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同步练习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18:23: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突兀森郁 ( )
A.香气浓厚 B.茂盛 C.在心里积聚
2.金碧辉煌 ( )
A.青绿色的玉石 B.青绿色 C.女生
3.颜色各异 ( )
A.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惊奇;奇怪
【答案】1.B 2.B 3.A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加点字在词组中解释,在本题中,要分析每个词组的含义,结合词组的含义在分析每个字的含义即可。
突兀森郁:指山峰高高耸起,树木多而茂盛。形容山势险峻,树木繁茂。所以“郁”的意思是茂盛。
2.金碧辉煌:意思是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比喻陈设华丽。所以“碧”的意思是青绿色。
3.颜色各异:形容颜色各不相同,颜色繁多。所以“异”的意思是不相同。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浙江 逐渐 B.一簇 家族 C.蜿蜒 豌豆 D.漆黑 膝盖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读音不一致。
浙江:zhè ,1.河川名。即钱塘江。2.省名。简称浙。在我国东部沿海。以境内钱塘江旧称浙江得名。
逐渐:zhú,渐渐。
B.读音不一致。
一簇:cù,表数量。用于聚集之物或人。
家族:zú,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C.读音一致。
蜿蜒:wān,蛇类行走的样子,也有曲折延伸的意思。
豌豆:wān,1.一年生藤本作物,羽状复叶,小叶卵形,开白色或淡紫色的花,果实有荚。嫩荚和种子供食用。2.这种植物的荚果和种子。
D.读音不一致。
漆黑:qī,极暗无亮光、颜色极黑或者形容受打击,心情低落。
膝盖:xī ,大腿与小腿相连处的外部关节。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拟人)
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设问)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比喻)
D.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
【答案】C
【详解】此题考查对常用修辞手法的辨析能力。
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拟人句: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 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反问句: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设问句: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选项C是拟人句。
6.“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____不比作什么,____很值得欣赏。”填入这句话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无论……都…… B.只要……就……
C.即使……也…… D.如果……就……
【答案】C
【详解】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假设关系。故选“即使……也……”。
7.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簇(hā zú) B.蜿蜒(wān yán)
C.浙江(zhé jiāng) D.漆黑(xī hēi)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花簇huā cù。
C项:浙江zhè jiāng。
D项:漆黑qī hēi。
二、填空题
8.比一比,再组词。
兀( ) 适( ) 栽( ) 甸( )
无( ) 话( ) 裁( ) 句( )
【答案】 突兀 适合 栽树 缅甸 无形 说话 裁衣服 句号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给形近字组词的能力。
首先知道每个汉字的意思,再进行组词。
兀:高而上平,形容秃山,泛指秃:~鹫。“蜀山~,阿房出。”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样子;b.突然;c.昏沉无知的样子)。突~。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那。
无:没有,与“有”相对;不:~辜。~偿。~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度。~端(无缘无故)。~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非(只,不过)。~动于衷。
适:切合,相合:~当。舒服:~意。舒~。刚巧:~中。~值(恰好遇到)。刚才,方才:~才(刚才)。~间。往,归向:无所~从。旧称女子出嫁:~人。
话: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说~。说,谈论:~别。
栽:移植:~树。~植。~花。~培。安上,插上:~绒。~赃。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的幼苗:桃~。树~子。跌倒:~跟头。指失败或出丑。
裁: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剪。减除,去掉一部分:~减。决定,判断:~判。安排取舍:体~。别~。独出心~。节制,抑止:制~。古同“才”,仅,方。
甸:古代指郊外的地方。田野的出产物:“纳货贝于君,则曰纳~于有司”。治理。
句: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
9.规范书写词语。
【答案】蜿蜒 油桐 仰卧 拥挤 颜色各异
【详解】略
10.比一比组词。
浙 蜿 蜒 臀
渐 碗 蜓 臂
【答案】 浙江 蜿蜒 蜿蜒 后臀 渐渐 饭碗 蜻蜓 臂膀
【详解】试题分析:略
11.看拼音写词语。
【答案】杜鹃 油桐 臀部 石笋
【详解】略
1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说是孔隙,可( )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4.( )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答案】 无论 都 且 也 即使 也 因为 所以
【详解】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1)此句前后句属于条件关系,故选用“无论……都……”。
(2)此句前后句属于并列关系,故选用“且……也……”。
(3)此句前后句属于假设关系,故选用“即使……也……”。
(4)此句前后句属于因果关系,故选用“因为……所以……”。
三、语言表达
13.句子训练营。
1.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缩句)
2.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3.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语造句)
4.金华的双龙洞真神奇啊!(改为反问句)
【答案】 我游双龙洞。 把字句:工人把汽油灯高高举起。被字句:汽油灯被工人高高举起。 白云时而变成奔驰的骏马,时而变成可爱的小兔,时而变成飞翔的小鸟,时而变成自由的小鱼。 金华的双龙洞难道不神奇吗?
