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含N、P的化合物
1.N2H4(肼)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
①电子式:H:H︰︰︰H。
②结构式:(N采取sp3杂化,6原子不共面)。
(2)化学性质
①还原性:肼是强还原剂,能够被氧气氧化,并放出大量的热;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银、镍等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②水溶液具有碱性:N2H4+H2O +OH-。
(3)应用:肼是一种良好的火箭燃料,与适当的氧化剂配合,可组成比冲高的可贮存液体推进剂。
2.亚硝酸及其盐
(1)亚硝酸(HNO2)
亚硝酸是弱酸。向亚硝酸钠溶液中加酸,生成亚硝酸(HNO2)。亚硝酸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微热甚至常温下也会分解,发生歧化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2HNO2===NO↑+NO2↑+H2O。
(2)亚硝酸盐
亚硝酸钠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的发色剂。
①氧化性(可以氧化Fe2+、I-等)
+2I-+4H+===2NO↑+I2+2H2O。
②还原性(被强氧化剂、等氧化)
+8H+===+2Cr3++4H2O。
3.PH3与P2O5
(1)PH3:三角锥形,具有强还原性,剧毒,易自燃。
(2)P2O5:P2O5具有吸水性,有毒,可作干燥剂,与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与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
4.亚磷酸(H3PO3)与次磷酸(H3PO2)
(1)H3PO3:,二元弱酸,具有还原性。
(2)H3PO2:,一元弱酸,具有还原性。
1.(2025·邯郸模拟)亚硝酸钠(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NaNO2或NaCl)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先加入少量Fe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NaNO2
B 先加入少量KMnO4溶液,再加硫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NaNO2
C 先加入少量Na2SO3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NaNO2
D 先加入少量KClO3溶液,再加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NaNO2
2.(2024·西安模拟)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已知:1 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ol、2 mol、1 mo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2种盐
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
D.H3PO3是三元酸,又是还原性酸
微专题8 特殊含N、P的化合物
[对点训练]
1.C [硝酸具有氧化性,也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溶液变为黄色,A错误;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亚硝酸可以把S氧化为S,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C正确;样品若为NaCl,依然会出现白色沉淀,D错误。]
2.C [磷酸为三元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3种盐,A错误;磷酸为三元酸,亚磷酸为二元酸,次磷酸为一元酸,所以NaH2PO4、NaH2PO3是酸式盐,NaH2PO2是正盐,B错误,C正确;H3PO3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则亚磷酸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但属于二元酸,D错误。]
1/1(共13张PPT)
第一篇 考点突破
第二部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微专题8 特殊含N、P的化合物
1.N2H4(肼)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
①电子式: 。
②结构式: (N采取sp3杂化,6原子不共面)。
(2)化学性质
①还原性:肼是强还原剂,能够被氧气氧化,并放出大量的热;在碱性溶液中能将银、镍等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
②水溶液具有碱性:N2H4+H2O +OH-。
(3)应用:肼是一种良好的火箭燃料,与适当的氧化剂配合,可组成比冲高的可贮存液体推进剂。
2.亚硝酸及其盐
(1)亚硝酸(HNO2)
亚硝酸是弱酸。向亚硝酸钠溶液中加酸,生成亚硝酸(HNO2)。亚硝酸不稳定,仅存在于冷的稀溶液中,微热甚至常温下也会分解,发生歧化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2HNO2===NO↑+NO2↑+H2O。
(2)亚硝酸盐
亚硝酸钠还是一种食品添加剂,用作食品防腐剂和肉类食品的发色剂。
①氧化性(可以氧化Fe2+、I-等)
+2I-+4H+===2NO↑+I2+2H2O。
②还原性(被强氧化剂、等氧化)
+8H+===+2Cr3++4H2O。
3.PH3与P2O5
(1)PH3:三角锥形,具有强还原性,剧毒,易自燃。
(2)P2O5:P2O5具有吸水性,有毒,可作干燥剂,与冷水反应生成偏磷酸(HPO3),与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
4.亚磷酸(H3PO3)与次磷酸(H3PO2)
(1)H3PO3: ,二元弱酸,具有还原性。
(2)H3PO2: ,一元弱酸,具有还原性。
1.(2025·邯郸模拟)亚硝酸钠(NaNO2)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NaNO2或NaCl)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下列实验,其中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先加入少量FeCl2溶液,再加入稀硝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NaNO2
B 先加入少量KMnO4溶液,再加硫酸酸化,振荡 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NaNO2
√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C 先加入少量Na2SO3溶液,再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NaNO2
D 先加入少量KClO3溶液,再加AgNO3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振荡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NaNO2
C [硝酸具有氧化性,也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溶液变为黄色,A错误;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亚硝酸可以把氧化为,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C正确;样品若为NaCl,依然会出现白色沉淀,D错误。]
2.(2024·西安模拟)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已知:1 mo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ol、2 mol、1 mo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2种盐
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
D.H3PO3是三元酸,又是还原性酸
√
C [磷酸为三元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3种盐,A错误;磷酸为三元酸,亚磷酸为二元酸,次磷酸为一元酸,所以NaH2PO4、NaH2PO3是酸式盐,NaH2PO2是正盐,B错误,C正确;H3PO3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升高又能降低,则亚磷酸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但属于二元酸,D错误。]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