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能力课)
1.根据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2.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工流程中的物质制备和分离提纯。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横向变化体现了同价态不同物质类别(氧化物、盐、碱)之间的转化。
①碱性氧化物(Fe2O3、FeO)都能溶于酸(H+)转化为盐。
②Fe2+、Fe3+与碱(OH-)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③难溶性的碱易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但难溶性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纵向变化体现了不同价态同物质类别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3)斜向变化体现了不同价态、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铁的“三角”转化关系
(1)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
①Fe只具有还原性,与弱氧化剂反应:Fe能被S、Fe3+、Cu2+、H+等弱氧化剂氧化为Fe2+,如Fe+2Fe3+===3Fe2+;与强氧化剂反应:Fe能被Cl2、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为Fe3+。
②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与氧化剂反应:当Fe2+遇到强氧化剂(如H2O2、Cl2、HNO3、酸性KMnO4溶液)时,被氧化为Fe3+,如2Fe2++H2O2+2H+===2Fe3++2H2O;与还原剂反应:当Fe2+遇到Al、Zn等还原剂时,可以被还原为Fe,如Fe2++Zn===Zn2++Fe。
③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CO、Al等还原为Fe,如Fe2O3+2Al2Fe+Al2O3;Fe3+被Fe、Cu、I-、H2S等还原为Fe2+,如2Fe3++Cu===2Fe2++Cu2+。
(2)从离子反应视角判断Fe2+和Fe3+的离子共存问题。
①Fe2+(H+)、ClO-、(H+)
②Fe3+S2-、I-、
③Fe3+、、等与Fe3+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
1.(2025·太原模拟)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上述转化①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发生转化②生成红棕色粉末
C.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加水溶解可实现转化③
D.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与水反应最终可生成Fe(OH)3胶体,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
2.A、B、C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M,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为一种金属单质,其含量在地壳中排第四。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加试剂可能是氯气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
C.A与稀硝酸反应一定能实现元素M在①中发生的价态变化
D.元素M在②中发生的价态变化也能通过加碘化钾溶液实现
3.高铁酸钠(Na2FeO4)为紫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Na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NaClO在碱性介质中与FeCl3溶液的反应制备Na2FeO4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去掉装置乙,其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装置丁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关闭K1;此时向装置丙中加入FeCl3溶液。
(3)装置丙中生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向装置丙中加入饱和的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析出紫色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5)取少量Na2FeO4晶体加入浑浊的泥浆水中,泥浆水很快澄清,同时产生气体。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Na2FeO4的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工流程中含铁化合物的制备与回收
含铁化合物的制备与回收化工流程示例
1.用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制备绿矾
2.废品中含铁化合物的制备
3.刻蚀印刷电路板废液回收FeCl3和Cu
1.(2025·广州模拟)利用矿铁厂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有沙土、油污、Fe3O4和FeO)制备磁性纳米Fe3O4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预处理时,需要使用Na2CO3溶液,可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
B.纳米Fe3O4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滤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D.步骤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2OH-===Fe3O4+2H2O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一种利用废铁屑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K2FeO4与明矾净水的原理相同
B.反应Ⅰ中尾气可用饱和石灰水吸收,防止污染的同时还可制得漂白粉
C.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5H2O===+3Cl-+10H+
D.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且溶解度比Na2FeO4小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某工厂废水中含有FeSO4、CuSO4及少量的Fe2(SO4)3、MgSO4等。为变废为宝,设计如图工艺回收FeSO4和Cu。
已知:298 K时,Ksp[Cu(OH)2]=2.2×10-20,Ksp[Fe(OH)2]=4.9×10-17,Ksp[Fe(OH)3]=2.8×10-39,Ksp[Mg(OH)2]=5.6×10-12。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①②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B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生成F的过程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沉淀F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及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若E中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6 mol·L-1,要使Mg2+开始沉淀,则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1.(2024·广东卷,T14)部分含Mg或Al或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则a―→f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
