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学习目标:
会给三角形按边分类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给出两边会求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了解分类讨论的思想。
合作探究
活动一:观察下面三角形的边长,你发现有边相等三角形吗?分别有几条边相等?
三角形按边分类:
活动二:东东准备用手里长度分别为3㎝ 4㎝ 5㎝ 6㎝ 10㎝的小棒围三角形,他先拿了一根6㎝ 一根10㎝的,那么第三根他该怎么选择才能围成三角形?(4人小组合作)
小棒的长度(cm) 能否组成三角形
6cm 10cm
6cm 10cm
6cm 10cm
我发现了:
三、学以致用
例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其中第三边为奇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总结收获:
例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已知一边长为12㎝,求另两边长?
总结收获:
例3、设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
总结收获:
四、达标练习
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
五、课后拓展:
1、若△ABC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___.
2、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化简
六、学习反思(共19张PPT)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北师大版七下 第四章 第一节
一名罪犯实施抢劫后,经AB-BC的路线往山里逃窜,警察为了能尽快抓到逃犯经路线AC追赶,终于在山脚下将罪犯捉拿归案。
B
A
C
思考:警察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抓到罪犯呢?
创设情境:
观察下面三角形的边长,你发现有边相等三角形吗?分别有几条边相等?
三角形按边分:
考考你:
2条
3条
0条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东东准备用手里长度分别为3㎝ 4㎝ 5㎝ 6㎝ 10㎝的小棒围三角形,他先拿了一根6㎝ 一根10㎝的,那么第三根他该怎么选择才能围成三角形?(4人小组合作)
操作要求:
①从剩下三根中选一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完成学案。
②把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任意两边的长度加起来,再与第三边进行比较。
③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小棒的长度(cm) 能否组成三角形
3cm 6cm 10cm
4cm 6cm 10cm
5cm 6cm 10cm
不能
不能
能
摆小棒,做记录
10㎝
6㎝
3㎝
10 ㎝
6 ㎝
4 ㎝
10 ㎝
6 ㎝
5 ㎝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小于
发现了:
1、下列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1、4cm ,9cm, 5cm ( )
×
2、8cm ,7cm, 6cm ( )
√
3、3cm ,10cm, 5cm ( )
×
思维快车
快捷验证:
三角形较短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
游戏:
有的话能反过来说,不信你试试?抢答看谁
反应快:
5大于2
2小于5
我们班是坛中7.2班
坛中7.2班是我们班
3+5>7
7<3+5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第三边小于两边之和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角形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差
c 6+2
6-2
若2,6,c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则:
<
<
4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
A.6思维快车
5-3B
我会出题:
例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其中第三边为奇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思考:第三边的长度小于几?大于几?
解:设第三边长为x,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
7-2<x<7+2 即5<x<9
已知三角形两边a、b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
为 。
总结方法:
a-b<c<a+b(a>b)
学以致用:
∵第三边为奇数,∴x=7
∴三角形的周长为:7+2+7=16㎝
1、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厘米和7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
A.14达标练习::
设第三边为C,则5B
学以致用:
例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已知一边长为
12㎝,求另两边长?
