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2025年中考生物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01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会发现视野中细胞(D)
A.体积变小,数目减少 B.体积变小,数目增多
C.体积变大,数目增多 D.体积变大,数目减少
2.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吧,你知道憨态可掬的熊的细胞结构图应该是(C)
3.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类型对应错误的是(A)
A.蜘蛛结网——学习行为 B.鹦鹉学舌——学习行为
C.大雁南飞——先天性行为 D.蚂蚁群体生活——社会行为
4.如图表示人体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①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B.屈肘时①收缩,②舒张
C.伸肘时①舒张,②舒张
D.骨骼肌收缩需要神经调节
5.下列是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中搭配不合理的是(D)
A.利用甲烷菌产生沼气——发酵技术
B.培育无病毒郁金香——组织培养
C.培育产生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转基因技术
D.“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6.某小组在研学报告中记录了部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
B.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胚盘是鸟卵中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D.以上三种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7.自从“三胎政策”全面开放以来,小敏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来是图中a处堵塞导致的,a处位于(A)
A.输卵管 B.卵巢 C.子宫 D.脐带
8.普通月季是低矮灌木,而月季树(如图)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月季树的形成主要用到(B)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技术 D.核移植技术
9.2023年3月24日,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作物耐碱基因。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②主要存在于①内
B.③表示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一个DNA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D.④表示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生物课上,晨晨用自制的简易装置模拟吸烟,如图,A为普通卫生纸,B为实验后的卫生纸。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用手挤压瓶子,模拟呼气的过程
B.瓶子回弹过程,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C.瓶内有烟雾,模拟吸烟时烟雾进入肺
D.卫生纸B发黄,说明吸烟有害健康
11.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
B.酗酒会导致肝脏和心脏病
C.儿童可将成人药物药片掰碎后服用
D.吸食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12.某实验小组用塑料和泡沫制作了一个“耳朵声波振动模型(如图)”,当接收到不同的声音(远、近、不同方向)时,透明罩内的泡沫小球会产生不同的振动,则透明罩相当于人耳中的(B)
A.耳郭 B.鼓膜 C.外耳道 D.听小骨
13.一次考古发掘中,一根保存完好的葡萄藤重见天日,将葡萄种植历史推进到距今2 500年左右。现在的葡萄一般用于鲜食或酿酒。鲜食葡萄皮薄,体型较大,果皮颜色较淡;酿酒葡萄皮厚,体型较小,果皮颜色较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不同食用价值的葡萄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来自不同的祖先
C.葡萄化石是研究葡萄进化的唯一证据
D.葡萄性状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14.美丽环境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如肾蕨、松树、苔藓、水杉、海棠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苔藓和肾蕨都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B.苔藓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C.松树的球果是果实
D.水杉和海棠都属于被子植物
15.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请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B)
A.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四部分构成
B.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C.④过程的初期有机物会逐渐增加
D.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6分)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通常包括发烧、剧烈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淋巴结肿大和皮疹或皮肤损伤。
(1)猴痘病毒从分类上说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将猴痘患者的衣服、床单在60 ℃加热10分钟,可杀死病毒,这一措施属于传染病防治的切断传播途径。为了避免猴痘疫情传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对入境人员加强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3)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为“近亲”,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至少有80%的有效性,接种的天花疫苗在免疫学上叫做抗原,这种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7.(6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灭多威是一种常用的高毒性杀虫剂,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的虫害防治,对斜纹夜蛾等害虫有显著的灭杀效果。据研究表明,灭多威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生生物存在潜在影响。高浓度灭多威对斑马鱼体内的染色体、DNA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且难以修复。普通小球藻对灭多威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斑马鱼以摄食小球藻的大型溞为食。灭多威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大型溞和斑马鱼,抑制其摄食、代谢等生命活动。