C.加热c的饱和溶液,一定会形成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红棕色分散系
D.若b和d均能与同一物质反应生成c,则组成a的元素一定位于周期表p区
(1)若a与H2O(g)反应生成黑色物质,则e→d→c→f的转化过程中一定是化合反应的为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f,f→c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3·辽宁卷,T10)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6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中产生CO2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2
C.滤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1)Cr2O3在“焙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①加入稀硫酸酸化,含铬元素的离子转化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4·贵州卷,T16节选)煤气化渣属于大宗固废,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SiO2及少量MgO等。一种利用“酸浸—碱沉—充钠”工艺,制备钠基正极材料NaFePO4和回收Al2O3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25 ℃时,Ksp[Fe(OH)3]=2.8×10-39,Ksp[Al(OH)3]=1.3×10-33,Ksp[Mg(OH)2]=5.6×10-12;
②2Na[Al(OH)4](aq) Al2O3·3H2O(s)+2NaOH(aq)。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25 ℃时,“碱沉”控制溶液pH至3.0,此时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3)“除杂”时需加入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热合成”中,NH4H2PO4作为磷源,“滤液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热合成NaFeP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煤气化渣(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SiO2及少量MgO等)中加浓硫酸“酸浸”,SiO2不反应、也不溶解,成为“滤渣”,即“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
(2)25 ℃时,“碱沉”控制溶液pH至3.0,即c(H+)=10-3 mol·L-1,则c(OH-)=10-11 mol·L-1,此时溶液中c(Fe3+)== mol·L-1=2.8×10-6 mol·L-1。
(3)“除杂”时需要沉淀镁离子、得Na[Al(OH)4],所以加入的试剂X是NaOH溶液。
(4)“水热合成”中,NH4H2PO4作为磷源,“滤液2”为NaOH溶液,其既可以提供合成NaFePO4所需要的Na+,又可以提供反应所需要的碱性环境,水热合成NaFePO4的离子方程式为NaFePO4↓+NH3↑+3H2O。
流程中“酸浸→碱沉→煅烧→酸化、还原→……”涉及铁元素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能力课)
考点一
[关键能力提升]
1.D [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A错误;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B错误;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分解生成氧化铁,氢氧化铁不溶于水,加水不能实现转化③,C错误;高铁酸盐中铁元素为+6 价,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与水反应最终可生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D正确。]
2.C [根据转化关系可确定A为变价金属,应为Fe,反应①加入氯气能实现,则B为FeCl3,C为FeCl2,A项正确;反应③是铁元素由+2价升高到+3价,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B项正确;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亚铁,C项不正确;Fe3+能将I-氧化成I2,自身被还原成Fe2+,D项正确。]
3.(1)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干扰Na2FeO4的制备 (2)溶液变为红色 (3)3ClO-+2Fe3++10OH-===2Fe+3Cl-+5H2O (4)NaOH (5)Na2FeO4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氧气:4Na2FeO4+10H2O===4Fe(OH)3(胶体)+3O2↑+8NaOH,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泥浆达到净水的作用
考点二
[关键能力提升]
1.B [废铁屑中有油污,预处理时,需要使用Na2CO3溶液,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可促进碳酸钠水解,同时有利于油污水解,A项正确;纳米Fe3O4属于纯净物,不属于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错误;滤液B的溶质为Fe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Fe(OH)2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C项正确;FeOOH与滤液B(氯化亚铁溶液)发生反应:2FeOOH+Fe2++2OH-===Fe3O4+2H2O,D项正确。]
2.D [K2FeO4有强氧化性,因而可以杀菌消毒,当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3后又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所以二者净水的原理不完全相同,A项错误;反应Ⅰ中尾气为Cl2,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l2不充分,不能有效防止污染,也不能很好地获得漂白粉,B项错误;反应Ⅱ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不可能有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2Fe+3Cl-+5H2O,C项错误;由制取过程知,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溶解度比Na2FeO4小,D项正确。]
3.解析:(1)工业废水中含有FeSO4、CuSO4、Fe2(SO4)3和MgSO4,试剂①加入后实现固液分离且B滤液的最终产物为含铁化合物,故试剂①优先选用过量Fe粉置换不同金属离子,A固体的主要成分为Fe和Cu,加入稀硫酸(试剂②)得到FeSO4和Cu,B滤液中主要含有FeSO4、MgSO4,结合后续加入的NaOH溶液用于除Mg2+,可知试剂③为具有氧化性且易分解的H2O2溶液,故试剂①②③分别为Fe、稀硫酸、H2O2溶液。(2)操作①是从FeSO4溶液中得到FeSO4·7H2O晶体,故操作①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由分析可知B生成E的过程为Fe2+在H2O2和H+作用下被氧化为Fe3+,根据守恒原则可写出离子方程式。(5)证明Fe(OH)3沉淀已洗涤干净即检验沉淀中是否有MgSO4残留,可用Ba2+检验是否存在S。(6)E中c(Mg2+)=c(MgSO4)=0.56 mol·L-1,Ksp[Mg(OH)2]=c(Mg2+)·c2(OH-)=5.6×10-12,即0.56×c2(OH-)=5.6×10-12,c(OH-)=1.0×10-5.5 mol·L-1,c(H+)=1.0×10-8.5 mol·L-1,pH=8.5,所以要使Mg2+开始沉淀,溶液的pH应调至8.5。
