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练精析: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2 11:0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精练精析:第五单元第18课国防建设
一、选择题
1.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组建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是 (  )
A.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近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C.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D.现代的社会生活
2.在航空母舰问世将近一个世纪之际,中国终于成为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常任理事国。交接入列仪式上,“辽宁舰”舰长、海军大校张峥的一句话被媒体广为引用:“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2012年9月25日,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
A.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的筹建
B.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C.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成立
D.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的建立
3.2013年3月,中国海监定期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对这一海域的定期巡航有利于 (  )
A.彻底解决中日的领土争端
B.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C.与日本争夺海洋霸权
D.中国主导国际事务
4.人民解放军是保卫我国的坚强柱石,由多军种、多兵种组成。下列军种创建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有 (  )
①陆军 ②海军
③空军 ④第二炮兵部队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5.右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情景。它的出现,说明我国在尖端武器研制方面已取得了突出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下列哪一人物密切相关 (  )
A.萧劲光     B.刘亚楼
C.聂荣臻     D.林彪
6.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不包括 (  )
A.打破帝国主义国家核垄断和核威胁
B.是科技强军、强化国防建设的需要
C.为了炫耀自己的国力
D.保卫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7.下图中的部队,肩负着战略核反击的重任,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和平的一把利剑。它创建于 (  )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D.1970年
8.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了民兵与预备役制度,这种制度实行的意义是
 (  )
①每个公民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②人民解放军有了可靠的兵源
③增强了国防后备力量
④战时根据国家需要转为现役部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国人民解放军被誉为“钢铁长城”,其作用是 (  )
①捍卫国家主权,打击来犯之敌
②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③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④显示国防实力,震慑反华势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1958年指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74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交付使用。
材料二 1956年国庆节,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指着飞过去的飞机高兴地对外宾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材料三 1956年,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听取了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的汇报。中共中央决定研制自己的导弹……我国的导弹可以打击地面目标,也可以打击空中和海上的目标,可以在地面发射,也可以在水下发射,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四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公开亮相的中国战略导弹部队令当时观看的外国使节和外国记者大为惊叹。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她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她有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自信和能力。今后美苏两国在处理世界事务时,不得不考虑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存在。”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军队建设方面哪一军种取得的成就?
(2)我国的导弹部队开始组建于哪一年?又称为什么部队?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导弹部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建立与发展战略导弹部队的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海军”“空军”“第二炮兵部队”均与军事国防关系密切,故选C。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海军第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1949年4月成立于江苏泰州。这是中国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巡航”,认识到钓鱼岛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可知该事件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通过分析可知,由于我国主张和平崛起,绝不称霸,故C、D可排除。A不符合史实。所以答案为B。
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辨能力。①创建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②成立于1949年4月;③组建于1949年11月;④创建于1966年7月。据此可知,本题应选C。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的能力。1956年,根据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聂荣臻主管国防尖端武器的研究和生产,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突出成就。
6.【解析】选C。本题考查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从两个方面考虑:第一是国际形势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初,美国数次对我国进行核讹诈,为了打破他们的核垄断和核威胁,我们必须发展尖端武器。第二是现代化国防的需要。只有用高尖端的武器来装备军队,增强国防实力,才能使我们的祖国不会轻易被侵犯。故C不是我国发展尖端武器的原因。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1966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创建。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排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每一支部队建立的时间。1927年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人民空军是在1949年11月正式建立的;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部队)。故正确排序为A。
9.【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眼“意义”,①是这项制度的条件和基础;④是这项制度的职能;②③符合题意。
10.【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坚固的“钢铁长城”是捍卫国家主权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起到震慑敌对势力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发展,增强军队的整体力量。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第(1)题由材料一中的“核潜艇”、材料二中的“飞机”可知,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所取得的成就。第(2)题可结合导弹部队建立的相关内容回答。第(3)题可结合材料从国际与国内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材料一:人民海军。材料二:人民空军。
(2)1966年。第二炮兵部队。近程、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武器系统。
(3)在保卫祖国安全上起着重要作用,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