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17:5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有四位同学给老师看了自己阅读鲁迅作品后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述了鲁迅和恩师的交往,塑造了一位生活中不拘小节、治学上严谨认真、没有民族偏见的先生形象。
B.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生机盎然的乐园、天真烂漫的伙伴、方正质朴的先生,这些都是他童年生活中美好的记忆。
C.鲁迅在《社戏》中写划船去赵庄看戏时,将月下水乡描绘得清新、朦胧,让人仿佛闻到了江南泥土那沁人心脾的芬芳,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杂文中,鲁迅用尖锐、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批判了反动当局丑恶的嘴脸,读来如同欣赏一曲热烈、欢腾的乐章。
二、基础知识综合
语文老师:1921年2月8日,旧历大年初一,鲁迅写道:“晴。春节放假。上午寄新青年社说稿一篇。”这一“稿”,就是小说《故乡》。
晓强:这篇文章和《社戏》都选自鲁迅的小说集《______》。学习《故乡》时,我们梳理了故乡和故乡人的变化,这种变化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文老师:你说的对。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目的正在此,揭示精神上的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你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还感受到什么呢?
晓强: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情怀、敢于斗争的战斗品格、坚定的人民立场,是新时代弘大民族精神、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宝贵财富。
2.请你写出横线处的书名。
3.划线句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三、语言表达
4.阅读《播种者》(节选),根据语境在横线上仿写句子,表达你对鲁迅先生的敬意。
播种者(节选)
——为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纪念而作
艾青
在贫瘠的土地上,
在荒漠的原野里,
曾经以辛勤的臂和温热的汗
垦殖而又灌溉,
把种子夹着希望播撒的
你——无比勤劳的园丁
远逝我们而长卧于泥土下
已经历了四个秋天了。
……如今
在你的脚迹所踏过的
光漠的土地山,
经历了数度的风霜雨雪,
你手戴的花木
已繁茂得翠绿成荫了;
而这为你所深爱的土地,
也以对于你耕耘的感激
滋长出遍野鲜美的绿苗……
你是开垦荒漠、无畏创新的拓荒者,
你是历经风霜、唤醒国魂的大先生。
四、综合性学习
5.九年级(8)班的同学们正在开展以“做自信、自强的少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为本次探究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仿照示例补充活动形式。
示例:自信、自强人物图片展
形式一:
形式二:
(3)中国古典诗词中不乏表现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的诗句,请你写出两句。
(4)自信、自强的精神其实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结合的。小锋很热爱篮球运动,但是他几次报名参加学校篮球队都因身材过于瘦小被拒绝。小峰很苦恼,情绪低沉。请你引用一两句名言劝劝小锋,使他振作起来。
五、名句名篇默写
6.根据语境给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古诗文名句。
你作为边塞驿站的文书,整理岑参的军旅手札时,发现他记录了这样一段经历:寒冬送别武判官那日,(1)“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清晨巡视时看到“鸡声茅店月,(2) ”(温庭筠《商山早行》)的早行队伍。正午随太守出猎,目睹(3)“ ,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豪迈场景。宴席上听闻友人被贬二十三年,不禁想到刘禹锡(4)“ ,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境遇。酒酣时有人高歌(5)“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众人却因燕然未勒的困境陷入(6)“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哀伤。夜深独坐,你提笔写下(7)“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又想起先帝(8)“ , ”的嘱托(《出师表》),决心继续坚守边关。
六、名著阅读
7.2024年春晚的主题为“龙行龘龘,欣欣家国”。据《康熙字典》记载,“龘”字源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dá)”。意为龙腾飞的样子。“龘”字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人们将其引申为一种坦荡直率的性格热烈或昂扬的生活方式。下列《水浒传》中的人物,可以称为“龘”的是哪一位?请结合名著内容阐述理由。
A.武松 B.林冲 C.鲁智深
8.小文要参加阅读节中的以“爱·力量”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下面《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首。请你提出建议,并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沙太阳照着一片白沙沙上印着我们的脚迹 我们走在江水的边沿 江水在风里激荡 我们呼叫着摆渡的过来 但呼声被风飘走了
七、诗歌鉴赏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①。
不展芳尊②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①社神:土地神。古代每逢社日(分春社、秋社两种)有祭祀土地神,祈祝丰收的习俗。②尊,古代盛酒器具。
9.这首诗描写了元宵节哪些民俗?