答案:(1)Fe 稀硫酸 H2O2溶液 (2)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3)2Fe2++H2O2+2H+===2Fe3++2H2O (4)调节溶液的pH,使Fe3+完全沉淀、Mg2+不沉淀 (5)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6)8.5
[高考真题 衍生变式]
1.B [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此时a为Mg,e为Mg(OH)2,即f为镁盐,a→f的反应有多种,可能为Mg+2HCl===MgCl2+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f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e能转化为d,此时e为白色沉淀Fe(OH)2,d为红褐色沉淀Fe(OH)3,说明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故B正确;若c为铝盐,加热其饱和溶液不会形成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红棕色分散系,故C错误;假设b为Al2O3,即d为Al(OH)3,c为铝盐,Al2O3、Al(OH)3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铝盐,此时组成a的元素为Al,位于周期表p区;假设b为Fe2O3,即d为Fe(OH)3,c为铁盐,Fe2O3、Fe(OH)3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铁盐,此时组成a的元素为Fe,位于周期表d区,故D错误。]
真题变式 (1)e→d 4Fe(OH)2+O2+2H2O===4Fe(OH)3 (2)2Fe3++Cu===2Fe2++Cu2+ 2Fe2++Cl2===2Fe3++2Cl-(合理即可)
2.B [“焙烧”的工序中,C元素转化成CO2,A正确;Fe(OH)2易被O2氧化,滤渣的主要成分不可能为Fe(OH)2,B错误;滤液①中主要溶质为Na2CrO4,故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r,C正确;淀粉水解生成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葡萄糖将Cr还原为Cr(OH)3,在“转化”过程中起还原作用,D正确。]
真题变式 (1)2Cr2O3+3O2+4Na2CO34Na2CrO4+4CO2 粉碎矿渣(合理即可)
(2)2Cr+2H+ Cr2+H2O
3.解析:煤气化渣中加浓硫酸“酸浸”,SiO2不反应、也不溶解,成为“滤渣”,Fe2O3、Al2O3及少量MgO转化为硫酸铁、硫酸铝和硫酸镁,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沉”,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液1中含硫酸铝和硫酸镁,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除去,过滤,滤液中主要含Na[Al(OH)4]和NaOH,向其中加氢氧化铝晶种,过滤得Al2O3·3H2O和NaOH溶液,“焙烧”Al2O3·3H2O得Al2O3;在煅烧氢氧化铁所获得的产物中加稀硫酸酸化、足量的铁还原,然后加NH4H2PO4、稳定剂和滤液2“水热合成”得NaFePO4。
(1)煤气化渣(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SiO2及少量MgO等)中加浓硫酸“酸浸”,SiO2不反应、也不溶解,成为“滤渣”,即“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
(2)25 ℃时,“碱沉”控制溶液pH至3.0,即c(H+)=10-3 mol·L-1,则c(OH-)=10-11 mol·L-1,此时溶液中c(Fe3+)= mol·L-1=2.8×10-6 mol·L-1。
(3)“除杂”时需要沉淀镁离子、得Na[Al(OH)4],所以加入的试剂X是NaOH溶液。
(4)“水热合成”中,NH4H2PO4作为磷源,“滤液2”为NaOH溶液,其既可以提供合成NaFePO4所需要的Na+,又可以提供反应所需要的碱性环境,水热合成NaFePO4的离子方程式为Fe2++N+3OH-+Na++H2PNaFePO4↓+NH3↑+3H2O。
答案:(1)SiO2 (2)2.8×10-6 (3)NaOH溶液 (4)提供Na+和反应所需要的碱性环境 Fe2++N+3OH-+Na++H2PNaFePO4↓+NH3↑+3H2O
真题变式 Fe2O3+6H+===2Fe3++3H2O,Fe3++3OH-===Fe(OH)3↓,2Fe3++Fe===3Fe2+
1/1(共64张PPT)
第一篇 考点突破
第二部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1讲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能力课)
1.根据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了解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2.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工流程中的物质制备和分离提纯。
考点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1.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横向变化体现了同价态不同物质类别(氧化物、盐、碱)之间的转化。
①碱性氧化物(Fe2O3、FeO)都能溶于酸(H+)转化为盐。
②Fe2+、Fe3+与碱(OH-)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③难溶性的碱易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但难溶性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2)纵向变化体现了不同价态同物质类别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3)斜向变化体现了不同价态、不同物质类别之间的转化,主要体现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2.铁的“三角”转化关系
(1)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
①Fe只具有还原性,与弱氧化剂反应:Fe能被S、Fe3+、Cu2+、H+等弱氧化剂氧化为Fe2+,如Fe+2Fe3+===3Fe2+;与强氧化剂反应:Fe能被Cl2、HNO3等强氧化剂氧化为Fe3+。
②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与氧化剂反应:当Fe2+遇到强氧化剂(如H2O2、Cl2、HNO3、酸性KMnO4溶液)时,被氧化为Fe3+,如2Fe2++H2O2+2H+===2Fe3++2H2O;与还原剂反应:当Fe2+遇到Al、Zn等还原剂时,可以被还原为Fe,如Fe2++Zn===Zn2++Fe。
③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被CO、Al等还原为Fe,如Fe2O3+2Al2Fe+Al2O3;Fe3+被Fe、Cu、I-、H2S等还原为Fe2+,如2Fe3++Cu===2Fe2++Cu2+。
(2)从离子反应视角判断Fe2+和Fe3+的离子共存问题。
①Fe2+(H+)、ClO-、(H+)
②Fe3+S2-、I-、
③Fe3+、、等与Fe3+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
1.(2025·太原模拟)如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与高温水蒸气的反应可实现上述转化①
