,有着灿烂历史.按照图案的载体大致分为彝族服饰图案 彝族漆器图案 彝族银器图案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如图1,漆器图案中出现的“阿基米德螺线”是由一动点沿一条射线以等角速度转动所形成的轨迹,这些螺线均匀分布,将其简化抽象后得到图2,若,则的值为 .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题型三:余弦二倍角公式】
例3.(23-24高一下·北京·阶段练习)已知,则 .
变式3-1.(23-24高一下·广东湛江·开学考试)已知,且,则 .
变式3-2.(21-22高一下·陕西咸阳·阶段练习)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上一点在第三象限,且.则( )
A. B. C. D.
变式3-3.(23-24高一下·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已知,则的值为 .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 ;
2. ;
3. ;
【题型四:余弦二倍角公式的逆用】
例4.(22-23高一下·云南保山·期末)已知,则( )
A. B. C. D.
变式4-1.(21-22高一下·四川成都·期末)已知函数,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B. C. D.
变式4-2.(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期末)已知,则( )
A. B. C. D.
变式4-3.(20-21高一上·北京·期末)如果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的图像平移得到,称函数为函数的“同形函数”.在①;②;③;④中,为函数的“同形函数”的有 .(填上正确选项序号即可)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降幂公式:cos2α=,sin2α=.
2.升幂公式:1+cos 2α=2cos2α,1-cos 2α=2sin2α.
【题型五:正切二倍角公式】
例5.(23-24高一上·山西长治·期末)已知,且,则( )
A. B. C. D.
变式5-1.(23-24高一下·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已知,则的值为 .
变式5-2.(23-24高一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在中,,则的值为( )
A. B. C. D.
变式5-3.(23-24高一上·浙江嘉兴·期末)如图,以为始边作角与,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分别交于、两点,且,已知点的坐标为.
(1)求的值;
(2)求的值.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2.
【题型六:正切二倍角公式逆用】
例6.(22-23高一下·湖南益阳·期末)已知,且,则( )
A. B. C. D.
变式6-1.(22-23高一下·北京海淀·期中)已知,那么( )
A. B. C. D.或
变式6-2.(多选)(22-23高一下·湖北·期末)下列各式的值为是( )
A. B.
C. D.
变式6-3.(多选)(22-23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若,则的值可能为( )
A. B.2 C. D.-2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
2.
3.
【题型七:半角公式】
例7.(22-23高一·全国·随堂练习)已知,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求的值.
变式7-1.(22-23高一·全国·随堂练习)求和的值.
变式7-2.(23-24高一下·上海·阶段练习)设,化简的结果是 .
变式7-3.(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化简,其中.
【方法技巧与总结】
1.当给出角α的范围(某一区间)时,可先确定角的范围,再确定各函数值的符号。
2.若没有给出确定符号的条件,则在根号前保留正负两个符号。
3.对于,,∈R,而对于,要注意α≠(2k+1)π。
【题型八:凑角求值】
例8.(23-24高一下·云南昆明·阶段练习)已知,则( )
A. B. C. D.
变式8-1.(23-24高一下·安徽安庆·开学考试)已知,则等于( )
A. B. C. D.
变式8-2.(23-24高一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已知,,其中.
(1)求的值;
(2)求的值.
变式8-3.(23-24高一上·广西贺州·期末)已知.
(1)求的值;
(2)若为钝角,且,求的值.
【方法技巧与总结】
1.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的关键是把“所求角”用“已知角”表示.
①当“已知角”有两个时,“所求角”一般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
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眼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
2.常见的配角技巧:2α=(α+β)+(α-β),α=(α+β)-β,β=-,α=+,=-等
3.凑角基本思路
【题型九:化简求值】
例9.(20-21高一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他倡导的“0.618优选法”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黄金分割比还可以表示成2sin18°,则 .
变式9-1.(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求值
变式9-2.(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求值
变式9-3.(2024高一下·湖南株洲·竞赛) .
【方法技巧与总结】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一看角,二看名,三看式子结构与特征.
2.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注意观察条件中角之间的联系(和、差、倍、互余、互补等),寻找式子和三角函数公式之间的共同点
一、单选题
1.(22-23高一下·辽宁沈阳·阶段练习)已知,则( )
A. B. C. D.
2.(22-23高一下·江苏盐城·期中)已知,则( )
A. B. C. D.
3.(21-22高一下·北京海淀·期中),则(  )
A. B. C. D.
4.(22-23高一下·上海嘉定·期末)当时,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5.(22-23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已知,则( )
A. B. C. D.
6.(22-23高一下·云南·期末)已知,则( )
A. B. C. D.
7.(23-24高一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已知,且,则( )
A. B. C. D.
8.(21-22高一下·陕西咸阳·阶段练习)若,,则( )
A. B. C. D.
二、多选题
9.(22-23高一下·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
A. B.
C. D.
10.(22-23高一下·四川眉山·期中)已知,则( )
A.是偶函数 B.的最小正周期是
C.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D.上单调递增
11.(22-23高一下·江苏扬州·期中)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三、填空题
12.(22-23高一·全国·随堂练习)化简: .
13.(23-24高一下·上海·阶段练习)将边长的矩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折痕过点,折叠后点落在边上,记,则折痕长度 .(用表示)

