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桦 同步练习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白桦 同步练习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18:36:4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白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流苏”在文中指( )
A.花穗样装饰的物品 B.披着白雪的树枝 C.流动的物体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寂静”“朦胧”写出白桦含蓄、高洁的精神。
B.“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
C.“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D.这句诗写了白桦动中有静的气质美。
3.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这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油脂(zhǐ) 坚持不懈(xiè) B.栖息(qī) 屏息凝视(bǐng)
C.侮辱(rǔ) 枝折花落(shé) D.奢侈(chí) 一丝不苟(gǒu)
5.《白桦》中,洁白的流苏如画。( )
A.一种丝线制成的下垂的穗子。 B.挂雪的枝头。
二、填空题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这句话中诗人把白桦置于 的映照之下,更加衬托出白桦的 。
2.生动的拟人手法可以让句子增色不少,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1)下雨了,顽皮的雨滴 。
(2)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 。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 )的寂静中,( )着这棵白桦。  
2.在( )的金晖里,闪着( )的雪花。
8.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吉( )( )    秀( )( )
尚( )( )    羊( )( )
9.仿写
1.姗姗来迟 ( ) ( ) ( )
2.白雪皑皑 ( ) ( ) ( )
10.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在xiù( )着白huà( )树的手绢上tú( )画起来,妈妈见了怎能不生气呢?
(2)在méng lóng( )的jì jìng( )中,小玲看到了那长着máo róng róng( )的大尾巴的小松鼠。
(3)远远望去,那些mài suì( )在一mǒ( )wǎn xiá( )的映照下,更显示出了它们独有的魅力。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一棵白桦树,站在雪地里,披了一身雪花。(仿写拟人句)

(2)白桦树闪着雪花。(扩句)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邡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蹁跹(piān xiān),时两而如钢琴家熟练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2.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
(2)驰名中外:
14.文中作者品尝到了 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能品味出作者 的情感。
15.文中第3-5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 )顺序叙述描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的发展
1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17.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他会联想到 ;
他还会联想到 。
轻松阅读
荷花
①夏天到了,荷花开了。
②雷雨后的夏夜,空气清新,星星和月亮像刚刚洗过似的。此时此刻,去北海公园散步,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且不说北海桥头凉风习习而来,且不说亭台楼阁如同仙境一般,单是北海里的一大片荷花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一片片荷花亭亭而立,一颗颗水滴灿若明珠,一朵朵荷花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刚刚闭合。荷花虽然闭合了,却关不住一池清香。
③荷花不畏风雨,也从不孤傲,要开就满池满塘,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
④荷花也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花儿开在蓬蓬勃勃的绿色中间,荷梗立于涟漪荡漾的碧水上。有一朵荷花就献出一个莲蓬……
⑤荷花毫无私心,它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不保留地全部献给了人类。
⑥荷花啊,荷花!你多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
18.作者看荷花的时间是( )
A.夏天 B.荷花开了 C.夏天的晚上 D.雷雨后的夏夜
19.人们赞美荷花是因为( )
A.亭亭而立的荷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满池满塘的荷花给人一种壮观的美。
C.喜爱荷花清香、美丽、壮观,更喜爱它不孤傲、不娇贵的性格和毫无私心、毫不保留的献身精神。
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
21.文中画“___”的句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五、书面表达
22.小练笔:我是小诗人。
诗人都有一双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请观察左边的雪景图,用一首小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白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流苏”在文中指( )
A.花穗样装饰的物品 B.披着白雪的树枝 C.流动的物体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本题出自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白桦》,“毛茸茸”的,白色的树梢尖儿,映衬着紫色的树枝,仿佛给桦树镶了一道“雪绣的花边儿”。那毛茸茸的雪枝像串串绽放的花穗、流苏一般好看。“流苏”在文中指:披着白雪的树枝。故本题选择B选项。
2.“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
