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
两首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作者用简朴而隽永的语言将这种情趣表
副使李公①,勇冠三军。横侍天之剑,挥驻日之戈@,上可以决天云,下可以绝地维”。
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诗中的故事你我都会说,但这两首诗却不是你我能写出来的。我们读
翕振虎旅④,驻如山立,进若电逝。可谓万里长城,横断楚塞。不然,五岭之北,尽年于
诗,就要读出作者在看似容易而其实不易的地方所下的功夫,读懂诗歌的佳妙一这种对
修蛇”,不可图也。而功大用小,天高路退。使慷概之士,长吁青云。且移军广陵,恭抨
诗意的了解和热爱就是所谓的“趣味”。
后命。楼船”乘风,萧鼓沸而三山动,旌旗扬而九天转。
⑤培养读诗的趣味,要强迫自己把读不椪的内容读懂。记得我第一次读《古舟子咏》
(节选自李白《,副大使李栽用移军广陵序),有斌)
这首外国诗,不明白诗中那位老船夫因射杀海鸟而遭天谴的故事有什么起味,下了很多工
【注释】①副使李公:李藏用、曾任浙西节度副使。②驻日之戈:传说鲁阿公挥戈留住将落山的大阳。
夫去研究,才明白这首诗在意象、语言和构思上的妙处。诗比其他文学作品更谨严,更纯
③地维:古人认为天图地方,地的四角系有大绳。④喻报虎米:形容军队威武雄壮。⑤尽饵于修蛇:全
粹,更桥致。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也培养了文学的趣味。
部被叛军吞噬,修蛇喻指兼军。⑥用:任用。⑦楼船:古代大型战船。
⑥我读古代诗歌,最初因爱好唐诗而看轻宋诗,后来又因爱好魏晋诗而看轻唐诗,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在觉得历朝诗各有特点。我们不能以一个标准去衡量历代诗耿,不同时代的诗耿歌有不同时
(1)其翼若垂天之云垂:
(2)《齐谐》者,志怪者也志:
代的趣味,读诗就是要读出不同的起味。从不椪到能读懂,是一种新的收获;从偏爱某一
(3)勇冠三军
三军:
(4)不然
然:
类诗耿,到可以比较不同題材、风格的作品,并对其进行公正的评价,是一种更深的领悟。
⑦诗的發土是开发不尽的,因为宇宙生命时时刻刻都在支动、进展中,所谓“诗”只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是作者在生活中见到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的东西并把它呈现出来,读诗就是随着诗人所指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点的方向,去读出作品中新鲜有趣的诗意。
(2)驻如山立,进若电逝。
⑧把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刷当作一首诗看,从读诗入手,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15.你从甲文中获得什么启示?请列举两点。(2分)
能欣赏诗的人,对其他种种文学可以有真切的了解;能欣赏诗的人,在生活中也时常可以
16.甲乙两文都给人以“雄奇浪漫”之感,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2分)
吸收到雏持生命和延展生命的活力,不会觉得人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9题。(8分)
(选自《朱光#关学文学论文近集》,有改动)
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17.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朱光潜
18.第⑤段和第⑥段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3分)
①从前在中学里教英文、讲小说时,常有别班的学生来旁听;但遇到讲诗,旁听者总
19.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所举例子要避开本试卷中出现的材
是躁着机会逃出去。由此可见,学生们对文学的趣味不高。
料)(3分)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文学趣味就低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文学作品的粉妙是通过语
能欣赏诗的人,在生活中也时常可以吸收到维持生命和延展生命的活力,不会觉得人
言、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来体现的,对诗没有兴趣,就难以领悟小说、戏刷等文学作品中
生是一件干枯的东西。
新彩的语言、感人的形象、巧妙的布局谋篇艺术,以及作者运用多种手法营造的意境,难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3题。(12分)
以触发深层的审美体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培养出文学趣味。
①码头上挤满了等候过江的人。成瑶排在一个老太太背后,性急地踮起脚尖朝前望。
③不爱读诗而爱读小说戏剧的人,大多在作品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东西,就是故事。
前面,人头似一条线一直排到船边。上船后,看见有两个戴着黑眼镜、嘴里网者烟卷的人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
在不停地比划着什么。船靠岸后,那两个人开始盘查过江的旅客。成瑶不觉把手紧紧按住
书包。见前面的老太太艰难地迈者小脚,成瑶机灵地上前去扶住了地。“走快点!”黑眼
的读物。第一流的小说家能够从人物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和利益纠葛中辨证地把提人物
俄猛喝一声,成瑶望了他一眼,扶着老太太踏上跳板,后边又有人挤过来。盘查的特务立
性格的脉搏,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多像一个花架,用处
刘拦住后边的人,进行搜查,放过了地和老太太。
只在撑扶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莲物的葛藤花卉。只读故事而没有读出其中的桥趣,就像
②回家吃过晚饭,成瑶挽着二哥成岗的手臂来到楼口的阳台上。夕阳外照着流水,
只看花架而忘记欣赏架上的花。因此,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碧绿的江面上摇曳着捉眼的金光。成瑶无心看景,忙者向二哥讲学校里的事,忽然想起:
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
“哟,我的书包咧?”一边叫着,一边慌慌张张地跑出去。很快地就转来了,把手里的书
处。”崔颗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械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
包递给二哥,神秘地说:“专给你带回来的!只许你一个人看!”
诉文试题卷·第5页典8页
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