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怎么都快乐》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全诗共4小节,结构相似,情感乐观积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快乐的含义:独处时有快乐,与他人相处时也有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很快乐,学习也很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孩子们也已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阅读、积存习惯,朗读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伙伴之间要互帮互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并通过真实的交际练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寻求帮助,培养迁移运用能力。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课堂上多创设情境表演,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体会交际的乐趣,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学习目标确定: 文化自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快乐的含义,独处有独处的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有相处的快乐。 语言运用:积累词语,学会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思维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独自、静悄悄、轮流”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够根据生活经验积累表示游戏活动的动宾短语。 审美创造: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各种识字方法会写“当、音、行”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通过读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并结合游戏名称进行仿说。(难点)
学习评价设计:评价坚持思想性、科学性、针对性、多样性原则,坚持立德树人,力求多元化评价。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词。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和词语,你还认识它们吗? (1)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2.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齐读课题。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分段朗读课文。教师指名朗读。学生活动1 学生开火车读、指名读 齐读课题 分段朗读课文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新词,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为下面朗读课文扫清了障碍。通过分段朗读课文,可以检测学生朗读情况,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环节二:教师活动2 二、图文结合,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1小节,感受一个人的快乐。 1.看图,自读第1小节,说说一个人都可以做什么呢?板书:(一个人) 2.提出问题:读完第一小节,你知道“独自”和“静悄悄”是什么意思了吗? 同桌交流,并请同学说一说。 3.指导朗读。 提出要求:现在我们齐读第一小节,要用快乐的语气,读出一个人玩时的安静和自由。 4.我们来看文中出现的“……”这个符号,大家还记得它的名字吗?(省略号),省略号代表后面还有内容,那你能想想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游戏呢? 对比学习2、3小节,感受快乐。 指名分别读2、3小节,并请其他同学说一说两个人和三个人玩的游戏分别是什么?板书:(两个人、三个人)在课文中,哪种游戏是两个人和三个人都可以玩的呢? 预设1:下象棋、打羽毛球。 预设2:坐跷跷板,讲故事。 2.对比朗读。 引导思考:同学们,读完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呢?什么是“有劲”?(学生自由回答)引导小结:这里的“有劲”就是更有意思,更有趣。 1.指导朗读。 第2、3小节要读出节奏,体会两个人和三个人玩的不同乐趣。 2.你能说说还有哪些游戏适合两个人玩呢?哪些游戏适合三个人玩? 预设:两个人可以玩石头剪刀布,打乒乓球,猜谜语,这样玩,很好! 三个人可以跳房子,跳皮筋,丢沙包,这样玩很好! (三)学习第四小节,体会多个人玩的快乐 1.提出要求:自读第四小节,说一说这一小节讲了几个人玩呢? 板书:(许多人) 提出问题:许多人玩是什么感受?为什么? 2.你能用文中的话说一说多个人可以玩什么游戏吗? 预设1:多个人可以拔河、玩老鹰捉小鸡、打排球。 预设2:多个人可以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 3.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适合多个人玩的游戏,你能再说几个吗? 预设:多个人还可以玩捉迷藏、丢手绢。 4.指导朗读。 想象多个人玩游戏时的画面,读出节奏,读出快乐。学生活动2 学生1:折纸船、折马、踢毽子、听音乐,既可以玩游戏也可以学习。 学生2: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 学生3:写字、唱歌、跳舞。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并指名回答 指名学生回答 同桌互相说一说,并指名回答。 预设:许多人玩会更好玩;因为人多,可以玩很多游戏。 活动意图说明:本环节设计简单,通过多形式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快乐;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说出常玩的游戏,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利用游戏名称进行仿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本课主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并从课上延伸到生活中,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环节三:教的活动3 三、书写指导 1.刚才的课文大家读得都非常棒,接下来我们来学写三个生字,“当、音、行”,你认识它们吗?齐读生字并组词。 2.引导思考:我们来学习第一个生字“当”,它是上下结构的生字,先观察笔顺,注意上边不是“小”字? 教师范写,学生临红、描写,书写中教师要随时提醒学生端正坐姿。 3.学习第二个字“音”,它也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展示,师生点评。 4.学习第三个字“行”,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观察笔顺,学生书空,教师范写,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展示,师生点评。学的活动3 学生齐读并组词活动意图说明:教师边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边解说书写注意要点,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记住生字,在书写中先书空记住笔顺,再观察教师范写,注意占格位置,以帮助学生书写得更加正确端正。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两个人 三个人 ...... 多个人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下练习朗读课文,并读一读课后的“读一读,说一说”。 把今天学写的三个生字认认真真地写两遍,注意占格位置,书写工整。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0.教学反思与改进:《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歌。全诗共4小节,各个小节的结构相似,情感积极乐观。它是一首充满活泼生动的儿童诗歌,全诗轻松明快,朗朗上口。在本课中,描述的游戏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设计中让学生结合文中图片和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游戏,并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诗歌的情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同时,通过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以及多个人玩游戏时的感受做对比,让学生更加细致地体会不同人玩时的快乐。最后,通过教师小结让学生对整篇课文重新梳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如果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让学生模仿课文形式进行“小创作”,让他们也来当回小诗人,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宽教学渠道,将会使学生更加乐于投入到学习和生活当中,也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