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光谷二初 陈尧彦白糖水糖水糖水糖水糖水喔!好甜呀晾晒衣服打气筒一、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 构成的。
二、分子、原子的存在及特点: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观察一、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 构成的。
二、分子、原子的存在及特点:
1、分子、原子真实存在
2、分子、原子的特点;资料介绍① 1个水分子质量3×10-26kg ,1滴水(20滴1ml)中约含1.67×1021 个 水分子,10亿人每人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② 1个铁原子质量约9.288×10-26千克,1g铁原子约含有1.076×1022个铁原子。一、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 构成的。
二、分子、原子的存在及特点:
1、分子、原子真实存在;
2、分子、原子的特点;
(1)分子、原子质量小,体积小;
活动探究一
????A、20ml水中加入5-6滴酚酞
B、取上述溶液少量放入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C、将酚酞润湿的蝴蝶分别贴在大烧杯的内外壁上,罩在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B上。
现象:烧杯内的蝴蝶变红,
烧杯外的蝴蝶不变红;我会思考我会思考1、烧杯内蝴蝶变红,烧杯外蝴蝶不变红的原因是什么?
我会思考 烧杯中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内的蝴蝶上,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色,而烧杯外的蝴蝶,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仍为无色。我思考?我会思考我会思考1、烧杯内蝴蝶变红,烧杯外蝴蝶不变红的原因是什么?
2、A实验的作用是什么?
3、C实验中烧杯中的氨水为什么没有变色?我会思考浓氨水易挥发(分子运动快)一、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 构成的。
二、分子、原子的存在及特点:
1、分子、原子真实存在;
2、分子、原子的特点;
(1)分子、原子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原子总在不停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原子的运动越快;我能回答!1、品红滴加到水中,水变红的原因?
2、糖块放入水中消失的原因?
3、湿衣服晾干的原因?为什么阳光照射和通风的地方衣服干的快?
4、我们为什么能闻到墙外的花香?
哇,真香! 在A、B两个小烧杯中分别装入等量的酚酞溶液,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补:活动探究二现象:A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没有变化。结论:C 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中使酚酞变红思考:
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后是200毫升吗?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水酒精100ml100ml200ml混合后的溶液思考:100毫升水和100毫升酒精混合后是200毫升吗?思考1、物质三态的体积为何不一样?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液体、固体不容易压缩?
2、物体为何都有热胀冷缩现象?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气体分子间的
间隔大,液体、固体间的间隔小。因为受热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遇冷时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1、将一块冰糖放入水中,冰糖消失后液面下降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空气能压入轮胎中?为什么空气比水易压缩?
3、夏季给自行车加气应注意什么?铺设钢轨、水泥路面应注意什么问题?我会思考 (3)分子、原子间有间隔: A、同种物质一般 B、物体的热胀冷缩思考: 固态酒精、液态酒精、气态酒精都能燃烧,而水不能燃烧,这一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 2、分子、原子的特点:⑷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相同一、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 分子原子 构成的。
二、分子、原子的存在及特点:
1、分子、原子真实存在;
2、分子、原子的特点;
(1)分子、原子质量小,体积小;
(2)分子、原子在不停地运动,温度越 高,运动越快;
(3)分子、原子间有间隔:
A、同种物质一般
B、物体的热胀冷缩
本 课 小 结:⑷ 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性质不相同1.科学家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能直接看到苯分子的图象这说明了 ( )
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这说明( )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这又说明( )
A、分子虽肉眼看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D.中秋节在桂花园中赏月,我们能嗅到桂花香。
3.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4、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示放在实验台上。
(1)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棉花上(10~15滴),胶头滴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1、 2 、3 标示的三个点最先变色的是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