14.(23-24高一下·北京·阶段练习)设函数.则= ;函数的最小值为 .
四、解答题
15.(22-23高一下·四川宜宾·期末)已知为第二象限角,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16.(22-23高一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已知,为第二象限角.
(1)求的值;
(2)求的值.
17.(2024高一下·上海·专题练习)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18.(23-24高一下·上海·阶段练习)如图,设是单位圆和轴正半轴的交点,点是单位圆上的一点,是坐标原点,,且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19.(23-24高一下·河南·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2)求图象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3)若求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4.3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重点:学习运用二倍角公式 2.难点:变形、逆用二倍角公式 1.了解二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二倍角公式、理解公式的结构特点; 3.能用二倍角公式解题.
知识点01 二倍角公式
1、正弦二倍角:
2、余弦二倍角:
3、正切二倍角:
【即学即练1】(23-24高一上·云南·期末)已知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及二倍角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题意可知,所以.
故选:
知识点02 半角公式
1、正弦半角公式:sin =±,
2、余弦半角公式:cos =±,
3、正切半角公式:tan =±==.
【即学即练2】(22-23高一下·江苏南京·期末)已知,,则 .
【答案】
【分析】
由半角公式求解.
【详解】,则,
由半角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
【题型一:正弦二倍角公式】
例1.(23-24高一下·山东德州·阶段练习)若,则的值为 .
【答案】/
【分析】利用同角的平方关系求出,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所以,
则.
故答案为:.
变式1-1.(23-24高一上·贵州毕节·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角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交于点,则的值为 .
【答案】
【分析】先根据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正弦值和余弦值,再结合二倍角正弦值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终边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交于点,则.
故答案为:.
变式1-2.(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则 .
【答案】
【分析】把1换成,同时用二倍角公式化二倍角为单角,再开方,注意角的范围即可.
【详解】,,


故答案为:.
变式1-3.(23-24高一上·重庆·期末)已知,则 .
【答案】/
【分析】由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列方程组解出或,再由诱导公式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由诱导公式可知,
又因为,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或,
所以,代入以上两种结果得到.
故答案为:.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
2.
【题型二:正弦二倍角公式的逆用】
例2.(20-21高一下·安徽蚌埠·期末)求值: .
【答案】
【分析】由于,所以原式可化为,乘进去后再利用降幂公式化简可得,再逆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解:

故答案为:
变式2-1.(22-23高一上·吉林长春·期末)设,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分析】利用正弦二倍角公式得到,求出或,从而得到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详解】,故,故或,解得:或,
故“”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变式2-2.(23-24高一上·河北邯郸·期末)若,则等于( )
A. B. C.或 D.或
【答案】D
【分析】
根据正弦函数的二倍角公式以及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式,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因为,则,
所以.
故选:D.
变式2-3.(22-23高一下·山西忻州·开学考试)彝族图案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物质文化,有着灿烂历史.按照图案的载体大致分为彝族服饰图案 彝族漆器图案 彝族银器图案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如图1,漆器图案中出现的“阿基米德螺线”是由一动点沿一条射线以等角速度转动所形成的轨迹,这些螺线均匀分布,将其简化抽象后得到图2,若,则的值为 .
【答案】
【分析】根据图示可得,利用二倍角公式和诱导公式即可计算的出结果.
【详解】根据图2可知,动点将圆周九等分,所以,
所以;

