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级 七年级 科 目 语文 课 题 《孙权劝学》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辅备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第 周,星期 第 节
设计理念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探究,让学生自主的与文本、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对话。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 http: / / www.21cnjy.com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重 难 点 1、文言词义理解。2、品味孙权、鲁肃、吕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3、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教 法 朗读法、合作交流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个性展示 集体智慧
一、导入新课1、导语 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2、简介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资治通鉴》》是司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2)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二、读一读,初步感知1、师范读或放录音,要求:听准字音,听出停顿。2、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聆听学生的朗读,及时纠正学生读不到位之处,指导学生的疑难之处。 3、检查朗读。指2-3名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师生评价并完善其朗读水平。4、全班齐读课文。三、讲一讲,了解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不理解之处标注出来。 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提出认为重要的或解决不了的词句,班级交流时解决。 3、班级交流,教师补充并检查掌握情况。⑴课文注释补充。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事。但:只不过。多务:事情多。孰若:与……相比如何。遂:于是。 ⑵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⑶归纳:通假字:“邪”通“耶”古今异义词:孤、治、博士、但⑷请学生翻译。(一人译一句)⑸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造句。①吴下阿蒙②刮目相待4、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情节,理清思路。 劝学——就学——论议——结友四、品一品,分析人物1、学生自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想一想孙权、吕蒙是什么样的人?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方法与提示:(1)本文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2)请你和同桌分别扮演孙权与吕蒙,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人物的语气进行对话,讨论孙权究竟为什么要说这些话,说说应该运用什么语调,语速,读出什么情感来,以符合人物身份,能达到规劝目的。(3)吕蒙在孙权的再三劝说下,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书学习,并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这通过鲁肃与吕蒙的论议中可以看出,请找出鲁肃与吕蒙论议的两句对话。揣摩一下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在同学间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师巡回指导。3、师生共同交流成果。五、说一说,体验反思吕蒙年长学习,大器而晚成,令人刮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看。我们现在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光,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有哪些新的感悟?请用一句俗语或名言或古诗文名句进行解释。学情预设: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终于学有所成。因此,我们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合理建议,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终一定会有收获的。吕蒙尽管求学时年龄较大,但他最终还是获得了惊人的进步,这与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说明做学问应该勤奋,惟有勤奋才能获取真知。……六、教师总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最后,将“穷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这句话 送大家,我们师生共勉,希望同学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七、课后积累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请同学们课后到图书馆或是上网搜索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孙 权 孙权劝学 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 劝 耐心教导 好学 善劝吕 蒙 知错能改 谦虚好学才干谋略 大有长进赞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 鲁 肃 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