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热点.重难点】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热点.重难点】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5-20 21:2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热点.重难点 第三单元
一.试题(共18小题)
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
满天的 fán xīng    ,满墙的téng luó    ,duǒ    在母亲xī    下的小猫,林间传来的阵阵松tāo    ……都是我对家乡永不màn miè    的记忆。
2.选字组词。
(1)练 炼 锻     训     熟        钢
(2)飘 漂    泊
   扬    流    落
(3)挥 辉  煌
 手    映    舞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A.xiāo B.sù 潇洒     肃静     萧条    
(2)A.zhàn B.diàn 淀粉     绽放     破绽    
(3)A.cháng B.tǎng 流淌     徜徉     淌眼泪    
4.多音字注音组词。
倒 dǎo    dào   
重 chóng    zhòng   
5.照样子,写词语。
(1)例:毛茸茸(ABB式)    、   
(2)例:姗姗来迟(AABC式)    、   
(3)例:白雪皑皑(ABCC式)    、   
6.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流苏    的雪花  的朝霞
 的金晖    的光华  的树枝
7.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寂静 B.安静C.镇静 D.平静
(1)同学们在   的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学习。
(2)   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牧民们开始歌唱了。
(3)   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迷人。
(4)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   ,保持头脑清醒。
8.结合语境,选择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强调或引出下文。
D.表示声音延长。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2)“卖——扇子啦!”   
(3)“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9.请辨别下列诗句分别描写了什么时候的“绿”。(填序号)
A.初春
B.晚春
C.初夏
(1)草木成荫满目翠    
(2)草色遥看近却无    
(3)树头新绿未成阴    
10.古人常常咏诗颂植物,请根据自己的积累或查阅的资料,将下列植物的名字填入诗句中。
桂花 葵花 菊 梅花 荷花 芙蓉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2)   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    向日倾。
(4)莫羡三春桃与李,   成实向秋荣。
(5)不是花中偏爱    ,此花开尽更无花。
(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    便不同。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12.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13.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
A.一碧千里 B.郁郁葱葱 C.朱唇皓齿
1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是(  )说的。
A.雨果 B.拜伦 C.雪莱 D.普希金
15.读《短诗三首》,完成练习。
(1)“漫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忘记”?为什么?
   
(2)仿写:你与自己母亲的回忆都停留在了哪些地方?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3)《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风雨指的是:   ;“心中的风雨来了”,风雨可能指的是:   、   和    。
16.口语交际。
母亲节要到了,班里将组织一次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不超过15字)
(2)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吗?请举两个例子。
事例一:    事例二:   
(3)假如今天是母亲节,请你拟一则微信,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与祝福之意,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17.阅读现代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荷叶 母亲(节选)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    ,她的代表作有诗集《   》《   》。
(2)《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    ;“心中的风雨”指的是    ,它与《荷叶 母亲(节选)》中“   ”意思相同。
(3)《荷叶 母亲(节选)》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    ,把“我”比作    。
(4)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相同,共同表达了    之情。
1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白桦(节选)
叶赛宁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语文要素朗读两首诗歌,结合补充资料完成下表。
《白桦》(节选) 《竹石》
相同点 都是    。
不同点 体裁上属于    诗。诗中的白桦是诗人家乡的象征,诗人借对白桦    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    和    的热爱之情。 体裁上属于    诗,句式更整齐。诗中的竹子是诗人    的写照,诗人借对竹子    形象的赞美,表达自己的    。
(2)请用“〇”圈出这两首诗中的韵脚。我发现《白桦》(节选)押    韵,《竹石》押ong(包括eng)韵。
(3)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徜徉”原本的意思是    ,用在《白桦》(节选)中,写出了朝霞    的状态,“姗姗来迟”是说朝霞    。
(4)《白桦》(节选)中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    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   。《竹石》中的竹子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   ”“   ”等词语中看出的。
(5)选择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把《白桦》(节选)中加点的三个短语串联起来,可以体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光线 天气)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引发了白桦的变化,呈现出一幅极富    (静态美 动态美)的画面。
期末热点.重难点 第三单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读句子,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
满天的 fán xīng  繁星 ,满墙的téng luó  藤萝 ,duǒ  躲 在母亲xī  膝 下的小猫,林间传来的阵阵松tāo  涛 ……都是我对家乡永不màn miè  漫灭 的记忆。
【考点】看拼音写汉字.
