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5-20 16: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 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花的结构中能发育成种子的是(  )
A.子房 B.胚珠 C.花粉 D.受精卵
2.种子植物有性生殖和发育的过程是(  )
A.精卵细胞融合→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物体
B.种子的胚→精卵细胞融合→受精卵→新一代植物
C.受精卵→种子的胚→新一代植物体→精卵细胞融合
D.受精卵→种子的胚→精卵细胞融合→新一代植物体
3.在白桃品种的桃树上有一枝条结出了红桃,若要保留并繁殖红桃性状,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嫁接 B.杂交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
4.下列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椒草的叶长出新植株 B.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C.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 D.马铃薯的种子发育成新植株
5.如图为快速繁殖胡萝卜的新技术示意图,这项技术被称为(  )
A.嫁接 B.扦插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
6.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  )
A.12.5%
B.25%
C.50%
D.100%
7.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直发和卷发、长发和短发都是相对性状
B.转基因超级小鼠的诞生,说明性状控制基因
C.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性状表现也一定相同
D.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
B.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利用了水稻遗传的多样性
C.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D.杂交水稻产生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9.有的人一次性饮用大量牛奶后,会出现腹泻、腹胀等乳糖不耐受症状(如图),这是因为体内缺少乳糖酶所致。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乳糖耐受为显性性状,乳糖不耐受为隐性性状(用A、a表示)。现有一对夫妇,父亲为乳糖不耐受,母亲为乳糖耐受,他们已有一个乳糖不耐受的女儿。那么,他们再生一个乳糖耐受儿子的可能性是(  )
A.0 B.25%
C.50% D.100%
10.科学家将鱼的抗冻基因转入番茄细胞中,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得到提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的是克隆技术
②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
③说明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④说明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1.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 ②生命起源于陆地 ③原始生命由上帝创造 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12.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是 ( )
A.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
B.生物由低等向高等进化
C.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
D.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13.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这一现象说明 ( )
A.生物由水生到陆生进化 B.生物由简单到复杂进化
C.生物由单细胞到多细胞进化 D.生物由低等到高等进化
14.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图5是物种甲化石和物种乙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下面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而来的
B.物种甲可能比物种乙更复杂、更高等
C.物种甲形成的时间比物种乙要晚
D.与物种甲相比,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
15.下列动物进化顺序错误的是 (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
16.以下不属于鸟类的求偶行为的是(  )
A.行为炫耀 B.装饰求偶场所
C.中华鸟筑巢 D.鸣叫或发出其他声响
17.鸟卵的结构非常复杂,体现了对什么环境的适应(  )
A.陆地 B.海洋 C.空中 D.水陆
18.下列哪种行为不是鸟的繁殖行为(  )
19.下列有关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
B.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外界环境的依赖
C.胎生、哺乳这两种繁殖特征提高了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
D.胎儿在子宫内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
20.家鸽的生殖发育方式比青蛙的高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
①卵生 ②胎生 ③体内受精 ④体外受精 ⑤卵外有卵壳保护 ⑥有孵卵、育雏行为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⑤⑥
21.如图为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生物细胞内①的形态与数目都是一定的
B.②和④都含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C.具有遗传效应的②片段叫基因
D.不同的③蕴含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22.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父亲和母亲正常,孩子患遗传病,则可以确定父亲和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B.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C.男性的肝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精子中都含有Y染色体
D.狗的体细胞有78条染色体,则狗的精子中有39条染色体,39个DNA分子和39个基因
23.人的棕眼和蓝眼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如图表示一个家族眼色的遗传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个体3、4、10可推断,棕眼是显性性状
B.如果个体5和6再生一个孩子,孩子可能为蓝眼
C.个体3和4再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可能性是1/4
D.从含性染色体来说,个体8会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
24.下列哪一项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
A.孪生兄弟中,不爱户外活动的哥哥较白,爱户外活动的弟弟皮肤较黑
B.同种小麦种在肥沃的土壤里长得健壮,种在贫瘠的土壤里长得瘦弱
C.经宇宙飞船带上太空的辣椒品种比普通辣椒个大、营养价值高
D.小明的妈妈原来是单眼皮,经美容手术割为双眼皮
25.下列有关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生男生女取决于母亲卵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类型
D.理论上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不同的
二、非选择题
26.“福州,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茉莉花茶!”今年“5·18海交会”上亮相的茉莉花茶吸引了众人的眼球。智慧的福州人将茉莉花与茶叶巧妙融合,制出了清香宜人的茉莉花茶。
(1)我市广植茉莉,茉莉常用插扦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 __生殖。
(2)制作茉莉花茶需先取茉莉的花与茶树的叶进行加工,“花”与“叶”属于植物体结构层次中的__ __。
(3)茉莉花茶泡出的茶汤花香沁人,其具有香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结构的__ 中。
27、某校七年级的学生在生物教师的带领下,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开展生物实践活动。他们在一个社区发现了一名白化病患儿,经调查该患儿的父母是表兄妹关系,而该家庭其他成员均不是白化病患者。为了弄清该患儿白化基因的来源及白化基因在该家庭中的分布,于是他们在调查的基础之上绘制了如图的遗传系谱图。根据如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正常基因和白化基因分别用D和d表示)
(1)根据10号个体与11号个体结婚后生下一名白化病患儿这一信息,写出10号个体与11号个体的基因型: 10号________; 11号________。
(2)若12号个体与另一个家庭的正常女性结婚,生下的四个子女均未患白化病,能证明12号个体没有携带白化基因吗?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3号个体和8号个体的家族中均无白化病遗传病史,则图中1号个体和2号个体基因型的组合方式较为可能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的概率更大。
(4)近亲结婚是指____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
(5)图中9号个体要结婚生子,生育前她和丈夫首先应进行___________, 并与有效的诊断、选择性流产措施相配合,以降低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
28.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地区 浅色桦尺蛾 深色桦尺蛾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393 158 406 19
(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浅色之分,说明存在________现象。
(2)在工业污染区,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________,在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
(4)如果在工业污染区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为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的生殖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____,原因是__ __。
(2)家蚕的发育是完全变态还是不完全变态:____,原因是__ _。
(3)从图中可以看出,雌蚕蛾与雄蚕蛾的重要区别是__ __。
(4)养蚕是为了获得蚕丝,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该设法延长家蚕发育的哪个时期?____,原因是__ _
30、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A组家蝇抗药性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________________的家蝇被淘汰,______________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______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家蝇都存活下来。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_______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DDT之间的________来实现的。
(4)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5)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提一条既能控制家蝇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BAADC 6-10CDCBB 11-15CDAAD 16-20BACAD 21-25BACCA
(1)无性 (2)器官 (3)液泡
(1)Dd Dd (2)不能 (3)DD×Dd(Dd×DD)或Dd×Dd DD×Dd(Dd×DD
(4)三 (5)遗传咨询
28、(1)变异
(2)保护色适应性
(3)自然选择
(4)深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减少,浅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增加
29、(1)有性生殖 家蚕的生殖过程中经历了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形成了受精卵
(2)完全变态 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3)雌蚕蛾比雄蚕蛾个体大,特别是腹部肥大
(4)幼虫期 因为蚕发育到幼虫期时,吐丝结茧,幼虫期越长,吐丝的数量越多
30、(1)没有抗药性有抗药性遗传有抗药性没有抗药性
(2)差异不定向的
(3)生存斗争
(4)DDT的有无
(5)不可行,实验材料太少,偶然性带来的误差较大
(6)利用生物防治或搞好环境卫生(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