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云
第五单元 大自然的歌唱家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
下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在自然声音的基础上,保持微笑、轻声演唱的歌唱状态,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创意实践
结合科学实验(棉花造云)与艺术创作(湿水彩晕染),多模态表现云的音乐意象。
文化理解
理解“云→雨→丰收”的自然循环规律,感悟劳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会歌曲中对丰收的期待。
感知音的高低及旋律的连贯舒展,感知3/4拍强弱规律,体会歌曲中“轻柔赞美”与“丰收期盼”的情感对比。
新课导入
你能用身体来模仿云朵飘动姿态?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
有时像棉絮,有时像鱼鳞。
——猜一物体
猜谜语
新课导入
云朵观察室
晴天
雨天
多云
鱼鳞云叫卷积云,
常预示好天气
乌云密布,常常伴随着下雨
新课导入
请你聆听音乐后,画出"心中的云朵音乐会"
声音魔法秀
新课讲解
歌词探险地图
朗读歌词,你发现歌词中有什么秘密?
蓝、船、慢
都属于这首歌的押韵字
新知讲解
云朵音乐厅(聆听感知)
复习: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3拍子,3/4拍
这首歌让你想到?
对丰收的期待
新知讲解
气息训练:吹动悬浮棉花云
发声训练:模拟天气声音
云朵健身房(发声练习)
微风:wu~~
雨滴:di-da-di(短促跳跃)
新知讲解
四三拍踏步游戏
用拍手、踏步练习固定拍,配合节奏朗读歌词
新知讲解
旋律登山车
用手臂波浪线表示音高变化
旋律的起伏恰似白云在蓝天里自由飘荡
新知讲解
音符播种机
听琴填音,在空白的云朵里填入正确的音符
6
5
3
—
进阶挑战,旋律短句填空
( )| 3 1 5 |( )
6 — 5
3 — —
新知讲解
歌词拼图坊
请你边唱边为打乱的歌词卡片排序
白 云 白
蓝 天 蓝
不 装 虾
不 装 鱼
好像海 里
装的都 是
漂 帆 船
小 雨 点
帆 船 帆 船 装 的 什 么
雨 点儿雨 点儿落 下 来
走 的 这 样 慢
快 快 浇 麦 田
新知讲解
情绪调音台
不同速度演唱歌曲会影响歌曲的情绪,你来试试吧
演唱时在自然声音的基础上,保持微笑、轻声演唱的歌唱状态
新知讲解
全曲演练场
用不同角色声线演唱歌曲
云奶奶:低沉慢速
云宝宝:清脆跳跃
云爸爸:浑厚连贯
课堂拓展
科学实验室——云朵的奥秘
云是如何形成的?
任务:用棉花模拟云层做“彩虹雨"游戏
课堂拓展
艺术工坊——云的狂想曲
视觉艺术:
湿水彩晕染法创作"会唱歌的云"
刮画纸刮出闪电云特效
课堂评价
云朵成长日志
课堂评价
同伴互评
颁发云朵勋章
(最佳创意云/最暖合作云/天籁之音云)
同伴贴纸:用不同颜色贴纸表达赞赏(红色=优秀/绿色=进步)
课堂总结
知识藏宝图
节奏奥秘:三拍子: 强- 弱- 弱
(像云朵跳舞的"蹦擦擦")
旋律探索:用手臂画波浪线,白云
在蓝天里像帆船一样自由飘荡
歌曲情感:孩子们对丰收的期待,
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课堂总结
孩子们的心中永远
住着一朵会跳舞的云,
既仰望星空的辽阔,
也守护脚下的沃土。
让我们听见对丰收的期盼
让音乐与自然的和声,
唱响生生不息的丰收圆舞曲。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大自然的歌唱家
第一课时 《云》
课题 《云》 单元 5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大自然的歌唱家》,以歌曲《云》为载体,通过三拍子韵律、拟人化歌词和自然意象,引导学生感受云的形态变化与自然循环规律。以自然元素为主题,通过音乐让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并学习相关音乐知识。本课作为第一课时,可能承担引入单元主题、激发兴趣的作用,同时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歌曲分析:歌曲为民族五声D宫调式,四三拍,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完整一段体结构。歌曲的节奏舒展而平缓,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淌,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歌曲中,旋律的起伏恰似白云在蓝天里自由飘荡,引发了孩子们无尽的想象。歌中将飘荡的白云比作“帆船”,用生动的比喻赋予了云朵灵动的形象。