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分班考核心考点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单薄(báo) 笨拙(zhuō) 咆哮(páo) 不可计数(shù)
B.晶莹(jīng) 缝隙(fèng) 徘徊(huí) 金碧辉煌(háng)
C.漆黑(qī) 严峻(jùn) 绽放(zhàn) 重见天日(chóng)
D.乐趣(lè) 追逐(zhú) 意境(jìng) 津津有味(jī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柔美 幽静 陶醉 众星拱月
B.挪移 凄凉 沉郁 司空见贯
C.浪漫 豪迈 郑重 应接不暇
D.猜想 泡沫 叹息 别出心裁
3.下列诗句中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的一句是( )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4.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三门记》是元代书法家赵孟颊楷书的代表作之一。
B.文天祥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查资料、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D.“为是其智弗若与”“孰为汝多知乎”中“为”的意思都是“因为”。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使我们一生受益不尽。
B.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让“书香满园”成为我校的名片。
C.毕业在即,班级里回响着我们童年的誓言和深厚的师生情谊。
D.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我们在各类竞赛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填空题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面对时光的流逝,朱自清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 ?”苏轼却一反这种感伤之调,发出了“ ?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激励之语。
(2)诗中之景,似画卷漫展。“ ,冷露无声湿桂花”,月色空明,清冷素洁;“一水护田将绿绕, ”,山水情趣,相映生色。
(3)名言警句指引着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向。“ ,近山识鸟音”教会我们长久地接触某种事物后,就能发现它的特征和规律;“苟利于民, ;苟周于事, ”告诉我们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情,我们就要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阅读记
李娟
①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 淅】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这种交流是之前在家长老师及同学们那里从不曾体会过的。那可能是我最初的一场阅读,犹如开壳中的小鸡啄开了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阅读为我打开了通向更大的世界的一扇门。从此只要是印有汉字的东西我都如饥似渴地阅读。我的阅读物最大的来源是捡垃圾的外婆拾回家的旧报纸。邻居家则是最渴望的去处,他家有一面书架,密密麻麻的书籍对我来说无异于阿里巴巴宝藏【cáng zàng】。可惜他家总是不被允许进入。每年新开学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往往不到两个星期就读完了整学期的内容。
②小学四年级那年妈妈开始做收购旧书籍、报纸的生意。怕这些东西淋雨,专门腾了一间房子堆积。那段时间,我天天从房子的窗户上爬进去(门锁着,妈妈不让随便出入),躺在快要顶到天花板的“书山”上看书,满足极了。我扒出一个舒适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往右边一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下一本,不错,美美地看到天黑……
③六年级时回到四川,发现了全城最幸福的一处所在:公园里的租书摊。那可比买书划算多了!于是整个暑期里,每天跟上班一样风雨无阻地出现在那里。夏天结束时,摊位上差不多所有书都被我看完了。
④上初中后,学校有小型的图书馆,能借阅到一些文学经典及报纸期刊。此外,帮同学做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全部是毫无选择的阅读,而我全然接受,鲸吞海纳。然而,阅读的海洋中渐渐升起明月。能记得的语句如暗流涌动,认准一个方向推动小船,扯动风帆。而忘记的那些,则是大海本身,沉静地起伏——同时也是世界本身。我想这世界其实从来不曾在意过谁的认可与理解吧。它只是存在着,撑开世界应有的范围。
⑤直到现在,我对阅读也并不挑剔。只要不是特别枯【燥 躁】,不是坏书都能看下去。而且以我如今的年龄论,阅读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汲取养分、增加知识、领略愉悦之类了。看到一本好书固然觉得幸运,遇到烂书也并不排斥。况且烂书带给人的思考空间同样巨大:何以烂?何以不能避免烂?都烂成这样了为什么还能令人接着往下看?还有那些没啥天赋的作者,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态度,他们的奢望,他们的努力……历历在目。看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理解了,并且原谅了……阅读(不但)带来共鸣的乐趣,(还)带来沟通的乐趣。
⑥对了,之前说的都是少年时期的阅读,那么后来呢?惭愧,后来几乎不怎么读书了。有各种原因。直到这几年才重新开始大量地读。而且,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这件事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习惯了。什么都是“读”,什么都是学习与获得。世态百相,人间万状,阅读没法停止。我仍稳稳当当行进在当年的航道上,明月已经升至中天。当我再次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总感觉一切才刚刚开始。当年的耳语者还不曾走开;只对我一个人透露唯一的秘【mì bì】密。
(选自李娟《记一忘三二》,有删改)
7.请阅读选文,参照示例概括作者的阅读经历和感受。
经历 一年级时,读印有汉字的东西 四年级时,读旧书籍、报纸 六年级时, 上初中后,
感受 震动、快乐 最幸福的所在 阅读的海洋中渐渐升起明月
8.请用“√”选出文中【 】内的正确答案。
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挑剔:
②鲸吞海纳:
10.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文中的情感。
(1)那可能是我最初的一场阅读,犹如开壳中的小鸡啄开了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从修辞角度赏析)
(2)我扒出一个舒适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往右边一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下一本,不错,美美地看到天黑……(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11.作者在文中回顾了从小至今的阅读经历,而在文章结尾说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2.请展开想象,用第一人称描写选文第③段“我”在公园租书摊读书的幸福情景,60字左右。
课外阅读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飞天梦想。鲲可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可达“十万八千里”……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人从未停止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与探索。在遥远而神秘的太空中,他们留下了属于中国载人航天的印迹。
【材料三】①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10月26日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87天,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
【材料四】①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字书写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结构优美、寓意深刻。
②中国航天的命名,与渴望探索宇宙的古人遥相呼应。我国的载人飞船名叫“神舟”,既是神奇的天河之舟,又谐音“神州”;中国空间站被命名为“天宫”,在神话中是神仙的居所,蕴含着在太空建造家园的美好愿望。全球定位系统用寓意着光明和方向的星座“A.________”来命名,首辆火星车用寓意点燃星际探测火种的火神“B.________”来命名;向往月亮的“C.________”是探月工程的名字,追逐太阳的“D.________”是太阳探测卫星的名字……
13.为了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想,【材料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4.有同学想要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需要重点阅读的材料是( )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D.材料四
15.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4分)
(1)杨利伟是中国首位航天员。 ( )
(2)2024年4月神舟十七号发射成功。 ( )
(3)神舟十七号的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了200天。 ( )
(4)神舟十七号首次完成了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 ( )
16.根据【材料四】可以推测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标识应当是图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17.阅读【材料四】,给中国航天项目选择恰当的名称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①夸父 ②祝融 ③北斗 ④嫦娥
18.【材料四】中,中国航天人用一系列浪漫的名词,搭起了沟通天与地的“天梯”,让“天神”们入住“天宫”。你还想把哪一个神话故事写进航天史册里?请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卫星名字 ①
背后的神话故事 ②
它将发挥的作用 ③
四、文言文阅读
19.文言文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善( ) ②援(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从《学奕》这篇文言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书面表达
20.题目一:写给自己的一封信
题目二:我爱我的______________
要求:①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目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文达真情实感;③书写整洁,注意格式,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④不写错别字,字数不少于500字。
《小升初分班考核心考点检测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C B C D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单薄(báo)——bó,不可计数(shù)——shǔ;
B.徘徊(huí)——huái,金碧辉煌(háng)——huáng;
D.津津有味(jīng)——jīn。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错别字。
B.司空见贯——司空见惯;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
A.“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完全不害怕,只要自己在人间的名声是清白的。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舂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表达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
C.“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自宋朝诗人卢梅坡《雪梅》,意思是菊花需要。逊色雪花三分晶莹剔透,雪花却要输掉梅花一段清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诗人借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综上所述,A、B、D项中的诗句都赋予了人特定的品格和志向。而C项并没有赋予人的品格和志向,只是表达了事物各有所长的道理。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名言警句、阅读策略与多义字。