(1)根据有无脊柱的特征,可将斜纹夜蛾、大型溞归为一类,斑马鱼归为另一类。斑马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器官是鳃。
(2)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和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斑马鱼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请依据资料信息,写出一条灭多威进入斑马鱼体内的食物链: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
(3)生物修复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写出你的做法或建议:少用农药,多用生物防治(合理即可)。
18.(6分)荔枝是我国南方水果中的佳品。图甲是绘制的荔枝叶片结构图,图乙是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丙是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图甲中[⑤]气孔,该结构的张开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2)图乙代表二氧化碳的有②④⑤(填序号),当光照强度为图丙P点时,图乙细胞内生理过程①②③④(填序号)在进行。据图丙可知,要使荔枝开始积累有机物,光照强度应大于N点。
(3)根据图丙信息,要想提高荔枝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光照强度。
19.(6分)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部位中进行,如蛋白质以最终消化产物氨基酸的形式进入毛细血管。
(2)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肺部毛细血管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流经肺部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那么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4)④是人体将体内的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此过程属于排泄。
(5)⑤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20.(6分)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学校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碎屑适量
唾液有无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2 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 ℃水浴保温10分钟 0 ℃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实验结果:除1号试管不变蓝外,其他试管都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A处应加入2 mL清水。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实验;对照试管1、4,可以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影响吗(或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有影响吗,合理即可)。
(3)将试管放到37 ℃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口腔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4)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保证淀粉能够被充分分解。
(5)该实验对于我们在饮食习惯上的启示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合理即可)。(答出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生物学科
2025年中考生物5月模拟押题卷(广西卷)01
(时间:60分钟 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若从低倍镜换成高倍镜,会发现视野中细胞(D)
A.体积变小,数目减少 B.体积变小,数目增多
C.体积变大,数目增多 D.体积变大,数目减少
2.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吧,你知道憨态可掬的熊的细胞结构图应该是(C)
3.下列动物的行为与其类型对应错误的是(A)
A.蜘蛛结网——学习行为 B.鹦鹉学舌——学习行为
C.大雁南飞——先天性行为 D.蚂蚁群体生活——社会行为
4.如图表示人体用哑铃增强上臂肌肉力量的锻炼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A.①由肌腱和肌腹构成
B.屈肘时①收缩,②舒张
C.伸肘时①舒张,②舒张
D.骨骼肌收缩需要神经调节
5.下列是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其中搭配不合理的是(D)
A.利用甲烷菌产生沼气——发酵技术
B.培育无病毒郁金香——组织培养
C.培育产生生长激素的大肠杆菌——转基因技术
D.“试管婴儿”的诞生——克隆技术
6.某小组在研学报告中记录了部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其中错误的是(A)
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成虫
B.青蛙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C.胚盘是鸟卵中将来孵化成雏鸟的重要结构
D.以上三种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7.自从“三胎政策”全面开放以来,小敏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来是图中a处堵塞导致的,a处位于(A)
A.输卵管 B.卵巢 C.子宫 D.脐带
8.普通月季是低矮灌木,而月季树(如图)形状独特、高贵典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月季树的形成主要用到(B)
A.扦插 B.嫁接 C.组织培养技术 D.核移植技术
9.2023年3月24日,中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作物耐碱基因。如图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②主要存在于①内
B.③表示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C.一个DNA上只含有一个基因
D.④表示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0.生物课上,晨晨用自制的简易装置模拟吸烟,如图,A为普通卫生纸,B为实验后的卫生纸。相关叙述错误的是(B)
A.用手挤压瓶子,模拟呼气的过程
B.瓶子回弹过程,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C.瓶内有烟雾,模拟吸烟时烟雾进入肺
D.卫生纸B发黄,说明吸烟有害健康
11.以下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经常熬夜会影响身体健康
B.酗酒会导致肝脏和心脏病
C.儿童可将成人药物药片掰碎后服用
