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第三单元第10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选择题
1.邓小平说:“1977年和1978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
A.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倾错误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2.历史前进的步伐总是伴随着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右图陈云同志的题词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界的一次大讨论,这场讨论是针对 ( )
A.“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3.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5.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逐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6.1978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下列事件发生于1978年的是
( )
①粉碎“四人帮”
②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③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④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多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是 ( )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因为那次会议,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我们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的转折,主要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作出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战略决策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9.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
10.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际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都作出了什么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各有什么指导作用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党中央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左”倾错误(“两个凡是”),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中国还处在徘徊状态中。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的主要领导人仍然推行“左”倾错误,以维护毛泽东思想为旗号,提出了“两个凡是”的口号,其实质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理解运用能力。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了人们的盲目崇拜和迷信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繁荣和进步”。链接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错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①发生在1976年,②发生在1956年,③发生在1978年,④发生在1978年。所以D符合题意。
7.【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结合题干中“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因为”可知选B。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让中国人民“富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故选B。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际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11.【解析】选D。本题考查基础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第(1)题学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的经济方面思考、回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所以两次会议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第(2)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方面思考、回答。第(3)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切入点可以是正确把握了当时的国情、正确认识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等。
答案:(1)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策。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回答正确把握了当时的国情、正确认识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亦可)
【拓展延伸】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二十多年间,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 从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1)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抵制,经济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2)结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