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10:2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二)
语文试题
(2025.5)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门心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并同时
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题规定的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标号,修改时,要用橡
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题号所
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
在非遗文旅热的背景下,“非遗商业化”这一现象逐渐受到关注。对此,同学们围绕
“非遗商业化的利弊”展开了辩论。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辩论准备
济南不仅有欢腾的泉水、诗意的冬天,还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千年的文化积淀和传承
几代人的非遗技艺,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纷至踏来。“活”起来的济南非遗,硕果累累,
正方兴未艾,朝着产业化、品牌化的模式过渡。
超然楼下的“超然市集”游人如织。其中,传统布艺、陶艺、糖画等众多非遗体验项
目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们见异思迁,目不暇接。千佛山景区非遗市集古风浓
郁,掐丝珐琅、小麻叶制作、尹式结艺等非遗展位摩肩接踵。大观园内的“非遗大观”设
置了非遗文化体验区,邀约兔子王、面塑人、葫芦雕刻等非遗传承人到场展示,各种工艺
品琳琅满目。
从博物馆走向市场,正焕发出与时俱进的济南非遗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1.以上辩论材料中加点字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纷至踏来
B.累累(IéiIéi)
C.过渡
D.珐(fà)
2.以上辩论材料中画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方兴未艾
B.见异思迁
C.摩肩接踵
D.琳琅满目
3.辩论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从市场走向博物馆,正焕发出与时俱进的济南非遗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B.从市场走向博物馆,与时俱进的济南非遗正激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C.从博物馆走向市场,与时俱进的济南非遗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D.从博物馆走向市场,与时俱进的济南非遗正激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任务二:辩论实战
4.请你帮助正方将肆论提纲补充完整。(3分)
正方辩论提纲
反方辩论提纲
观点:①
观点:非遗商业化弊大于利
正方辩词A:②
反方降词A:非遗商业化可能会更多占有
市场资源,使非遗本身失去应有的关注
度,影响其传承和保护。
正方辩词B:非遗商业化能够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反方辩词B:非遗商业化虽然在短期内能
更好地带动经济发展。
够带动文旅经济的发展,但会损害其真实
性和历史价值。
5.以下节选自主持人在辩论会上的总结发言,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或关联词,使整
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非遗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未来的种子。非遗的针脚间,缝缀着千年不褪的色彩;陶
师的掌心里,摩挲着泥土重生的温度;①
,②
。实践证
(填关联词)
明,③
(填关联词)一味地市场化、一味地迎合消费者,非遗(④
会因失去本色而调零。只有在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非遗传承才能持续发展。
二、(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1题。(共21分)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逍遥游》)
【乙】
北海若曰:“井壶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 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天下之水,莫大
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
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
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选自《庄子·秋水》,有删改)
【注释】①违(wā):同“蛙”。②虚:同“墟”,居住的地方。③曲士:孤陋寡闻的人。④丑:鄙
陋,缺乏知识。⑤尾闾(1ǘ):海的底部,排泄海水的地方。⑥虚:流空。
九年级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