B.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迅速发生转化②生成红棕色粉末
C.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加水溶解可实现转化③
D.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与水反应最终可生成Fe(OH)3胶体,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
√
D [铁与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A错误;FeO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能迅速被氧化成Fe3O4,B错误;加热Fe(OH)3发生转化⑥分解生成氧化铁,氢氧化铁不溶于水,加水不能实现转化③,C错误;高铁酸盐中铁元素为+6 价,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与水反应最终可生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故高铁酸盐可用作净水剂,D正确。]
2.A、B、C三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M,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为一种金属单质,其含量在地壳中排第四。反应①②③均为化合反应,反应④为置换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所加试剂可能是氯气
B.③中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
C.A与稀硝酸反应一定能实现元素M在①中发生的价态变化
D.元素M在②中发生的价态变化也能通过加碘化钾溶液实现
√
C [根据转化关系可确定A为变价金属,应为Fe,反应①加入氯气能实现,则B为FeCl3,C为FeCl2,A项正确;反应③是铁元素由+2价升高到+3价,需要加具有氧化性的试剂,B项正确;过量的铁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硝酸亚铁,C项不正确;Fe3+能将I-氧化成I2,自身被还原成Fe2+,D项正确。]
3.高铁酸钠(Na2FeO4)为紫色固体,易溶于水,微溶于Na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NaClO在碱性介质中与FeCl3溶液的反应制备Na2FeO4并探究其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去掉装置乙,其不足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装置丁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时,关闭K1;此时向装置丙中加入FeCl3溶液。
(3)装置丙中生成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干扰Na2FeO4的制备
溶液变为红色
3ClO-+2Fe3++10OH-===+3Cl-+5H2O
(4)反应后,向装置丙中加入饱和的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析出紫色晶体,过滤、洗涤、干燥。
(5)取少量Na2FeO4晶体加入浑浊的泥浆水中,泥浆水很快澄清,同时产生气体。请结合化学方程式分析Na2FeO4的净水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
Na2FeO4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和氧气:4Na2FeO4+10H2O===(胶体)+3O2↑+8NaOH,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泥浆达到净水的作用
考点二 化工流程中含铁化合物的制备与回收
含铁化合物的制备与回收化工流程示例
1.用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制备绿矾
2.废品中含铁化合物的制备
3.刻蚀印刷电路板废液回收FeCl3和Cu
1.(2025·广州模拟)利用矿铁厂的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有沙土、油污、Fe3O4和FeO)制备磁性纳米Fe3O4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预处理时,需要使用Na2CO3溶液,可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
B.纳米Fe3O4属于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滤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
D.步骤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FeOOH+2OH-===Fe3O4+2H2O
√
B [废铁屑中有油污,预处理时,需要使用Na2CO3溶液,将溶液进行适当升温可促进碳酸钠水解,同时有利于油污水解,A项正确;纳米Fe3O4属于纯净物,不属于胶体,不能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错误;滤液B的溶质为FeCl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C项正确;FeOOH与滤液B(氯化亚铁溶液)发生反应:2FeOOH+Fe2++2OH-===Fe3O4+2H2O,D项正确。]
2.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一种利用废铁屑制备高铁酸钾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2FeO4与明矾净水的原理相同
B.反应Ⅰ中尾气可用饱和石灰水吸
收,防止污染的同时还可制得漂白粉
C.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5H2O===+3Cl-+10H+
D.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且溶解度比Na2FeO4小
√
D [K2FeO4有强氧化性,因而可以杀菌消毒,当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为+3后又可水解生成Fe(OH)3胶体,从而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明矾净水是因为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所以二者净水的原理不完全相同,A项错误;反应Ⅰ中尾气为Cl2,因为Ca(OH)2的溶解度很小,所以用饱和石灰水吸收Cl2不充分,不能有效防止污染,也不能很好地获得漂白粉,B项错误;反应Ⅱ在碱性环境下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不可能有H+,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10OH-===+3Cl-+5H2O,C项错误;由制取过程知,K2FeO4在强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溶解度比Na2FeO4小,D项正确。]
3.(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内容改编)某工厂废水中含有FeSO4、CuSO4及少量的Fe2(SO4)3、MgSO4等。为变废为宝,设计如图工艺回收FeSO4和Cu。
已知:298 K时,Ksp[Cu(OH)2]=2.2×10-20,Ksp[Fe(OH)2]=4.9×10-17,Ksp[Fe(OH)3]=2.8×10-39,Ksp[Mg(OH)2]=5.6×10-12。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①②③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①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B生成E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稀硫酸
