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20:4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
2、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理解作者的感情。




陈子昂(约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有诗集《感遇诗》《陈伯玉集》等传世。




通天元年,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参谋陈子昂随同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陈子昂又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挫,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一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注出来。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过去。
后:未来。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诗意: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时间的绵长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 “吟”等形式
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然:悲伤的样子。
涕:指眼泪。
诗意: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空间的辽阔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粗笔勾勒,凸现宇宙天地的浩茫宽广和古今人事的沧桑易变。
抒发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
直抒胸臆
1.赏析“念天地之悠悠”中“悠悠”一词。




“悠悠”形容时间久远和空间广大。把个人放置到无边宇宙的背景中,使人显得渺小,从而产生一种苍茫孤独感。
2.诗人登上幽州台远眺,产生了怎样的联想?由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联想:大地茫茫,空阔寂寥,没有一个知音,内心满怀悲愤。
情感:对不被理解、怀才不遇的悲叹。




登幽州台歌
空间辽阔
俯仰古今
时间悠悠
登台远眺
直抒胸臆
孤独悲苦
感于往事
慨叹身世
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写了诗人登楼远眺时凭今吊古的感慨,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表现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