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我不能失信
21
*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同学们,诚信是人生最珍贵的财富!当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是选择坚守还是轻易放弃?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 她为了信守和朋友的约定,宁愿放弃去伯伯家做客的机会。这个故事出自《宋庆龄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透过文字,感受 “一诺千金” 的力量,思考诚信在生活中的分量,看看是什么让宋庆龄成为受人敬仰的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之一吧!
导入语
宋庆龄(1893-1981),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之一,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战士。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生于上海。
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耀
庆
盼
叠
歉
yào
qìng
pàn
dié
qiàn
会认字
我会读
荣耀 庆祝 盼着
叠花篮 歉意
盼
庆
耀
歉
叠
学习生字
注意读准前鼻音“盼、歉 ”,后鼻音“庆”。
准备:打算。
奇怪: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词语解释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述了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位朋友家去做客,小庆龄特别高兴,充满了期待。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为了遵守约定,没有听从爸爸妈妈的劝说,选择留在家里等候小珍。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并不后悔,因为她履行了诺言。
段落划分及段意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打算到一位挚友家去做客。二女儿宋庆龄特殊兴奋,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美丽极啦!伯伯还说打算送她一只呢!她刚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皱起了眉头。
宋庆龄为什么盼着去爸爸的一位朋友家?
因为这位伯伯家养的鸽子很漂亮,伯伯还说准备送给她一只。
参考答案:
她刚走到门口,突然停住了脚步,皱起了眉头。
通过“停住了脚步”和“皱起了眉头”的细节描写,突出了宋庆龄内心的变化。
“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他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宋庆龄已经约小珍来并教她叠花篮是昨天,去伯伯家看鸽子是爸爸今天才说的,宋庆龄的选择是:遵守约定,在家等候小珍。
叠花篮
作者通过“我不能去了”的直接陈述,突出了宋庆龄的决定。同时,通过“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日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的解释,展示了宋庆龄的诚信和责任感。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还引发了读者对宋庆龄决定的思考。
父亲望见了,惊奇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日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 庆龄说。“你不是始终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本段描述了宋庆龄在门口停下后,与父亲的对话。父亲看到宋庆龄停下脚步,感到惊奇,并询问原因。宋庆龄解释说,她不能去伯伯家,因为她昨天和小珍约好了,要教小珍叠花篮。父亲建议她改天再教小珍,但宋庆龄坚持认为如果自己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这样不好。她边说边把手从父亲手中抽回来,表现出她坚定的态度。这一段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现了宋庆龄的诚信和责任感。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说明态度坚定。
说明宋庆龄态度很坚决。
爸爸劝说后:
人物语言、动作
1. 对话描写:通过宋庆龄和父亲的对话,清晰地展现了宋庆龄的内心想法和决定。例如,“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日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的描述,突出了宋庆龄的决定和理由。
写作方法指导
2. 动作描写:通过“把手抽回来”的动作描写,突出了宋庆龄的坚定态度。例如,“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的描述,形象地表现了宋庆龄的决心。
写作方法指导
3. 情感表达:本段在描述对话和动作的同时,表达了对宋庆龄诚信和责任感的赞美,以及对她坚定态度的肯定。这种情感表达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还引发了读者对诚信和责任感的思考。
4. 对比手法:通过父亲的建议和宋庆龄的坚持进行对比,突出了宋庆龄的诚信和责任感。例如,“‘你不是始终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和“‘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的描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还引发了读者对宋庆龄决定的思考。
写作方法指导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妈妈劝说后: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自己没有忘记并且记住的事情,是一定会信守承诺的。
怎样理解宋庆龄的话?
作者通过“不,妈妈”的直接回应,突出了宋庆龄的坚定态度。同时,通过“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的引用,展示了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最后,通过“假如我遗忘了这件事……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的解释,突出了宋庆龄的诚信和责任感。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还引发了读者对宋庆龄决定的思考。
描述了宋庆龄与母亲的对话,进一步展现了她对诚信的坚持。母亲建议宋庆龄先去伯伯家,回来后再去小珍家说明情况并道歉,改天再教小珍叠花篮。然而,宋庆龄坚决反对,她认为既然已经想起了这个约定,就不能失信。她引用母亲曾经教导她的话,强调做人要信守诺言。最终,母亲理解了宋庆龄的坚持,并同意她留下来。这一段通过对话和母亲的态度转变,展现了宋庆龄的诚信品质和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
后悔:
事后懊悔。
因为心中想着小珍的事情,所以导致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宋庆龄的话表明她觉得为守信作出牺牲是值得的,即使是空等她也不后悔,这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宋庆龄在家人出门后,独自在家等候小珍的情景。她试图通过看书和弹钢琴来打发时间,但平常熟练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尽管如此,她依然耐心地等待着,直到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出现。妈妈心疼地表示宋庆龄一个人在家会很无聊,但宋庆龄却坚定地回答,虽然一个人在家很没劲,但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这一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庆龄在等待过程中的无聊和坚持,以及她对诚信的坚定信念。
人物塑造:通过宋庆龄的言行和内心活动,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诚信、有责任感的小女孩形象。例如,“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懊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描述,突出了宋庆龄的坚定和自信。
作者通过“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的描述,突出了宋庆龄的无聊和煎熬。同时,通过“可是,我并不懊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表述,突出了她对诚信的坚持和责任感。这种写法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还引发了读者对宋庆龄内心世界的思考。
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联系生活实际,当你和小伙伴约好去打乒乓球,时间快到了,小伙伴还没有到,你是不是感觉非常焦躁,非常无聊呢 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时肯定也是非常焦燥和无聊的,可是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没有失信,从而可以体会到诚信在宋庆龄心中的重要性,进而突出表现了她诚实守信的品质。
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示例:一个小小的约定,让我们看到了伟人宋庆龄小时候就具有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立世存身的根本。只有诚实守信,我们才能收获友谊,收获成功。
思考:学完这篇课文,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
板书设计:
我不能失信
诚实守信
履行诺言
准备去伯伯家
特别高兴
早就盼着
喜悦的心情
坚持留下来
庆龄 想起约定
爸爸 改天再教
妈妈 回来再解释
拒绝建议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朋友家去,二女儿 也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 ,爸爸妈妈都劝她 ,但她为了 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宋庆龄
教小珍叠花篮
改天再教
守信
主题概括
耀 要 药 闪____ ____品 只____
盼 畔 判 湖____ 企____ ____断
歉 欠 纤 ____钱 ____夫 道____
耀
药
要
畔
盼
判
欠
纤
歉
一、选字填空。
课堂演练
二、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尖尖的 眼睛
红红的 嘴巴
耐心地 孩子
守信用的 等待
同学们,《我不能失信》中宋庆龄的选择,让我们看见诚信如金子般闪耀。答应别人的事,哪怕只是小事,也要放在心上 —— 这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品格的承诺。愿你们记住这个故事,在生活中做个言出必行的人:一句 “我答应”,便是一份责任;一次坚守,便是一次成长。让诚信成为你们行走世界的通行证,让每一个 “不能失信” 的瞬间,都成为生命中最动人的光芒!
结束语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的理解。
例: 生活中,我和朋友之间也会一些约定,也会有不能及时履行约定的事情发生,自己会是个坚守承诺的人,不管对方能不能及时履行约定,要做个“说到做到”的人。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