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9.小英雄雨来(节选)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11:39:1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小英雄雨来(节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对句中破折号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说明孩子们读得不够流畅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突出了师生的爱国情怀
2.本课作者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以来的家乡很美 B.突出人物的品质 C.为下文做铺垫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填序号)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A.指出雨来学习的内容。
B.说明雨来是中国人。
C.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战士,同敌人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因为雨来对祖国的爱,才有了后来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4.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
A.血滴在课本上,说明血弄脏了课本。
B.表现了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
5.有志不在年高。( )
A.雨来年纪小。 B.雨来有志气。
C.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6.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察冀(jì) 发愣(lèng) 搓进(cuō) 拇指(mū)
B.捆住(kǔn) 姥姥(lǎo) 雪屑(xiè) 嘴唇(chún)
C.扭动(liǔ) 塞进(sāi) 祈求(qǐ) 倔强(jiàng)
D.扒手(pá) 绑住(bǎng) 遗憾(hàng) 风靡(mǐ)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愣 坑沿 戒指 普升 B.尸首 慌忙 红稠 枪栓
C.迈开 妨备 趁着 芦花 D.铅笔 扒开 胳膊 劫难
二、填空题
8.组词
回( ) 眼( ) 肩( )
巴( ) 浮( ) 脑( )
9.形近字组词。
晋( ) 冀( ) 絮( )
普( ) 翼( ) 柴( )
枕( ) 挪( ) 榴( )
沈( ) 哪( ) 溜( )
10.这些字都有两个名字,请你为它们注音并组词。
还 ( ) ( )弹 ( ) ( )扎 ( ) ( )拧 ( ) ( )
1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小英雄雨来》按课文内容,可以罗列出六个小标题,分别是 、 、 、 、 、 。
(2)雨来很勇敢我想用四字词语“ 、 ”来形容他;敌人很可恶,我想用四字词语“ 、 ”来形容他们。
(3)根据上题拟的小标题,可知课文主要写了在 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是一个 的孩子,通过 ,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 ,他 ,最后凭借自己高超的游泳本领在敌人的枪口下 的故事。
12.形近字组词。
晋( ) 浑( ) 炕( )
普( ) 辉( ) 抗( )
褂( ) 晌( ) 脯( )
街( ) 响( ) 铺( )
三、语言表达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1)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了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是一个 句。雨来这样做是为了 。这句话表现了雨来的 。
(2)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成转述句)
(3)雨来是个好孩子。(变成感叹句)
(4)因为雨来游泳本领高,就能够在敌人的枪口下逃脱。(修改病句)
(5)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仿写句子)
(6)大家都说雨来是个小英雄。(改成双重否定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4.选文中的第1自然段是 描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红绸子”指的是 ,“鸡冠花”指的是 。
15.画“ ”的句子是乡亲们对雨来的 ,表现了雨来 的品质。
16.选文中写还乡河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课文精彩回放。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芦苇 ( )的苇絮
( )的芦花 ( )的白雪
18.文中画线句是一个 句,这个句子是把 比作 。
19.芦花村的特点是 。
20.这段文字交代了小英雄雨来生活的 和 。
五、书面表达
21.小练笔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就发生在还乡河畔。在还乡河公园里,建立了“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假如你来到“小英雄雨来纪念园”,你有什么话想对雨来说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小英雄雨来(节选)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对句中破折号的理解表述不准确的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说明孩子们读得不够流畅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突出了师生的爱国情怀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破折号用在这里一方面说明孩子们读得不够流畅;另一方面突出了师生的爱国情怀,正是因为雨来深爱自己的祖国,才有了后面智救交通员、勇斗敌人的故事。故C项不正确。
2.本课作者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这样写的作用是( )
A.表现以来的家乡很美 B.突出人物的品质 C.为下文做铺垫
【答案】C
【详解】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在《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中,作者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是为了雨来的故事做铺垫。
故答案为C。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填序号)
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
A.指出雨来学习的内容。
B.说明雨来是中国人。
C.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战士,同敌人作斗争的思想基础,正因为雨来对祖国的爱,才有了后来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4.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
A.血滴在课本上,说明血弄脏了课本。
B.表现了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