【答案】繁星 藤萝 躲 膝 涛 漫灭
【分析】考查了看拼音写字词。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字词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
【解答】故答案为:
繁星 藤萝 躲 膝 涛 漫灭
【点评】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字词。
2.选字组词。
(1)练 炼 锻  炼  训  练  熟  练   炼 钢
(2)飘 漂  漂 泊  飘 扬  漂 流  飘 落
(3)挥 辉  辉 煌  挥 手  辉 映  挥 舞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炼 练 练 炼;
(2)漂 飘 漂 飘;
(3)辉 挥 辉 挥。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1)锻炼:通过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和工作实践,使觉悟、工作能力等提高。
训练: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
熟练: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
炼钢:熔炼生铁或废钢,排除杂质,降低碳素含量,得到合乎要求的钢。
(2)漂泊:随波浮动或停泊。
飘扬:在空中随风摆动。也作飘飏。
漂流:漂在水面随水浮动。
飘落:飘着降落下来。
(3)辉煌:光彩夺目,光辉灿烂。
挥手:举手摆动。
辉映:照耀;映照。
挥舞:举起手臂(连同拿着的东西)摇动。
根据词义,应依次选:(1)炼、练、练、炼;(2)漂、飘、漂、飘;(3)辉、挥、辉、挥。
故答案为:
(1)炼 练 练 炼;
(2)漂 飘 漂 飘;
(3)辉 挥 辉 挥。
【点评】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3.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A.xiāo B.sù 潇洒  A  肃静  B  萧条  A 
(2)A.zhàn B.diàn 淀粉  B  绽放  A  破绽  A 
(3)A.cháng B.tǎng 流淌  B  徜徉  A  淌眼泪  B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1)A B A;
(2)B A A;
(3)B A B。
【分析】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即可。
【解答】故答案为:
(1)A B A;
(2)B A A;
(3)B A B。
【点评】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
4.多音字注音组词。
倒 dǎo 摔倒  dào 倒立 
重 chóng 重复  zhòng 重量 
【考点】汉字读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多音字的辨析和组词。如何辨析多音字,以义辨音是区别多音字读音的基本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把字音和字义结合起来积累和掌握。
【解答】倒:[dǎo]竖立的东西躺下来。可组词:摔倒。[dào]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可组词:倒立。
重:[zhòng]重量。可组词:重量。[chóng]重复。可组词:重复。
故答案为:
摔倒 倒立
重复 重量
【点评】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不同的词义来确定读音,我们学习过很多多音字,注意积累,了解它们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5.照样子,写词语。
(1)例:毛茸茸(ABB式)  笑哈哈 、 金灿灿 
(2)例:姗姗来迟(AABC式)  井井有条 、 彬彬有礼 
(3)例:白雪皑皑(ABCC式)  白发苍苍 、 金光闪闪 
【考点】词语仿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词语仿写的能力,完成此类题目要注意分析所给例词在结构及内容上的特点,然后进行仿写。
【解答】故答案为:
(1)笑哈哈 金灿灿;
(2)井井有条 彬彬有礼;
(3)白发苍苍 金光闪闪。
【点评】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6.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洁白 的流苏
 晶亮 的雪花
 姗姗来迟 的朝霞
 灿灿 的金晖
 银色 的光华
白雪皑皑 的树枝
【考点】词语搭配.
【答案】洁白 晶亮 姗姗来迟
灿灿 银色 白雪皑皑
【分析】本题考查了词语搭配。完成本题要注意认真分析所给词语进行合理的搭配,完成后再读读是否合适。
【解答】根据课文内容添加合适的形容词即可。
故答案为:
洁白 晶亮 姗姗来迟
灿灿 银色 白雪皑皑
【点评】词语搭配是一项语文基础知识水平考查题,我们在进行词语搭配时,首先要理解每个词的词义。再看看这些词是表示什么的,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呢?还是表示动作或形状、颜色的呢?然后想一想,这个词和哪个词搭配。
7.选词填空,将序号填在括号中。
A.寂静 B.安静C.镇静 D.平静
(1)同学们在 B 的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学习。
(2) A 的草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牧民们开始歌唱了。
(3) D 的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迷人。
(4)遇到困难时,我们一定要 C ,保持头脑清醒。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B;
(2)A;
(3)D;
(4)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寂静:静悄悄的,没有声响。
安静:没有声息;没有喧哗吵闹声。
镇静:情绪安定或平静。
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1)结合语境应选“安静”。
(2)结合语境应选“寂静”。
(3)结合语境应选“平静”。
(4)结合语境应选“镇静”。
故答案为:
(1)B;
(2)A;
(3)D;
(4)C。
【点评】选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8.结合语境,选择破折号的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强调或引出下文。
D.表示声音延长。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C 
(2)“卖——扇子啦!” D 
(3)“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 B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A 
【考点】破折号.
