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复习回顾: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实例引入: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
探求新知: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交点情况如何?相离:
没有公共点相切:
唯一一个公共点相交:
二个公共点1.代数法:由 消元得一
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 2.几何法: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相比较一试身手典例精析解:由题意得,圆心C(1,2)
且P(2,3)在圆上即x-y+1=0解:由题意得,圆心C(1,-2)且点P(2,3)在圆外过P点的切线有两条(1)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
设直线l的方程为即求过一点P的圆的切线方程问题需注意:1.先判断点P与圆的位置关系2.在求切线的过程中,要注意讨论斜率不存在的情况悄悄告诉你解:圆心C(3,4)到直线l的距离弦长弦长l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以及圆的半径r的关系式悄悄告诉你归纳小结:一.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二. 位置关系的应用1.求切线方程问题;2.和弦长有关的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我们要用代数方法来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优越性,也为后面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打好基础,这节课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本节课主要以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通过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有关的数学思想,?培养“数形结合”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2、会根据定义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会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位置关系。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本节课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辅助教学。二、课前教师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在投影中体现本节课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提示、思考问题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共享,丰富数学课堂的内容,增强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将抽象数学形象化,简单化, 改进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媒体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看图思考并讨论
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几何画板动画演示
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演示,类比归纳出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种类
几何画板
训练
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步骤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规范解题步骤
能力提升
小结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节主要内容,找学生回答
?
1、
2、
3、
多媒体课件演示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我以生活问题为切入点,引起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关注,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大胆放手,通过独立思考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在生生互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