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历史七年级下期末综合检测(A)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历史七年级下期末综合检测(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12 14:1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A)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E地点是(  )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
2.为了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龙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有关贞观年间社会状况的书,他是为了探索下列哪一位皇帝的功绩(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3.右图是某教具厂生产的一种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咸称天子神,往古不得俱。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兵戎不交害,各保性与躯。”西北各部首领,献号“天可汗”给唐太宗的原因是(  )
A.唐朝国力强盛
B.他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C.他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D.他主张对外开放
6.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哪个人物原型创作的(  )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
7.下列图片能入选“隋唐科技文化展”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隋唐时期开凿的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是(  )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秦始皇兵马俑
9.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  )
①西夏 ②辽 ③金 ④蒙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69集古装史诗剧《精忠岳飞》于2013年7月4日起登陆浙江、安徽、山东、天津四大卫视,并在乐视TV超级电视同步首播。岳飞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主要是因为(  )
A.作战勇敢,收复失地
B.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C.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岳飞治军有方
11.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后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12.右图为世界闻名的英雄豪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其历史业绩的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政权
③发动大规模扩张战争
④定都大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某班组织一场朗诵会,小张同学朗读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文学作品就体裁来看属于(  )
A.楚辞 B.汉赋 C.唐诗 D.宋词
14.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
①造纸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16.下列四个人物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对科举制度发出了各自的表白和感慨。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人:我是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荣幸
B.隋朝人:我参加了武举考试,高强的武艺得到施展,很得意
C.唐朝人:我因为吟诗作赋水平高,考中了新科进士,很高兴
D.明朝人:我埋头钻研八股,真才实学得到充分发挥,很值得
17.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对外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18.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劳动的工业。结合右图,既可以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又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本草纲目》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9.清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有这样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此言论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开放五口通商
C.重商轻农 D.君主专制
20.下列汉、元、明、清时期的史实或措施,对中外交流起促进作用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郑和七下西洋 ④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6分,共60分)
21.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指出以上四幅图片中人物的名字(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请选择图二、图三、图四三幅图片中的任意一位人物,对其事迹进行介绍和评价。(3分)
(3)图一、图三人物所处的朝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图四人物所处的朝代为加强专制统治又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4)以上四位人物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应从他们身上学习什么精神和品质?(4分)
22.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材料三 17世纪,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息。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1)材料一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噶尔丹的分裂阴谋不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4分)
23.(2013·泰州学业考)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到了两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材料二 
(2)图一“铜版”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项发明?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什么货币?《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全景式的宋朝社会风俗画卷,请说出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的名称。(6分)
(3)如果你选用以上图片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那么确定的研究主题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和对外贸易。
(4)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是什么?(4分)
24.我们的祖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它像一朵绚丽的奇葩,在文学的殿堂中绽放,也为我们探究历史,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史料。某校七年级(1)班举办了一次以“诗歌与工程建筑”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搜集诗歌】
诗句一 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明·祝万祉《过仙桥》
诗句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诗句三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长城》
【史实探究】
(1)诗句一中描述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请你说出这座桥的名称以及设计和主持建造此桥的人物。(2分)
(2)诗句二中的“此河”指的是什么工程?此河的中心以及包括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分别是什么?(6分)
(3)诗句三是有关秦长城的一首诗。诗句中“防胡”指的是抵御哪一少数民族的进攻?在明朝时为了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又重新修筑了长城,请你说出明长城的东西两至,并说出它是为了抵御哪些民族的进攻而修筑的。(4分)
【能力拓展】
(4)明朝时期,在北京城内营建的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什么?假如你是北京导游请你为来参观的外国友人简单地介绍一下此建筑。(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图识记能力。图片中E处是大运河的中心,结合所学可知是洛阳。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信息“贞观年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年号为“贞观”,他的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题干提示信息“筒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筒车是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故正确答案为C。