H2O2溶液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2Fe2++H2O2+2H+===2Fe3++2H2O
(4)E生成F的过程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沉淀F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若E中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6 mol·L-1,要使Mg2+开始沉淀,则溶液的pH应调至________。
调节溶液的pH,
使Fe3+完全沉淀、Mg2+不沉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
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
8.5
[解析] (1)工业废水中含有FeSO4、CuSO4、和MgSO4,试剂①加入后实现固液分离且B滤液的最终产物为含铁化合物,故试剂①优先选用过量Fe粉置换不同金属离子,A固体的主要成分为Fe和Cu,加入稀硫酸(试剂②)得到FeSO4和Cu,B滤液中主要含有FeSO4、MgSO4,结合后续加入的NaOH溶液用于除Mg2+,可知试剂③为具有氧化性且易分解的H2O2溶液,故试剂①②③分别为Fe、稀硫酸、H2O2溶液。
(2)操作①是从FeSO4溶液中得到FeSO4·7H2O晶体,故操作①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3)由分析可知B生成E的过程为Fe2+在H2O2和H+作用下被氧化为Fe3+,根据守恒原则可写出离子方程式。(5)证明Fe(OH)3沉淀已洗涤干净即检验沉淀中是否有MgSO4残留,可用Ba2+检验是否存在。(6)E中c(Mg2+)=c(MgSO4)=,Ksp[Mg(OH)2]=c(Mg2+)·c2(OH-)=5.6×10-12,即0.56×c2(OH-)=5.6×10-12,c(OH-)=1.0×10-5.5 mol·L-1,c(H+)=1.0×10-8.5 mol·L-1,pH=8.5,所以要使Mg2+开始沉淀,溶液的pH应调至8.5。
高考真题 衍生变式
1.(2024·广东卷,T14)部分含Mg或Al或Fe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
A.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则a→f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
C.加热c的饱和溶液,一定会形成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红棕色分散系
D.若b和d均能与同一物质反应生成c,
则组成a的元素一定位于周期表p区
√
B [若a在沸水中可生成e,此时a为Mg,e为,即f为镁盐,a→f的反应有多种,可能为Mg+2HCl===MgCl2+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f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e能转化为d,此时e为白色沉淀Fe(OH)2,d为红褐色沉淀Fe(OH)3,说明在g→f→e→d转化过程中,一定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故B正确;若c为铝盐,加热其饱和溶液不会形成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红棕色分散系,故C错误;假设b为Al2O3,即d为Al(OH)3,c为铝盐,Al2O3、Al(OH)3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铝盐,此时组成a的元素为Al,位于周期表p区;假设b为Fe2O3,即d为Fe(OH)3,c为铁盐,Fe2O3、与稀盐酸反应均生成铁盐,此时组成a的元素为Fe,位于周期表d区,故D错误。]
(1)若a与H2O(g)反应生成黑色物质,则e→d→c→f的转化过程中一定是化合反应的为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f,f→c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
4Fe(OH)2+O2+2H2O===
2Fe3++Cu===2Fe2++Cu2+
2Fe2++Cl2===2Fe3++2Cl-(合理即可)
2.(2023·辽宁卷,T10)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6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焙烧”中产生CO2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Fe(OH)2
C.滤液①中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
B [“焙烧”的工序中,C元素转化成CO2,A正确;Fe(OH)2易被O2氧化,滤渣的主要成分不可能为Fe(OH)2,B错误;滤液①中主要溶质为Na2CrO4,故C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正确;淀粉水解生成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葡萄糖将还原为Cr(OH)3,在“转化”过程中起还原作用,D正确。]
(1)Cr2O3在“焙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提高“焙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①加入稀硫酸酸化,含铬元素的离子转化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r2O3+3O2+
4Na2CO34Na2CrO4+4CO2
粉碎矿渣(合理即可)
+2H+ +H2O
3.(2024·贵州卷,T16节选)煤气化渣属于大宗固废,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SiO2及少量MgO等。一种利用“酸浸—碱沉—充钠”工艺,制备钠基正极材料NaFePO4和回收Al2O3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25 ℃时,Ksp[Fe(OH)3]=2.8×10-39,Ksp[Al(OH)3]=1.3×10-33,Ksp[Mg(OH)2]=5.6×10-12;
②2Na[Al(OH)4](aq) Al2O3·3H2O(s)+2NaOH(aq)。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25 ℃时,“碱沉”控制溶液pH至3.0,此时溶液中c(Fe3+)=___________________mol·L-1。
SiO2
2.8×10-6
(3)“除杂”时需加入的试剂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热合成”中,NH4H2PO4作为磷源,“滤液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热合成NaFePO4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溶液
提供Na+和反应所需要的碱性环境
NaFePO4↓+NH3↑+3H2O
[解析] 煤气化渣中加浓硫酸“酸浸”,SiO2不反应、也不溶解,成为“滤渣”,Fe2O3、Al2O3及少量MgO转化为硫酸铁、硫酸铝和硫酸镁,向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碱沉”,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液1中含硫酸铝和硫酸镁,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除去,过滤,滤液中主要含Na[Al(OH)4]和NaOH,向其中加氢氧化铝晶种,过滤得Al2O3·3H2O和NaOH溶液,“焙烧”Al2O3·3H2O得Al2O3;在煅烧氢氧化铁所获得的产物中加稀硫酸酸化、足量的铁还原,然后加NH4H2PO4、稳定剂和滤液2“水热合成”得NaFePO4。
(1)煤气化渣(主要成分为Fe2O3、Al2O3、SiO2及少量MgO等)中加浓硫酸“酸浸”,SiO2不反应、也不溶解,成为“滤渣”,即“滤渣”的主要成分为SiO2。
(2)25 ℃时,“碱沉”控制溶液pH至3.0,即c(H+)=10-3 mol·L-1,则c(OH-)=10-11 mol·L-1,此时溶液中c(Fe3+)== mol·L-1=2.8×10-6 mol·L-1。