【答案】(1)C;
(2)D;
(3)B;
(4)A。
【分析】考查了破折号。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提示判断破折号的用法即可。
【解答】(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中破折号表示强调或引出下文。
(2)“卖——扇子啦!”中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3)“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中破折号表示语意转折。
(4)“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故答案为:
(1)C;
(2)D;
(3)B;
(4)A。
【点评】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作答时才能得心应手。
9.请辨别下列诗句分别描写了什么时候的“绿”。(填序号)
A.初春
B.晚春
C.初夏
(1)草木成荫满目翠  C 
(2)草色遥看近却无  A 
(3)树头新绿未成阴  B 
【考点】诗文词句理解.
【答案】(1)C;
(2)A;
(3)B。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词句理解。理解诗句的意思是指通过分析诗句中的词汇、语法、修辞等元素,来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意境等。
【解答】“草木成荫满目翠”是说树木郁郁葱葱,一眼望去,都是绿色。这是初夏的绿。“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说远看好像有点绿色,近看却没有,写出了初春的景象。“树头新绿未成阴”的意思是:路旁树上的新叶刚刚长出,树叶稀疏还不茂密。写出了暮春(晚春)的景色。
故答案为:
(1)C;
(2)A;
(3)B。
【点评】主题是诗歌的核心,它是一首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或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对于理解整首诗至关重要。
10.古人常常咏诗颂植物,请根据自己的积累或查阅的资料,将下列植物的名字填入诗句中。
桂花 葵花 菊 梅花 荷花 芙蓉
(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荷花 别样红。
(2) 芙蓉 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3)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  葵花 向日倾。
(4)莫羡三春桃与李, 桂花 成实向秋荣。
(5)不是花中偏爱  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6)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  梅花 便不同。
【考点】选字词填空.
【答案】(1)荷花;
(2)芙蓉;
(3)葵花;
(4)桂花;
(5)菊;
(6)梅花。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选字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词义的不同,然后进行选择填空。
【解答】(1)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出自唐代诗人高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3)出自宋代诗人司马光的《居洛初夏作》。
(4)出自刘禹锡的《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5)出自中唐诗人元稹的《菊花》。
(6)出自宋代杜耒的《寒夜》。
故答案为:
(1)荷花;
(2)芙蓉;
(3)葵花;
(4)桂花;
(5)菊;
(6)梅花。
【点评】选字词填空题还考查我们的日常词汇和语言积累,许多固定搭配或者约定俗成说法,凭借语感即可做出答案。
1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拟人 
(2)(凤蝶儿)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比喻 
(3)在天晴了的时候,应该到哪里去走走呢?到小径中去走走。  设问 
【考点】修辞手法.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1)“移动”“闲游”是形容人的动词,分别用来形容山、云,是拟人修辞。
(2)把“凤蝶儿的翅膀”比作“书页”,是比喻修辞。
(3)自己问自己答,是设问修辞。
故答案为:
(1)拟人;
(2)比喻;
(3)设问。
【点评】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12.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B.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C.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考点】修辞手法.
【答案】C
【分析】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
【解答】A.“移动”“闲游”是人的动作,用来写云,是拟人修辞。
B.“胆怯”“慢慢地抬起”是人的动作,用来写小白菊,是拟人修辞。
C.连用三个“……着……”句式相同,结构相似,是排比修辞。
D.“炫耀”是人的行为,用来写小草,是拟人修辞。
故选:C。
【点评】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他们人的感情思想性格动作等,使读者感到亲切,感情更突出;也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的生动、形象。
13.下面的词语中,与“绿”无关的是 (  )
A.一碧千里 B.郁郁葱葱 C.朱唇皓齿
【考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A.一碧千里: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B.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生机勃勃的样子。
C.朱唇皓齿: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 形容容貌美丽。
故选:C。
【点评】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课文中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查字典理解、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等。
1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是(  )说的。
A.雨果 B.拜伦 C.雪莱 D.普希金
【考点】名言警句.
【答案】C
【分析】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解答】“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名言出自英国雪莱的《西风颂》。
故选:C。
【点评】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品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15.读《短诗三首》,完成练习。
(1)“漫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能否换成“忘记”?为什么?
 “漫灭”在诗中的意思是磨灭、模糊不清。不能换成“忘记”,因为“忘记”指的是经历过的事情在记忆中不再存在或无法想起,而“漫灭”更强调的是记忆的模糊和不清晰。故不可调换。 
(2)仿写:你与自己母亲的回忆都停留在了哪些地方?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公园、厨房、学校等。 
(3)《繁星(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风雨指的是: 自然界的风雨 ;“心中的风雨来了”,风雨可能指的是: 困难、挫折 、 痛苦 和  悲伤 。
【考点】字词理解与赏析;句子仿写;课文理解.
