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学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21 11:1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
地理试卷(学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P、P'为不同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B.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大人口容量
D.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
2.图中反映了(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C.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D.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下降
下图示意某位设计师为我国不同省级行政区设计的独有的“福”字,将各地的文化、代表性建筑等特色元素融入其中,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不同的文化、代表性建筑都具有区域特色。图示①②③④四个“福”字中最可能代表云南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人们追踪放生野外的③图所示动物,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地球观测系统EOS
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每个妇女在育龄期平均的生育子女数,维持世代人口数量平衡的总和生育率约为2.1。下图为我国近十年的总和生育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由图推测,我国近十年来( )
A.总和生育率持续降低 B.人口的数量持续减少
C.育龄妇女的数量减少 D.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
6.针对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变化,现阶段措施相对适宜的是( )
A.扩大幼儿园的规模 B.鼓励外籍人口迁入
C.继续优化生育政策 D.快速降低城市房价
7.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km2,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3%。然而,以色列人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建成了现代农业,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约3倍于现在的人口。制约以色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热量 C.人口的消费水平 D.淡水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当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阶段。下图为“新型城镇化内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城镇化是部分地理要素的转化过程。图中甲、乙主要指乡村的( )
A.土地和人口 B.资金和人口 C.土地和产业 D.矿产和能源
9.当前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应( )
A.优先发展产业 B.坚持以人为本 C.加快城市扩张 D.强化土地开发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地生态农业模式流程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日光温室中CO2增加,可促进蔬菜生长,原因是CO2
A.是光合作用主要原料 B.可显著提高夜间温度
C.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11.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A.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B.不利于农村环境改善
C.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D.更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
酵素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农业,其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浙江山区的箭岭村自2017年起使用酵素种植大米果蔬,并探索“生态环境教育+”的发展路径。该村的许多酵素农产品市场价格较高,却在刚种下时就被预定一空。受酵素液产量不足等影响,目前酵素农业还是“小众”农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箭岭村发展酵素农业,有利于( )
①减少生活垃圾污染②丰富农产品的种类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④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推测酵素液产量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其生产过程中的( )
A.技术难度大 B.水量消耗多 C.能源消耗大 D.原料供应不稳定
下图为“我国主要电解铝工业的产能、电价及铝土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据图判断,电解铝工业选址主要考虑( )
A.电价 B.市场 C.铝土 D.科技
15.炼铝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的同时,工厂选址应尽可能选择在居民区的( )
A.上风向、河流下游方向B.下风向、河流下游方向
C.上风向、河流上游方向D.下风向、河流上游方向
为满足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发展的需要,埃及政府在伊斯梅利亚河段上建设开启式铁路桥,平时两段桥梁分悬在运河两岸,当列车需要通过时,两段桥梁水平旋转对接组成铁路轨道。右图为东西两桥合龙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苏伊士运河选择修建开启式铁路桥的目的是( )
A.节约成本 B.方便火车通行
C.便于大型船舶通行 D.缩短建设工期
17.简述苏伊士运河铁路桥修建对埃及的影响有( )
①完善交通运输网,完善基础设施 ②促进两岸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③增加就业机会④促进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成都市域铁路S3线(以下简称“S3线”)是连接成都地铁18号线福田站与高铁资阳北站的一条轨道交通线。全线长约39.37公里,“地下+高架”路段占比约90%,其中地下段长约9.77公里。S3线预计2024年9月底开通,实行地铁化运营,在福田站同站换乘,不用重新出闸机。图左为S3线路图,图右为S3线某区段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与高铁相比,“S3线”( )
A.更方便乘客欣赏城乡景观 B.增强了乘客乘坐的便捷性
C.更灵活,受天气影响较小 D.扩大了沿线的客货运输量
19.“S3线”临空经济区站—资阳北站之间的站点较密集,主要是因为沿途( )
A.交通拥堵 B.地租较低
C.出行人流量大 D.商业区较密集
20.图中所示区段采用高架的主要目的是( )