(3)“除杂”时需要沉淀镁离子、得Na[Al(OH)4],所以加入的试剂X是NaOH溶液。
(4)“水热合成”中,NH4H2PO4作为磷源,“滤液2”为NaOH溶液,其既可以提供合成NaFePO4所需要的Na+,又可以提供反应所需要的碱性环境,水热合成NaFePO4的离子方程式为NaFePO4↓+NH3↑+3H2O。
流程中“→→→→……”涉及铁元素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2Fe3++3H2O,Fe3++3OH-===Fe(OH)3↓,2Fe3++Fe===3Fe2+
课时数智作业(十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4·深圳模拟)部分含铁微粒所带的电荷数与其中铁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由该图可预测含铁微粒间相互转化时所需的试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M一定为FeO
B.若R为单质,则常温下浓硫酸可使R钝化
C.若Q为金属阳离子,则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
D.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A [M中含有+2价铁,且所含电荷数为0,可能是FeO或,A不合理;R为Fe单质,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Fe钝化,B合理;若Q为金属阳离子,化合价为+2价,则为Fe2+,Fe2+与K3[Fe(CN)6]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C合理;中Fe元素为+6价,据题图可知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所以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D合理。]
题号
1
3
5
2
4
6
8
7
2.某兴趣小组进行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小心压碎或研磨试样
B.步骤②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Fe2+完全氧化
C.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
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7W g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步骤①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小心压碎或研磨试样,以防压碎或研磨时固体飞出,造成样品损失,A项正确;步骤②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Fe2+完全氧化成Fe3+,便于沉淀,B项正确;步骤③中需要过滤、洗涤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C项正确;W g固体中m(Fe)=×W g=0.7W g,则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7W g,D项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3.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保存溶液A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其制备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取滤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
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1∶2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 [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保存含Fe2+的溶液时,需要加入铁粉,A正确;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滤液中含有Na+,所以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为黄色,C正确;Fe3O4可写成FeO·Fe2O3,所以n(Fe2+)∶n(Fe3+)=1∶2,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2025·济南模拟)微生物法浸出黄铜矿(CuFeS2,其中Cu为+2价)中铜元素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方法的原料只有黄铜矿和氧气
B.Fe2(SO4)3和H2SO4可以循环利用
C.微生物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D.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时,生成同时消耗4.25 mol O2
√
A [该方法的原料有黄铜矿、硫酸和氧气,A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5.FeSO4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备FeCO3,实验室模拟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中Fe2+是否全部被氧化成Fe3+
B.用Na2CO3代替NH4HCO3,可能有Fe(OH)2沉淀产生
C.沉淀的同时有NH3产生
D.可用盐酸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 [检验FeSO4溶液中Fe2+是否完全被氧化成Fe3+,应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故A错误;用Na2CO3代替NH4HCO3,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也可以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B正确;FeSO4与碳酸氢铵发生的反应为===FeCO3↓+H2O+CO2↑,无NH3生成,故C错误;可用氯化钡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若洗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不能用盐酸,故D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6.(2025·荆州模拟)FeF3是制备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的原料。一种制备FeF3材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时要用到烧杯、玻璃棒
B.“反应器”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制备FeF3
C.“系列操作”得到的滤液,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循环利用
D.“灼烧”时通入Ar的主要作用是带走水蒸气防止FeF3水解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混合溶液”由HF和乙醇组成,HF腐蚀玻璃,因此应选用塑料烧杯盛放,且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项错误;温度过高会导致硝酸铁分解,同时乙醇大量挥发,不利于产物的生成,B项错误;“系列操作”得到的滤液中含有乙醇和硝酸,可利用沸点差异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回收,C项错误;“灼烧”过程中要防止FeF3水解,故通入Ar的主要作用是带走水蒸气,D项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7.(11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学习了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后,对铁及其化合物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对“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进行检验:
