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吉辽蒙卷——2025届高考物理仿真猜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物体在一水平面内沿曲线由P运动到Q,如果用分别表示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和受到的合外力,下列选项图中有可能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两束互相平行的单色光a、b从空气中斜射到平行玻璃砖上,入射角小于45°,玻璃砖足够长,两束光在玻璃砖的下表面只有一个出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B.两束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
C.若增大入射光的入射角,则可能只有一束光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
D.若用a、b光照射同一光电管,均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对应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更大
3.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中,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2024年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在椭圆轨道所处位置和对应时间如图所示,关于这四个节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在夏至时达到最大值
B.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到冬至时线速度达到最大值
C.地球绕太阳公转由春分到秋分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
D.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可估算出地球的质量
4.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蜘蛛网上A、B、C三点的连线构成正三角形,一只蜘蛛静止于蛛网的重心O处,三根蜘蛛丝a、b、c的延长线过三角形的中心O,蜘蛛丝c沿竖直方向,且c中有张力。则( )
A.a中张力大于b中张力
B.a中张力等于b中张力
C.a中张力等于c中张力
D.蜘蛛网在风的吹拂下晃动,a中张力大小一定不变
5.如图所示,一个长度为5 m、倾角为30°的坡道,坡道底端有一垂直于坡面的防护板。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可看作质点,与坡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物体从坡道顶端由静止下滑,与防护板的作用时间,然后等速率反弹,重力加速度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滑与下滑所用时间相同
B.物体到达坡底时的动量大小为20 kg·m/s
C.物体受到防护板对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60 N
D.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其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
B.在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热
C.在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小于
D.气体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
7.如图(a)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象限(含坐标轴)内有垂直坐标系所在平面周期性变化的均匀磁场(未画出),规定垂直xOy平面向里为正方向,磁场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不计粒子重力及磁场变化影响。某一带负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在时从坐标原点沿y轴正向射入磁场中,将磁场变化周期记为,要使粒子在时距y轴最远,则的值为( )
A. B. C. D.
8.如图甲所示,用三种单色光分别照射同一个光电管,得到三种光照射时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三种光中频率最大的是a光
B.三种光中b光的光子动量最大
C.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b光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最小
D.三种光可能是大量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分别产生的
9.如图所示,质量为m和2m的小物块P和Q,用轻质弹簧连接后放在水平地面上,P通过一根水平轻绳连接到墙上。P的下表面光滑,Q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用水平拉力将Q向右缓慢拉开一段距离,撤去拉力的瞬间,Q恰好能保持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x的关系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剪断轻绳,在随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离墙越来越远 B.任意一段时间内Q的动量变化均为0
C.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 D.P的最大动能为
10.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A和B用轻弹簧连接并竖直放置,轻绳跨过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定滑轮,一端与物块A连接,另一端与质量为的小球C相连,小球C套在水平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开始时小球C锁定在直杆上的P点,连接小球的轻绳和水平方向的夹角,物体B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现解除对小球C的锁定,同时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小球C运动到直杆上的Q点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D为的中点,距离,在小球C的运动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拉直状态,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两个定滑轮大小以及滑轮、绳与轴之间的摩擦力,g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C从P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零
B.小球C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轻绳拉力对物体A做功为零
C.小球C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A、B、C、轻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小球C运动到Q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