【详解】(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
(3)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4)陈感叹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故答案为:
(1)我游双龙洞。
(2)把字句:工人把汽油灯高高举起。被字句:汽油灯被工人高高举起。
(3)白云时而变成奔驰的骏马,时而变成可爱的小兔,时而变成飞翔的小鸟,时而变成自由的小鱼。
(4)金华的双龙洞难道不神奇吗?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①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泉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②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③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
14.在第二自然括号内补写一个问句为“ ”,这是一个( )句,这样写的目的是( )。
15.“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样的句子是通过写作者的( )来突出孔隙的( )。
16.选文中的过渡句是( ),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17.从选文中找出点明课文题目的句子,抄写下来。
【答案】14. 怎样小的小船呢? 设问 突出孔隙的狭小/引起读者注意 15. 感觉/感受 狭小 16.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承上启下 17.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解析】14.本题考查句子补充能力。
联系上下文,结合第②自然段“是这样小的小船。”可知,括号内可补充的句子为“是怎样小的小船呢?”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设问句的句式,有问有答,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是突出孔隙的狭小,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1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第②段句子“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中的“感觉”可知这句话是作者描写了自己乘船时的感觉。句子中“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句话突出了孔隙的窄小和低矮,同时体现了“我”的担忧、紧张。这样写从侧面突出了孔隙的狭窄。
16.本题考查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过渡句是一个句子承接或总结上面的内容,同时提示或领起下面的内容。过渡句是一种常见的句式 ,一般在文章里出现,在两个内容的接驳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选文的过渡句在第②自然段“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结合“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可知,这句话是对上文外洞的总结;从“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可知,是对下文孔隙的描写,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承接上文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即承上启下。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课文题目《记金华的双龙洞》可知,题目的由来是洞顶有蜿蜒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选文中点明课文题目的句子在第③自然段“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课外阅读
沙湖
从银川向北约六十千米,便是沙湖风景区。提起沙湖,人们感叹最多的是它沙水相依的奇观,沙围着水,水环着沙,它们平和地依偎在一起,仿佛是相守走过千百年的恋人。
我们乘船驶入湖区。湖水清漖、明净。荡舟其中,感到清新舒畅。湖内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可谓“① "。
游船在行进中,不时遇到一簇又一簇的芦苇。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有时仿佛要挡住去路,真有点儿“ ② ”的感觉。
放眼望去,众鸟纷飞。这里有一百多种野生鸟类,总数量有十万只以上。位于湖中心的“百鸟乐园”又称“观鸟台”,是候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观赏到天鹅海鸥、灰鹤等。成群的鸟儿在空中盘旋,成为沙湖景色一绝。
船行到南岸,训练有素的沙漠之舟--骆驼载着我们进入起伏不平的沙丘群。登上最高的沙丘之巅,一望无际的沙漠给人以豪放、博大之感。
湖水似海,柔沙似绸,水天一色,苇丛若画,沙湖就像镶嵌在宁夏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删节)
18.选择恰当的古诗名句分别填入短文中的横线处。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短文按 顺序写出了沙湖令人惊叹的美丽奇观,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相关句子。
20.沙湖的美体现在哪儿?
2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沙湖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放射光芒?
【答案】18.①B ②C 19.游览 我们乘船驶入湖区。 游船在行进中,不时遇到一簇又一簇的芦苇。放眼望去,众鸟纷飞。 船行到南岸 20.沙水相依的奇观;湖水清澈明净;湖内荷花盛开、芦苇丛生;百鸟乐园;一望无际的沙漠。 21.增强环保意识,保护沙湖的环境。
【解析】18.考查诗句填入。
结合第②段“湖内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可知是描写荷花盛开的场景,故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结合第③段“游船在行进中,不时遇到一簇又一簇的芦苇。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有时仿佛要挡住去路”写在行船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芦苇挡住去路,故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19.考查写作顺序。
根据文中地点转换,可知是游览顺序。
结合段落开头句“我们乘船驶入湖区。游船在行进中,不时遇到一簇又一簇的芦苇。放眼望去,众鸟纷飞。船行到南岸”可知地点的转换。
20.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第①段“人们感叹最多的是它沙水相依的奇观,沙围着水,水环着沙”可知沙湖美在沙水相依的奇观。
结合第②段“湖水清漖、明净。”可知湖水清漖、明净
结合②③段中描写荷花和芦苇,可知美在荷花盛开,美在芦苇丛生。
结合第④段“成群的鸟儿在空中盘旋,成为沙湖景色一绝。”可知美在群鸟飞舞。
结合第⑤段“一望无际的沙漠给人以豪放、博大之感。”美在沙漠广博。
21.考查联系生活实际。
沙湖有着美丽的景观,这颗璀璨的明珠需要人们的保护才能一直放射光芒,围绕环保这个思路进行作答即可。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乐园。
你观察过日出吗?你所观察的日出与巴金的《日出》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体会?写一写吧。
【答案】示例:
观日出
我爱观日出,喜欢那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刻。
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天安门广场观日出。那天,我很早就起来了,但是到了天安门广场的时候,已经是人山人海,我们只好站在后面,静静等候日出。
天越来越亮,天边已露出了鱼肚白。渐渐地颜色变浓了,由鱼肚白变成了橘黄色,由橘黄色变成了淡红色,又由淡红色变成了火红色。一会红彤彤,一会金灿灿,真是绚丽多彩。朝霞的形态也变幻无穷,有的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有的像一条红领巾在飘扬,有的像一只正在飞奔的小鹿。千姿百态,变化万千。
太阳快出来了,此时东方一片红色,像是着了火,我目不转睛的看着,突然一个红红的圆球从地平面跳出来,太阳升起来了!红日徐徐升起,一阵风拂过,树枝树叶被吹得晃动起来,好像在向太阳招手、点头,说:“太阳公公,早上好!”