①节约土地②降低成本③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噪声污染④减少对路面其他交通的干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下图为世界某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该环境问题是( )
A.水体污染 B.森林锐减 C.臭氧层破坏 D.土地荒漠化
2021年两会,“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这是我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读“碳达峰”、“碳中和”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碳达峰”、“碳中和”应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气候变暖
C.酸雨 D.生物多样性锐减
23.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江苏省海岸线较长,海洋资源丰富,但海港数量较少。下图为“江苏省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甲海域属于( )
A.专属经济区 B.领海
C.毗连区 D.内水
25.江苏沿海滩涂开发的主要方向是旅游和( )
A.水产养殖 B.港口运输
C.海洋化工 D.煤炭开采
第II卷
二、综合题:5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爪哇岛是印度尼西亚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面积仅占印度尼西亚陆地总面积的6.66%,居住了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该岛的雅万高铁是我国为印度尼西亚设计的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该高铁连接雅加达与万隆,建成通车后两地的出行时间将由原来的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极大方便当地民众出行,有力促进印度尼西亚经济社会发展。该项目深化了我国与印度尼西亚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右图为雅万高铁规划示意图。
(1)雅万高铁建成后,游客从雅加达到万隆途中,可以欣赏到(填“热带雨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以及成片的热带经济作物。该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填“商业型热带栽培业”或“商业型谷物种植业”)。
(2)雅万高铁在线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填“地震”或“风沙”)等自然灾害。
(3)当前该岛屿北部因人口密度大,过度开发,导致地面沉降严重;还受(填“全球气候变暖”或“酸雨”)影响,使海平面上升,进一步加剧沿海低地被淹没。
(4)分析爪哇岛人口密集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甲,乙,丙。
(2)①、④两地适合建高级住宅的是。
(3)若该城市的工业区布局合理,其主导风向最不可能的是( )
A.西北风 B.偏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8.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某城市简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一般情况下,建设蔬菜生产基地,需要满足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填“充足”或“不足”),临近水源等;人文条件是交通运输(填“便利”或“不便”),冷藏、保鲜技术发达等。
(2)该城市计划在图中甲处发展蔬菜种植业,其原因是城市对蔬菜的需求量(填“大”或“小”),且蔬菜易腐烂,不适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填“近郊”或“远郊”)。
(3)近年来,甲地区的蔬菜种植面积减小,其原因是该地位于城区河流的(填“上游”或“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容易受到污染。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城镇化是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发展建设、进行城市合理布局的综合部署。下图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城市发展示意图。
(1)1950年以来该城市快速发展,图中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进而反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填“上升”或“下降”)。
(2)影响图中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有利条件是(填“劳动力丰富”或“交通便利”);火力发电厂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位于冬季风的(填“上风向”或“下风向”)。
(3)下图中,表示甲一乙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单选)。
A.B.C. D.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中,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承担的方式须有所区别。
(1)从历史角度看,环境问题的出现有一个发展和积累的过程。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在人类燃烧化石能源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因此,(填“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2)从资源消耗的角度看,发达国家人口少,但人均资源消耗量(填“大”或“小”);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消耗量(填“多”或“少”),但人口数量多,两者均对环境问题负有责任。
(3)从开发和保护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环保标准高,资金投入(填“大”或“小”),生态环境
(填“好”或“坏”);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有更大的责任。
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B D C D A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D A B C A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D A
26.(1) 热带雨林 商业型热带栽培业
(2)地震
(3)全球气候变暖
(4)与其他岛屿相比,爪哇岛距赤道较远,纬度相对较高,气候相对凉爽,比较适宜人类居住;火山喷发,带来丰富的矿物质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基础较好;位于首都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7.(1)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2) ① 地势较高,位于河流上游,风景优美
(3)C
28.(1) 充足 便利
(2) 大 近郊
(3)下游
29.(1)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上升
(2) 交通便利 上风向
(3) C
30.(1)发达国家
(2) 大 少
(3) 大 好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