将代入可得,
即.
故答案为: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题型三:余弦二倍角公式】
例3.(23-24高一下·北京·阶段练习)已知,则 .
【答案】
【分析】
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 ,即.
故答案为:.
变式3-1.(23-24高一下·广东湛江·开学考试)已知,且,则 .
【答案】/
【分析】利用倍角公式得到关于的方程,解之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所以,解得,
又,所以,所以.
故答案为:.
变式3-2.(21-22高一下·陕西咸阳·阶段练习)已知角α的顶点与原点O重合,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上一点在第三象限,且.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
由所求式化简判断需求,而由题设利用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易得.
【详解】因,且是第三象限角,则,
故.
故选:C.
变式3-3.(23-24高一下·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已知,则的值为 .
【答案】
【分析】利用倍角公式变形化简即可.
【详解】原式
.
故答案为:.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 ;
2. ;
3. ;
【题型四:余弦二倍角公式的逆用】
例4.(22-23高一下·云南保山·期末)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降幂公式和诱导公式即可.
【详解】

故选:A.
变式4-1.(21-22高一下·四川成都·期末)已知函数,则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平方关系、降幂及辅助角公式可得,根据三角函数性质求最小正周期.
【详解】由题设,,
所以最小正周期为.
故选:B
变式4-2.(23-24高一上·安徽马鞍山·期末)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根据给定条件,求出,再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计算即得.
【详解】由两边平方得:,而,,则,
因此,
所以.
故选:D
变式4-3.(20-21高一上·北京·期末)如果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的图像平移得到,称函数为函数的“同形函数”.在①;②;③;④中,为函数的“同形函数”的有 .(填上正确选项序号即可)
【答案】②③
【分析】由给定条件利用三角恒等变形化简①,②,③中函数,再与函数比对即可判断,分析④的定义域即可判断并作答.
【详解】由“同形函数”的意义知,两个函数是“同形函数”,则它们定义域必相同,①,②,③中函数与函数的定义域均为R,
①中,需先把图象上的每点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横坐标不变,再向上平移0.5个单位,显然两者的形状不同,即①不是;
②中,的图象可把图象右移个单位而得,即②是;
③中,的图象可把图象右移个单位而得,即③是;
④中,定义域是与的定义域不同,即④不是,
综上为函数的“同形函数”的有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降幂公式:cos2α=,sin2α=.
2.升幂公式:1+cos 2α=2cos2α,1-cos 2α=2sin2α.
【题型五:正切二倍角公式】
例5.(23-24高一上·山西长治·期末)已知,且,则( )
A. B. C. D.
【答案】D
【分析】结合二倍角的余弦公式解二次方程得,然后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求得,最后利用二倍角正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
即,解方程得或(舍).
因为,所以,,
所以.
故选:D
变式5-1.(23-24高一下·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已知,则的值为 .
【答案】/
【分析】
利用正余弦的齐次式法求得,再利用正切的倍角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
因为,等式左边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得, ,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变式5-2.(23-24高一下·广东广州·阶段练习)在中,,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先求出tanA,根据正切和角公式求出tan(A+B),再根据正切的二倍角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故选:D.
变式5-3.(23-24高一上·浙江嘉兴·期末)如图,以为始边作角与,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分别交于、两点,且,已知点的坐标为.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出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分析可得,利用诱导公式可求得的值,由此可得出的值;
(2)利用诱导公式求出的值,可求得的值,再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可求得的值.
【详解】(1)解: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
将因为,且角、的终边与单位圆分别交于、两点,且,
结合图形可知,,故.
故.
(2)解:由(1)可知,且,
故,根据二倍角公式得.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2.
【题型六:正切二倍角公式逆用】
例6.(22-23高一下·湖南益阳·期末)已知,且,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先求出的范围,然后利用正切的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
化简得,解得(舍去),或,
故选:C
变式6-1.(22-23高一下·北京海淀·期中)已知,那么( )
A. B. C. D.或
【答案】D
【分析】利用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可得出关于的方程,解之即可.
【详解】由二倍角的正切公式可得,整理可得,
解得或.
故选:D.
变式6-2.(多选)(22-23高一下·湖北·期末)下列各式的值为是( )
A. B.
C. D.
【答案】AB
【分析】利用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即可化简求值.
【详解】A. ,故A正确;
B. ,故B正确;
C.
,故C错误;
D. ,
,故D错误.
故选:AB
变式6-3.(多选)(22-23高一下·全国·课时练习)若,则的值可能为( )
A. B.2 C. D.-2
【答案】CD
【分析】对已知条件进行化简运算可得,从而求得,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
当,时,;
当,时,.
故选:CD.
【方法技巧与总结】
常见结论推广:
1.
2.
3.
【题型七:半角公式】
例7.(22-23高一·全国·随堂练习)已知,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求的值.
【答案】
【分析】先求出,根据半角公式得出的值.
【详解】解:因为,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
所以,
所以.
变式7-1.(22-23高一·全国·随堂练习)求和的值.
【答案】,
【分析】注意到与的关系,利用半角公式解得.
【详解】解:,
.
变式7-2.(23-24高一下·上海·阶段练习)设,化简的结果是 .
【答案】
【分析】
由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结合角的范围即可化简.
【详解】,
因为,所以,
从而.
故答案为:.
变式7-3.(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化简,其中.
【答案】
【分析】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结合所在的象限化简,利用辅助角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可得,
所以,
由,可知,
得原式.
【方法技巧与总结】
1.当给出角α的范围(某一区间)时,可先确定角的范围,再确定各函数值的符号。
2.若没有给出确定符号的条件,则在根号前保留正负两个符号。
3.对于,,∈R,而对于,要注意α≠(2k+1)π。
【题型八:凑角求值】
例8.(23-24高一下·云南昆明·阶段练习)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根据诱导公式及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求解.
【详解】