A.“寂静”“朦胧”写出白桦含蓄、高洁的精神。
B.“玉立”写出它的挺拔,写出它的气质高尚,写出它的非同凡响。
C.“玉立”和“闪着”两个动词突出静静挺立的白桦不失一种特别的动态美。
D.这句诗写了白桦动中有静的气质美。
【答案】D
【详解】此题诗句出自现代诗《白桦》,这句诗里写出白桦的静态,朦胧美。“玉立”在朦胧的寂静里百写出白桦的挺拔和高洁,在“灿灿的金辉里”它却闪着晶亮的雪花,衬托出度白桦树的“白”。诗中通过对白桦树不同角度的描写,写出白桦高洁、挺拔,它是知高尚品格的象征,提现出作者对拥有白桦一样品格的人道的赞美之情。D选项描述错误。
3.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这节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答案】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把“挂满枝头的雪”比作“花穗、流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态上特写白桦枝头的美。
故选A。
4.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油脂(zhǐ) 坚持不懈(xiè) B.栖息(qī) 屏息凝视(bǐng)
C.侮辱(rǔ) 枝折花落(shé) D.奢侈(chí) 一丝不苟(gǒu)
【答案】B
【详解】A项中的“脂”应读“zhī”,C项中的“侮”应读“wǔ”;D项中的“侈”应读“chǐ”。
5.《白桦》中,洁白的流苏如画。( )
A.一种丝线制成的下垂的穗子。 B.挂雪的枝头。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洁白的流苏如画”出自《白桦》,这句话形容白桦树上洁白的冰凌或装饰物美丽得如同画中的景色一般。句子中的“流苏”是用来形容自然界的景象,而不是物品的特性。“挂雪的枝头”更贴切符合自然景象的描绘,能够使人联想到洁白如画的场景,而“丝线制成的下垂的穗子”指的是具体的物品,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这句话中诗人把白桦置于 的映照之下,更加衬托出白桦的 。
2.生动的拟人手法可以让句子增色不少,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
(1)下雨了,顽皮的雨滴 。
(2)月亮姑娘升起来了,仿佛 。
【答案】 朝霞 秀美 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舞蹈 正悄悄地和身边的小星星说话
【解析】略
7.按课文内容填空。
1.在( )的寂静中,( )着这棵白桦。  
2.在( )的金晖里,闪着( )的雪花。
【答案】 朦胧 玉立 灿灿 晶亮
【解析】略
8.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吉( )( )    秀( )( )
尚( )( )    羊( )( )
【答案】 结 结束 绣 绣花 躺 躺下 样 样子
【解析】略
9.仿写
1.姗姗来迟 ( ) ( ) ( )
2.白雪皑皑 ( ) ( ) ( )
【答案】 惴惴不安 愤愤不平 历历在目 大名鼎鼎 怒气冲冲 议论纷纷
【详解】本题考查AABC和ABCC式的词语仿写。注意平时的积累。类似的词语还有年年不忘 头头是道 落落大方 依依不舍 想入非非 风尘仆仆 可怜巴巴等。
10.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他在xiù( )着白huà( )树的手绢上tú( )画起来,妈妈见了怎能不生气呢?
(2)在méng lóng( )的jì jìng( )中,小玲看到了那长着máo róng róng( )的大尾巴的小松鼠。
(3)远远望去,那些mài suì( )在一mǒ( )wǎn xiá( )的映照下,更显示出了它们独有的魅力。
【答案】 绣 桦 涂 朦胧 寂静 毛茸茸 麦穗 抹 晚霞
【详解】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拼写能力。
首先仔细拼读音节,读准字音;然后想清楚对应的词语是什么,准确书写出来,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字体要端正,结构、笔画要规范。
(1)注意“绣”字的正确书写。
(2)注意“朦、寂”字的正确书写。
(3)注意“穗”字的正确书写。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有一棵白桦树,站在雪地里,披了一身雪花。(仿写拟人句)

(2)白桦树闪着雪花。(扩句)

【答案】 美丽的白桦,穿上了洁白的婚纱,好似幸福的新娘。 高大的白桦树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雪花。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1)拟人句是某件东西比喻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按要求仿写即可。
示例1:有一束玫瑰,仿若染上脂粉,披了一身霞光。
示例2:有一条溪流,仿佛流淌着音符,奏起一曲动听的歌谣。
(2)扩句是将句子扩充起来使其更具体。我们可以为例句中的“白桦树”加上形容词,怎样“闪着雪花”。
示例:美丽的白桦树在灿烂的阳光里,闪着晶莹的雪花。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茶乡
竹村坐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邡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 组合)成翡翠的绿衫。‖
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蹁跹(piān xiān),时两而如钢琴家熟练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映衬 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
太阳升上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 飞舞)。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散发 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bèi)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
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2.用“√”画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1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沁人心脾:
(2)驰名中外:
14.文中作者品尝到了 的龙井茶。同时,我们能品味出作者 的情感。
15.文中第3-5自然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是按( )顺序叙述描写的。
A.时间 B.空间 C.事情的发展
1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17.当作者品味着一杯新茶时,他一定会浮想联翩。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他会联想到什么呢?
