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02 14:41:27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测试)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监视(jiān jiàn)    忙碌(lù liù)    散落(lào luò)   
驮着(duò tuó)    刺猬(wèi wei)    云缝(fèng féng)   
捉迷藏(zhuō zuō)   草棚(cǎo chǎo)   
2.(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dài cì hū rán cōng máng cōng míng zhuī gǎn yì kē zǎo
                       
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比一比,组词语。
枣    棵    匆    缓   
束    颗    沟    暖   
4.(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课时练习)选词填空。
凝视 注视
(1)猫一动不动地   着洞口,等着老鼠出来。
(2)她坐在窗口,   着夜幕渐渐笼罩在林荫道上。
5.(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测试)按课文原文填空。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   红枣儿,风儿一吹,   摆动,如同无数颗   的玛瑙   ,看着就让人眼馋。
(2)一天晚上,新月斜挂,   的月光透过枝叶,   地洒在地上。
6.(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挂满红枣的树杈慢慢弯下来。(缩句)
(2)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改为肯定句)
(3)红枣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仿写比喻句)
7.(【基础练习】《带刺的朋友》(语文部编三上))给下列各句排序。
(  )这样一快一慢,鱼鳞身上出现了一圈松(夏季)一圈紧(冬季)的痕迹。
(  )鱼的生长跟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  )于是,人们根据鱼的“生长圈”,计算出鱼的年龄。
(  )秋冬季节,气温低,鱼儿长得慢。
(  )有的科学家叫它“生长圈”。
(  )春夏季节,气温高,鱼儿吃得多,长得快。
二、现代文阅读
8.(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课内阅读。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 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文第三段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请从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写在下面。
(2)选文中,作者一开始称刺猬是“那个家伙”,后来变成“小东西”,从中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9.(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儿,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番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2)给短文中的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浑身长满了   。
(4)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1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象和猴子
从前,一头大象跟一只猴子吵嘴。大象身体壮实,感到自豪,说道:“你瞧,我个子大,
体格壮,能推倒一棵大树,你呢?”
猴子引以自豪的是会爬树,说道:“我会爬树。你能爬到树上,用尾巴把自己倒挂树枝吗?”
他俩互不服气,去找猫头鹰评理。猫头鹰对他们说:“你们瞧,河对面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果树,你们去把果子给我摘下来,我再评理。”
于是大象和猴子来到河边。然而,(奔 驰、奔腾)的河水把猴子吓住了。
“还是站到我的背上来吧!”大象骄傲地说,“我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我可不在乎。”
猴子爬到大象背上,他俩很快地过了河。
高大的果树(屹立、挺立)在河边,成熟的果子挂在树梢上。大象想
用鼻子够果子,果子太高够不着;想把大树推倒,树太大推不动。
“这回该看我的了。”猴子自豪地说,“爬树是我的拿手好戏。”说罢,敏捷地爬了上去,摘下树梢的果子。
他们渡河回来,把果子交给了猫头鹰。
“现在能给我们讲讲,谁比谁强吗?”大象和猴子一齐说道。
“这个问题,谁能答得上来呢?”猫头鹰 说,“你们俩谁也不能单独把果子摘回来。现在你们摘回来了,是你们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一个负责渡河,一个负责摘果子。”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词。
(2)查字典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引以为豪:   
(3)填空。
①“特长”的意思是   。大象的特长是   ,猴子的特长是   。
②起初,它们都为自己的特长感到自豪,在短文中找到“自豪”的近义词是   ,“自豪”本来的意思是   。
(4)读了这侧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jiān;lù;luò;tuó;wei;fèng;zhuō;cǎo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jiān、lù、luò、tuó、wei、fèng、zhuō、c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答案】带刺;忽然;匆忙;聪明;追赶;一颗枣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刺、忽、匆、追、颗”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带刺、忽然、匆忙、聪明、追赶、一颗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枣树;一棵树;匆匆;缓慢;一束;颗粒;水沟;温暖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枣树、一棵树、匆匆、缓慢、一束、颗粒、水沟、温暖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答案】(1)注视
(2)凝视
【知识点】词义;带刺的朋友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凝视:是非常专注的看,用心的看,即使别人来了也不知道。
注视:只是你用你的眼在看,在观察。
故答案为:(1)注视;(2)凝视。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答案】(1)一颗颗;轻轻;飘香;晃来晃去
(2)朦胧;斑斑驳驳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一颗颗、轻轻、飘香、晃来晃去
(2)朦胧、斑斑驳驳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1)树杈弯下来。
(2)我恍然大悟:这是刺猬。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知识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树杈弯下来。