故选:A.
变式8-1.(23-24高一下·安徽安庆·开学考试)已知,则等于( )
A. B. C. D.
【答案】D
【分析】
利用两角和的正切公式求出,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二倍角公式及同角三角函数函数的基本关系将弦化切,最后代入计算可得.
【详解】因为,解得或,


当时;
当时;
综上可得.
故选:D
变式8-2.(23-24高一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已知,,其中.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再由两角差的正切公式求出,即可得解;
(2)由二倍角公式求出,,再由和角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2)由(1)可知,

所以
.
变式8-3.(23-24高一上·广西贺州·期末)已知.
(1)求的值;
(2)若为钝角,且,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由诱导公式化简并结合齐次式运算求解;
(2)由二倍角公式求解,结合平方关系和商数关系得,再利用二倍角和两角差的正切求值.
【详解】(1)因为,所以 .
(2)因为为钝角,
由,得,
则,

又因为,
所以.
【方法技巧与总结】
1.解决三角函数的求值问题的关键是把“所求角”用“已知角”表示.
①当“已知角”有两个时,“所求角”一般表示为两个“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形式;
当“已知角”有一个时,此时应着眼于“所求角”与“已知角”的和或差的关系.
2.常见的配角技巧:2α=(α+β)+(α-β),α=(α+β)-β,β=-,α=+,=-等
3.凑角基本思路
【题型九:化简求值】
例9.(20-21高一下·四川成都·阶段练习)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他倡导的“0.618优选法”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黄金分割比还可以表示成2sin18°,则 .
【答案】
【分析】将2sin18°替换t代入所求值的式子中,利用三角变换公式化简即得.
【详解】因t=2sin18°,则有
.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含非特殊角三角函数式求值问题,合理选择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和差角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等三角变换公式,借助通分、约分,合并等方法解决.
变式9-1.(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求值
【答案】2
【分析】
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和辅助角公式以及诱导公式化简即可.
【详解】
原式
变式9-2.(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求值
【答案】
【分析】
利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和辅助角公式以及诱导公式化简即可.
【详解】
原式

变式9-3.(2024高一下·湖南株洲·竞赛) .
【答案】
【分析】
利用二倍角公式及和差角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
.
故答案为:
【方法技巧与总结】
1.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遵循“三看”原则:一看角,二看名,三看式子结构与特征.
2.三角函数式的化简要注意观察条件中角之间的联系(和、差、倍、互余、互补等),寻找式子和三角函数公式之间的共同点
一、单选题
1.(22-23高一下·辽宁沈阳·阶段练习)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通过平方的方法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
两边平方得,