5.有志不在年高。( )
A.雨来年纪小。 B.雨来有志气。
C.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地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答案】3.C 4.B 5.C
【解析】3.考查对文章和句子的理解。
句子出自《小英雄雨来》,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选C。
4.考查对文章和句子的理解。
句子出自《小英雄雨来》,这句话表现了小雨来不惜用鲜血和生命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志到底的决心和意志。小雨来的确是一位爱国小英雄。所以选B。
5.考查对文章和句子的理解。
有志不在年高意思是: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所以在《小英雄雨来》中是人们对雨来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的高度赞扬。所以选C。
6.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察冀(jì) 发愣(lèng) 搓进(cuō) 拇指(mū)
B.捆住(kǔn) 姥姥(lǎo) 雪屑(xiè) 嘴唇(chún)
C.扭动(liǔ) 塞进(sāi) 祈求(qǐ) 倔强(jiàng)
D.扒手(pá) 绑住(bǎng) 遗憾(hàng) 风靡(mǐ)
【答案】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选项拇应该读mǔ;C选项扭应该读niǔ;D选项憾应该读hàn。
故答案为B。
7.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发愣 坑沿 戒指 普升 B.尸首 慌忙 红稠 枪栓
C.迈开 妨备 趁着 芦花 D.铅笔 扒开 胳膊 劫难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形。A项“普升”应为“晋升”;B项“红稠”应为“红绸”;C项“妨备”应为“防备”。D项全部正确。
二、填空题
8.组词
回( ) 眼( ) 肩( )
巴( ) 浮( ) 脑( )
【答案】 回答 眼睛 肩膀 巴掌 浮云 脑袋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要求学生正确组词,不要写错别字。
9.形近字组词。
晋( ) 冀( ) 絮( )
普( ) 翼( ) 柴( )
枕( ) 挪( ) 榴( )
沈( ) 哪( ) 溜( )
【答案】 晋级 冀望 柳絮 普通 羽翼 劈柴 枕头 挪动 石榴 沈阳 哪有 溜走
【详解】略
10.这些字都有两个名字,请你为它们注音并组词。
还 ( ) ( )弹 ( ) ( )扎 ( ) ( )拧 ( ) ( )
【答案】 hái 还有 huán 还给 dàn 子弹 tán 弹琴 zhā 扎刺 zhá 挣扎 nínɡ 拧耳朵 nǐnɡ 拧螺丝
【详解】略
1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小英雄雨来》按课文内容,可以罗列出六个小标题,分别是 、 、 、 、 、 。
(2)雨来很勇敢我想用四字词语“ 、 ”来形容他;敌人很可恶,我想用四字词语“ 、 ”来形容他们。
(3)根据上题拟的小标题,可知课文主要写了在 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是一个 的孩子,通过 ,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 ,他 ,最后凭借自己高超的游泳本领在敌人的枪口下 的故事。
【答案】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李大叔 勇斗鬼子 怀念雨来 机智脱险 机智勇敢 宁死不屈 心狠手辣 丧尽天良 抗日战争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读书 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智勇斗鬼子 机智脱险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小英雄雨来》按课文内容,可以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可以概括为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概括为上夜校读书;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可以概括为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可以概括为勇斗鬼子;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可以概括为怀念雨来;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可以概括为雨来没有死。
(2)雨来和鬼子作斗争十分勇敢,可以用四字词语:智勇双全、有勇有谋、机智过人、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等四字词语来形容;敌人非常狠毒,可以用四字词语“心狠手辣、惨无人道、凶狠恶毒、人面兽心”来形容他们。
(3)《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翼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雨来在夜校读书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12.形近字组词。
晋( ) 浑( ) 炕( )
普( ) 辉( ) 抗( )
褂( ) 晌( ) 脯( )
街( ) 响( ) 铺( )
【答案】 晋朝 浑身 土炕 普通 光辉 抵抗 褂子 晌午 胸脯 街道 响声 店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晋朝;浑身;土炕;普通;光辉;抵抗;褂子;晌午;胸脯;街道;响声;店铺。
三、语言表达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1)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了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是一个 句。雨来这样做是为了 。这句话表现了雨来的 。
(2)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成转述句)
(3)雨来是个好孩子。(变成感叹句)
(4)因为雨来游泳本领高,就能够在敌人的枪口下逃脱。(修改病句)
(5)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望着妈妈笑。(仿写句子)
(6)大家都说雨来是个小英雄。(改成双重否定句)
【答案】 夸张 引走敌人 机智勇敢 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是个多好的孩子啊! 因为雨来游泳本领高,所以能够在敌人的枪口下逃脱。 秋天,树叶像蝴蝶一样,纷纷从树上落下来。 大家不能不说雨来是个小英雄。
【详解】(1)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了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是一个夸张句。雨来这样做是为了引走敌人。这句话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2)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故: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3)将陈述句改写感叹句的方法: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啦”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故:雨来是个多好的孩子啊!