4.【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分析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人将品茶视为美的享受,以茶会友,以茶入诗,蔚然成风。故选B。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这一开明政策的感召下,北方和西域各族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6.【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与灵活运用能力。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后人据此创作了《西游记》,因此唐僧的原型是玄奘,故选A。
7.【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识记能力。《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的代表作品。
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敦煌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开凿的,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库内保存有大量的佛经和文书等,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比较长的是西夏和辽,金建立后也曾经与北宋形成短暂的并立,蒙古政权建立于1206年,而北宋灭亡于1127年,并未与北宋同时存在,故选A。
10.【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四个选项叙述都正确,但岳飞受到后人尊敬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坚持抗金,有效地遏止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1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唐朝到宋代南北粮食产量的变化,可判断是农业生产的重心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12.【解析】选B。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他经过多年战争,统一蒙古各部,1206年建立了蒙古政权,之后,他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而定都大都的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所以正确答案是B。
13.【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与识记能力。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其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汉时我国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宋代人们制成了指南针并很快应用于航海,自唐代发明火药后,宋代时制成了大量的火药和火器并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故选D。
15.【解析】选A。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清朝时设军机处,故选A。
1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武举考试开始于唐朝;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录取了很多有才学的人;明朝的八股取士,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综合分析可知,正确答案为C。
1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对外关系”,《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18.【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由题干中的“明朝”可排除B。因为B是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由题干中的“手工业”可排除A、D,A是医学巨著,D是农学巨著,故正确答案为C。
19.【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判断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表明清政府不愿意与外国进行贸易,即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元朝创立行省制度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不属于对外交往的史实。张骞出使西域为亚欧陆上交往的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郑和下西洋是明朝与亚非各国友好交往的史实。故答案选C。
21.【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第(1)题较简单,但却很关键,如果判断错误,将直接影响到后面问题的解答。第(2)题比较灵活,只要选取图一、图二、图三、图四中的任意一位介绍即可,但要注意介绍他们抗击外来侵略的事迹。第(3)题考查明、清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即可。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图一:郑和;图二:郑成功;图三:戚继光;图四:康熙帝。
(2)图四:康熙帝在1685-1686年组织清军进行了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打败沙俄侵略者,并与沙俄政府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境。(提示:也可选择图一、图二或图三人物,只要史实正确,言之有理即可)
(3)图一、图三人物所处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废除丞相制,把朝廷的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恐怖专政;实行“八股取士”。图四人物所处的朝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雍正帝时开始设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军机处”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继续实行“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
(4)共同之处:他们都为国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要学习他们坚强勇敢、不怕困难、为祖国勇于献身的精神。
2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一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唐朝和吐蕃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和亲和会盟。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元朝的统一促进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据此回答第(2)题。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噶尔丹勾结沙俄,大搞分裂,发动叛乱”可以判断分裂祖国的行为是不得人心的;“康熙帝三次率军亲征”反映了康熙帝平叛的决心和正确的策略。由此可以归纳出主要原因。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藏族。
(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3)原因:①噶尔丹勾结沙俄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②康熙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识图、分析和运用能力。第(1)题中材料一出自课本,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解题关键在于明确题干要求为“经济重心南移的政治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其政治原因是南方相对稳定。第(2)题为基础题,利用所学知识可直接回答。解答第(3)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每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问题或现象,做到图与史的结合。第(4)题在于能够正确理解材料中信息“规定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其他港口”,为清朝实施的闭关政策,注意题干中要求为闭关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答案:(1)经济重心南移(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南方相对稳定。
(2)印刷术。纸币。瓦舍。
(3)经济重心南移和科技的发展。
(4)闭关锁国。造成中国近代经济落后。
24.【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第(1)题答题关键在于能够充分利用提示信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即可得出该桥为赵州桥;第(2)题关键点在于能够利用信息“尽道隋亡为此河”可得出此工程与隋朝有关,即可判断“此河”为隋朝大运河,其他依据所学基础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3)题明确秦长城与明长城的区别,秦长城的修建在于抵御匈奴的进攻,明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第(4)题首先判断出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故宫,介绍此建筑时注意结合它的整体布局与基本建筑。
答案:(1)赵州桥,李春。
(2)隋朝大运河。中心:洛阳。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3)匈奴。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为了防范蒙古骑兵南下。
(4)故宫。故宫原叫紫禁城,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是北京城的核心,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位于南半部的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主体,位于北半部的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辅以东西六宫和御花园,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居住的地方。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回答符合题意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