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树和喜鹊》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面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 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单变得快乐,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课文在第2自然段〝孤单”的下面加了一个小泡泡“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 ‘孤单’的意思”,这是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了解词语的意思。
学习者分析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积累习惯、迁 移习惯,切实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写字教学中,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我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我还鼓励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多识字,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积累习惯
学习目标确定 文化自信:体会汉语的韵味,乐于朗读美文。 语言运用:积累短语,培养语言的节奏。 思维能力:能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审美创造:体会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课中的生字,会读会认多音字,认识两个新偏旁。 难点:理解词语意思,能体会心情朗读课文。
学习评价设计 教学时教师要将教师评价和互相评价、自我评价恰当有机的用于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引导式评价、嵌入式评价等多种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在写字识字环节中可根据学生的读音是否标准、书写是否规范美观等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语言表达、知识获得等方面就语言表达是否精准、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理解是否到位等及时进行评价,不断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具有广度和深度,让评价看得见、摸得着。教师要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反映给出肯定的鼓励或者针对该生漏洞进行正向激励、补充引导、拓展延伸的评价,让积极正面的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催化剂,使得教、学、评有机融合。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 1.师生互动,播放歌曲,介绍金波。 2.导入课题,了解喜鹊。 学生活动1 1.一起跟着唱一唱。 2.认识喜鹊。活动意图说明:歌曲不仅满足了低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为学习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活动2 出示动画视频范读。 出示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只、窝、孤、单、种、都、邻、居、招、呼、静、乐”) 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2)认识多音字“只、种、乐”并指导组词,回到文中读一读句子。 (3)文中带有“一”字的词组,咱们一块儿来试试。文中带有“一”字的词组,把读音读准确。 3.出示词语。 4.读课文。 学生活动2 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词语。 认识多音字。 读好“一”字词组。 4.把生字宝宝送到课文中读一读,读正确、读流利。完成下面的填空。 从前,因为这里只有( )和( ),所以树很( ),喜鹊也很( );后来这里有( )和( ),所以树很( ),喜鹊也很( )。活动意图说明: 新语文课程标准 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让学生去挖掘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培养识字的能力,体验识字的乐趣,从而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环节三:图文结合,精读品味1.指导边读边想:从前这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词语教学“只有”。 3.提问:如果你是这只喜鹊你有什么说的吗?拓展练习:你也会用“也”字说句子吗? 4.词语教学“孤单”。 5.指导朗读。 6.指导书写。 自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前这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试着能读出孤单的感觉。 3.学生练习说话。 4.记字形、明字理、再读“孤单”。 5.朗读1.2自然段。 6.学习书写“单、乐、居”。活动意图说明:图文结合,抓住“一”和“只有”理解什么是“孤单“,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说出感受,从而落实课文的重点。充分的读书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体验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文本情感。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漏补缺,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单、居、乐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1、2自然段。 2.将3个生字写两个组一个词(带拼音)。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计算机的使用,使各种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更加自然和方便,各种媒体的交互界面更趋于合理、逼真。因此,也就更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文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感受到快乐。在学习字词时,我侧重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讲解课文时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