他会联想到 ;
他还会联想到 。
【答案】12.编织 点缀 回荡 弥漫 13. 文中指茶香渗入内脏,让人感到舒畅、舒适。 指龙井茶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14. 甘醇晶莹 热爱家乡 15.A 16. 排比和比喻 采茶姑娘采茶时的动人情景 17. 家乡漫山遍野的茶树 采茶姑娘采茶时的情景
【解析】12.此题考查词语搭配的能力。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3.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解释。沁人心脾:意思是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文中指茶香渗入内脏,让人感到舒畅、舒适。驰名中外:意思是形容名声传播到国内和国外,表示传播得极远。本文指龙井茶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14.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句子“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可知文中作者品尝到了甘醇晶莹的龙井茶,也写出了作者热爱家乡之情。
15.从文章关于时间的关键词句的“起早贪黑”、“太阳升上头顶”、“落日”等,可以看出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描写的。
16.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句中三个“时而”可以看出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词句“如小鸡啄米”、“如彩蝶蹁跹”,可以看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7.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联想即可,但要言之有据,进行合理想象。
轻松阅读
荷花
①夏天到了,荷花开了。
②雷雨后的夏夜,空气清新,星星和月亮像刚刚洗过似的。此时此刻,去北海公园散步,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且不说北海桥头凉风习习而来,且不说亭台楼阁如同仙境一般,单是北海里的一大片荷花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一片片荷花亭亭而立,一颗颗水滴灿若明珠,一朵朵荷花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刚刚闭合。荷花虽然闭合了,却关不住一池清香。
③荷花不畏风雨,也从不孤傲,要开就满池满塘,方圆一片,给人一种壮观的美。
④荷花也不娇贵,只要有泥土和水,它就能生长,就能开花结果。花儿开在蓬蓬勃勃的绿色中间,荷梗立于涟漪荡漾的碧水上。有一朵荷花就献出一个莲蓬……
⑤荷花毫无私心,它把自己的根、茎、叶、花、果实,毫不保留地全部献给了人类。
⑥荷花啊,荷花!你多美啊!人们怎能不赞美你,称颂你呢?
18.作者看荷花的时间是( )
A.夏天 B.荷花开了 C.夏天的晚上 D.雷雨后的夏夜
19.人们赞美荷花是因为( )
A.亭亭而立的荷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B.满池满塘的荷花给人一种壮观的美。
C.喜爱荷花清香、美丽、壮观,更喜爱它不孤傲、不娇贵的性格和毫无私心、毫不保留的献身精神。
20.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心旷神怡:
流连忘返:
21.文中画“___”的句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答案】18.D 19.C 20.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开。 21. 排比 比喻
【解析】这篇文章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荷花的美丽姿态与高尚品格。文章通过雷雨后的夏夜、北海公园的荷花等意象,展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同时赋予荷花人格化的品质——不畏风雨、不孤傲、不娇贵、无私奉献,将自然景物与人文精神完美融合。全文采用递进式结构,由景入情,最终升华至对荷花品格的赞美,体现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1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雷雨后的夏夜,空气清新,星星和月亮像刚刚洗过似的。此时此刻,去北海公园散步,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且不说北海桥头凉风习习而来,且不说亭台楼阁如同仙境一般,单是北海里的一大片荷花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可知,作者是在雷雨后的夏夜去北海公园散步看到了荷花。
故选D。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仅提到荷花亭亭而立让人身心愉悦,只涉及荷花外在给人的感受,概括片面,没有涵盖荷花的内在品质,所以该选项错误。
B.强调满池荷花带来的壮观美,同样只关注到荷花的外在表现,忽略了荷花不娇贵、毫无私心等精神品质方面,不全面,所以该选项错误。
C.既包含了荷花清香、美丽、壮观这些外在特点,又提及了它不孤傲、不娇贵的性格和毫无私心、献身人类的精神,全面地总结了人们赞美荷花的原因,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选C。
2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第②自然段“且不说北海桥头凉风习习而来,且不说亭台楼阁如同仙境一般,单是北海里的一大片荷花就能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可知,作者在雷雨后的夏夜,看到北海里大片亭亭而立的荷花,呼吸着清新空气,内心感到开阔舒畅,精神愉悦,让作者沉浸其中,舍不得离开。
其中“心旷神怡”指北海的荷花景色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流连忘返”指形容作者被荷花的美景吸引,舍不得离开。
因此可知,“心旷神怡”指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流连忘返”指依恋而舍不得离去。
2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第②自然段“一片片荷花亭亭而立,一颗颗水滴灿若明珠,一朵朵荷花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中刚刚闭合。”可知,“一片片……一颗颗……一朵朵……”结构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通过这种形式增强了语势,细致地描绘出荷花、水滴的状态,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一颗颗水滴灿若明珠”把“水滴”比作“明珠”,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滴在夜色中的明亮、圆润、璀璨的特点,让读者更能直观地感受到水滴的美丽。因此可知,这句话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五、书面表达
22.小练笔:我是小诗人。
诗人都有一双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的眼睛,请观察左边的雪景图,用一首小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答案】范文:
雪后清晨,
雪下了一整夜,
却在清晨时分悄悄放晴。
太阳慢条斯理地从树林后探出头,
把微暖的光,
洒向披着白色斗篷的乡间小院。
【详解】本题为看图写诗的题目,要求观察题目中雪景图,用一首小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完成本题首先要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中的内容及其中蕴含的主题,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创作。本题要求是写一首小诗,可写古体诗,可写现代诗,选择自己擅长的诗体去写。写时要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