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母题与主题
《老人与海》
任务一:厘清概念,认识母题
母题是一种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
——歌德
概念:母题是文学历史进程中,被反复表现的指向普遍价值的共同主题,包括某些情景、事件、意象等,成为新作品不断形成的基础。
《俄狄浦斯王》
中西方文学共同母题 中国文学常见母题 西方文学常见母题
想一想:中西方文学作品中有哪些常见的母题?
命运、自由、救赎、流浪、复仇、人文主义精神……
成长、爱情、希望、战争、英雄、生死
……
爱国、乡愁、悲秋、自然、侠义、隐逸、怀古、不遇、离别
……
《哈姆莱特》
母题:篡位、忧郁、复仇、延宕……
核心:复仇
小说 母题 核心母题
《大卫·科波菲尔》
《复活》
《老人与海》
《百年孤独》
梳理概括:本单元四部小说蕴含的母题及核心母题
成长、苦难、善良、人道主义 成长
联系比较:这四部小说有无共同母题?
任务二:总览统观,梳理概括
罪恶、忏悔、救赎、道德 救赎
困境、抗争、尊严 困境
冲突、孤独、宿命 冲突
阶段 老人面临的困境
出海前的状况
出海后的遭遇
思考背景:小说将老人设置在怎样的重重困境中?
任务三:关注形象,开掘母题
瘦骨嶙峋,苍老衰弱;离群索居,非常孤独;已连续84天没有打到鱼,受嘲笑、被质疑。
茫茫大海,孤身驾驶渔船,时时面临疼痛、饥饿和劳累;
与大马林鱼僵持了两天两夜,筋疲力尽;
捕获的大马林鱼遭鲨鱼群抢食,老人虽全力搏击仍寡不敌众,大鱼被吞噬得只剩一副骨架。
整体感知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时间
攻击者
攻击方式
老人的回击
结果
梳理整合:老人与鲨鱼搏斗经历了怎样的五个回合?
问题探究:一向偏爱简洁文风的海明威,用大量笔墨详写了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这种写法是否太过繁琐?
全景式地展现了搏斗过程的激烈、悲壮;
鲨鱼数量不断增多,老人的工具越来越简陋,体力越来越不支,凸显了力量的悬殊,困境的巨大;
在困境面前老人坚持抗争,凸显了老人直面挑战、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
突出了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即不向命运屈服、永不服输的“硬汉精神”。
五个回合的描写
问题探究:故事的结局是老人拖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了家,他最后还是遭到了无可挽救的失败,那么他之前的这些抗争是否就是毫无价值的?
不向困境和命运低头
勇敢顽强地迎接挑战
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
胜利的失败者 失败的英雄
真正的“硬汉”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对抗中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他们都处在尖锐剧烈的外部和内心冲突中,他们都面对严酷的悲剧命运,但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时的优雅风度。
《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老汉桑提亚哥更是集中体现了海明威心中的硬汉形象,从而成为海明威作品中众多硬汉形象最突出而独特的代表。
阅读理解:本文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阅读文章10~15段,体会语言特点,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任务四:关注独白,探寻内心
海明威的小说往往很少使用形容词和生动的描写,而是以简洁干练的语言真实客观地传达出老人的内心感受。这种独特的文风被叫做“电报式”文风。
阅读理解:在经历与鲨鱼的搏斗后,老人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并阐述理由。
任务四:关注独白,探寻内心
这些内心独白写出老人在海上漂泊时的心态,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坚毅以及彷徨、孤独,反映了老渔夫圣地亚哥丰富的内心世界。
阅读理解:既然要展现“硬汉精神”,为什么还要写老人内心的彷徨犹豫?
任务四:关注独白,探寻内心
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主题诠释→更深刻
“硬汉精神”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更体现在老人与那个内心动摇、怀疑、试图认输妥协的自我搏斗中。
问题探究:《老人与海》被认为是海明威的精神自传,他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老人形象?
任务五:知人论世,贴近作者
资料链接:《老人与海》写于1952年,因为此前写作《过河入林》失败,海明威一度被质疑为江郎才尽。而在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中,他表明了自己的追求:“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其他人没有做成的事。”
活动探究:《老人与海》是“冰山”式的小说,意味隽永。除了赞颂“硬汉精神”外,探究小说的其它意蕴。
任务六:追寻“冰山”,探索主题
资料链接:海明威崇尚“冰山理论”,他认为,“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的事物”。
问题探究:
任务六:追寻“冰山”,探索主题
(1)为什么小说中反复展现大马林鱼的“力量和美”,以及老人说“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漂亮、更沉静,或者更高贵的东西”?
(2)这片大海有什么象征意义?如果把老人看作整个人类的缩影,老人又有什么象征意义?
大马林鱼——
美好的理想
追逐的欲望
高贵庄严的对手
……
大海——
变化无常的人类社会
神秘莫测的人生命运
……
老人——
人类的精神
……
海明威小说的主题就是“人的本质,人的努力和奋斗,人的追求和痛苦,人的信仰和挣扎,人的倔强和价值,人的聪明和命运,人的胆略和气魄,人的尊严和灵魂”。 ——肖恩·奥弗莱因
《老人与海》的时代意义
19世纪中期开始,资本主义矛盾加剧,人对自身的信心受挫。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主人公多是一些平凡甚至平庸的普通人,他们有苦恼、有缺陷、有欲望。20世纪初,西方社会经历了空前的精神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更是让人们悲观绝望。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各种畸形人、变态人大量涌现。在这种整体的文学态势里,发表于1952年的《老人与海》却表现出向英雄与困境抗争的主题和传统人类信念回归的倾向,对人的勇气和力量表现出乐观态度这是十分难得的。它是战后人类疗救战争创伤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灾难中恢复过来的一剂良药。
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约翰·肯尼迪
硬汉精神
“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人生下来就会面临种种来自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阅读任务:灵魂对话
请你为圣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词
写作提示:
颁奖辞的构成
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
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