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达标训练·提升作业2.8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①译述《天演论》 ②建立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组建兴中会
A.②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2.下列言论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
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D.“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
3.许多史学家认为:从实力上看,孙中山与洪秀全相比,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秀全,却亡于孙中山,这主要原因是孙中山提出了顺应时代要求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这纲领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求富
C.三民主义 D.民主与科学
4.2011年我国两会的主题是“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5.“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6.某班同学举办了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进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他们选了( )
A.东京 B.武昌 C.广州 D.南京
7.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 )
A.民国12年 B.民国13年 C.民国14年 D.民国15年
7.1912年定为民国元年。
右图《革命》发行的时间(中华民国十四年
十二月)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23年 B.1924年
C.1925年 D.1926年
8.仔细观察右图,你认为实现了这一效果
的是哪一运动( )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9.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国父孙中山》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历史情景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建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B.建立中国同盟会
C.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
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二、非选择题
11.2011年既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缅怀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哪里打响的?
(2)辛亥革命的革命旗帜是什么?
(3)举出一例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的重要革命活动。
(4)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请说出这里的“创举”的含义。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①译述《天演论》是严复为宣传维新思想而进行的活动;④发起“公车上书”是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的活动。②③⑤均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活动。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A项是魏源的主张,B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项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主张,D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即纲领。A项是魏源的主张,B项是洋务派提出的口号,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理解能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即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王朝,在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这属于民族主义;“创立民国”就是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属于民权主义;“平均地权”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这属于民生主义。
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清朝灭”“皇帝灭”可判断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6.【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缔造共和”意为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7.【解析】选C。根据“2012年是中华民国成立100周年”可判断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这一年是民国元年。民国纪年的换算方法是公元纪年-1912年+1。1925年换算成民国纪年应是1925-1912+1=14(年)。故选C。
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纪年法的相互换算能力。1911年+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
【方法指导】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
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如计算1937年是民国几年,根据公式可得,1937-1911=26;计算民国36年是公元哪一年,根据公式可得,36+1911=1947。
8.【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及知识迁移能力。该图是一个笔画分散的“清”字,其中蕴含了清王朝瓦解、崩溃、灭亡的深刻寓意,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知识延伸】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关系
从广义上说,辛亥革命是孙中山的早期革命及其影响下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武昌起义),一直到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从狭义上说,武昌起义就是辛亥革命。
9.【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并非结束了封建制度。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掌握。辛亥革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国民不能容忍任何人建立专制统治。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和理解的能力。第(1)(2)题均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回答第(3)题时应注意题目中的“辛亥革命前”这一重要信息,否则很容易答错;第(4)题孙中山所说的“创举”即对历史的改造,也就是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答案:(1)武昌。
(2)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
(3)成立兴中会(或成立中国同盟会等)。
(4)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