10.请从修辞角度对“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进行赏析。
八、作文
11.读书节上举办了征文活动,请你参与。
阅读下面材料,你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记叙性文章,也可以写议论性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500字;(3)不出现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诺言是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一盏从深夜里亮起的灯火曾照亮它。你用汗水为它浇灌,用文字为它取暖,用漫长的孤独陪伴它无声地生长。茅盾说:“天亮之前有一个时间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 但它不会辜负你的心血。 终有一日,它会勇敢钻出地面,大地也为之振奋。
九、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曹刿论战(节选)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②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景公举兵欲伐鲁
景公举兵欲伐鲁,问于晏子。晏子对曰:“不可。鲁好义而民戴之,伯禽之治存焉,故不可攻。攻义者不祥,危安者必困。且婴闻之,伐人者德足以安其国,政足以和其民。今君好酒而辟,德无以安国;厚籍敛,意使令,无以和民。德无以安之则危,政无以和之则乱。未免乎危乱之理,而欲伐安和之国,不可。不若修改而待其君之乱也。”公曰:“善。”遂不伐鲁。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乡人曰/其真无马邪(《马说》)
B.战于长勺/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公将鼓之/久之,目似瞑。(《狼》)
D.可以一战/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公问其故/故虽有名马(《马说》)
B.忠之属也/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C.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D.民弗从也/战则请从
14.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曹刿与晏子都认为战争取胜的关键在于取信于民。
B.鲁庄公和齐景公都能虚心听取谋士的建议。
C.曹刿通过观察敌情把握战机,晏子则从政治角度分析战争可行性。
D.甲文详写论战过程,乙文侧重劝谏策略。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厚籍敛,意使令,无以和民。
16.曹刿和晏子在劝谏方式上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分析。
十、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
①人工智能作为工业4.0时代的技术代表,已经深深嵌入社会各行各业。尤其是2023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和持续迭代升级,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很多专家看来,这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教育的简单相加,更是教育理念与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②华东师范大学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2人工智能教育蓝皮书》显示,目前大部分教师已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具体的应用主要在备课和管理阶段,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③广州奥林匹克中学牧师李可丹的地理课堂上,她借助“智影”生成数字人和课堂导入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李可丹打开AI绘画工具,让学生写出地貌特征的描述提示词,根据提示词生成图片,一场关于地貌的课堂人机对话随机展开。在学生不断补充和修改关键词后,喀斯特地貌最终完整呈现在大家眼前。
【材料二】
①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以来,大学和职业院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传真实训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中学阶段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虚拟实验室也不断推陈出新,日趋成熟。②就连小学和幼儿园也紧跟趋势,主动创新。以深圳、广州这两个城市的小学和幼儿园为例,通过整合数字技术合成技术打造“人工智能科创教室““无边界科创空间”“AR智慧教室”等新颖的学习空间,变革教学方式,让小学生小朋友充分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学习乐趣。
【材料三】
①科技发展为教育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利用这些工具,也要以此促进自身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的产生。②“既然人工智能在知识传输上有更出色的表现,那么教师应该怎么教?”作为北京十一学校人工智能实验课程的主讲教师,郑子杰常常思考这个问题。“相比较传授知识和提升分数,我更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等,这些能力单纯靠智能工具是无法培养的。”郑子杰说。③在郑子杰的课堂上,学生孙公博萌生了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古代碑帖进行修复的灵感,他把张猛龙碑作为研究对象,在郑子杰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关于图像修复和图像翻译的研究资料,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算法来实现修复工作。去年5月凭借这一成果,他夺得了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世界杯”——2023年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机器人与智能机器项目”的奖项。
17.上述材料的核心内容是______。
18.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必须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
B.人工智能实验课程教师郑子杰认为,学生综合能力单纯靠人工智能工具是无法培养的。
C.材料一中,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人工智能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D.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说明在科技发展中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课堂变革和教学方式变化,以及教与学观念的变化。
19.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能否去掉?请任选一个,简述你的理由。
我更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江姐,我一生的榜样
张桂梅
①江姐的艺术形象,大家都很熟悉,蓝布旗袍、红色毛衣、洁白围巾。她是我一生的榜样。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
②读小学时,我是班长,学会的第一首歌是《东方红》。我成了少先队员,戴上了红领巾。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我们一路哼唱的歌是:“翻过小山岗,走过青草坪,烈士的墓前来了红领巾……”
③读中学时,学校排练歌剧《江姐》,选了我做主演,我别提多高兴了。我们的首场演出在一家俱乐部,观众是附近的学生、老师、农民和工人。观众席上,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演出结束后,观众掌声很热烈。他们不敢相信,一群中学生会把这个歌剧演得这么好。
④江姐的形象,又美又忠诚纯粹,我很佩服。她的唱段和台词,我倒背如流。一开始孙明霞送江姐上船时,江姐唱的是:“看长江,看长江,战歌掀起千层浪;望山城,望山城,红灯闪闪雾茫茫,一颗心似江水奔腾激荡,乘江风破浓雾飞向远方。”孙明霞唱:“祝你像江上白帆乘风破浪,祝你像山间青松傲雪凌霜!”