D.“为是其智弗若与” 中 “为” 读 “wèi”,意思是 “因为”;“孰为汝多知乎” 中 “为” 读 “wéi”,意思是 “认为”。两个 “为” 字的读音和意思均不同,所以该选项说法有误。
故选D。
5.B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A.此句缺少主语。将“使”或“在……下”去掉一个即可。
C.此句搭配不当。将“和深厚的师生情谊”去掉即可。
D.此句前后矛盾。将“能否”删去,前后意思保持一致。
故选B。
6. 轻烟 薄雾 一去不复返呢 谁道人生无再少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两山排闼送青来 近水知鱼性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薄”“雾”“复”“道”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庭”“栖”“鸦”“闼”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鱼”“循”的正确写法。
7. 读租书摊的书 读图书馆的书和借的书 满足极了 8.晰√ zàng√ 燥√ mì√ 9. (对阅读材料的选择)非常严格或者苛求。 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知识,又能够开放心态地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10.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最初的阅读的感受比作开壳的小鸡啄开蛋壳的一个小孔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最初的阅读带给我的感受,让“我”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运用一系列动词生地形象的描绘出“我”阅读时的随性、自由与满足的情景,体现出“我”对阅读的热爱。 11.因为对现在的“我”来说,阅读不仅仅是增加知识、领略愉悦之类,人间万象、世间百态也是一种新的阅读。 12.我捧起书,心情就随之起落,有时开心地笑,有时深深叹息,有时眉头紧锁,有时眼含泪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感觉幸福悄然而至。
【解析】7.本题考查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段“小学四年级那年妈妈开始做收购旧书籍、报纸的生意。怕这些东西淋雨,专门腾了一间房子堆积。那段时间,我天天从房子的窗户上爬进去(门锁着,妈妈不让随便出入),躺在快要顶到天花板的‘书山’上看书,满足极了。”可知,四年级时读旧书籍、报纸,“我”满足极了。
从第③段“六年级时回到四川,发现了全城最幸福的一处所在:公园里的租书摊。”可知,六年级时的经历是读租书摊的书,
从第④段“上初中后,学校有小型的图书馆,能借阅到一些文学经典及报纸期刊。此外,帮同学做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可知,上初中时的经历是读图书馆的书和借同学的书读。
8.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
清晰:清楚明晰。
藏:读“cáng”时,意思是隐避起来;收存起来。读“zàng”时,意思是储放东西的地方。宝藏(zàng):泛指储藏的珍宝或珍贵物品。
枯燥:干枯,干燥。
秘密(mì):有所隐蔽,不为人知;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佛教指隐密深奥之法。
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结合文中第⑤段“直到现在,我对阅读也并不挑剔。”可知,“我”直到现在都不对阅读过分严格,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挑剔”的意思是在细节上过分苛刻指摘。
②结合第④段“全部是毫无选择的阅读,而我全然接受,鲸吞海纳。”可知,“我”对阅读不挑剔,什么样的书都会欣然接受,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鲸吞海纳”的意思是在阅读过程中既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知识,又能够开放心态地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思想。
10.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分析。
(1)解答这种问题,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犹如开壳中的小鸡啄开了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将最初的阅读的感受比作开壳的小鸡啄开蛋壳的一个小孔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最初的一场阅读给“我”带来的惊喜与新鲜的感受。
(2)从句子中“扒”“蜷”“取”“翻”“扔”可知,是对“我”读书时的动作描写。“我扒出一个舒适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往右边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写出“我”读书时的随性与自由,“下一本,不错,美美地看到天黑”写出了“我”读书时的满足,一连串的动作体现了“我”对阅读的喜爱。
11.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作者回顾了自己从一年级一直到这几年的读书经历,却说“当我再次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总感觉一切才刚刚开始”,可见,这是作者对于阅读的一种感悟。结合第⑤段“阅读的意义已经不只是汲取养分、增加知识、领略愉悦之类了。看到一本好书固然觉得幸运,遇到烂书也并不排斥。况且烂书带给人的思考空间同样巨大,历历在目。看多了,也就渐渐熟悉了,理解了,并且原谅了……阅读不但带来共鸣的乐趣,还带来沟通的乐趣”分析可知,这种感悟即是指阅读不仅仅是增加知识、领略愉悦之类,人间万象、世间百态也是一种新的阅读。
12.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要求描写的是六年级读书的情景,因此要符合此年龄段的特征。示例:我坐在公园租书摊的小板凳上,阳光洒在身上,我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与书中人物同悲喜,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了,心中满是幸福。
13.A 14.B 15. √ × × √ 16.② 17.A.③ B.② C.④ D.① 18. “鹊桥”卫星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为地月通信提供支持