所以.
故选:B
2.(22-23高一下·江苏盐城·期中)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直接利用诱导公式和二倍角的余弦公式求解.
【详解】由题得.
故选:B.
3.(21-22高一下·北京海淀·期中),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平方求解,结合二倍角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平方可得,∴,
故选:C.
4.(22-23高一下·上海嘉定·期末)当时,化简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利用二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由于,所以,
.
故选:B
5.(22-23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A
【分析】
根据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和诱导公式可求出结果.
【详解】
因为,所以,
故.
故选:A.
6.(22-23高一下·云南·期末)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利用降幂公式及诱导公式即可.
【详解】因为,
所以.
故选:B.
7.(23-24高一下·广东佛山·阶段练习)已知,且,则( )
A. B. C. D.
【答案】C
【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简等式,求得,利用求出,代入计算即得结果.
【详解】由可得,即,解得或(舍去),
又,则,于是,故.
故选:C.
8.(21-22高一下·陕西咸阳·阶段练习)若,,则( )
A. B. C. D.
【答案】B
【分析】
运用切化弦及二倍角公式化简即可求得,再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平方关系即可求得.
【详解】因为,,
所以,
即,解得或(舍),
又因为,
所以.
故选:B.
二、多选题
9.(22-23高一下·江苏连云港·阶段练习)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
A. B.
C. D.
【答案】BCD
【分析】根据两角差的余弦公司号、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降次公式等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详解】由差角余弦公式有,所以A选项错误.
由倍角余弦公式有,B选项正确.
由诱导公式有,C选项正确.
由倍角余弦公式有,D选项正确.
故选:BCD
10.(22-23高一下·四川眉山·期中)已知,则( )
A.是偶函数 B.的最小正周期是
C.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D.上单调递增
【答案】ABC
【分析】因为,根据偶函数的定义判断A;根据最小正周期公式判断B;将代入验证C的正误;求解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即可判断D.
【详解】因为,定义域为,
,所以是偶函数,故A正确;
的最小正周期为,故B正确;
,所以是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故C正确;
令,
解得,
即的单调递增区间为,故D错误.
故选:ABC.
11.(22-23高一下·江苏扬州·期中)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C
【分析】A选项,逆用正弦倍角公式进行求解;B选项,逆用余弦二倍角公式计算;C选项,逆用正切差角公式进行求解;D选项,逆用正弦和角公式计算.
【详解】A选项,,A正确;
B选项,,B错误;
C选项,,C正确;
D选项,,D错误.
故选:AC
三、填空题
12.(22-23高一·全国·随堂练习)化简: .
【答案】
【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化成同角,然后因式分解即可化简.
【详解】由二倍角公式可得:.
故答案为:
13.(23-24高一下·上海·阶段练习)将边长的矩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折痕过点,折叠后点落在边上,记,则折痕长度 .(用表示)

【答案】
【分析】
根据题意,先确定折叠后的不变量,再设,由角度关系可得,进而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从而可得.
【详解】因为折叠后点落在上为点
又,则设,则,
又,

且.
故答案为:.
14.(23-24高一下·北京·阶段练习)设函数.则= ;函数的最小值为 .
【答案】 /
【分析】
先化简,然后计算,换元,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
【详解】 ,
则,
令,
则,对称轴为,
故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
15.(22-23高一下·四川宜宾·期末)已知为第二象限角,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根据为第二象限角,得到,进而得到正切值;
(2)根据二倍角公式和诱导公式化简,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代入即可.
【详解】(1)因为为第二象限角,,
所以,
所以
(2)原式,
分子分母同时除以,
则原式.
16.(22-23高一上·黑龙江哈尔滨·期末)已知,为第二象限角.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结合已知得出,即可根据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代入数值得出答案;
(2)根据两角和差的余弦公式代入数值得出答案.
【详解】(1),为第二象限角,

则;
(2).
17.(2024高一下·上海·专题练习)已知,,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
(1)利用平方关系将式子化成齐次式,再将弦化切,最后代入计算可得;
(2)首先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出,,,由二倍角公式求出、,最后由并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
因为,
所以

(2)
且,
,则,


,,且,解得(负值舍去),

又,,,
.
18.(23-24高一下·上海·阶段练习)如图,设是单位圆和轴正半轴的交点,点是单位圆上的一点,是坐标原点,,且且.
(1)求的值;
(2)求的值.
【答案】(1);
(2).
【分析】
(1)根据三角函数定义求得,结合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由求得,再根据正弦的和角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2)根据(1)中所得求得,再根据二倍角的正切公式求得,进而由正切的差角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1)根据三角函数定义可得;
又,,则;
.
(2)由(1)可得,,
又,
故 .
19.(23-24高一下·河南·开学考试)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递增区间;
(2)求图象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3)若求的值.
【答案】(1)
(2)
(3).
【分析】(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公式将函数化简,再由正弦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2)由正弦函数的性质计算可得;
(3)依题意可得,即可求出,再由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因为

由,
得,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令, 得,
所以图象的对称中心的坐标为.
(3)由,得,则.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