⑤学江姐,她的坚强无畏,她的忠诚信仰,成了我一生的楷模。
⑥18岁那年,我从城市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我到工段熟悉工作,记得那里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我参加了养路段的大会战,任务是保证运木材的便道畅通。一天山坡塌方,把我整个人埋了起来,幸亏工人们手脚麻利,从土里救出我一条命……
⑦后来,我阴差阳错地成了林业局子弟学校的老师。我当时没读过师范,也没进过大学,中学出来教中学,心里真有点发怵。初为人师的种种不适应,并没有压倒我。我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给他们洗衣服,缝扣子,被评为先进工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革命精神始终滋养着我。与“江姐”们比,我差得远呢!我心里一直想着歌剧《江姐》中的经典形象和情节,那时我最经常唱的,就是《红梅赞》。
⑧再后来,我调到丽江华坪工作,健康出了问题,又遭遇家庭变故。在同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工作中,我体会到教育对山区女性的重要性,在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创办了免费的女子高中,为此吃了些苦。在持续家访中,我更加坚定了办好女子高中的信念。仔细想想,为什么做这些?这其中有我对这片土地的感恩和感情,更多的,则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⑨每周一,我们女子高中全体师生在大操场上宣誓,面对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的红色大字。每周六上午,我们全体上思想政治课,讲革命前辈红色故事。课间操,学生们一起跳“南泥湾”。我年纪越来越大了,但我希望孩子们记住江姐,也记住在女子高中的那“一抹红”,这将是她们终生受用的财富。
⑩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有学生和我说:“我上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入党,要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我们在学生心中深埋一颗颗红色种子,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删改)
20.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1.江姐具有无畏坚强的精神、忠诚信仰的品德。请简要概括这种精神和品德影响“我”的几件事。
①18岁,来云南支边,冒着死亡危险参加养路段大会战;
② ;
③ 。
22.下列加点的词句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1)父亲得意地向身边人介绍我这个“江姐”:“这是我的姑娘!这是我的姑娘!”
(2)我从城市来云南支边,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林业系统工作,一头扎进了大山里。
23.文章结尾处引用学生的话,请探究其中蕴含的意义。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丰富情感,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无私奉献的情怀。
B.读中学时演江姐,唱段和台词倒背如流,突出“我”对江姐崇高气节的崇拜。
C.文中写中甸“满山都是松树,郁郁葱葱,高耸入云”,旨在表现山区风景宜人。
D.本文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我”践行江姐精神,暗线是江姐精神的传承。
《2025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2.呐喊 3.“弘大民族精神”动宾搭配错误,应改为“弘扬民族精神”
4.示例:你是播撒希望、培育英才的教育家,你是笔锋犀利、洞察世事的思想家。
5.(1)青春在拼搏中闪光
(2) 自信、自强故事讨论会 自信、自强诗词朗诵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小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别气馁!爱迪生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训练,你定能在球场发光!
