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下苏教版6反比例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六年级下苏教版6反比例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6-14 11: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1.理解反比例关系的意义,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特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成不成反比例关系。
2.进一步培养大家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等能力,提高大家逻辑、推理的能力。下表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为什么? 数 量 (本)总 价 (元)10.701.402.804.206.302469成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1)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
种量也随着变化。(2)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小华拿着70元去买文具,钢笔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量如下表:思考: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所买的数量是怎样随着单价的变化而变化的?
3.每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
(单价、数量)单价越高,买的枝数越少;单价越低,买的枝数越多单价×数量 = 总价(一定)用800页纸装订成同样的笔记本,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如下表:思考: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装订的本数是怎样随着每本的页数变化的?
3.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各是多少?每本的页数×装订的本数=总页数(一定)(每本的页数 装订的本数)每本的页数扩大,装订的本数反而缩小;每本的页数缩小,装订的本数反而扩大;8040322016比较两表,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1.它们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3.两个相对应的数的乘积相同。2.都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
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如果这
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
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
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1. 判定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主要看它们的( )
是否一定。所以( )和( )是成反比例的量。 2. 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和组数。
( )和( )是相关联的量。每组的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组数=全班人数(一定)每组的人数组数乘积判定两个量是不是成
反比例,主要是看它
们的积是不是一定的。判定方法: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每袋糖果
的粒数和
装的袋数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李叔叔开车从家到公司,
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客厅的面积一定时,地砖的边长与所需的块数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生产冰箱的总台数一定,
每天生产的台数和所用的天数。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种子的总量一定,每公顷的播种量和播种的公顷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