11.(8分)小明同学为测量某运动鞋鞋底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a)所示,在质量为m的运动鞋内放入质量为M的铁块,将鞋放在质地均匀的水平木板上,鞋的右端连接一固定的拉力传感器,然后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拉力传感器的示数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像中表示______,运动鞋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2)该同学向左拉动木板时,因未控制好拉力方向导致木板运动时稍许向左上方倾斜,则测得的动摩擦因数与真实的动摩擦因数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该同学穿着运动鞋在水平地面走路时,发现当小腿对脚作用力与地面间的夹角大于某个值θ时,无论该同学小腿对脚沿该方向施加多大的力,鞋与地面间都不会发生相对滑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鞋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夹角θ应满足的条件为______。
12.(8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按图1的电路测定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图2为某次实验结果的图像。
(1)图2中的图线的斜率大小为k,图线的纵截距为b,则电源电动势为_________,内阻为_________。
(2)图2中测量数据集中在图像的很小区域,实验小组的同学觉得数据处理时应使图像尽可能占满整个坐标纸,这样的图像有利于减小误差,一部分同学认为需要重新进行实验,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无需重新进行实验,你觉得为了减小误差_______(填“是”或“不”)一定要重新进行实验。如果你觉得一定要重新进行实验,请说出实验出现这种情况的一种可能原因;如果你觉得不一定要重新进行实验,请给出一种调整方案;_______。
13.(10分)图为“S”形单行盘山公路示意图。弯道1、2可看作两个不同高度的水平圆弧,圆心分别为,弯道2比弯道1高,两弯道中心虚线对应的半径分别为,倾斜直道AB与两弯道平滑连接。一质量的汽车沿着中心虚线从弯道1经过倾斜直道AB进入弯道2,已知汽车在AB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时间,汽车在两个弯道运动时,路面对轮胎的径向摩擦力大小始终等于汽车所受重力大小的,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汽车从弯道1运动到弯道2增加的机械能E;
(2)汽车在AB段运动时受到的支持力大小。
14.(12分)如图,电容器的电容为C、初始带电荷量为Q,开关S断开,导轨光滑,导轨间距离为L,电阻为R、质量为m的两个相同导体棒甲、乙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
(1)闭合开关S,求达到稳定时两棒的速度大小;
(2)闭合开关S,求达到稳定过程中甲棒产生的焦耳热(已知电容器储存的能量为);
(3)若先去掉乙,再闭合开关S释放甲,当甲稳定运动后再在最初释放甲处释放乙,二者最终稳定速度为,计算比较和的大小关系;若按此方式,依次释放与甲、乙相同的丙、丁……当释放包含甲、乙在内的2025根棒后,求稳定速度的大小(直接写出结果)。
15.(16分)如图(a),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圆心为O,半径,底端C点切线水平。原长、劲度系数的轻弹簧,一端挂在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上,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的小球,小球静止在C点。轨道右边水平地面上有一长,质量的木板AB,A端与C端的距离上表面与C点等高。时,一质量的滑块以的水平初速度滑上木板的B端,之后一段时间内滑块和木板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b)所示。滑块和小球均可视为质点,木板A端碰到C端会立即被粘住,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1)求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及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2)求滑块运动到木板A端时的速度大小;
(3)滑块与小球在C点发生弹性正碰后,小球随即沿圆弧轨道运动,试通过计算分析小球能否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若能到达,求出在最高点处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若不能到达,求出小球脱离轨道时,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θ的余弦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B、C错误;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均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凹侧,A正确,D错误。
2.答案:B
解析:由折射定律知,作出两束单色光的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所以,,,故a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A错误;设玻璃砖的厚度为d,由,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可得,由于入射角小于45°,故,,,,故,B正确;由于玻璃砖上下表面平行,所以光在玻璃砖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增大入射光的入射角,两束单色光都可以从玻璃砖下表面射出,C错误;由可知,发生光电效应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成正相关,故,D错误。
3.答案:B
解析:夏至时地球离太阳最远,由万有引力知,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在夏至时达到最小值,A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到冬至时线速度达到最大值,B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故地球绕太阳公转由春分到秋分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和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可估算出太阳的质量,估算不出地球的质量,D错误。
4.答案:B
解析:以网和蜘蛛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有,竖直方向有,分析可得,A、C错误,B正确;蜘蛛网在水平风的吹拂下晃动,与以及在垂直蜘蛛网的方向均有分力,而在竖直面内受力不变,根据力的合成可知,a中张力大小发生变化,D错误。
5.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物体上滑、下滑两个过程的速度变化量相等,由图分析知,两过程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根据可知,物体上滑与下滑所用时间不同,A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下滑过程由,得,则物体到达坡底时动量大小为,B错误;以沿坡道向下为正方向,设防护板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由动量定理可知,解得,C正确;物体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其做负功,所以机械能减小,转化为摩擦产生的内能,D错误。
