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第十五章《轴对称》检测题
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 分)
1、下列图形中只有两条对称轴的是( )
A.正六边形 B.长方形 C.等腰梯形 D.圆
2、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其中一边长为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3 B.7 C.7或3 D.5
3、点O为锐角△ABC中∠C的角平分线上一点,点O关于AC、BC的对称点分别为点P、Q,则△POQ一定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2倍,则底角度数为( )
A 360 B 320 C 640 D 720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A.75°或15° B.30°或60° C.75° D.30°
6、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A=36°,BD、CE分别为∠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7、如图,在△ABC中,∠C为直角,AC=BC,AD平分∠BAC,交BC于D,DE⊥AB于E,且AB=6cm,则△BDE的周长为 ( )
A.4cm B.10cm C.6cm D.以上都不对
8、在△ABC中,AB=AC,点O为不同于点A的一点,且OB=OC,则直线AO与底边BC的关系为( )
A.平行 B.垂直且平分 C.斜交 D.垂直不平分
9、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为周长分别为33cm和24cm的两个小三角形,则它的腰长为( )。
A.13cm B.16 cm C.22 cm D.16 cm或22 cm
10、如图,在一张纸上写了21038平放在桌子上,同时有两面镜子直立于桌面上,这时在两面镜子上都出现“21038”的像,把在正面放置的镜子里出现的像和侧面镜里出现的像分别叫做“正面像”和“侧面像”则( )
A、“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前者比较大.
B、“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 两者相等.
C、“正面像”和“侧面像”都是五位数,前者比较小.
D、“正面像”和“侧面像”中,只有一个五位数.
二、准确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世界上因为有了圆的方案,万物才显得富有生机,以下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中都有圆,那么下面四个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______个。
2、等边三角形ABC的周长为24,过点A作AD⊥BC于点D,则BD的长为______。
3、如图所示,△ABC中,AB=AC=5,BC=3,点A和点B关于直线对称,AC与相交于点D,则△BDC的周长为______。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2°,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_____。
5、△ABC中,∠B=∠C=15°,AB=2cm,C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则CD的长度是_______.
6、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与顶角的外角之和为26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___________。
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10cm,那么它的三边长是 。
8、在△ABC中,AB=AC,BC=8cm,且︱AC—BC︱=2cm,则AB=__________。
9、在△ABC中,∠A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AEB=45°,则△ABC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
10、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40°,则底角∠B的大小为_________。
三、挑战技能(本大题共60分)
1、(本题6分)如图所示,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C,DF ⊥AB,垂足分别为点E、F,且BF=CE。那么△ABC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2、(本题6分)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ABCD像如图那样折叠,重合部分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3、(本题8分)某数学课外学习小组碰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求其周长。经过思考后,同学甲发言:我认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3;乙同学发言:我认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1。
(1)假如你当时在现场,你的意见如何?为什么?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求周长。
(3)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你能得到一般规律吗?
4、如图7,已知:△ABC的∠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试说明:AD是∠BAC的平分线。
四、拓广探索
1、如图,在△ABC中,AB=AC,∠B与∠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MN∥BC,分别交AB,AC于点M,N,连结AO得到的是什么线?点M、N是什么关系?图中都有哪几个等腰三角形?
2、阅读下列题目,回答问题:
已知: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1) 如图①,过点D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BE+CF=9cm,求线段EF的长。
分析:利用角的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可说明△BDE和△CDF都是_______三角形,所以BE=DE,CF=DF。因为BE+CF=9cm,所以EF=______cm
(2) 如图②,过点D作DE∥AB,交BC于点E,过点D作DF∥AC,交BC于点F。若BC=12cm,求△DEF的周长。
_
E
_
D
_
A
_
B
_
C
_
C
'
B
A
C
M
N
O
第27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