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4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24课《木兰诗》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12 12:1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课年级 初一 语文学科 主题 《木兰诗》 指导教师
课时 3 课型 问题发现生成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训练课 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疏通文章,积累文言字词。学习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初步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赏析本文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做一名智勇双全的领导型人才。
重难点点 1、掌握重要文言词句;2、体会北朝民歌的语言特点。3、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关键问题 1、掌握重要文言词句;2、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1、在实现结构化预习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整体把握全文,解决生成的主要问题。2、在借助工具书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2、学生上网收集相关资料。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
程序(要素)一、创设情景,呈现目标二、走进文本、结构学习三、完成导读、合作评价四、问题生成、归纳提炼 时间3分钟28分钟5分钟4分钟 创设情景创设媒体图片情景创设自主预习情景创设预习评价情景创设问题生成情景 教师行为[旁白]同学们,从“好”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对!女子便是好。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是怎样的一位好女子——花木兰 。1、媒体呈现图片2、呈现学习目标[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1、课前教师要给学生《问题生成-评价单》;2、教师巡视指导,对白浩翔、赵远志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旁白]请同学们在4分钟内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2、教师巡回指导。 期望的学生行为1、通过视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情感走近文本。1、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希望第六小组及时完成。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返回给老师。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
程序(要素)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五、归纳总结。 时间5分钟18分钟5分钟10分钟2分钟 创设情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展示学习情景创设评价情景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总结情境 教师行为[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解决所有问题。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姜锦潭同学进行关注指导。[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关注王泽平同学表现。[旁白]:1、大家能否运用一种更简练的文字,来进行表达。2、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还有什么遗漏吗 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文章的感悟更深,理解更透。【旁白】.你认为在当今社会,还需要木兰这样的女性吗?说说理由。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感受。 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2、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3、小组合作表演完成。学生自主思考,并合作完成。小组合作表演完成。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每个小组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在课堂上形成激烈的辩论。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三课时)
程序(要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小组拓展,总结归纳三、问题训练,合作评价四、关键问题,师生共探五、归纳总结,体验成功。 时间5分钟5分钟20分钟7分钟3分 创设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总结学习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情景创设反思提升情境创设总结情境 教师行为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挖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旁白】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教师要求学生对本节的问题进行总结【旁白】大家完成工具单内容后,小组进行互评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单的内容,2、重点关注赵远志同学完成效果[旁白]:大家对以上的展示有什么疑问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行思考。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3、重点关注樊俊宇、白浩翔,并让同伴指导完善拓展训练评价单。 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进行联想拓展,把本节问题进行总结。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学生训练能够又好又快完成。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1、小组长、学科长认真负责;2、观察各位同学的完成进度3、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根据需要教师参与指导每个小组对学习收获进行总结。
专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