6.答案:C
解析:将题中的图像转化为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气体体积减小,则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即平均撞击力减小,故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增多,A错误;在过程中,气体做等容变化,体积不变,压强增大,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温度升高,气体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由于气体体积不变,做功为0,故气体增加的内能等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B错误;在过程中,由,可得,由于题图中过程图线的延长线过原点,此过程温变化,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不变,故气体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根据图像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做功大小可知,由于图线为曲线,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C正确;同理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内能不变,气体对外界做的功等于吸收的热量,而对外做的功,D错误。
7.答案:A
解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间内,有,解得,周期为时间内,有,解得,周期为,要求在时粒子距y轴最远,作出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解得,则时间内圆周运动转过的圆心角为,可得,联立解得,A正确。
8.答案:BC
解析:由图乙可知,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和,可得三种光的频率关系为,A错误。由可得,由可得,B正确。由可得,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做实验,b光相邻亮条纹中心间距最小,C正确。大量氢原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时产生频率不同的光,而a光,c光的频率相同,D错误。
9.答案:BCD
解析:剪断细线前后,由于Q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任意时间段动量变化量为0,离墙的位置保持不变;P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P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做简谐振动,A错误,B正确;细线未剪断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也是弹簧的最大压缩量),由于Q处于静止状态,则有,解得,C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P的动能时,P的动能最大,则有,D正确。故选BCD。
10.答案:AD
解析:A.小球C运动到D点时,物体A刚好运动最低点,此时A的速度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可知合外力对物体A的冲量为零,故A正确;
B.小球C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此时物体A刚好回到初始位置,此过程重力、弹簧弹力对A球做功均为0;由于小球C运动到Q点沿绳子方向的速度不为0,则此时A的速度不为0,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故B错误;
C.拉力F一直对小球做正功,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增加,故C错误;
D.小球C运动到Q点时,此时物体A刚好回到初始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为零,A、C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根据能量守恒有
又
联立解得
故D正确。
故选AD。
11.答案:(1)最大静摩擦力;
(2)偏小
(3)
解析:(1)表示鞋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由平衡条件可得,解得。
(2)因木板倾斜,对鞋做受力分析如图(a),有,又因为,联立解得,所以测得的动摩擦因数小于真实的动摩擦因数。
(3)设该同学小腿对脚施加的力为F,体重为,受力分析如图(b),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其中,,联立解得,当时,可得。
12.答案:(1)b;k
(2)不;见解析
解析:(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结合图像得,。
(2)为了减小误差不一定要重新进行实验。令纵轴从左右开始,可以使图像倾斜程度更大,图像遍布整个坐标纸,读数误差减小。
13.答案:(1)
(2)
解析:(1)汽车在弯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汽车在弯道1、2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汽车从弯道1运动到弯道2增加的机械能
解得
(2)设AB段的长度为x,倾角为θ,有
由几何关系可知,
则
则
14.答案:(1)
(2)
(3)
解析:(1)将甲,乙两棒作为一个整体,相当于质量为2m,电阻为的导体棒,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定理有
而
最终稳定后,而
联立解得
(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甲棒产生的焦耳热
解得
(3)闭合开关S后只释放甲棒,稳定后有,
而
再释放乙棒,甲棒中的电流反向,二者稳定后,取向右为正方向,
对甲棒有
对电容器有
取向右为正方向,对乙棒有
联立解得
故
根据以上规律可知,分次释放和同时释放最后稳定时速度相等,因此
15.答案:(1)0.4;0.1
(2)2 m/s
(3)不能到达最高点;0.9
解析:(1)由图乙可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0~1s内,设滑块的位移大小为,木板的位移大小为,
有
由于,故时,滑块还未到木板A端,1 s后,滑块与木板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设为,
有
设木板A端运动到C端时滑块速度大小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A端运动到C端之后,滑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有
解得
(3)滑块和小球在C处发生弹性正碰,设碰后瞬间小球的速度为,滑块的速度为,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有
假设小球不能到达圆轨道最高点,脱离圆轨道时速度大小为,则有
刚要脱离圆轨道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可见,假设成立,离开圆轨道时,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θ的余弦值为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