【解析】1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四种说明方法的定义和特点。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来解释事物;列图表是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
举例子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问题;
作比较是通过对比两个事物来突出其中一个的特点。
根据题目描述,材料一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飞天梦想时使用了具体的实例来证明这一点,所以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故选A。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题目要求找出能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的材料。
一般来说,发展史会涉及到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关键成就等内容。因此,需要寻找包含这些信息的材料。材料二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人对宇宙的持续探索和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故选B。
15.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掌握。
①结合材料二中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可知,本句说法正确。
②结合材料三中第①自然段的句子“北京时间2024年4月30日17时46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可知,本句说法正确。
③结合材料三中第②自然段的句子“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187天,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可知,本句说法错误。
④结合材料三中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维修任务”可知,本句说法正确。
16.本题考查了内容理解。
阅读材料二,结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主造型既像一个汉字书法的“中”字,又类似空间站的基本形态,尾部的书法笔触似腾空而起的火箭”,可以推测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标识应当是图“②”。
1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①夸父:传说中的夸父在追逐太阳的过程中渴死在半路上。
②祝融:在中国的上古神话中是火神的象征。
③北斗:寓意着光明和方向的星座。
④嫦娥:在中国神话中是月宫中的仙女。
结合材料四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全球定位系统用寓意着光明和方向的星座“A.________”来命名”可知,“北斗七星”是寓意着光明和方向的星座,故选③。
结合材料四第②自然段的句子“首辆火星车用寓意点燃星际探测火种的火神“B.________”来命名”可知,上古神话中的火神是祝融,故选②。
结合材料四第②自然段的句子“向往月亮的“C.________”是探月工程的名字”可知,“嫦娥奔月”中的主人公就是生活在月宫中的仙女嫦娥,跟月亮有关。故选④。
结合材料四第②自然段的句子“追逐太阳的“D.________”是太阳探测卫星的名字……”可知,“夸父追日”中的主人公就是夸父。故选①。
结合语境应依次填“③②④①”。
18.本题考查开放探究。
分析题干要求及文章内容,结合自己平时的文化积累,选择一个合适的神话故事,分析神话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和卫星的功能,仿照文章的命名方式,以故事中典型的事物或人物来命名。
卫星名字:“后羿”卫星。
背后的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的英勇事迹。
它将发挥的作用:进行太阳活动监测和预警,如同后羿守护大地,抵御太阳风暴的威胁。
19.(1) 擅长,善于 引,拉
(2)虽然和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他啊。
(3)在同样条件下,不同的态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字的意思。
①在“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意思是说弈秋是全国擅长下棋的人,表明弈秋在棋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技能。故“善” 意为擅长。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意思是说另一个学下棋的人心里想着要拉弓把将要飞来的大雁射下来,形象地描绘出这个人分心的状态。故“援” 指引、拉。
(2)本题考查的是翻译句子。
这里的“之”指那个专心学习下棋的人。两个人一起向弈秋学下棋,但是由于一个人专心致志,另一个人三心二意,所以尽管同时学习,结果却是不专心的那个人比不上专心的那个人。故翻译为:虽然他和专心致志的那个人一起学习下棋,却不如那个人学得好。
(3)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主旨。
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同样是跟着弈秋学习下棋,一个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另一个人三心二意,学无所获。这启示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心不在焉。只有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充分吸收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如果像文中那个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总想着射大雁的人一样,在学习时分心走神,就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点睛】参考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不如前者学得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答案是:不是这样的。
20.例文一:
写给自己的一封信亲爱的自己:
你好!