(4)关联词语用错,改为:因为雨来游泳本领高,所以能够在敌人的枪口下逃脱。
(5)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秋天,树叶像蝴蝶一样,纷纷从树上落下来。
(6)陈述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故:大家不能不说雨来是个小英雄。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到河沿上响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
“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芦花村的孩子们,雨来的好朋友铁头和三钻儿几个人,听到枪声都呜呜地哭了。
14.选文中的第1自然段是 描写,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中,“红绸子”指的是 ,“鸡冠花”指的是 。
15.画“ ”的句子是乡亲们对雨来的 ,表现了雨来 的品质。
16.选文中写还乡河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答案】14. 环境 比喻 浮云 浮云映在水里的倒影 15. 赞叹 热爱祖国、不怕牺牲 16.烘托看人们的心情和雨来“牺牲”时悲壮的氛围,表达了人们对雨来的惋惜与不舍。
【解析】14.本题考查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与重点词理解。
由文中第一段“太阳”“天上”“河上”“鸡冠花”“苇塘的芦花”等词可知,运用了环境描写,其中“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浮云”比作“红绸子与鸡冠花”。
由文中“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可知,文中的“红绸子”指的是飘着的浮云;由文中“映在还今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可知,“鸡冠花”指的是映在还乡河上的浮云。
1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有志不在年高:指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乎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文中用这个成语表达了对小英雄雨来的赞扬,说明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16.本题考查写作手法。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等。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文中写到还乡河的景色作用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天上飘着的浮云比作红绸子和鸡冠花,而这两种事物是红色的,实际上是对小英雄雨来那颗爱国之心的赞美。
课文精彩回放。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1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芦苇 ( )的苇絮
( )的芦花 ( )的白雪
18.文中画线句是一个 句,这个句子是把 比作 。
19.芦花村的特点是 。
20.这段文字交代了小英雄雨来生活的 和 。
【答案】17. 黄绿 鹅毛般 柔软 厚厚 18. 比喻 芦花 白雪 19.芦苇多,芦花美 20. 地点 环境
【解析】17.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18.此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划线句子把芦花比作白雪。
19.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芦花村芦苇多,芦花美。
20.此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文章主要讲述几件事的问题时,可以找一些关键性的信息,进行概括,语言要简练明确。这段话交代了雨来生活的地点和环境。
五、书面表达
21.小练笔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就发生在还乡河畔。在还乡河公园里,建立了“小英雄雨来纪念园”,假如你来到“小英雄雨来纪念园”,你有什么话想对雨来说呢?
【答案】示例:我想对他说:“雨来,你面对敌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表达。解答本题时,首先要了解雨来,然后才能写出你对雨来想说的话,写话时注意语句通顺。如:我想对他说:“雨来,你面对敌人临危不惧,机智勇敢,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