6. 北风卷地白草折 人迹板桥霜 为报倾城随太守 怀旧空吟闻笛赋 闲来垂钓碧溪上 羌管悠悠霜满地 直挂云帆济沧海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7.示例一:我认为武松符合,他活得坦荡直率,热烈飞扬。他胆识过人,景阳冈打虎;他知恩图报,嫉恶如仇,醉打蒋门神;不向恶势力低头,为报兄长之仇,怒杀西门庆;他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在二龙山落草,后来投奔梁山泊,成为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他的一生,轰轰烈烈,算得上是活出了自己的热烈。
示例二:我认为鲁智深符合:他嫉恶如仇,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他实力超群,能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播;他忠肝义胆,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他的一生轰轰烈烈,凭着本心而活,最终结局也是最为圆满,快意人生非他莫属。
8.我建议选《树》,诗人从原野上一棵棵“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了“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的联想。艾青赋予那些生长在大地上的一棵棵树以活生生的性格,以独具的眼光看到了“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的潜在事实,把它们作为一个伟大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力量的象征。树和树,因家国之爱团结在一起,同时具有不屈向上的生命力,符合“爱·力量”这个主题。
9.参考答案:赏月、观灯、游街、赛社神 10.比喻。把美人比喻成玉,把月色比喻成闪光的银子。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带着欢欣的笑意在月下燃烧,月亮如水似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元宵节人美月美,也体现了作者欢乐的情感。
11.例文:
那一次小小的坚守
记得儿时,我对于一切培训班都毫无兴趣,只是傻傻的全部都上,直到上了第一节作文课。
“拿起你们的笔,记下你们心里最真实的想法。”清晰地记得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虽然小小的我并不懂老师展示的范文的深层含义,但那优美的文字,如同春天的花园,百花争奇斗艳,惊艳了我的眼睛;又如美丽的紫藤瀑布,流进我的心间,深深地震撼着我当时幼小的心灵。
那时,我便喜欢上了作文。
也许是因为不常写日记,我的作文水平进步不快。“蜗牛的速度都比你的作文水平进步速度快。”那是老师当时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我发现,曾经让我深深热爱的写作已经成了一种负担,正好学期结束,我在报不报名下一学期的课的时候徘徊,念之间,就可以放弃我坚守了两年的作文。不过,不知道是什么念头在作祟,最后我还是拉着妈妈填写了报名下一学期的课表。
这个难关,有惊无险地度过。几个月后,语文老师把全班的期中考作文收上去看。发下来时,我的答题卡上多了这么一句话:“作文描写到位,有叙述,有描写,但是字太小,留给老师印象不好,所以扣分多。”当时的我看到这句评语后,整个人愣了一下,莫名的心中涌出了一股喜悦,如同清冽甘澈的清泉流进心底,带着一丝甜味。我甚至没有注意到后面关于自己的评价,只是沉浸在被老师认可的喜悦中。
曾听闻达·芬奇初学画画时,他的老师让他画鸡蛋,从不画别的。日复一日,达·芬奇不耐烦了,经过老师的安慰和劝说他还是坚守了下来,并且成为了出色的画家。我思考过,为什么他当初厌烦的时候没有放弃呢 a
还是因为热爱!因为热爱,达·芬奇才会坚守并成功。也许我在写作上的天分并不高,可是因为热爱,因为那一次小小的坚最终获得了认可。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坚守,所以成功。
12.C 13.D 14.A 15.(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2)征收赋税沉重,频繁下令役使百姓,无法使百姓和睦。 16.曹刿通过对话直接指出鲁庄公的不足(如“肉食者鄙”),强调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晏子则以“攻义不祥”“修政待乱”的逻辑,从正反两面劝谏齐景公,语言委婉但立场坚定。
17.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影响。 18.A 19.不能轻易去掉。对于“更”字,它表示了一种程度的递进或比较。在这里,“更重视”意味着在多个方面中,作者更看重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如果去掉“更”,虽然意思仍然清晰,但缺少了强调意味,因此“更”字不能去掉。(对于“等”字,它表示列举未尽,还有其他的项目或情况。在这里,“等”字意味着除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之外,还有其他的能力或素质也是作者所重视的。如果去掉“等”,句子就变成了“我更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合作和沟通能力”,这可能会让读者误以为作者只看重这几个方面的能力,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方面。因此,“等”字也不能去掉。)
20.第一段写了江姐的艺术形象以及“我"喜爱的经典、歌曲,突出江姐在我心中的崇高地位,她是“我”的榜样,也直接点明了标题,引出下面江姐影响“我”人生的故事。 21. 后来,到林业局子弟学校,顶住压力当山区学校教师; 再后来,调到丽江华坪,克服困难创办免费女子高中。 22.(1)句中连用两个感叹号(或: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更能体现父亲为女儿出演江姐的激动和自豪。(2)“扎”意为“钻进”(投入),突出了“我”对山区工作的专注和热忱。 23.(1)说明高中办学理念已初见成效(2)红色教育对学生人生观产生了深远影响(3)表明红色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24.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