国歌声在广场上响起,此时此刻,每一个人唱着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和太阳一起冉冉升起,庄严肃穆,心中充满了自豪。响亮的国歌与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提醒着我们: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日新月异,繁荣富强!
我爱观日出,它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希望,给我力量让我去实现我的理想。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作为中国少年,我们就像这初升的朝阳,应该不断向着更高更强努力攀登,为祖国的未来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祝愿我的祖国与天不老,祝愿我的祖国万寿无疆!
【详解】此题是一篇自命题作文,要求写出自己所观的日出。这算是一篇写景的作文,写景作文要注意: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2.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3.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突兀森郁 ( )
A.香气浓厚 B.茂盛 C.在心里积聚
2.金碧辉煌 ( )
A.青绿色的玉石 B.青绿色 C.女生
3.颜色各异 ( )
A.不相同 B.奇异;特别 C.惊奇;奇怪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浙江 逐渐 B.一簇 家族 C.蜿蜒 豌豆 D.漆黑 膝盖
5.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拟人)
B.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设问)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比喻)
D.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反问)
6.“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____不比作什么,____很值得欣赏。”填入这句话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
A.无论……都…… B.只要……就……
C.即使……也…… D.如果……就……
7.下列词语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花簇(hā zú) B.蜿蜒(wān yán)
C.浙江(zhé jiāng) D.漆黑(xī hēi)
二、填空题
8.比一比,再组词。
兀( ) 适( ) 栽( ) 甸( )
无( ) 话( ) 裁( ) 句( )
9.规范书写词语。
10.比一比组词。
浙 蜿 蜒 臀
渐 碗 蜓 臂
11.看拼音写词语。
1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说是孔隙,可( )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 )不比作什么,( )很值得观赏。
4.( )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
三、语言表达
13.句子训练营。
1.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缩句)
2.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3.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用加点词语造句)
4.金华的双龙洞真神奇啊!(改为反问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
①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泉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②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③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像……
14.在第二自然括号内补写一个问句为“ ”,这是一个( )句,这样写的目的是( )。
15.“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样的句子是通过写作者的( )来突出孔隙的( )。
16.选文中的过渡句是( ),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17.从选文中找出点明课文题目的句子,抄写下来。
课外阅读
沙湖
从银川向北约六十千米,便是沙湖风景区。提起沙湖,人们感叹最多的是它沙水相依的奇观,沙围着水,水环着沙,它们平和地依偎在一起,仿佛是相守走过千百年的恋人。
我们乘船驶入湖区。湖水清漖、明净。荡舟其中,感到清新舒畅。湖内荷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可谓“① "。
游船在行进中,不时遇到一簇又一簇的芦苇。有时在左,有时在右,有时仿佛要挡住去路,真有点儿“ ② ”的感觉。
放眼望去,众鸟纷飞。这里有一百多种野生鸟类,总数量有十万只以上。位于湖中心的“百鸟乐园”又称“观鸟台”,是候鸟繁衍、栖息的理想之地。在此,可观赏到天鹅海鸥、灰鹤等。成群的鸟儿在空中盘旋,成为沙湖景色一绝。
船行到南岸,训练有素的沙漠之舟--骆驼载着我们进入起伏不平的沙丘群。登上最高的沙丘之巅,一望无际的沙漠给人以豪放、博大之感。
湖水似海,柔沙似绸,水天一色,苇丛若画,沙湖就像镶嵌在宁夏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有删节)
18.选择恰当的古诗名句分别填入短文中的横线处。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9.短文按 顺序写出了沙湖令人惊叹的美丽奇观,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相关句子。
20.沙湖的美体现在哪儿?
2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沙湖这颗“璀璨的明珠”永远放射光芒?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乐园。
你观察过日出吗?你所观察的日出与巴金的《日出》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体会?写一写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