D.吸食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12.某实验小组用塑料和泡沫制作了一个“耳朵声波振动模型(如图)”,当接收到不同的声音(远、近、不同方向)时,透明罩内的泡沫小球会产生不同的振动,则透明罩相当于人耳中的(B)
A.耳郭 B.鼓膜 C.外耳道 D.听小骨
13.一次考古发掘中,一根保存完好的葡萄藤重见天日,将葡萄种植历史推进到距今2 500年左右。现在的葡萄一般用于鲜食或酿酒。鲜食葡萄皮薄,体型较大,果皮颜色较淡;酿酒葡萄皮厚,体型较小,果皮颜色较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
A.不同食用价值的葡萄主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来自不同的祖先
C.葡萄化石是研究葡萄进化的唯一证据
D.葡萄性状多样性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14.美丽环境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植物,如肾蕨、松树、苔藓、水杉、海棠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苔藓和肾蕨都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
B.苔藓通过根吸收水和无机盐
C.松树的球果是果实
D.水杉和海棠都属于被子植物
15.如图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请据图分析,正确的叙述是(B)
A.①结构由胚芽、胚轴、胚根和胚乳四部分构成
B.①与③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不同
C.④过程的初期有机物会逐渐增加
D.②结构会出现在所有被子植物的成熟种子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16.(6分)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通常包括发烧、剧烈头痛、肌肉酸痛、背痛、精力不足、淋巴结肿大和皮疹或皮肤损伤。
(1)猴痘病毒从分类上说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将猴痘患者的衣服、床单在60 ℃加热10分钟,可杀死病毒,这一措施属于传染病防治的切断传播途径。为了避免猴痘疫情传入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对入境人员加强检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这种做法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
(3)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为“近亲”,接种天花疫苗对预防猴痘至少有80%的有效性,接种的天花疫苗在免疫学上叫做抗原,这种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选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17.(6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灭多威是一种常用的高毒性杀虫剂,用于果树、蔬菜、棉花等作物的虫害防治,对斜纹夜蛾等害虫有显著的灭杀效果。据研究表明,灭多威对地表水、地下水和水生生物存在潜在影响。高浓度灭多威对斑马鱼体内的染色体、DNA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且难以修复。普通小球藻对灭多威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斑马鱼以摄食小球藻的大型溞为食。灭多威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大型溞和斑马鱼,抑制其摄食、代谢等生命活动。
(1)根据有无脊柱的特征,可将斜纹夜蛾、大型溞归为一类,斑马鱼归为另一类。斑马鱼终生生活在水中,其呼吸器官是鳃。
(2)某一区域的所有生物和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斑马鱼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请依据资料信息,写出一条灭多威进入斑马鱼体内的食物链:小球藻→大型溞→斑马鱼。
(3)生物修复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写出你的做法或建议:少用农药,多用生物防治(合理即可)。
18.(6分)荔枝是我国南方水果中的佳品。图甲是绘制的荔枝叶片结构图,图乙是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过程示意图,图丙是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是图甲中[⑤]气孔,该结构的张开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
(2)图乙代表二氧化碳的有②④⑤(填序号),当光照强度为图丙P点时,图乙细胞内生理过程①②③④(填序号)在进行。据图丙可知,要使荔枝开始积累有机物,光照强度应大于N点。
(3)根据图丙信息,要想提高荔枝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提高光照强度。
19.(6分)如图为人体组织细胞的生命活动与部分器官、系统的关系图,其中①~⑤表示生理活动过程或物质,请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该过程主要在消化道的小肠部位中进行,如蛋白质以最终消化产物氨基酸的形式进入毛细血管。
(2)②表示氧气,③表示二氧化碳,肺部毛细血管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流经肺部的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那么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4)④是人体将体内的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此过程属于排泄。
(5)⑤是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20.(6分)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甜味,这是为什么呢?学校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碎屑适量
唾液有无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2 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充分搅拌
保温 37 ℃水浴保温10分钟 0 ℃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实验结果:除1号试管不变蓝外,其他试管都变蓝。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A处应加入2 mL清水。
(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1号和3号两支试管进行实验;对照试管1、4,可以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有影响吗(或温度对唾液消化馒头有影响吗,合理即可)。
(3)将试管放到37 ℃水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口腔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
(4)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保证淀粉能够被充分分解。
(5)该实验对于我们在饮食习惯上的启示是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合理即可)。(答出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