【答案】(1)“漫灭”在诗中的意思是磨灭、模糊不清。不能换成“忘记”,因为“忘记”指的是经历过的事情在记忆中不再存在或无法想起,而“漫灭”更强调的是记忆的模糊和不清晰。故不可调换。
(2)公园、厨房、学校等。
(3)自然界的风雨 困难、挫折 痛苦 悲伤。
【分析】考查句子仿写、课文理解、字词的理解与赏析。字词理解与赏析包括字词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词的含义主要指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或具有的内涵或外延等深层意思。
【解答】(1)词语出自《繁星(一三一)》,这是冰心奶奶一首赞美大海的小诗,诗中三个反问句的排比,体现了诗人对于大海的挚爱。“漫灭”在诗中的意思是磨灭、模糊不清。不能换成“忘记”,因为“忘记”指的是经历过的事情在记忆中不再存在或无法想起,而“漫灭”更强调的是记忆的模糊和不清晰。故不可调换。
(2)通过想象,可知,与自己母亲的回忆可能停留在公园、厨房、学校等地方。
(3)《繁星 (一五九)》中“天上的风雨来了”,风雨指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心中的风雨来了”,风雨可能指的是困难、挫折、痛苦和悲伤。
故答案为:
(1)“漫灭”在诗中的意思是磨灭、模糊不清。不能换成“忘记”,因为“忘记”指的是经历过的事情在记忆中不再存在或无法想起,而“漫灭”更强调的是记忆的模糊和不清晰。故不可调换。
(2)公园、厨房、学校等。
(3)自然界的风雨 困难、挫折 痛苦 悲伤。
【点评】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这就要求考生仿写前仔细观察。观察从整体到局部,试题往往给出了句式,或要求与某一画线语句句式相同。
16.口语交际。
母亲节要到了,班里将组织一次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
(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不超过15字)
(2)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吗?请举两个例子。
事例一: 孟母三迁  事例二: 岳母刺字 
(3)假如今天是母亲节,请你拟一则微信,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与祝福之意,要求,情感真挚,语言简洁,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亲爱的妈妈!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指引我,照亮我,让我走向光明。妈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妈妈! 
【考点】宣传标语;实践作业;积累拓展.
【答案】(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
(3)亲爱的妈妈!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指引我,照亮我,让我走向光明。妈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妈妈!
【分析】考查了宣传标语、实践作业、积累拓展。所谓实践作业就是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表现出来。
【解答】(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内容是“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所以宣传标语要围绕母爱来写,语言要简洁凝练。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母亲,母亲教育子女的事迹也有不少,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侃之母截发留宾、欧阳修之母画荻教子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微信的语言可以口语化,所以可以将称呼改成“妈妈”。写的时候,可以用比喻,排比或反问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和祝福之意。如:亲爱的妈妈!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指引我,照亮我,让我走向光明。妈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妈妈!
故答案为: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孟母三迁 岳母刺字;
(3)亲爱的妈妈!您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在我迷失方向时,指引我,照亮我,让我走向光明。妈妈,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谢谢您,妈妈!
【点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作业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7.阅读现代诗歌,完成练习。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荷叶 母亲(节选)
母亲啊!
你是荷叶,
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  冰心 ,她的代表作有诗集《 繁星 》《 春水 》。
(2)《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  天气的变化,也就是刮风下雨 ;“心中的风雨”指的是  生活中的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它与《荷叶 母亲(节选)》中“ 心中的雨点 ”意思相同。
(3)《荷叶 母亲(节选)》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  荷叶 ,把“我”比作  红莲 。
(4)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相同,共同表达了  对母亲的赞美和对母亲的依恋 之情。
【考点】现代诗;其它类别诗歌.