(2)我恍然大悟:这是刺猬。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答案】4-1-6-3-5-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故答案为:4-1-6-3-5-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8.【答案】(1)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着、跑去了
(2)作者对刺猬的情感是由讨厌到喜欢。
(3)选文具体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语,细读句子就能找到答案。
(2)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着、跑去了
(2)作者对刺猬的情感是由讨厌到喜欢。
(3)选文具体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
(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9.【答案】(1)肢;保护
(2)quán;bēi
(3)很短;锐利;有力;钢针一样的硬刺
(4)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5)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保护: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保护:着重于 护 :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故答案为:(1)肢;保护
(2)quán;bēi
(3)很短、锐利、有力、钢针一样的硬刺。
(4)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5)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10.【答案】(1)奔腾;挺立
(2)用来作证据或理由。
(3)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不在乎;动作敏捷,会爬树;骄傲;因为自己是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感到光荣。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或生活中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屹立:指人的面貌,精神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挺立:同直立,直直的站,多指人,形容形象高大。奔驰:车马等快速地跑.奔腾:跳跃着奔跑。
(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引以为豪:借某个事或物当成自己的荣耀.引:用来作证据或理由。
(3)①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②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短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奔腾;挺立
(2)用来作证据或理由。
(3)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不在乎;动作敏捷,会爬树;骄傲;因为自己是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感到光荣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或生活中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3)①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 1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测试)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监视(jiān jiàn)    忙碌(lù liù)    散落(lào luò)   
驮着(duò tuó)    刺猬(wèi wei)    云缝(fèng féng)   
捉迷藏(zhuō zuō)   草棚(cǎo chǎo)   
【答案】jiān;lù;luò;tuó;wei;fèng;zhuō;cǎo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jiān、lù、luò、tuó、wei、fèng、zhuō、cǎo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带刺的朋友同步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dài cì hū rán cōng máng cōng míng zhuī gǎn yì kē zǎo
                       
【答案】带刺;忽然;匆忙;聪明;追赶;一颗枣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刺、忽、匆、追、颗”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带刺、忽然、匆忙、聪明、追赶、一颗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比一比,组词语。
枣    棵    匆    缓   
束    颗    沟    暖   
【答案】枣树;一棵树;匆匆;缓慢;一束;颗粒;水沟;温暖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枣树、一棵树、匆匆、缓慢、一束、颗粒、水沟、温暖
【点评】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4.(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课时练习)选词填空。
凝视 注视
(1)猫一动不动地   着洞口,等着老鼠出来。
(2)她坐在窗口,   着夜幕渐渐笼罩在林荫道上。
【答案】(1)注视
(2)凝视
【知识点】词义;带刺的朋友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凝视:是非常专注的看,用心的看,即使别人来了也不知道。
注视:只是你用你的眼在看,在观察。
故答案为:(1)注视;(2)凝视。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5.(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测试)按课文原文填空。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   红枣儿,风儿一吹,   摆动,如同无数颗   的玛瑙   ,看着就让人眼馋。
(2)一天晚上,新月斜挂,   的月光透过枝叶,   地洒在地上。
【答案】(1)一颗颗;轻轻;飘香;晃来晃去
(2)朦胧;斑斑驳驳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一颗颗、轻轻、飘香、晃来晃去
(2)朦胧、斑斑驳驳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按要求改写句子。
(1)挂满红枣的树杈慢慢弯下来。(缩句)
(2)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改为肯定句)
(3)红枣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仿写比喻句)
【答案】(1)树杈弯下来。
(2)我恍然大悟:这是刺猬。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知识点】修辞手法;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故答案为:(1)树杈弯下来。
(2)我恍然大悟:这是刺猬。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基础练习】《带刺的朋友》(语文部编三上))给下列各句排序。
