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5-21 11:14:32

文档简介

2025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一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
卡上的非答題区域均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藏漂”是放弃了内地的工作机会,迁居到西藏的内地人,主要是追求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单纯的人际
关系。“藏漂”虽然希望能够长久地扎根在西藏,但因为种种原因,在一段时间之后又会重回内地。据此
回答1~3题。
1.“藏漂”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个人追求发生变化
B.国家援藏政策出台
C.西藏收入水平提高
D.西藏交通条件改善
2.“藏漂”群体定居西藏可能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
①自然环境特殊
②就业压力较大
③人际关系重建
④文化习俗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随着时代的发展,西藏出现了许多00后“藏漂”,他们最有可能从事的行业是
A.牦牛养殖
B.虫草转销
C.藏区文创
D.光伏发电
2025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内蒙古自治区从2013年开始在全区启动生态脆弱区移民扶贫工程,用五年时间把生态脆弱区不适
宜生存的农牧民全部迁移出去,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移民安置方式主要分为产业移民(有地)
和劳务移民(无地)。据此回答4~6题。
4.推动内蒙古生态脆弱区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土地
C.水源
D.政策
5.生态移民工程对迁入地的有利影响是
A.增加劳力供给
B.缓解人地矛盾
C.促进刊矿产开发
D.提升科研实力
6.与产业移民相比,劳务移民更加需要政府加大投人的方面为
A.资金支持
B.土地供应
C.住房保障
D.技能培训
“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平潭岛位于福建省东部,传统民居“石头厝”
以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为材料砌筑而成,房屋低矮、窗小,房顶瓦片压有石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少
“石头厝”建筑面临废弃。图1示意平谭岛的地理位置,图2示意“石头厝”景观。据此回答7~9题。
福建省
平潭岛






图1
图2
7.平潭岛“石头厝”的建筑特点主要适应当地
A.气温年较差大
B.常年盛行大风
C.土地资源紧张
D.建筑材料短缺
8.“石头厝”遭到废弃最主要的原因是
A.自然风化
B.台风损坏
C.人口外流
D.年久失修
9.为加强“石头厝”传统民居及其文化内涵的保护,当地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拆除石厝,建设仿古商业街
B.鼓励村民搬迁至新建住宅区
C.禁止开发,划定核心保护区
D.推广“以旧修旧”的改造模式
2025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2025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题号
2
6
8
答案
A
B
D
0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0
B

1.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藏漂移居西藏主要是追求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单纯的人际关系,因此藏漂群体
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藏漂群体的个人追求发生了变化。A正确。
2.B【解析】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藏漂群体很难适应当地自然环境,①正确:内地与西藏本
地在文化习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也是藏漂群体定居的主要障碍,④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藏漂群体主
要追求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单纯的人际关系,②和③不符合题意。B正确。
3.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藏漂群体的特征是追求悠闲的生活方式,喜欢单纯的人际关系,有较高的精
神文化追求,而00后藏漂群体又是更为现代的藏漂群体,因此他们最有可能从事的行业应该是藏区文
创产业。
4.D【解析】据材料,生态脆弱区移民为政府政策所推动。气候、土地、水源等方面的不利条件一直存
在,政策是直接推动力。
5.A【解析】移民可为迁人地带来大量劳动力,A正确。迁人地不一定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需要开发,B
错误。生态移民为当地农牧民,受教育程度一般较低,并不具备较高科研能力,D错。缓解人地矛盾是
对迁出地的影响,C错误。
6.D【解析】据材料,产业移民有土地,可以依托土地发展相关产业如农牧业。劳务移民无地,需要政府
保障其就业,移民在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并不具备进厂或外出务工需要的基本职业技能,所以需要
政府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故选D。
7.B【解析】平潭岛地处福建沿海,冬季盛行东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常年多大风。材料也提到当地
“风沙满地跑”,石头盾坚固耐用,房屋低矮、窗小,房顶瓦片压有石块,主要是防风。平潭岛为亚热带
2025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季风气候,且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不大,B错误。石头厝不能节约土地资源,C错误。当地用
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可就地取材,建筑材料丰富,D错误。
8.C【解析】结合题干时间信息“近几十年来”,联系我国国情,主要为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城市经济发展
迅速,当地大量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人口流失导致传统村落逐渐衰败。其他选项均有影响,但并不是
最主要影响因素。
9.D【解析】对于传统民居的保护要求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在维持建筑原貌、居民原本生产生活方式的
基础上,适度改造和开发,D选项最适宜。
10.B【解析】安龙县位于贵州省,气候湿润,夏季降水量大,垄上覆膜能阻隔雨水的淋溶作用,减少土壤
养分流失,故选B。选项A“抑制杂草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基肥用量,但不是主要原因;选
项C“增强土壤透气性能”与覆膜原理矛盾;选项D“提升地温”在亚热带气候区非主要需求。
11.D【解析】贵州省安龙县地处喀斯特峰丛山区,土壤浅薄贫瘠、保水能力弱,旱地面积广,而紫薯是旱
地作物,适应能力强,是当地优先选择种植的主要原因,故选D。
12.C【解析】间作套种通过多种作物组合,分散单一作物受自然灾害,如病虫害、极端天气的风险,保障
粮食供应稳定性。选项A不符合山地实际;选项B和D与粮食供应稳定无关。
13.A【解析】通过材料提供信息“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取消进口汽车配额并大幅降低关税”,说明早
期澳大利亚限制国外汽车进口,美日汽车品牌在澳大利亚生产汽车主要是为了避开贸易壁垒。
14.A【解析】④生产成本高是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需求较少的结果,不是原因。澳大
利亚地广人稀,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出行高度依赖汽车,不会因为汽车生产成本高就不购买汽车,
故选A。
15.C【解析】汽车生产退出,会导致相关配套产业萎缩或消失,生产要素会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如高
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汽车工人会失业,但会转移到其他产业,并不会离开
城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1)秋季(1分),秋季多晴天,光照充足,气温适宜,适宜晾晒(2分)。夏季多雨、冬季低温、春季多沙
尘,均不适宜晾晒(2分)。
(2)龙口粉丝靠近优质原料产地(2分):手工制作历史悠久,技术成熟(2分);龙口港作为北方重要港
口,海运便利,便于粉丝出口,扩大市场影响力(2分)。
(3)划定龙口粉丝原产区域,明确保护范围(2分);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扶持相关技艺传承(2分);加
强市场监管力度,打击冒用“龙口”商标行为。(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但必须明
确是“政府”这一主体的行为。
2025年春“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高一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