(1)①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某同学利用磁铁成功吸引反应后的产物,以此确定产物中有未反应的铁单质,请对此结论进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Fe+4H2O(g)Fe3O4
+4H2
产物Fe3O4也会被磁铁吸
引,无法确定产物中有未反应的铁单质,结论错误
题号
1
3
5
2
4
6
8
7
探究二: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后,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红色褪去。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
(2)假设Ⅰ:H2O2还原Fe3+,使其转变为Fe2+;
假设Ⅱ:H2O2分解生成O2,O2氧化KSCN;
假设Ⅲ: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H2O2氧化KSCN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并对假设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KSCN溶液,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②: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3)实验结论:实验①说明假设________不正确;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①②得出假设________是正确的。(4分)
Ⅰ
验证假设Ⅱ是否成立
Ⅲ
题号
1
3
5
2
4
6
8
7
[解析] (1)①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
Fe3O4+4H2。②产物Fe3O4也会被磁铁吸引,无法确定产物中有未反应的铁单质,结论错误。(3)通过实验①,说明溶液中没有KSCN,含有Fe3+,假设Ⅰ不正确;实验②: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说明假设Ⅱ不正确,实验②的目的是验证假设Ⅱ是否成立;由实验①②知假设Ⅰ和Ⅱ都不成立,得出假设Ⅲ是正确的。
题号
1
3
5
2
4
6
8
7
8.(11分)(2025·运城模拟)某工厂采用如图所示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Ni2+、Co2+、Fe2+、Fe3+、Mg2+和Mn2+),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题号
1
3
5
2
4
6
8
7
已知:
物质 Fe(OH)3 Co(OH)2 Ni(OH)2 Mg(OH)2
Ksp 2.8×10-39 6.0×10-15 5.5×10-16 5.6×10-12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3分)
(2)“氧化”过程中,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2SO5),H2SO5中S的化合价为+6,则1个H2SO5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过氧键。(2分)
适当增大硫酸浓度
(或适当升高温度、将镍钴矿粉碎等)
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3)“氧化”过程中,用石灰乳调节溶液的pH=4,Mn2+被H2SO5氧化为M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分)
(4)“滤渣”的成分为MnO2、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分)
(5)“沉钴镍”过程中得到的Co(Ⅱ)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Co(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MnSO4+H2O+H2SO5===MnO2↓+
2H2SO4
CaSO4、
+O2+2H2O===
题号
1
3
5
2
4
6
8
7
[解析]
谢 谢 !课时数智作业(十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
(建议用时:30分钟 总分: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18分)
1.(2024·深圳模拟)部分含铁微粒所带的电荷数与其中铁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由该图可预测含铁微粒间相互转化时所需的试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M一定为FeO
B.若R为单质,则常温下浓硫酸可使R钝化
C.若Q为金属阳离子,则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
D.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
2.某兴趣小组进行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测定的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小心压碎或研磨试样
B.步骤②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Fe2+完全氧化
C.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
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7W g
3.纳米级四氧化三铁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磁性材料之一。沉淀法是目前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重要方法,其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保存溶液A时,应加入少量铁粉
B.其制备反应类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取滤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为黄色
D.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1∶2
4.(2025·济南模拟)微生物法浸出黄铜矿(CuFeS2,其中Cu为+2价)中铜元素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方法的原料只有黄铜矿和氧气
B.Fe2(SO4)3和H2SO4可以循环利用
C.微生物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
D.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时,生成同时消耗4.25 mol O2
5.FeSO4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备FeCO3,实验室模拟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溶液中Fe2+是否全部被氧化成Fe3+
B.用Na2CO3代替NH4HCO3,可能有Fe(OH)2沉淀产生
C.沉淀的同时有NH3产生
D.可用盐酸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6.(2025·荆州模拟)FeF3是制备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高能正极材料的原料。一种制备FeF3材料的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混合溶液”时要用到烧杯、玻璃棒
