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重点: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方法:讲读课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诵读诗歌。
二、 导入新课
“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三首咏月诗词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
三、整体感知
学生讲述汇总资料,教师归纳,明确:
1、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一夜的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这一天所有外出的人们都要赶回家团聚。中秋节的习俗有赏月、吃月饼、吃芋艿、点灯笼等。
2、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着地球旋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的三十天中,月亮从月初的新月逐日丰满,直至十五最圆,此后又逐日削减,到月底又成一个弯月,如此反复,周而复始。传说中月亮中有一个广寒宫,宫中住着嫦娥,一只可爱的玉免与她作伴;还有一个被罚砍桂花树的吴刚。
3.学习《十五夜望月》:
指名读,齐读。
结合文下注释,运用工具书,理解诗意。掌握“栖”的音形义。
展开想像,感受诗情。
小组内交流读诗的感受,相互启发。
小组派代表将本组学习的成果在班内交流。形式灵活,可以用问题的形式相互考查;也可展开辩论或竞赛。
四、交流互动
本诗写月的地方有几处?
(地白、桂花、月明)
诗人借“白地”“乌鸦”“冷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寂寞}
写思念亲人的句子是哪句?其中用的最妙的是哪个字?谈出你的看法。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用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妙的字是“落”字。诗人运用了奇妙的想象,将满天的月光,比喻成无数根思念的情丝,它们正随了月光,洒在所思念的人家。想象奇妙、生动。)
齐读,背诵。
五、质疑交流
该诗的风格如何?感情如何?
(凄清、寂寞;忧郁、惆怅)
补充介绍作者
六、自主小结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七、反馈练习
1.“冷露”一词中的“冷”怎么理解?
2.“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八、布置作业
背诵《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重点: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方法:讲读课
检查前两首诗的背诵默写。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诗人们常在中秋节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吟诗赏月,借酒浇愁,抒发思念之愁苦。这节课我们就和宋朝伟大词人苏轼一起,大醉一场,领略他豁达、乐观、豪迈的胸怀。
学习词前小序:
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词作于何时?在什么情况下作的?为何而作?
学生阅读有关注释回答。教师补充有关写作背景,重点介绍二点,其一,此时的作者政治上受到打击、排挤,很不得意;其二,与弟弟六七年未见了。
放录音带,学生跟读。
指导学生朗读。
查阅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理解词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掌握“阙”、“琼”、“宇”、“绮”“婵娟”等的音形义;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发挥想像,感受诗情。
求学生展开想像、联想的翅膀,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从而达成与诗人的沟通。
小组内交流心得体会后,派代表参与班上的讨论。
教师点拨归纳:
上阙写词人欲“归去”,归到哪里去?为什么要归去?
正面写月光的句子有哪些?侧面写的有哪些?(“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起舞弄清影”)
词人埋怨月亮不解人意的句子是哪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怀和情致?(旷达;乐观)
词中表示“月”的概念的词有哪些?此外,你还知道哪些?(明月、娟婵;月宫、广寒宫、飞镜等)
表达对离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哪句?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如何?
这首词的上阙写词人月下饮酒,既而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幻想超脱尘世,再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可以说写得回环曲折、动人心魄。下阙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而表达对离人的祝愿。诗风洒脱自如,想象大胆瑰丽,把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入了浓厚的哲理意味,并在词的结尾把对亲人的思念扩展到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表达出对天下有情人深深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因内容和艺术上的高度完美的统一,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年咏月中最著名的一首。
欣赏王菲演唱的流行曲《明月几时有》。
朗读并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重点: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教学方法:讲读课
一、学习《我的思念是圆的》:
教师范读。指名读。
简介诗人艾青。运用工具书理解内容。掌握“天涯海角”的意思;注意多音字“咽”的在诗中的读法。
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并畅谈读诗的感受。
小组之间交流心得体会。
教师点拨归纳:
诗人为什么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圆的?(诗人借此表达希望团圆、圆满之类的意思。)
第一节最后一句“会想起什么?”作者悬而未答,你认为应想起什么?(可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必统一答案)
作者借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渴望亲人团聚,祖国统一的愿望。)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二、小结:
从这首诗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秋节是个团圆的喜庆日子,但也是个思乡怀人的惆怅日子。文人墨客们常在这个日子里,吟诗赏月,借酒浇愁,抒发思念亲人之悲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