分类讨论:12㎝为腰,12㎝为底。
解:当12cm为腰时,设三边长为12cm 12cm x cm,
则12+12+x=50 解得x=26,此时另两边为12cm 26cm。
当12cm为底时,设三边长为ycm ycm 12 cm,
则y+y+12=50 解得y=19,此时另两边为19cm 19cm。
∵12+12<26
∴不能组成三角形。
综上所述:另两边长为19cm 19cm
12+19>19
能组成三角形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
达标练习::
17
10或11
学以致用:
例3、设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
解:因为a-bc
所以a-b-c<0 a+b-c>0
所以,原式= -(a-b-c)+(a+b+c)+(a+b-c)
=-a+b+c+a+b+c+a+b-c
=a+3b+c
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化简
拓展::
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快捷方法)
2、根据三边关系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THANKS
谢谢聆听
成都高新坛罐九义校 辜兰英(共26张PPT)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CONTENTS
教材分析
01
教法分析
02
学法分析
03
教学过程
04
版式设计
05
第
一
部
分
di
yi
bu
fen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学习了简单平面图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的认识 ,又可以为以后研究三角形中各边及周长的取值范围打下基础。此外《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1.1 地位与作用
04
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本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学习状况
通过前面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运用。。
解决对策
本节课内容有些单调甚至可以说是简单,所以如何吸引学生对知识进行升华拓展是这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1.2 学情分析
05
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实践活动中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2、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从丰富的实践中抽象出三角形,体会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严密性。
06
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和判断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难点
把三角形的三边不等关系用于确定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1.4 教学重难点
07
第
二
部
分
di
er
bu
fen
教法分析
成都高新坛罐九义校 辜兰英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实战演练法
2.1 教法分析
比较
思考
自主
合作
09
第
三
章
节
di
san
bu
fen
学法分析
成都高新坛罐九义校 辜兰英
3.1 学法指导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观察 比较
推理 概括
深化练习
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学会想象,学会与人交往,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11
第
四
部
分
di
si
bu
fen
教学过程
成都高新坛罐九义校 辜兰英
导入新课
(2分钟)
合作探究
(8分钟)
达标练习(10分钟)
布置作业(2分钟)
出示目标(1分钟)
自主学习(20分钟)
课堂总结(2分钟)
时间分配
1
2
3
4
5
6
7
13
创设情境
罪犯实施抢劫后经AB-BC的路线往山上逃窜,警察为了尽快抓到罪犯,经路线AC追赶,终于在山脚将罪犯捉拿归案。
问:警察为什么在这么短时间内抓到罪犯?
导入新课
警察追击路线和罪犯逃窜路线正好围成一个三角形,那抓到罪犯的原因是不是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关呢?
4.1 导入新课
14
A
B
C
4.2 合作探究
操作:东东用3㎝ 4㎝ 5㎝ 6㎝ 10㎝的小棒围三角形,他先拿了一根6㎝ 一根10㎝的,那么第三根他该怎么选择才能围成三角形?(4人小组合作)
要求:1.把任意两边的长度加起来,再与第三边进行比较。
2.你发现了什么:
15
4.3 汇报成果
直观展示动画
发现了: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思维快车:快速验证三边能否组成三角形-总结出快捷方法:
17
小棒的长度(cm) 能否组成三角形
3cm6cm10cm
4cm6cm10cm
5cm6cm10cm
10㎝
6㎝
3㎝
10 ㎝
6 ㎝
4 ㎝
动画直观展示
10 ㎝
6 ㎝
5 ㎝
动画直观展示
总结归纳: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下列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1、4cm ,9cm, 5cm ( )
×
2、8cm ,7cm, 6cm ( )
√
3、3cm ,10cm, 5cm ( )
×
思维快车
快捷验证:
三角形较短两边之和大于最长边。
4.4自主学习
巩固和内化新知
例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7㎝,其周长的数值是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16
例2、设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
|a-b-c|+|a-b+c|+|a+b-c|
例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50㎝,已知一边长为12㎝,求另两边长?
a-b<c<a+b(a>b)
三变关系的灵活运用
分类讨论思想
4.5 达标测试
18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 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_____.
2、若△ABC的三边长都是整数,周长为11,且有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可能的最大边长是___________.
3、已知线段3cm,5cm,xcm,x为偶数,以3,5,x为边能组成______个三角形。
4、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2厘米和7厘米,第三边长为奇数,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厘米数是( )
(A)14 (B)15 (C)16 (D)17
5、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L的取值范围是( )
A.6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 )
A.9 B.12 C.15 D.12或15
7、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化简|a-b+c|-|a-b-c|
4.6 课堂总结
学到了什么?
怎么学到的?
19
整理笔记,熟练记忆操作步骤,复习巩固所需知识
4.7 布置作业
20
第
五
部
份
di
wu
bu
fen
版式设计
成都高新坛罐九义校 辜兰英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判断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a-b<c<a+b(a>b)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或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快捷方法:短+短>长
5.1 板书设计
22
例1:
例2:
例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THANKS
谢谢聆听
成都高新坛罐九义校 辜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