B.“反应器”中温度越高,越有利于制备FeF3
C.“系列操作”得到的滤液,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循环利用
D.“灼烧”时通入Ar的主要作用是带走水蒸气防止FeF3水解
7.(11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学习了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后,对铁及其化合物进行了探究。
探究一:对“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进行检验:
(1)①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利用磁铁成功吸引反应后的产物,以此确定产物中有未反应的铁单质,请对此结论进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探究二: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后,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红色褪去。已知红色褪去的同时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小组同学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了三种假设:
(2)假设Ⅰ:H2O2还原Fe3+,使其转变为Fe2+;
假设Ⅱ:H2O2分解生成O2,O2氧化KSCN;
假设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并对假设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①:取褪色后溶液三份,第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明显变化;第二份滴加KSCN溶液,溶液出现红色;第三份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②: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
(3)实验结论:实验①说明假设________不正确;实验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实验①②得出假设________是正确的。(4分)
8.(11分)(2025·运城模拟)某工厂采用如图所示工艺处理镍钴矿硫酸浸取液(含Ni2+、Co2+、Fe2+、Fe3+、Mg2+和Mn2+),实现镍、钴、镁元素的回收。
已知:
物质 Fe(OH)3 Co(OH)2 Ni(OH)2 Mg(OH)2
Ksp 2.8×10-39 6.0×10-15 5.5×10-16 5.6×10-12
回答下列问题:
(1)用硫酸浸取镍钴矿时,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3分)
(2)“氧化”过程中,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2SO5),H2SO5中S的化合价为+6,则1个H2SO5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过氧键。(2分)
(3)“氧化”过程中,用石灰乳调节溶液的pH=4,Mn2+被H2SO5氧化为Mn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滤渣”的成分为MnO2、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分)
(5)“沉钴镍”过程中得到的Co(Ⅱ)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Co(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课时数智作业(十一)
1.A [M中含有+2价铁,且所含电荷数为0,可能是FeO或Fe(OH)2,A不合理;R为Fe单质,常温下浓硫酸可以使Fe钝化,B合理;若Q为金属阳离子,化合价为+2价,则为Fe2+,Fe2+与K3[Fe(CN)6]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可用K3[Fe(CN)6]溶液检验,C合理;Fe中Fe元素为+6价,据题图可知Fe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所以Fe3+与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Fe,D合理。]
2.D [步骤①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小心压碎或研磨试样,以防压碎或研磨时固体飞出,造成样品损失,A项正确;步骤②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是将Fe2+完全氧化成Fe3+,便于沉淀,B项正确;步骤③中需要过滤、洗涤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C项正确;W g固体中 m(Fe)=×W g=0.7W g,则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0.07W g,D项错误。]
3.B [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保存含Fe2+的溶液时,需要加入铁粉,A正确;反应中无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滤液中含有Na+,所以进行焰色试验时火焰为黄色,C正确;Fe3O4可写成FeO·Fe2O3,所以n(Fe2+)∶n(Fe3+)=1∶2,D正确。]
4.A [该方法的原料有黄铜矿、硫酸和氧气,A错误。]
5.B [检验FeSO4溶液中Fe2+是否完全被氧化成Fe3+,应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铁氰化钾溶液,故A错误;用Na2CO3代替NH4HCO3,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也可以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故B正确;FeSO4与碳酸氢铵发生的反应为Fe2++2HC===FeCO3↓+H2O+CO2↑,无NH3生成,故C错误;可用氯化钡溶液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若洗涤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无沉淀生成说明洗涤干净,不能用盐酸,故D错误。]
6.D [“混合溶液”由HF和乙醇组成,HF腐蚀玻璃,因此应选用塑料烧杯盛放,且不能用玻璃棒搅拌,A项错误;温度过高会导致硝酸铁分解,同时乙醇大量挥发,不利于产物的生成,B项错误;“系列操作”得到的滤液中含有乙醇和硝酸,可利用沸点差异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回收,C项错误;“灼烧”过程中要防止FeF3水解,故通入Ar的主要作用是带走水蒸气,D项正确。]
7.解析:(1)①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②产物Fe3O4也会被磁铁吸引,无法确定产物中有未反应的铁单质,结论错误。(3)通过实验①,说明溶液中没有KSCN,含有Fe3+,假设Ⅰ不正确;实验②:另取同浓度的FeCl3溶液滴加2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通入O2,无明显变化,说明假设Ⅱ不正确,实验②的目的是验证假设Ⅱ是否成立;由实验①②知假设Ⅰ和Ⅱ都不成立,得出假设Ⅲ是正确的。
答案:(1)①3Fe+4H2O(g)Fe3O4+4H2 ②产物Fe3O4也会被磁铁吸引,无法确定产物中有未反应的铁单质,结论错误 (2)H2O2氧化KSCN (3)Ⅰ 验证假设Ⅱ是否成立 Ⅲ
8.解析:
答案:(1)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温度、将镍钴矿粉碎等) (2)1 (3)MnSO4+H2O+H2SO5===MnO2↓+2H2SO4 (4)CaSO4、Fe(OH)3 (5)4Co(OH)2+O2+2H2O===4Co(OH)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