(  )这样一快一慢,鱼鳞身上出现了一圈松(夏季)一圈紧(冬季)的痕迹。
(  )鱼的生长跟气候有直接的关系。
(  )于是,人们根据鱼的“生长圈”,计算出鱼的年龄。
(  )秋冬季节,气温低,鱼儿长得慢。
(  )有的科学家叫它“生长圈”。
(  )春夏季节,气温高,鱼儿吃得多,长得快。
【答案】4-1-6-3-5-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故答案为:4-1-6-3-5-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8.(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课内阅读。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 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
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文第三段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请从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写在下面。
(2)选文中,作者一开始称刺猬是“那个家伙”,后来变成“小东西”,从中作者对刺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答案】(1)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着、跑去了
(2)作者对刺猬的情感是由讨厌到喜欢。
(3)选文具体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1)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语,细读句子就能找到答案。
(2)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着、跑去了
(2)作者对刺猬的情感是由讨厌到喜欢。
(3)选文具体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
(2)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9.(人教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3.带刺的朋友)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儿,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番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字词。
(2)给短文中的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浑身长满了   。
(4)仔细阅读短文,说说刺猬的硬刺有什么作用。
(5)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答案】(1)肢;保护
(2)quán;bēi
(3)很短;锐利;有力;钢针一样的硬刺
(4)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5)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保护:护卫着,看守住,使不受伤害。保护:着重于 护 :妥善护卫、照顾,不使受损伤。手段不一定是用武力。对象多是人或某些事物。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故答案为:(1)肢;保护
(2)quán;bēi
(3)很短、锐利、有力、钢针一样的硬刺。
(4)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
(5)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3)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1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带刺的朋友》同步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象和猴子
从前,一头大象跟一只猴子吵嘴。大象身体壮实,感到自豪,说道:“你瞧,我个子大,
体格壮,能推倒一棵大树,你呢?”
猴子引以自豪的是会爬树,说道:“我会爬树。你能爬到树上,用尾巴把自己倒挂树枝吗?”
他俩互不服气,去找猫头鹰评理。猫头鹰对他们说:“你们瞧,河对面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果树,你们去把果子给我摘下来,我再评理。”
于是大象和猴子来到河边。然而,(奔 驰、奔腾)的河水把猴子吓住了。
“还是站到我的背上来吧!”大象骄傲地说,“我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我可不在乎。”
猴子爬到大象背上,他俩很快地过了河。
高大的果树(屹立、挺立)在河边,成熟的果子挂在树梢上。大象想
用鼻子够果子,果子太高够不着;想把大树推倒,树太大推不动。
“这回该看我的了。”猴子自豪地说,“爬树是我的拿手好戏。”说罢,敏捷地爬了上去,摘下树梢的果子。
他们渡河回来,把果子交给了猫头鹰。
“现在能给我们讲讲,谁比谁强吗?”大象和猴子一齐说道。
“这个问题,谁能答得上来呢?”猫头鹰 说,“你们俩谁也不能单独把果子摘回来。现在你们摘回来了,是你们发挥了各自的特长:
一个负责渡河,一个负责摘果子。”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字词。
(2)查字典解释划线字的意思。
引以为豪:   
(3)填空。
①“特长”的意思是   。大象的特长是   ,猴子的特长是   。
②起初,它们都为自己的特长感到自豪,在短文中找到“自豪”的近义词是   ,“自豪”本来的意思是   。
(4)读了这侧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1)奔腾;挺立
(2)用来作证据或理由。
(3)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不在乎;动作敏捷,会爬树;骄傲;因为自己是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感到光荣。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或生活中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知识点】童话故事阅读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屹立:指人的面貌,精神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挺立:同直立,直直的站,多指人,形容形象高大。奔驰:车马等快速地跑.奔腾:跳跃着奔跑。
(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引以为豪:借某个事或物当成自己的荣耀.引:用来作证据或理由。
(3)①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②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短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奔腾;挺立
(2)用来作证据或理由。
(3)特别擅长的技能或特有的工作经验;个子大,体格壮,在急流里游泳不在乎;动作敏捷,会爬树;骄傲;因为自己是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感到光荣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在工作或生活中要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
(3)①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②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