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达标训练·提升作业4.17“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一、选择题
1.右图为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
碑”。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
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
魂的呐喊和呼叫。该“残历碑” 坐落在( )
A.沈阳 B.北京 C.南京 D.上海
2.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开始于( )
A.1931年 B.1932年
C.1935年 D.1937年
3.下图是一位同学为纪念某一历史事件画的一幅画,请你仔细观察判断它反映的主题应是( )
A.月映华夏魂 腾飞中国龙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雄鸡舞婵娟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4.下图是一首反映中华民族抗日的不朽的民族战歌(局部),这部作品的名称
是( )
A.《毕业歌》 B.《大路歌》
C.《黄河大合唱》 D.《义勇军进行曲》
5.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生传唱着许多爱国歌曲,这些歌曲最主要的主题应该是( )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抗日救亡 D.抨击时弊
6.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①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③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
④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根据提示,选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他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为两次国共合作的实现都作出了贡献。他担任过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政治部主任,也参加过西安事变后的政治谈判……他就是( )
8.“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四一二政变 D.红军长征
9.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
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10.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既有对峙,又有合作。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陕变事起……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萁豆之煎,况汉卿(张学良)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
——李济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说说蒋介石对“沈阳日军行动”的基本态度及其后果。
(2)材料二中的“陕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说说“陕变”的目的及其影响。
(3)同样是“强邻压境”,面对“沈阳日军行动”,张学良把部队撤到关内,而“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时,他却“迫以兵谏”。张学良的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九一八”,可知与1931年日军进攻沈阳的九一八事变有关。故选A。
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侵略,不屈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
3.【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由图中的“9月18”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随后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图中阴影部分),从而使国家蒙受了耻辱。
【方法探究】以识图方法了解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通过把握所学地图或插图,认识历史事件发展变化的进程。例如,结合《在东北坚持抗日的义勇军战士》图片,可以了解抗日义勇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抗击,是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一个具体表现。
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日常知识的掌握能力。由图中的歌词和题干中的“抗日”可知是《义勇军进行曲》。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20世纪30年代,由于日本对中国加紧侵略,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革命任务是抗日救亡,所以这一时期的爱国歌曲应是以抗日救亡为主题。
6.【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张骞出使西域是从长安出发的,长安即今陕西西安。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史称西安事变,故选C。②发生在南京,③发生在北京。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与识记能力。A是陈独秀,B是叶挺,C是毛泽东,D是周恩来。周恩来曾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谈判。
8.【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劝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遭到蒋介石的斥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所以题干概括的正是西安事变。
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目的就是为了联合蒋介石,一致抗日,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
10.【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合作有两次,一次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包括建立黄埔军校和进行北伐。第二次是西安事变后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解析】第(1)、(2)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题,从东北到华北,日军逐步加强侵略,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是张学良的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答案:(1)事件:九一八事变。态度:妥协、不抵抗。后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敌手。
(2)事件:西安事变。目的:逼蒋抗日。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3)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侵略华北,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