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5.认识棱镜
第一单元《光》
课前回顾
提问:你们见过彩虹吗?那你喜欢彩虹吗?为什么?
彩虹是怎么来的呢?
夏秋季
雨后
出太阳
彩虹的形成是由于太阳光线照射到水滴上,发生折射和反射,分解成不同的颜色。
我们可以利用色散这个原理,进行光的“减法”,从白光中获得彩虹,这样我们就能每天都看到彩虹了。
那么除了雨后见到彩虹之外,你们还有在哪些地方见过彩虹呢?
瀑布
洒水车
那么,我们在教室里要如何才能制作出彩虹呢?
第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水,水槽,镜子和手电筒这个装置来制作出一个彩虹。
实验材料:镜子、水、水槽 手电筒
实验过程:
①将装有水的水槽置于桌上,将平面镜倾斜着放在水槽里,调整角度;
②将白纸在水槽上方举起来,移动白纸白纸,直到看清彩虹为止。
两分钟观察玻璃体,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三条棱
特点:
三角形截面
透明
棱镜
第二种办法:用三棱镜
实验步骤:
(1)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
(2)将三棱镜的一面对准白光(强光),让光线射入。
(3)调整角度,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探索一:观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的变化。
科学聚焦
实验现象: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
实验分析与结论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尽管太阳光用肉眼看上去几乎是白色的,但它是由许多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白光进入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一样,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的光。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也具有不同的混合颜色。
白光在通过三棱镜时发生了折射,分散出了多种不同颜色的光(重点)
科学探索
白光
你认为棱镜对光的传播起到了什么作用?
光在棱镜中进行了两次折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太阳光由7种颜色的光组成,不同颜色的光传播速度不一样,折射的角度也不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 。
光的色散
科学小故事
在1665年,艾萨克·牛顿通过光的色散实验知道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彩色的光带,他将其称为光谱。而且牛顿还发现将有色光照在物体上面能让物体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如果用物体本身颜色的光去照,物体颜色会变得更加亮。也就是说物体会吸收不属于自己的颜色,然后反射我们所看到的颜色。同时,他在进一步实验中发现纯色的光线是不能被再次分解。所以,他得出一个结论,同一颜色属于同一种折射率,光的色散是在不同的折射率中产生的。并且牛顿认为光是由一种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就像一颗颗子弹打在视网膜上。这就是举世文明的光的色散实验。
光的色散实验
红外线应用:
①红外线诊断病情
②红外线夜视仪
③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
④红外线还可以用来加热物体。
紫外线应用:
①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
②紫外线消毒灭菌
紫外线消毒柜
③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轻则使皮肤粗糙
重则引起皮肤癌
光的三基色
红 、绿 、 蓝
利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不同的色彩来。
1.5认识棱镜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