同时,歌曲还巧妙地描绘了雨前云朵储存雨点的状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自然画卷。这首歌曲不仅富有音乐性,更承载了孩子们真诚而美好的愿望。它寄托了孩子们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6-7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拟人化自然现象兴趣浓厚,音乐基础知识薄弱。音乐基础方面已接触简单节奏与歌唱,但音高感知、固定拍稳定性较弱。课堂可通过趣味化学习发声技巧与节奏,通过肢体动作与合作活动增强音乐体验与社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感知音的高低及旋律的连贯舒展,感知3/4拍强弱规律,体会歌曲中“轻柔赞美”与“丰收期盼”的情感对比。艺术表现目标:运用正确的演唱姿势,在自然声音的基础上,保持微笑、轻声演唱的歌唱状态,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创意实践目标:结合科学实验(棉花造云)与艺术创作(湿水彩晕染),多模态表现云的音乐意象。文化理解目标:理解“云→雨→丰收”的自然循环规律,感悟劳动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会歌曲中对丰收的期待。
重难点 重点:掌握3/4拍“强-弱-弱”律动规律;准确演唱并用身体动作表达旋律。难点:长乐句气息控制(如“走的这样慢”);音高听辨与情感表达的融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 猜谜语:展示谜面“身体轻又轻,空中来旅行”,引导学生说出谜底“云”。2. 云朵观察室:分类晴天/雨天/多云云图,讲解关于云朵的简单科学知识。3. 声音魔法秀:播放从起风→下雨→雨过天晴的视频,通过观看聆听感受,引导学生画出“云朵音乐会”。 1. 用身体模仿云朵漂浮动作(踮脚旋转/波浪手臂)2. 观看云图到对应天气区,分享生活中观察的经验3. 闭眼聆听音效,画出简单的“云朵音乐会” 激活多感官体验,建立音乐与自然联系,激发探索兴趣。
二、新课教学 1. 歌词探险地图:标红押韵字,带领学生拼读拼音,引导发现语言韵律。2. 云朵音乐厅:播放全曲,结合之前学习内容,带领学生打节拍,引导学生说出歌曲节拍,并根据歌词提示歌曲情感。 1. 通过拼音韵母,发现语言规律,本课押韵字“a”结尾,小组竞赛找出歌词中的押韵字2. 跟随老师打节拍,说出歌曲节拍 通过具体化学习将抽象乐理可视化,强化音乐要素认知。
1.发声练习:示范“微风Wu~”“雨滴di-da-di”,指导气息控制。2.带领“四三拍踏步游戏”:边拍手、踏步边朗读歌词。 1.吹动棉花云练习长音,模拟天气声音2.参与踏步游戏,用固定拍朗读歌词。 结合听觉、视觉与动觉,突破音高与节奏难点,培养音乐表现力。
1旋律登山车:手臂画波浪线表示音高起伏变化。2.音符播种机:弹奏单音/短句,指导在空白云朵填音符。3.歌词拼图坊:分发打乱歌词卡片,播放伴奏4.情绪调音台:示范不同速度演唱(快速欢快/慢速温柔)5.全曲演练场:分配角色声线(云奶奶/云宝宝/云爸爸) 1.挥动手臂模拟云朵运动,同步哼唱旋律。2.听琴填音,完成旋律填空。3.边唱边排序歌词卡片,完成拼图挑战4.选择速度演唱,体会情绪变化5.分组用不同声线演绎歌曲(低沉/清脆/浑厚) 分步骤学唱降低难度;通过游戏化任务巩固歌词记忆,理解速度与情绪关联,提升艺术表现力。
四、课堂拓展 1.科学实验室:演示云形成的过程,用棉花、颜料、透明水杯演示“彩虹雨”的形成,布置课后实验任务“观察水蒸气”并做简单讲解。2.艺术工坊:指导湿水彩晕染“会唱歌的云”,刮画闪电特效 1.跟着老师用棉花云做“彩虹雨”实验2.随乐泼洒颜料,用刮画笔表现云的动态 跨学科融合深化理解,将音乐情感转化为视觉符号,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课堂评价 1.展示“种子云”到“开花云”的成长,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本课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并挑选学生分享。2.云朵勋章:颁发“最佳创意云/最暖合作云/天籁之音云” 1.自评学习成果,分享自己课堂成长的小故事。2.互贴勋章并说出赞美理由。 通过多元评价,强化艺术表现自信。
六、课堂总结 1.知识藏宝图:总结本课知识点2.情感升华:领读孩子们的心中永远住着一朵会跳舞的云,既仰望星空的辽阔,也守护脚下的沃土。 1. 跟着老师回顾本课知识点2. 跟着老师朗诵 以诗意语言升华主题,将知识回顾与情感教育结合,播种守护自然的价值观。
板书设计 《云》3/4拍,一段体表达了孩子们对丰收的期盼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云→雨→丰收”的自然循环规律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