【答案】(1)冰心 繁星 春水;
(2)天气的变化,也就是刮风下雨 生活中的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心中的雨点;
(3)荷叶 红莲;
(4)对母亲的赞美和对母亲的依恋。
【分析】《繁星》是冰心的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因此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赞颂。
【解答】(1)考查学生的文学常识。阅读诗歌可知,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现代诗人冰心,她的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
(2)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出现了两次“风雨”,其中“天上的风雨”指的是天气的变化,也就是刮风下雨;“心中的风雨”指的是生活中的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它与《荷叶 母亲(节选)》中“心中的雨点”意思相同。
(3)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在《荷叶 母亲(节选)》一诗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
(4)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阅读诗歌可知,这两首诗的主题和情感相同,共同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故答案为:
(1)冰心 繁星 春水;
(2)天气的变化,也就是刮风下雨 生活中的挫折、不顺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心中的雨点;
(3)荷叶 红莲;
(4)对母亲的赞美和对母亲的依恋。
【点评】对于诗歌的理解,不但要理解其表面意思,还要通过重点词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18.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白桦(节选)
叶赛宁
在朦胧的寂静中
玉立着这棵白桦,
在灿灿的金晖里
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
姗姗来迟的朝霞,
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
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语文要素朗读两首诗歌,结合补充资料完成下表。
《白桦》(节选) 《竹石》
相同点 都是  借物喻人 。
不同点 体裁上属于  现代 诗。诗中的白桦是诗人家乡的象征,诗人借对白桦  高洁、挺拔、不畏严寒 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  家乡 和  大自然 的热爱之情。 体裁上属于  古体 诗,句式更整齐。诗中的竹子是诗人  高尚人格 的写照,诗人借对竹子  坚韧顽强 形象的赞美,表达自己的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
(2)请用“〇”圈出这两首诗中的韵脚。我发现《白桦》(节选)押  a 韵,《竹石》押ong(包括eng)韵。
(3)通过查字典可以知道,“徜徉”原本的意思是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用在《白桦》(节选)中,写出了朝霞  在天空中流淌 的状态,“姗姗来迟”是说朝霞  出现得比较晚 。
(4)《白桦》(节选)中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  挺拔 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 亭亭玉立 。《竹石》中的竹子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 咬定 ”“ 立根 ”等词语中看出的。
(5)选择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把《白桦》(节选)中加点的三个短语串联起来,可以体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 光线 (光线 天气)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引发了白桦的变化,呈现出一幅极富  动态美 (静态美 动态美)的画面。
【考点】语段阅读;字词理解与赏析;内容理解与概括;体会思想感情;《白桦》;文体知识.
【答案】(1)借物喻人;
现代 高洁、挺拔、不畏严寒 家乡 大自然;
古体 高尚人格 坚韧顽强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桦 花 霞 华 松 中 风 a;
(3)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在天空中流淌 出现得比较晚;
(4)挺拔 亭亭玉立 咬定 立根;
(5)光线 动态美。
【分析】《白桦》诗歌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披了一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白桦挺拔、高洁的气质与品质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因此,这首诗也蕴含着对白桦一样品格的人的赞美。诗歌对白桦树的描绘极为成功,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使人视觉上为之振奋,又富有动态的变化,散发着人的灵性。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解答】(1)本题考查文体知识、内容理解与概括。
《白桦》和《竹石》都是借物喻人。《白桦》诗歌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披了一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亭亭玉立,表现出一种高洁之美。白桦挺拔、高洁的气质与品质正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因此,这首诗也蕴含着对白桦一样品格的人的赞美。诗歌对白桦树的描绘极为成功,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使人视觉上为之振奋,又富有动态的变化,散发着人的灵性。《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根据对两首诗的主要内容理解可知,《白桦》体裁上属于现代诗。诗中的白桦是诗人家乡的象征,诗人借对白桦高洁、挺拔、不畏严寒形象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竹石》体裁上属于古体诗,句式更整齐。诗中的竹子是诗人高尚人格的写照,诗人借对竹子坚韧顽强形象的赞美,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通读两篇诗歌可知,《白桦》的韵脚为:桦、花、霞、华。故《白桦》押a韵。《竹石》的韵脚为:松、中、风。
(3)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结合《白桦》(节选)语段内容“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可知,徜徉:原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句中指在天空中流淌。姗姗来迟:比喻走得缓慢从容。现在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或来得很慢。这里指朝霞出现得比较晚。
(4)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体会思想感情。
结合《白桦》(节选)语段内容“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可知,“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挺拔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到一个成语:亭亭玉立。结合《竹石》语段内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知,《竹石》中的竹子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咬定”“立根”等词语中看出的。
(5)本题考查字词理解与赏析。
结合《白桦》(节选)语段内容“在朦胧的寂静中”“在灿灿的金晖里”“姗姗来迟的朝霞”可知,加点的三个短语串联起来,可以体会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引发了白桦的变化,呈现出一幅极富动态美的画面。故答案为:
(1)借物喻人;
现代 高洁、挺拔、不畏严寒 家乡 大自然;
古体 高尚人格 坚韧顽强 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2)桦 花 霞 华 松 中 风 a;
(3)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在天空中流淌 出现得比较晚;
(4)挺拔 亭亭玉立 咬定 立根;
(5)光线 动态美。
【点评】阅读题一般作答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