在这封信里,我想和你聊聊心里话,就像好朋友一样。转眼间,你已经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时间过得真快呀!
回望过去,你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成长为现在能够独立思考、勇敢面对挑战的少年。记得那次数学竞赛,你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但还是坚持完成了所有题目,最终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一刻,你笑得那么灿烂,我知道,那是努力后收获的喜悦。
现在,你正站在小学的最后阶段,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和更多的学习任务。有时候,你可能会感到疲惫和迷茫,但请记得,这些都是成长路上必经的风景。不要害怕困难,因为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当你遇到难题时,不妨深呼吸,静下心来思考,或者向老师和同学求助。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在你身边支持你。
对于未来,我有着无限的期待。我希望你能继续保持那份好奇心和求知欲,勇敢地探索未知的世界。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只要你用心去做,努力去拼,我相信你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后,我想对你说,亲爱的自己,请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相信自己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加油,向着梦想前进吧!
期待与你一起见证更多美好的瞬间。
祝好!
永远支持你的自己
2024年年6月20日
例文二:
我爱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小村庄,它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每当我想起它,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乡深深的爱。
春天,家乡的田野披上了绿装。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金黄色的油菜花随风摇曳,散发出阵阵芳香,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我和小伙伴们穿梭在花海中,笑声在田野上空回荡,那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
夏天,村边的小河成了我们的乐园。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我们光着脚丫,跳进河里嬉戏打闹,清凉的河水带走了一身的暑气。夕阳西下时,我们还会在河边垂钓,虽然常常空手而归,但那份宁静与惬意却让我们乐此不疲。
秋天,是家乡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仿佛在向大地母亲致谢。大人们忙碌在田间地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而我和小伙伴们则忙着捡拾掉落的稻穗,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冬天,家乡则换上了银装。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给大地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凌,像极了童话世界中的场景。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里尽情地奔跑嬉戏,享受着冬日独有的乐趣。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四季变换的美景,爱它淳朴善良的乡亲,更爱它给予我的那份温暖和力量。无论我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永远的牵挂和归宿。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1)这是一篇以自我对话、自我反思或未来展望为主题的书信体作文。收信人是你自己,因此语气要亲切、真诚,仿佛是未来或现在的自己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内容可以是对过去自己的回顾与总结,对现在状态的感受与反思,或者是对未来自己的期许与规划。明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为了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记录成长,还是仅仅为了表达一种情感。注意书信的格式。
开头:以亲切的称呼开始,如“亲爱的自己”,“未来的我”,营造一种对话的氛围。 简要说明写这封信的时机或缘由,比如是在某个重要的人生节点上,或者是在经历了一段特别的日子后。
中间:回顾自己过去的成长历程,提及一些重要的时刻、成就或遗憾,表达对过去自己的感激或反思。分析自己当前的状态,包括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诚实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表达对当前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基于现在的状态和过去的经验,设定未来的目标或愿景。
结尾:简要回顾信中的主要内容,强调核心思想或情感。再次表达对未来的自己或现在自己的期待和祝福,鼓励自己持续努力,勇敢前行。
(2)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选择一个你熟悉、喜欢且能引发你深刻感受的主题来填空,比如“家乡”、“学校”、“妈妈”、“朋友”等。在文章中,要围绕主题展开丰富的叙述和描写,可以讲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经历,或者描述主题的特点、价值等,以支撑你的情感表达。
开头:直接点明你爱的对象是什么;简要介绍你与这个对象的关系或你对它的初步印象,为后文的深入叙述做铺垫。
中间: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例或故事,展现你与这个对象的深厚情感。比如,如果你写的是“我爱我的妈妈”,可以讲述妈妈在你生病时如何细心照顾你,或者在你遇到困难时如何给予你鼓励和支持。 除了具体事例外,还可以对这个对象的特点进行描述,比如它的美丽景色、独特文化、温馨氛围等,以加深读者对这个对象的了解和感受。
结尾:简要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强调你对这个对象的深厚情感。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点题收尾,使文章结构完整、主题鲜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